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法明門論簡義16-13》 民國唐大圓著 凈空法師講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4-9 04: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8-4-9 08:08 編輯

【百法明門論篡】五誑者。謂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即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誑相用故。
誑者。以詐欺人也。矯現者。假現也。詭謂詭譎。詐謂狚詐。惑亂於他。現不實事。心詭為體。邪命為業者。謂以虗誑求利以資養身命。非正命食。故曰邪命。比丘乞士。清淨活命故。此亦貪癡各一分攝。

誑是用種種手段欺騙別人,目的是獲得名聞利養。比如示現神通,讓別人誤以為自己有修有證,目標都在名聞利養。

【百法明門論篡】六謟者。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謟教誨為業。謂謟曲者。為罔冐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此亦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謟相用故。
謟者。巧言令色。阿諛於人也罔他者。欺其不知不見。而罔冐之也。矯設異儀者。假現奇特威儀。動止不與人同也。險。謂險惡。曲。謂邪曲。罔冐者。欺人不知。而羅織人也。欺人不見。而葢覆人成。曲順時宜者。奴顏婢膝。隨風倒柂也。為取他意者。務以悅人而逢迎之也。或藏己失者。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也。直心是道場。是佛誠言。行諂曲心是違師友正教悔也。此亦貪癡各一分攝。
補義諂乃曲媚於人。人皆以為好。所謂鄉原德之賊也。

謟是巴結人,這也是小煩惱。凡是諂媚巴結,目標還是為了名與利啊,他才用這種手段。在中國古禮上講,禮節要有節度,超過了就叫諂媚。比如公民見國家元首行三鞠躬禮,如果你見了元首行四鞠躬,超過標準就叫諂媚。如果行兩鞠躬,不及標準就叫傲慢。禮一定要合乎節度。

【百法明門論篡】七憍者。謂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亦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憍者。矜高自恃也。於自盛事謂足於己者。如富貴。才能。言語。政事文學。名勢之類。由此數者。深生染著。或以富貴凌人傲物。乃至或以文學名勢等凌人傲物。眼空四海。傍若無人。如醉酒人。為酒所弄。故曰醉傲為性一切染法依之而起。語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憍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憍傲正障謙卑。此亦貪一分攝。由愛自盛事。方生傲故。瑜伽雲。此有七種。謂無病憍。少年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等。
憍是於自盛事,染著醉傲。盛就是你自己確有才能才藝,有超過別人的事情。雖超過別人,也不值得驕傲。

【百法明門論篡】八害者。謂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害相用故。
害者。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為體。能障不害為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瞋一分攝。問。害與瞋差別之義。答害障不害。正障於悲。瞋障無瞋正障於慈。又瞋能斷命。害但損他。故別也。


【百法明門論篡】九嫉者。謂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謂嫉妬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慼。不安隱故。此亦瞋一分為體。離瞋無別嫉相用故。
嫉者。忌妬也。亡身從物曰殉。如俗說貪利貪名。命亦不顧。故曰亡身殉物。謂嫉妬之人。聞見他人榮貴。深裏常懷憂慼。不得安隱。故多方以害之。故曰女無妍醜。入宮見妬。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此亦瞋一分攝。
見上一講

【百法明門論篡】十慳者。謂躭著財法。不能慧捨。秘悋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謂慳悋者。心多鄙澁。畜積財法不能捨故。此即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
慳者。吝惜也。躭。謂沉湎。著。謂固執。財。謂資財。法謂道法。有財不捨謂之守錢虜。有法不施謂之啞羊僧。秘。謂藏於密處。悋。謂執吝不放手。鄙畜者。唯鄙澁故能畜積也。
此上十法。唯是不善。名為小隨。
慳是吝嗇捨不得,也就是對於自己的財物或者是諸法,無論是世法還是出世法,不肯施捨給別人,這就叫做慳吝。下面是中隨煩惱。

【百法明門論篡】十一無慚者。謂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無慙者。不自羞恥也。不顧自法者。人至於無羞恥。則己身不顧。何況道法。故於一切不仁不義之事。了無忌憚。靡不為己。於是見賢有德之人。則輕易而拒絕之。不相往來。此無慚之性也。既不親重有德。則必狎近無知朋黨。而成惡行。此無慚之用也。此二自類俱起。但遍不善。故名中隨。
無慚是不知自短,輕拒賢善。短就是過失,不曉得自己的過失,對於閑人輕慢無禮,拒絕善事不肯去做。

【百法明門論篡】十二無愧者。謂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無愧者。不羞於人也。不顧世間者。謂甘心為惡之人。尚不顧自身。何暇復顧世人譏訶彈斥。故經雲。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
愧者。不教他作。慙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慙者。羞天。愧者羞人。有慚愧者可名為人。若無慚愧與諸禽獸不相異也。此二自類俱起。但遍不善。故名中隨。
無愧是不顧世間,崇重暴惡。不顧世間的輿論,不怕別人的指責,崇尚暴力,尊重惡事。無慚無愧這兩個心所稱為中隨,因為它們自類相生,遍不善性。一切惡事都有這兩個心所在。下面是大隨煩惱。

