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杜導正,陳小魯,王長江
來源:《財經》雜誌「財經速覽」2010年第17期
來源日期:2010-8-17
本站發布時間:2010-8-17 10:53:36

    鄧小平和同時代的有識之士一起,主動承擔起了那一代人的歷史責任。今天的一代人必須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本站專題:紀念鄧小平818講話30周年)

  「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後就有可能重新出現。」

  1980年8月18日,74歲的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題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痛陳領導制度存在的弊端。

  鄧直言: 「只有對這些弊端進行有計劃、有步驟而又堅決徹底的改革,人民才會信任我們的領導,才會信任黨和社會主義,我們的事業才有無限的希望。」

  整整30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巨變,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篇被稱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的講話,更具現實意義。學者們認為,如果說鄧小平生前就看到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效,那麼政治體制改革則成為他的未竟事業。

  更讓有識之士感到憂慮的是,因為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更深層次的經濟體制改革仍然面臨重重困難,全面的社會轉型壓力越來越大。

  當年,鄧小平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艱巨性有清醒認識,他坦承:「這個任務,我們這一代人也許不能全部完成。」

  但作為有歷史責任感的一代政治家,他堅信:「至少我們有責任為它的完成奠定鞏固的基礎,確立正確的方向。」無可置疑,鄧小平和同時代的有識之士一起,主動承擔起了那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講話發表30周年之際,本刊記者採訪了政界、商界和學界三位人士,暢議政治體制改革前景。他們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前署長、現任《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原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社會局局長、現任國際標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小魯,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王長江。

  三位關心中國改革的人士都認為,30年過去了,今天的一代人必須承擔起屬於自己的歷史責任,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成未竟事業。(記者:馬國川)

  改革事業未竟

  一個沒有良好政治體制的社會,不但會阻止民主政治發展,也會扼殺生產力

  《財經》:應該如何評價鄧小平當年有關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講話?

  杜導正:許多觀點都很深刻。比如鄧小平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這揭示了建國后毛澤東犯錯誤的一個根本原因。

  1957年後毛澤東追求其「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打擊持反對意見的人,就是因為沒有建立起制約領導人的很好的政治體制。

  一個沒有良好政治體制的社會,不但會阻止民主政治發展,也會扼殺生產力。我們付出的血和淚實在太多。所以,鄧小平提出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是非常有見識的。

  陳小魯:鄧小平的講話,代表了粉碎「四人幫」后領導幹部對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反思。這個講話是經過政治局會議通過的,說明這種思想在當時是多數人能夠接受的。經過十年浩劫,痛定思痛,大家認識到原有體制弊端,必須改革。

  1976年「四五運動」后,社會思想活躍,改革成為共識,所以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出現了「會內會外結合」的說法。

  王長江:鄧小平是有魄力、有歷史責任感的政治家。他有大思路,基本問題都指出來了,方向也有了。他的講話確實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當然,他沒有設計一個具體方案,綱領性的東西需要在探索中落實。

  《財經》:鄧小平生前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沒有停止,他在1986年指出:「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現在看來,這些見解極具前瞻性。

  杜導正:1985年、1986年鄧小平多次闡述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並有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強烈願望。那幾年政治體制改革形勢也很好,1987年我從光明日報總編輯調任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就積極推動《新聞法》的起草。但 《新聞法》無疾而終。

  就像任仲夷曾概括的,小平同志在他一生最輝煌的18年中,在中國造就了一個漸漸富裕起來的社會,一個相對開放、生機勃勃的社會,但也留給了我們一個尚未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未能徹底解決腐敗蔓延的社會。

  根本原因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鄧小平說過,「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因此,鄧小平留下的最大未竟事業就是政治體制改革。

  陳小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與當時的政治體制出現了矛盾,主要是黨政關係理不順。鄧小平提出政治體制改革,核心是黨政分開,劃分事權,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鄧是有現代思維的,他看到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複雜,不可能都由黨來管。正是在鄧小平多次明確提出政治體制改革要求的背景下,1986年10月成立了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下稱政改辦),陸續抽調了20餘名中青年學者參加政改辦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積極開展研究討論,思想比較活躍。政改辦成立半年,就召開了30多次座談會,把各方面力量綜合起來,出了一個成品,就是1987年10月十三大報告的政治體制改革這一章,它的指導思想就是鄧1980年的講話。中共十三大后,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1989年風波以後,研究室撤消,那一階段的政治體制改革嘗試畫上了句號。

