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毛時代技術引進都學會了,而「市場換技術」卻一路失敗至今

[複製鏈接]

125

主題

269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1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ccessful 發表於 2018-5-3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老田(昌.縣.賞.岩) [2301441:12499], 09:52:17 04/30/2018:
- 論劍談棋 豪傑盡聚 -  - http://***/



為什麼毛時代技術引進都學會了,而「市場換技術」卻一路失敗至今
老田
【首發「土逗公社」微信公號】
在中美貿易戰的時刻,重新回顧一下中國作為後發國家,發展自主技術需要什麼樣的前提條件,是很有必要的。從實踐經驗出發,毛時代的技術引進大多數吸收消化了並且學會了,而口頭上嚷嚷要完成「市場換技術」的升級換代至今未曾發生,現在認真追問一下這背後的原因,正當其時。 ... - "http://***"
一、中國在何時喪失了技術學習能力
1950年代中國從蘇東國家引進技術,都學會並消化吸收了。1960年赫魯曉夫撕毀合同、撤退專家之後,中國把眼光轉向西方,1963-1968年期間引進了約3億美元共84個項目的裝備;1972年開始的「四三方案」引進項目,這些技術中國都學會了並且消化吸收了。此後,到了華國鋒的洋躍進階段,就成了消化不良的狀況,此後的全面改開搞時期,所引進技術都沒有學會。 ... - "http://***"


1950年代引進技術學會了,可以解釋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善意。1960年代之後轉向西方引進技術,也都學會了,原因在於毛時代引進技術的主體不是企業而是工業部,在技術引進時期都有國內「學習能力最強」的機械製造企業和設計院所參與進行和落實。 ... - "http://***"
毛時代成功的技術消化吸收沒有任何奧秘,就是讓國內最具有學習能力的人群去引進和實施技術項目引進,所以,往往在最短時間內學會並消化了新技術。
中國喪失新技術學習能力,是從華國鋒的「洋躍進」時期開始的,這個時期還算是消化不良;到了DXP的全面開放時期,就完全喪失了新技術學習能力了。但是,正是在這個喪失技術學習能力時期,卻反常和倒胃口地把「市場換技術」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 ... - "http://***"
毛后時代技術引進的失敗,沒有任何其他原因,就是隔離了中國最有技術學習能力的人群之後,讓中國最沒有學習能力和學習意願的人群,全面控制了對外技術的接觸界面。
二、毛時代技術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實踐狀況
毛時代中國的技術學習能力是怎麼回事呢?舉個例子很容易說清楚,在1973年上海金山石化項目引進的時候,國內的引進主體是化工部,項目落地的對接機構是部屬的機械廠和設計院,參與項目安裝調試工作的,是設計院的工程師和機械廠的工程技術人員,結果是一個項目下來,他們就把所有的技術都學會了。有些愛美愛日人士可能認為這樣搞會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這個恰好是不存在的,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中間「逆向工程」是合規的。後來在蘭州煉化項目談判中間,外商死咬住價格不鬆口,想要拿一把,結果中國決定自行製造,後來的結果連投產日期都沒有怎麼耽誤,蘭州煉化的工廠設備就自己給製造出來了。 ... - "http://***"
在1973年啟動的「四三方案」中間,有十三套大化肥裝置,這些項目的參與者也一樣是國內的機械廠和設計院,結果工程還沒有安裝完畢,就已經學會了,還在上海吳涇安裝了一套自己製造的「大化肥」裝置,當然第一套煉手的「學徒工」裝置與別人還是有差距的,年產能只有引進設備的百分之八十。 ... - "http://***"
毛時代中國的技術人員數量,遠遠趕不上今天,但為什麼學習能力超強呢?沒有別的理由,就是有一個強有力的協調機制,能夠讓各個行業最具有學習能力的人員,最先參與到引進技術和項目落實過程中間來,在干中學和學中干。結果證明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差,完全趕得上應用。在四三方案完成之後,化工部齊齊哈爾化工機械廠,就完成了一個能老外之所不能的技術,該廠生產的透平壓縮機,能夠與歐美日多個國家生產的化肥生產線配套對接,老外們基本上都是不管他人瓦上霜、平生只掃門前雪的,所以誰都沒有這樣的相互兼容技術。 ... - "http://***"