【百法明門論篡】此下八法。自類俱起。遍不善性。遍諸染心。三義日具。故名大隨。
十三不信者。謂於實德能。不忍樂故。心穢為性。能障淨信。墮依為業。謂不信者多懈怠故。不信三相。翻信應知。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是故說此心穢為性。
不信者。謂無誠信也。既無真實之信。則於一切實事實理。不能忍可。於真淨德不生好樂。於善功能不起樂欲。又不信自心。可以作佛。自心可以為堯舜。唯不信故不勤修治。鹵莽滅裂。故令心田日益荒穢。如狼莠蓬蒿充。塞田中故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然忿等諸所。皆名穢法。而不信一法為穢尤甚。非唯自穢。兼又穢人。謂自不信。又壞他之信心。又於十一善法中。但只無信心一法。則餘一切法皆渾濁不成。故云濁餘心心所。是故說此心穢為性也。

不信是於實德業不忍樂欲,障凈信。前面講信有三要素:實德能。不信是對實德能這三種都不相信。不相信佛所說的法是世出世間實在的事理,不相信大修行人有真正的清凈之德,
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現在不但是外面人不信,有些出家人對於佛的萬德萬能也不相信,認為那是恭維的話,這就是不信啊。你要是不信障礙善心所裡面的清凈信,不信決定不能成就,要相信自己確實具足德能。

【百法明門論篡】十四懈怠者。謂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故。於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於無記事而策勤者。於諸善品無進退故。
懈怠者。無精進力也。於善不修。於惡不斷。百體俱懈。百事俱癈之謂。故曰懶惰為性。唯其日用不肯奮力於善。故令諸染漸漸增長。故曰增染為業。故瑜伽雲。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問。戴星而出。戴星而入。孳孳於利。汲汲於名者。豈非精進。答。此雖策勤染事。亦是懈怠。勤於染而怠於善故。染法進而善法退故。唯日用孳孳為善。方名策勤。無記沒要緊事。於善品中。無進無退者。亦名懈怠。

懈怠是惰於修善斷惡,障精進。這是專門在修善斷惡上講的,它把十一善法的精進障礙住了。


【百法明門論篡】十五放逸者。謂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謂由懈怠。及貪瞋癡不能防修染淨品法。總名放逸。非別有體。
放逸者。放。謂放蕩。逸。謂縱逸。不簡束也。集論雲。依止懈怠。及貪瞋癡。不修善法。於有漏法。心不防護為體。增惡損善所依為業。由縱蕩故。惡業增長。故善根損壞。問。此放逸以何為體。答。懈怠三根。不能防修染淨法。總名放逸。離上四法。別無體性。
放逸是不能防染修凈,障不放逸。放逸就是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做事情不認真不負責任,不能在障緣上有所防範。你自己在道業上精進了,障礙不容易現前,縱然現前也不怕,反而變成增上緣了。放逸之人縱然遇到增上緣,有時候也會變成障緣。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有些同學在佛七當中見到佛、蓮花或者種種瑞像,歡喜的不得了,逢人便說啊。你要唯恐別人不知道,那不是佛是魔來障礙啊,你就著魔了。古來祖師大德看到佛菩薩瑞像有沒有一個說話的?絕對沒有,你問他他也不說。蓮宗初祖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西方瑞像,臨命終時才告訴別人。可見決不把這個瑞像掛在心裡,見如不見。所以《楞嚴》講的五十種陰魔,佛菩薩境界現在面前,你不理它是好境界,一理它就著魔了,修行人一定要懂得。不修行人常常招魔障啊,修行人招魔障更容易,機會更多。什麼境界現前不理會就好。

【百法明門論篡】十六惛沉者。謂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婆舍那為業。惛沉別相者。謂即懵重。令俱生法無堪任故。
惛沉者。謂惛昧沉重。謂此心所能令昭靈不昧之體。漸漸昏昧。漸漸沉沒。無所堪能。無所肩任。是其性也。此昏沉一法使身不得輕安。而心不得入觀矣。昏沉別有自性者。謂即懵重。問。懵重與癡有何別異。答。癡以迷闇為相。昏沉以懵重為相。迷闇為相者。謂一總不知不覺。懵重為相者。雖非一總不知不覺。而由惛昧沉重。能使身心不得輕安自在。是故此二有差別。懵。訓昏。重。訓沉也。

昏沉是令心於境無堪任,能障觀及輕安。這兩個心所力量很大,在初學同修當中,多數人都有這個現象,不是昏沉就是掉舉。尤其是靜坐的時候,表現得很明顯。有的坐不住,心裡七上八下胡思亂想。有的人坐下來沒一刻就打瞌睡了。佛七法會念完佛止靜,還沒有止個五分鐘呢,就有睡著打呼的,昏沉重的人常有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必害怕,有對治的方法,但確確實實是障礙,如果有這個現象要曉得自己煩惱很重。