  王長江:鄧是當之無愧的政治家,他對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看得比較清楚,對未來看得比較清楚。我們現在走的每一步,基本上都是他說過的。

  他劃定的一些邊界,實際上留有空間。比如,他說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模式可以不照搬,但道理要不要?規律性的東西要不要?其實空間留得非常大。

中國又遇到坎

  搞市場經濟就等於走上一條不歸路。不要民主,民主也會敲門

  《財經》:30年來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進展不大,原因何在?為什麼會出現「跛足」改革的現象?

  杜導正:一些人看來,政治改革比經濟改革的風險大,擔心引起混亂。另一個原因是現實利益問題。一邊是票子,一邊是過度集中的權力,一結合就產生了權錢交易,出現了權貴政治。權貴政治也成為改革的巨大現實阻力。

  陳小魯:黨和國家的這套領導制度龐大而嚴密,牽一髮而動全身。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現在主要是現實利益問題,利益主體越來越多元化。

  共產黨最初靠槍杆子打天下,改革開放以來是靠績效,發展市場經濟,蛋糕做大,多數人生活改善。當然,這種成功也是有代價的,兩極分化,分配不均,腐敗蔓延,污染嚴重。

  王長江:過去30年,我們主要依靠政績,憑經濟發展速度發展。但是,經濟不可能始終高速增長;而財富總量不斷增加,如何實現公平分配?在這個過程中,人民的獨立意識、參與意識和維護利益的意識被喚醒了。執政黨就要從「我來幫你們做」轉變為「你們看怎麼做」。這就是民主。

  搞市場經濟就等於走上一條不歸路。不要民主,民主也會敲門。但問題是,中國是后發國家,前面有那麼多民主的案例可供借鑒,就應該有所設計,至少劃定一個框架,讓大家進行探索。

  《財經》:是否可以說,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建立民眾參與的制度渠道,對執政黨來說就是從績效合法性轉換為民主合法性?

  杜導正:現在中國又遇到了一個坎。目前的問題可總結為四個方面:官員腐敗、貧富懸殊、治安不好、道德滑坡。焦點是權力過分集中,腐敗蔓延不止。

  如果這個坎過去了,國家將進入一個更加繁榮、民主的時期;若過不去,矛盾就會爆發,會很危險。

  中國穩步推進政治改革不會亂。因為絕大多數人擁護共產黨,擁護改革開放政策,都希望生活安定,都痛恨腐敗。有這個基礎就好辦。在民族獨立上,毛澤東立了大功;鄧小平改革開放解決了13億人溫飽問題;現在誰解決了民權問題,誰就能在中國歷史上再立一大功。

  陳小魯:中國既有封建傳統,也有革命戰爭傳統,再加上前蘇聯傳統,形成了現行政治體制的基本格局。進了市場經濟是我們的創新和優點,但也使原有體制的痼疾得以強化。

  從根本上講,所謂政治體制,其功能就是管理整合社會,而不是使社會分裂、衝突。當然,不同的社會管理整合模式也有優劣之分。以什麼區分?主要是老百姓的幸福感、滿足感,這與經濟發展和分配結果有關。

  按現在的體制管理這樣一個大國,至少表明有能力控制局面。在現行體制下,經濟還能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政治適度改善。儘管百姓意見紛紜,但多數還是可以容忍的。這和東歐崩潰之前是不同的,也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好的社會基礎。

  王長江:社會上有一種憂心忡忡的感覺,如果不繼續改革,老百姓的認同會下降。

  老百姓首先要選擇自己放心的人來掌握公共利益的分配,這是民主的第一個邏輯起點,即授權民主。民主大大滯後於實際的要求,根本是在授權的環節。現在有一種以民生取代民主的傾向。實際上,只要不解決民主問題,就沒法公平。即使做得好、做得公平,畢竟還是替民做主。

  在社會方面,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回答如何取信於民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已經越來越超越經濟方面的要求。比如,在工人停工、市民散步等社會事件出現后,是在制度上推進解決之道,還是採取保守或倒退的方式處理?