現代技術的成長過程,不再由瓦特和愛迪生式的發明家個人承載,而是依賴廣泛的合作和長時間的積累。如果以一個人一年的學習進步為單位稱為「一人年」的話,那麼現代技術的成長和突破,往往需要數萬乃至於數百萬人年的學習和提升,才能夠達到成熟和應用。而且,這些學習提升過程,還必須全面分佈到設計、製造、材料和加工的每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障礙和缺環,都導致新技術難產。 ... - "http://***"
在自主技術創新方面,從1958年國家提出「趕超戰略」開始,各行各業紛紛響應,老田在做文革史訪談時期,就了解到很多行業領先工廠內部——例如武漢重型機床廠,就建立過多個方面的「三結合趕超小分隊」,這些小組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還包括有學習能力的青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組成,這些小分隊只擔負部分日常生產勞動任務,有一部分時間專門用於學習新東西,通過對上聯繫中央部委設立的情報所,追蹤先進國家的技術加工能力發展狀況和走向,定期進行行業內部和關聯行業的技術分解落實和協調交流,還組織個人比賽進行檢驗。1962年劉鄧陳雲的「大下馬」過程中間,這些小分隊一度曾經被裁撤,在批判洋奴哲學之後又恢復了。 ... - "http://***"
等到1970年代中國運十飛機項目實施期間,在參考波音707殘骸確定了最終技術路線之後,短短的五年時間不到01架飛機就順利出廠。這樣的產品技術創新能力,並非僅僅是上海某家工廠臨時趕進度的結果,也不僅僅體現為設計師們的高超頭腦和智慧結晶,而是對全國十多年來千百家工廠內部各級各類的「趕超小分隊」總學習成績的一個測驗——是對他們十數年來付出的千百萬人年的學習成本的一個檢驗,大飛機技術創新範圍涉及到從新材料試製到加工工藝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參考歐洲空客新產品需要五到十年左右時間的開發周期,就可以較為具體地把握到:毛時代的技術學習能力和潛力是何等巨大。 ... - "http://***"
由於科研協調體繫上掛著數千百萬「人年」的學習積累,這個數字還在年復一年的快速提高之中,導致技術創新潛力過於巨大,最後不管幹點啥,都有種「大馬拉小車」的感覺。文革暴起之後,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通常分成兩派,例如國防科工委就分成九一五與九一六兩派,他們一邊開鬥爭會、打派仗玩兒,還順便抽點空去結合工廠里的趕超小分隊,於1970年4月把衛星給送上天了。要不是1980年代自廢武功,半導體技術在1970年代與國外最先進技術,差距也只有幾年,而且這個差距還在年年縮短中。 ... - "http://***"
在毛后時代,那些人治國理政和思考經濟技術問題的套路,基本上不超過農民中間思想比較落後的那部分人——大體上小崗村最自私的那群人算是他們的知音,他們就是用這樣的眼界和胸懷去治國的,不僅在農村搞了包產到戶,還宣稱「包公進城、一包就靈」。在技術和研發制度中間,有限的經費基本上是以按人頭分解下達的方式來分配的,這是在技術研發行業的「包產到戶」,成功率不會高就是了,最後,一個人的科研地位主要是由他拿經費能力構成的,結果就催生大量的陳進(復旦的「漢芯」)和韓春雨這樣的騙子。此種對技術創新的想象力,依然局限於針對瓦特和愛迪生時代特點的設計,其效果可想而知。 ... - "http://***"
現代技術哪怕是如電腦晶元和軟體的複雜程度,也依然可以分解為「工匠」或者「碼農」的重複性智力勞動,但是,一個強有力的協調機制至關重要,有了這個機制的協調和堅守,一個人的不足可以由其他人來彌補,這個人的長處可以替代那個人的短處,可以實現數百萬人年甚至更多的學習或技術創新積累,穿越所有的彎路和失敗,最終落地為具體的產品。當然,在協調機制有效的背後,是由足夠的財力去保障人力物力的源源不斷的投入。 ... - "http://***"