  我們不奢望搞出一個宏大的政治體制改革方案,但至少讓人覺得你走的方向是對的,大家能夠看到希望。考慮中國人口眾多等國情,我們把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作為「有序民主」的具體思路。

  這個思路是不錯的,但問題是,黨內民主本身遲遲不能涉及到要害和關鍵,該民主的地方繞過去,不該民主的地方濫用民主,我看花拳繡腿的東西多了些。

  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在某些時候反倒給我們一個借口,似乎可以先讓社會民主停一停。結果對社會民主的限制很明顯,黨內民主卻進展不大。這樣下去,政治體制改革就停擺了!

政改現實路徑

  通過進一步放開輿論,促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民主

  《財經》: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裡?或者說,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現實路徑是什麼?

  杜導正:第一步先要放開輿論,先在黨內,后是國家,營造一個更加寬鬆的輿論環境和氛圍。通過進一步放開輿論,促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民主。

  有兩個方案:一是搞「試驗田」。可以在某一個地區或領域先搞試驗,取得經驗然後推廣。

  二是借鑒國外先進的政治文明。西方許多發達國家也是總結了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教訓,才在管理國家方面逐步取得了成就。這是人類共同的文明。

  陳小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是個大題目,需要時間、耐心和腳踏實地地努力。目前我們能做,而且必須做的是思想啟蒙。俄羅斯從托爾斯泰時期開始啟蒙,所以前蘇聯解體時沒有流血,後來轉型比較平穩。歐洲啟蒙時間更長,民主、人權、自由、平等深植於民眾中。

  對於中國的政治改革,我寄希望於國民。中國國民中希望有「好皇帝」、有「清官」的思想還很濃厚,忍耐能力特彆強,但是別忘了一句古話「蓄之既久,其發必速」。

  思想啟蒙很重要,學校應該多講民主、講自由、講博愛、講天賦人權、講人道主義,講權利、講義務、講道德、講操守,講法律。這樣我們的國民有自由的思想、有獨立的意志、有自律的精神,就能防止社會矛盾的激化,能夠在理性基礎上互相妥協,平穩地度過社會轉型期,至少會少付出些代價。

  王長江:我們越有意無意地迴避「政治體制改革」,其含義就變得越來越不清晰,過於意識形態化,使政治體制改革往往一被提及就會引起爭論、遭遇阻力。關鍵是執政黨要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推進政治體制變革,抓住核心東西。

  例如,政黨本質上應該控制政權,但這是有邊界的,不可以打亂公權力運行的內在邏輯。我們在這方面之所以不順,就是把民眾對公權力的授權和選擇權變成了政黨對公權力的授權和選擇權。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用法律規定黨的書記、人大主任、政府首長不能兼任,也免不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鄧小平抓住了黨政關係這個根本問題,把它看做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很深刻的。

  實際上,我們的改革按照鄧小平的思路去落實就行了,現在很多時候恰恰是迴避這些核心問題。但直到現在還常常有人把照搬蘇聯模式時留下來的一些習慣性做法當做不可更改的原則。整個中國社會的改革都在推進,領導這個事業的執政黨不要改革?當然,這是改革攻堅戰中最難的領域。

  《財經》:有一個說法,現在是改革和「革命」賽跑。如果改革延誤,不滿情緒會否表現為激烈的衝突?

  杜導正:改革越深入,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就越迫切。1980年鄧的講話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破題之舉,30 年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成為強烈的時代呼聲,成為這一代政治家的歷史責任。政治家的思考是先講是非,后講利害;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既是決策的出發點,也是決策的歸宿。改革發展到今天,最能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就是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成鄧小平「未竟的事業」。

  陳小魯:現在工人、農民維權事件越來越多。雖然群體性事件不是全國性的,但要居安思危,要有改革壓力。歷史經驗表明,如果當權者不改,會形成民變。這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從現在來看,中國十年之間不會出現問題,社會相對穩定,執政黨對整個國家的管理和整合是有效的。但是不可能永遠這麼下去。一方面,現行體制固有的頑疾在強化;另一方面,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人們可以接觸各種思想理論,思想碰撞必然引起思想震動。群眾的容忍度在下降,必將出現越來越多的群體性事件。