三、業主制和招標制的排斥性問題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喪失技術學習能力的呢?大體上與從中央到地方的所謂信託公司出現同時。諸如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后,就引進了儀征化纖項目,從這個引進開始就沒有學會技術,甚至,此後再也沒有學會過引進技術。內在的根本變化是:此種公司化的管理方法,只關注一件事:如何引進好技術好產品快速佔領國內市場,獲得較優越的市場地位賺大錢。項目引進過程中間,最注意「時間就是金錢」——讓項目快速生產並快速佔領市場賺錢。此種技術引進項目,大多數從一開始引進時期就不關注自主技術問題,也不考慮本土技術成長,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企業的狹隘利潤目標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從中信開始引進項目就是以快速賺錢為唯一目的,拋棄一切其他的「社會化目標」。與此對應的項目管理方式,不再有部門主持的協調環節,而是獨立的業主負責和招投標制度——招標資格直接排斥沒有相關經驗的國內公司。 ... - "http://***"
所以,真的想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其實並不複雜——讓國內的機械行業和設計院體系去學習呀,而不是讓毫無技術學習能力的輕工業以業主招標制引進。后一個引進技術的機制,說到底,一是沒有學習能力,二是根本上排斥學習能力,你沒有相關經驗和技術能力就永遠也不讓你擁有。但是,這個業主負責制和招投標制度,卻被相關部門和經濟學家吹上了天,說這個怎麼先進怎麼現代。說到這裡,恐怕很多人都會懷疑——這幫子主流經濟學家及其影響下的高官到底是不是一幫子蠢豬了,但是,所謂的改開搞就是這些人參與設計和論證的。吳敬璉至今還在那裡說自主技術要不得,很危險。 ... - "http://***"
如果說,新的業主制和招標制與技術學習能力不能夠很好兼容的話,但是,老的部門管制並沒有廢止,新舊交替需要時間,但相關的協調工作為什麼很快就不起作用了呢?這要從高層權力競爭引發的機會主義勝利說起。113全會之後,有人稱之為文革台下派和台上派之間發生了競爭,後果是其中的一方放出勝負手,從下放權力的渠道去激發地方政府基於投資饑渴症的機會主義情緒,並由此獲得政治支持。權力鬥爭的後果是:主張「鳥籠經濟」的高官被邊緣化了,地方政府公司化的態勢由此形成,在這個過程中間,很短時間內計劃經濟的宏觀配置效率和技術學習能力就被破壞殆盡。 ... - "http://***"
在地方政府成為投資主體之後,其行為模式近似於市場上的資本家,基本上是由價格信號引導自己的決策,以此去追求本地項目和投資最大化和全國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以實現財稅收入同步上升。後果我們是清楚的:1979年開始放開輕紡工業的投資管制,結果幾年時間市場上就出現了棉花大戰、蠶繭大戰、薴麻大戰,戰爭後果是地方政府傾斜保護之下,新生的技術落後的小企業淘汰了城市的老企業;然後就開始了幾百條家電生產性的引進項目,最後又一起失敗。此種投資饑渴症驅動下的擴張,有先後三輪:第一輪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第二輪是輕紡,第三輪是家電產品,每一輪擴張的後果都是向前超越了原材料最大產能、向後超越了國內最大市場容量,擴張進程基本上都是過度投資-惡性競爭-共同垮台。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後果,依然是今日國內政經關係的首要問題,有人說各地開發區完全利用之後可以居住34億人,這其實就是地方政府承載了馬克思那個「生產無限擴張趨勢」的體現。 ... - "http://***"
正是在地方政府公司化進程中間,近乎一夜之間,原有的部門協同引進、技術學習能力高超的中國能力,就下降為零,舊有的技術存量快速報廢,相關的技術人員和工廠迅速就成了歷史。
記得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近似於段子的故事:是說一個美國工程師從北京吉普回國時,回顧在中國的工作經歷,說起自己在中國這些年的經歷——他評論說中國不是要市場換技術嗎,但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人去向他討教技術的。這個故事之所以很像是段子,因為在企業內部肯定要進行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分配有一個確定的崗位,不太可能容許任意串崗和越位學習,而且,技術並不是個人努力可以承載的,而是首先體現於生產的完整組織體系。但這個故事有真實的一面,可以讓人們看到「市場換技術」的虛妄——市場讓出去了、生產基地也引進來了,但是自主技術特別是核心部分卻不會自動轉移,反而會被嚴防死守住——關鍵技術過程肯定是控制在洋人自己手裡的。 ... - "http://***"
四、中國市場上新技術開發的尷尬地位