  王長江:不少負責任的經濟學家、法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都對政治體制改革表示憂慮。需要指出,改革和不改革,改革的力度是快是慢,並不取決於執政者自己的判斷,而取決於民眾的認可度。

  如果民眾認可度比較平穩,說明改革力度還可以;如果民眾認可度呈現下降趨勢,說明改革力度不夠;如果改革步伐不足以使群眾的不滿得到遏制,如果不滿情緒的增長快於改革的速度,那早晚要出事。只能是衝出體制外尋找路徑。

  現在,即使是改革中的得利者,也對現狀牢騷滿腹。這說明政治體制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如果現在還不抓緊機會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弄不好會失去機遇,成為歷史罪人。我們要有緊迫感,要負起歷史責任。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沙發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8-19 07:50 | 只看該作者
網友回帖: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求是》殺氣騰騰的發文章(想起原來的兩報一刊社論),批普世價值,意味著什麼?中國社會是否面臨一次大倒退?!
用戶:ywyw 發表於:2010-8-19 0:19:58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30年過去了,前10年小有收穫,后20年踏步不前,如今也算是積重難返啦!再不大刀闊斧地開拓前進,怕是想摸石頭都沒法子摸了.
用戶:寒原草 發表於:2010-8-18 21:44:40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官方傳媒和主流大眾媒體對8.18隻字不提,看來這只是選網一廂情願的關鍵罷了
用戶:zrain_szb 發表於:2010-8-18 21:25:2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為什麼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因為經濟到了崩潰的邊沿.
用戶:阿C 發表於:2010-8-18 20:41:29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世無英雄,隨使胡溫徒有虛名,十年一覺貪腐名,留下後世罵名!
用戶:黃海潮 發表於:2010-8-18 18:34:01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在選舉網看文章及其後面的回復就像吃一桌宴席,往往正文是開口的幾道小菜,而回復才是一道道大菜。
        我們如其向故紙堆里、向已故或未故的領導人講話里去尋找民主化改革的理由和根據,不如依靠自己的智慧構建理論,指導實踐。
用戶:鄉村一夫 發表於:2010-8-18 18:15:49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胡就是個左派,這是我這幾年觀察得出的結論。想他做蔣經國,門都沒有。

我的觀察結果是:我黨政權只剩下崩潰的唯一出路。現在啟動政改,喪失政權的速度加快。不過,轉型會少流血或者不流血。甚至啟動政改的共產黨領導人成為民主政權的領導人也是完全可能的。

不啟動政改。結果還是崩潰。只是會流許多血,中國人民多遭一些罪。GCD集體成為恥辱的代名詞。
用戶:鎚頭 發表於:2010-8-18 17:12:23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注意!!  :

『資』  
『社』
  是互補關係!!



共和(法治憲政)
才是共產理想的初級階段!!

........
..........
...........
............
.............
用戶:qi77qi 發表於:2010-8-18 13:29:1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不走出毛鄧,就走不出專制,就徘徊、循環而已。
——斯文漢
我們的政治家和理論家應該有一種智慧打破今天的僵局,而不是嘮嘮叨叨重複鄧小平30年前說過後來實際上已經被他自己以及他指定的接班人否定了的話。
——繆一輪
用戶:高人 發表於:2010-8-18 11:26:4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在「治國安邦」的位置上卻兢兢業業地做著「裱糊匠」的工作,眼看著社會日益扭曲和潰爛、腐敗和潛規則橫行、民怨沸騰,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而前怕老虎后怕狼,缺乏膽略和勇氣,最終無所作為!甚至於搞政治體制改革還停留在怕得罪人或者誰不高興的層次上,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對國家的犯罪!——曬先生

曬先生網友說得極是,掌權者應該猛醒!
用戶:嚴德貴 發表於:2010-8-18 11:03:13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老鄧是設想過政治改革,但當政治改革觸及了他自身利益,他就用坦克車終止了政治改革。
鄧是個明白人,一旦出動坦克車,他的歷史功名就全完了(目前只是暫時維持著)。在他心中,生前的利益遠比死後的功名重要。說到底,鄧是個實用主義者。
他是歷史上最糟糕的設計師,和小學課本上那隻小馬一樣,只會摸著石子過河,竟成了總設計師,多麼可笑又可悲的特色!
用戶:jzzh 發表於:2010-8-18 10:11:48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如果說過去主要的問題是經濟落後,人民吃不飽肚子,腐敗等社會問題還不嚴重,政治體制改革的緊迫性並不突出,還可以拖一拖的話,那麼今天則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為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司法失效,腐敗體無完膚,社會泛暴力化,流氓化,已嚴重危及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繼續拖延政治體制改革,則是對國家、對人民嚴重的不負責任!在「治國安邦」的位置上卻兢兢業業地做著「裱糊匠」的工作,眼看著社會日益扭曲和潰爛、腐敗和潛規則橫行、民怨沸騰,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而前怕老虎后怕狼,缺乏膽略和勇氣,最終無所作為!甚至於搞政治體制改革還停留在怕得罪人或者誰不高興的層次上,那就是失職,就是對人民、對國家的犯罪!讓人吃驚和憤怒的是,有的人仍然可恥地認為政治就是「坐江山」,以種種借口,倒行逆施,阻礙民主和法治建設!最終將會成為10年的匆匆過客——「10年一輪迴,天怒人怨後走人」。身後自然也不會留下歷史地位!
用戶:曬先生 發表於:2010-8-18 9:45:29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魯迅曾說過,在一間鐵屋子裡,要開一扇窗戶,那是相當的困難,要是你說要把這屋頂掀翻,大概才能給你開一扇窗戶。不知這句話對大家有無啟發?
用戶:.天地在我心. 發表於:2010-8-18 9:34:10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政治體制改革不能再拖」,「不能再拖」,這樣的呼籲已經是一而再,再而三,已經幾乎是海內外異口同聲了。可是最該聽到的人卻一再充耳不聞,是反應遲鈍,還是能力不足不堪此重任?
      這是我們普通國民必須引為嚴肅思考的問題。
用戶:林明理 發表於:2010-8-18 9:11:14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關於民主,毛說過很多話,登權力頂峰后卻反其道行之。關於政改,鄧說過一些話,掌航舵期間卻始終顧左右而言它,終釀64慘禍,此後即蕭規曹隨跛足前行至今。

如今杜、陳、王三位以8、18鄧說活三十年為緣,以完成鄧三十年未竟事業說事,其情可鑒。然而畢竟時不我待,不走出毛、鄧的虛構,政改難有突破。

第四代、甚或可見的第五代,我看不到似胡、趙般的見識、超脫,更看不到胡、趙般的風骨、膽魄,難為有識之士尚願坦陳己見,當然說總比不說好,說透徹總比揣摩著說好,也比我等自感「事無可為」而嘆息「話已說盡」積極、負責,因此,雖然我己無話可說,卻依然樂見諸君的執著。
用戶:墨汀 發表於:2010-8-18 8:20:42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思想啟蒙很重要,學校應該多講民主、講自由、講博愛、講天賦人權、講人道主義,講權利、講義務、講道德、講操守,講法律。這樣我們的國民有自由的思想、有獨立的意志、有自律的精神,就能防止社會矛盾的激化,能夠在理性基礎上互相妥協,平穩地度過社會轉型期,至少會少付出些代價。
.................................................................陳小魯先生說的非常正確!
啟發民智,啟蒙民主意識,一個心情愉快的社會必然是一個人才輩出,創新蜂擁的時代,對我們這個站在歷史性變革的關鍵時刻的民族非常重要。我們今天為此所走的每一小步,對將來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轉折基礎。因此我們的那些大講堂能否不要再鑽在故紙堆里,整天講什麼封建帝王的文功武績了!那些大講堂能拿出一些時間作些嘗試嗎?
用戶:WSJZBQ 發表於:2010-8-18 7:23:35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
這種提法似是而非。把中國的民主建設僅雙局限於「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的框子里,理論起點未免太低。說到底鄧不過是一位「專政」群體中的較開明者,在本質上他並不是個民本思想的倡導者。
用戶:ltqf 發表於:2010-8-18 7:10:53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歷史竟會如此相同,滿清下台前也是人民不滿,而掌權者死不讓步。等到大勢已去,江山已丟,才急匆匆頒布憲法,說什麼公民有這個權利,那個權利,簡直可笑。但願現在的掌權者能順應形勢,實行改革,做歷史的功臣。
用戶:馮衛兵 發表於:2010-8-18 0:56:3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胡錦濤有做偉人的機會,但願他不要錯過。
用戶:馮衛兵 發表於:2010-8-18 0:33:44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區別政治家與政客的有效方法,不是聽他說了什麼,說了多少,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做得怎樣。
「1980年8月18日,74歲的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題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痛陳領導制度存在的弊端。」1980年是誰當黨主席?
看看黨的十三大,是如何修改黨章的,就知道《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是怎麼一回事了。
當改革革到自己頭上的時候......
用戶:xmcyp 發表於:2010-8-17 23:39:22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言傳還要身教,可惜,言傳與身教是脫離的.
用戶:阿C 發表於:2010-8-17 23:19:09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中國穩步推進政治改革不會亂。因為絕大多數人擁護共產黨,擁護改革開放政策,都希望生活安定,都痛恨腐敗。有這個基礎就好辦。在民族獨立上,毛澤東立了大功;鄧小平改革開放解決了13億人溫飽問題;現在誰解決了民權問題,誰就能在中國歷史上再立一大功。——杜導正