即便是地方政府公司化了,徹底耗竭了部門協同的能力,但原有的底蘊也不可能一夜之間消失,真正讓中國徹底喪失自主技術能力的,自主技術能力下降到無限接近於零的,是「撥改貸」政策。從這個政策開始,無條件要求技術開發機構企業化,並且沒有任何過渡期就完成自負盈虧,否則你就不配生存。結果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完成了技術研究機構下海的整體化過程,原先的技術研究機構現在多數轉型為外國產品的中國代理,工程師化身為小買辦。其中較為醒目的是,中科院計算機所催生孵化的聯想買辦集團。 ... - "http://***"
如果只有一個聯想,我們可以說是某些人不行,但是,所有的研究機構都選擇這一類的轉型方式,那就只能夠認定把自主技術終結變身為買辦,乃是有著內在必然性的機制,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式的絕戶計。
在末端產品市場完全開放的情況下,自主技術研發的巨額投入,不可能通過產品進入市場早期的壟斷階段以高價格收回前期投資,此後,中國的技術研發成為一個永遠都無法實現財務平衡的行當。唯一的新技術產品進入市場的後果,是打破洋貨的市場壟斷地位迫使其降價,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只有公共利益的行為,而完全無法實現「外部性內部化」,換言之,此後繼續堅持新技術和產品研發的機構,唯一能夠獲得的市場效果就是破除洋貨的壟斷地位和迫使壟斷價格下降為競爭性價格,這樣的產品研發過程就完全是公共產品了,如果需要這樣的技術突破,唯一的選擇就是政府財政兜底。 ... - "http://***"
所以,從拒絕發展自主技術的聯想模式中間,我們看到在中國開發新技術的問題——在末端產品市場無節制開放的情況下,新產品成功唯一市場效應是打破洋貨壟斷和降價,無法實現收回投資;由此新產品開發變成了一個標準的公益事業,新技術成了標準的公共產品,而同時財政卻堅決拒絕兜底。而且,在中國與洋貨在技術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依靠個別企業的突破,即便是成功了那肯定是偶然的和細部的技術,關鍵技術突破是不現實的——所需投入的人年數字過大同時不確定性也過大,企業的投入產出就只能夠鎖定最短的利益和技術實現路徑,此時明智的選擇是——成為洋貨的代理和技術服務商。 ... - "http://***"
就這樣,毛時代遺留下來的舊有技術存量,通過兩條路徑完成了報廢過程:一是機械廠的垮台破產和工人失業,二是通過科研院所轉型為買辦性的小代理公司。只有西方堅決不賣技術的國防與軍工行業,老式的產學研結合機制,保留了下來,還在降低效率運作著,與西方同類項相比效費比也還不落後,但與毛時代對照效費比要差一個數量級。 ... - "http://***"
在中國市場上如果一個企業來研發新技術,自1980年代「撥改貸」之後,就相當於要求中國的小企業「自帶乾糧」去挑戰具有全球壟斷地位的跨國公司的優勢,姑且不論別人的新技術產品已經沉澱了數百萬人年的學習成本的門檻有多高,由於中國的末端產品市場還基本上是完全不設防的,新產品即使成功了在市場上也不可能有技術壟斷地位和高利潤回報,唯一成果就只是迫使洋貨降價。所以,中國企業基本上不太可能具有能力突破巨大的前期投入門檻,也不可能期望獲得後期市場回報,就這樣,市場換技術的設想就撂在哪裡,三十多年來一直無人理睬,據說這還是國家發展的戰略級的改開搞設計。 ... - "http://***"
五、在口號喊完又喊的背後
從1980年代開始批判毛時代的外延增長開始,就發誓要實現內涵增長,還說中國「幾十年一貫制」的落後產品技術乃至於保守思想都完全不行,只有歐美日那才叫先進,所以不能夠故步自封,要快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了表示引進思想至誠,還不惜全面開放市場試圖「換技術」,後果是什麼呢? ... - "http://***"
已經說了很多個技術創新計劃,賭咒發誓說要破除對外的技術依附性地位,得不到就要發展自主技術,喊了半天,誰來落實呢?政府還是企業?新技術突破往往需要數百萬人年甚至更多的投入,這些計劃有一個恰當的投入評估和合適的主體去承接嗎?沒有看見。在中國市場上,不改變全面開放產品市場的情況下,技術創新是一個標準的公共產品,這些所謂的技術創新計劃預備了財政兜底的新技術研發機制嗎?沒有看見。 ... - "http://***"
在中國作為後發國家,研發新技術有哪些前提或者限制條件,又有那些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有人總結過嗎?沒有看見,看見和聽見的就只有口號,一個口號喊了一陣之後,繼之以另一個新的口號。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6: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