杜導正先生說得好,中國太需要能夠解決民權問題的大政治家了!
用戶:嚴德貴 發表於:2010-8-17 22:20:55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他劃定的一些邊界,實際上留有空間。比如,他說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模式可以不照搬,但道理要不要?規律性的東西要不要?其實空間留得非常大。
=====================================
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實質上是怕共產黨失去政權。且不說失與得都是暫時的,僅僅這種思想就是黨第一,國家和人民第二的思維方法,有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宗旨。

中國穩步推進政治改革不會亂。因為絕大多數人擁護共產黨,擁護改革開放政策,都希望生活安定,都痛恨腐敗。有這個基礎就好辦。在民族獨立上,毛澤東立了大功;鄧小平改革開放解決了13億人溫飽問題;現在誰解決了民權問題,誰就能在中國歷史上再立一大功。
========================================
按說大好時機已經錯過。但是,只要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只要真心去做。假把式玩得時間越長,付出的代價越大。

思想啟蒙很重要,學校應該多講民主、講自由、講博愛、講天賦人權、講人道主義,講權利、講義務、講道德、講操守,講法律。這樣我們的國民有自由的思想、有獨立的意志、有自律的精神,就能防止社會矛盾的激化,能夠在理性基礎上互相妥協,平穩地度過社會轉型期,至少會少付出些代價。
================================================
陳小魯高見,是真心為國民著想。如果從領導人嘴裡說出來,那將是振聾發聵,擲地有聲。可惜現實是,不要說思想啟蒙,只准你講義務、講道德、講操守,講法律;不准你講民主、講自由、講博愛、講天賦人權、講人道主義,講權利,講了就敏感你,和諧你。

體制內幾位領導能夠講到這個地步,我表示歡迎。
用戶:ztsr 發表於:2010-8-17 20:54:1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對此最恰當的評價如曬先生之語:
「人民已經過了河,看見了民主和法治這個唯一正確的大道,可是他們還在假裝摸石頭」!
加一句:其實他們已經離河岸很近,他們只需直直腰就可以看見正確的大道,只需跨出一大步就可以上岸。可能他們身上的包袱太重,其實這些包袱里的東西沒有一件是他們自己的,基本上都是別人留給他們的一些不適用的東西。要我說「放下包袱,輕裝前進」。
用戶:bqz海1 發表於:2010-8-17 20:22:46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關鍵是如何超越意識形態,如何超越鄧公。最現實的路徑是學習北歐,以民主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
用戶:田抒 發表於:2010-8-17 20:12:46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鄧小平本身就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阻撓者
用戶:小橋 發表於:2010-8-17 17:54:24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不走出毛鄧,就走不出專制,就徘徊、循環而已。
用戶:斯文漢 發表於:2010-8-17 16:48:00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無庸諱言,鄧小平留給我們的遺產包括理論遺產有互相矛盾的兩個方面,如果我們總是採用實用主義的態度,各持一面,我們就永遠無法走出今天的困局。我們的政治家和理論家應該有一種智慧打破今天的僵局,而不是嘮嘮叨叨重複鄧小平30年前說過後來實際上已經被他自己以及他指定的接班人否定了的話。這其實與不斷重複當年毛澤東說過後來又被他和他的接班人推翻了的話同樣無濟於事。毛澤東和鄧小平對於今天的權貴集團早已失去了制約權和威懾力。
我對於幾位理論家的良苦用心深表理解,但對於他們無可奈何的而出此下策深表遺憾。
當然,也許打破僵局的智慧並不在理論家手裡,而只能到政治實踐家們那裡去尋找。理論家們的任務就是深刻地總結我們的經驗教訓,尋找民主政治發展的規律,把它們上升到理論,提供給政治家們參考。其中,深入民間和基層,發掘和總結公民群眾和基層改革的首創,然後又「深入」高層,直言不諱又循循善誘地鼓勵和引導高層大膽進行社會實驗,搞幾個政治改革的「特區」,促使他們與社會底層相結合,爭取政治改革實質性的突破,應該是我們的理論家的首要任務。
用戶:繆一輪 發表於:2010-8-17 16:13:48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現在民間有一種形容對政改不滿的說法,叫「瘦豬哼哼,肥豬也哼哼」!
用戶:宇宙風 發表於:2010-8-17 16:08:14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鄧公是說過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但政治體制怎麼改?卻說得不是很清楚,最多說了個黨政職能分開(權力卻分不了,黨也好政也好,權還在自家人手裡),但政改涉及的核心問題卻沒有提及,比如民主普舉、憲政制度、多黨競選、新聞自由、公權力制衡監督、權力分離等。鄧公不提及自然也有他的苦衷,須知政改必涉及執政權掌握的問題,這對政黨來說可是個要命的問題。這就是現實下或多年來根本無法政改的根源啊!須知,中國是個講宗法講道統的國度,沒有政治遺囑或政治遺詣作為參照物,誰敢越雷池半步呀。現在的領導人已無鄧公輩老一代當年的個人魄力了,生怕走錯半步而「葬送」政治生命和政治權力,哪裡敢談什麼政改呢?能在任內完整地「守成」就很不錯了....哀否?嘆否?惜否?
用戶:gdssgd 發表於:2010-8-17 16:05:55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靠現有的人恐怕是不行了!
用戶:rsbbt 發表於:2010-8-17 14:53:16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現在,即使是改革中的得利者,也對現狀牢騷滿腹。
=========
確實,我也許算半個改革中的得利者,也確實對現狀滿腹牢騷。
用戶:ysq2096 發表於:2010-8-17 14:50:41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老幾位說得都不錯,除了關於瞪的議論。
我已經終於看清,他其實並不會,也不能、也無力、也不想在中國搞真正的政治改革。回顧他已無意義——我以為。這段講話,只是說說而已,而且,千萬別忘了這是何時說的,當時誰是一把手。都是屬手電筒的,只能照人,不能照己。連胡耀邦都上了一當。
要想真正推進改革,必須越過此公。
用戶:天京山人 發表於:2010-8-17 14:46:33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這是我近期來看到的較好的較務實的討論,三位均言簡意賅直述己見,許多見解很到位,勝過那些長篇大論多少倍,至於那些官話套語的應景屁文,則更不可同日而語。

盼望能以紀念鄧8、18講話為契機,更多的有識之士以更多方式、渠道坦率表達真知灼見,扎紮實實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進程,如王教授所言:如果現在還不抓緊機會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弄不好會失去機遇,成為歷史罪人。我們要有緊迫感,要負起歷史責任。
用戶:墨汀 發表於:2010-8-17 14:17:32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搞「絕不」不僅沒出路,而且是死路!
用戶:wxy 發表於:2010-8-17 13:32:07
回復:杜導正 陳小魯 王長江:完成鄧小平未竟事業
他只說不做,而且堅決不做。

有些事情,如二十一年前,是只做不說。
用戶:魏老八 發表於:2010-8-17 12:21:1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10-8-19 07:53 | 只看該作者
扯大旗本身也算是一種俗套的政治手法,當然也未嘗不可,主要看有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4
 樓主|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8-19 07:57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老老實實觀察一下吧,你畢竟不在決策圈裡。

我老早就說過:現在反民主最厲害的,將來又會是反共的急先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laodai 發表於 2010-8-19 08:29 | 只看該作者
杜導正等人為什麼又如此「擁護」老鄧的「四項基本原則」呢?

老鄧的「四項基本原則」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13: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