【百法明門論篡】十七掉舉者。謂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由憶昔樂。事生故。掉舉別相。謂即囂動。令俱生法不寂靜故。
掉舉者。謂掉弄輕舉。俛仰四海。頃刻九州。令心不得暫時寂靜。是其體性。能障行捨及止。是其業用。掉舉之別相。即是囂喧妄動。令俱生心心所法不寂靜故。障捨摩他是其業用。奢摩他。此雲止。即寂靜義。由有囂動。令不寂靜故以掉舉有三。身掉舉。亂動。口掉舉。亂言。意掉舉。亂思。

掉舉是令心於境不寂靜,能障止及行舍。它這個力量強,作用也廣。掉舉就是心定不下來,七上八下,妄念紛飛,在境界上不能夠寂靜。它的作用是障止及行舍
,止就是定,止觀是我們修行人一時一刻不能離開的,行舍是十一個善心所裡面的行舍。有了掉舉,定也沒有了,行舍沒有了。

【百法明門論篡】十八失正念者。謂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謂失念者。心散亂故。
失念者。忘失正念也。煩惱相應念為體。散亂所依為業。何謂散亂所依耶。謂失念者。心散亂故。

失念就是於諸所緣,不能明記。我們現在說記性不好,所學的東西常常會忘掉,這也是大隨煩惱。你所學的忘掉了,境界裡面如何做觀呢?我們常說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把文字般若忘掉了,觀照般若提不起來啊。經文裡面重要的話要把它記熟,在境界裡面才能用得上,境界現前立刻提得起來,才起作用啊!

【百法明門論篡】十九不正知者。謂所於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謂不正知者。多所毀犯故。此不正知。慧與癡各一分攝。
不正知者。謂於所觀境起邪謬解。即是邪慧。亦名惡慧。由此邪慧。故起不正知。身語心行毀犯所依為業者。謂於一切事不正觀察。以不了知應作不應作。多所毀犯故。謬解如認賊為子。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於是毀禁犯戒。無不為己。如雲酒肉不礙菩提路等。

不正知是於所觀境,起錯謬解。對於我們所觀的境界,發生了誤會,起了不正當的見解,這叫不正知。這一條也很不容易對治,要想對治不正知,一定要有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從哪裡來的呢?不是我們想象來的,你想象的正是不正知。一定要常常讀誦大乘經論,入佛知見,這才叫正直正見。經論的作用,就是修正我們知見啊。我們為什麼要常常讀誦經典呢?就是在一切境緣當中,檢查我們的想法看法跟佛在經里講的是不是一樣?如果是一樣的,那是正知正見。如果不一樣,那麼我們要覺悟,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要把錯誤的不正知捨棄掉,採取佛菩薩教給我們的正知正見。所以經論是培養正知正見的,不能讀誦大乘經論,這個煩惱就沒法子避免。要讀的多記得多,在日用平常當中提得起觀照,這個煩惱就不大起作用了。

【百法明門論篡】二十散亂者。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習衣為業。謂用亂者。發惡慧故。散亂別相。謂即躁擾。令俱生法皆流蕩故。掉舉散亂二用何別。彼令易解。此令易緣。
散亂者。馳散外緣故名流蕩。流蕩為性者。謂如水之流而亡反。如波之蕩而不息也。故能障正定。既無正定。惡慧依之而生也。別相謂躁擾者。由彼躁動煩擾。故令俱生心心所法皆流蕩故。問。掉舉散亂二用何別。答。掉舉令心易解。散亂令心易緣。易者。念念遷變義。解以心言。緣以境心。如正坐禪時。心念紛飛。攀緣外境。失其正念。此為散亂。此為掉舉。
散亂是於諸所緣,令心流蕩。它跟前面的掉舉有一點象,但是業用不相同。掉舉是在境界上心定不下來,散亂是心到處漫遊,就是這一點現象不相同。比如說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想靜下來但是妄念紛飛,想按按不住,越按念頭越多,這是掉舉。散亂是在那裡打妄想,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亂想一通兒,跟掉舉不一樣。兩個都是叫心定不下來,都是指念頭不能集中,但是兩樁事情。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4-9 10:52 | 只看該作者
【百法明門簡義】若不定心所與心王相應時,如有教君追悔往事,或悔先不應作而作,應作而未作,皆名曰悔。如有宦官宮妃,引君倦而安寢,名眠。有人導君尋求意言,分別粗事,曰尋。有人引君伺察意言,分別細理,曰伺。此四者皆可以為善,可以為惡,而無善惡之可決定者也。
                          ┌ 悔………追悔往事,障止。
                          │ 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
                不定四┤ 尋………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
                          └ 伺………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
【百法明門論篡】六不定有四者。謂悔。眠。尋。伺。識論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此釋第六位不定心所也。言不定者。善等屬善位。染等屬染位。觸等定遍心。欲等定遍地。此四於善染心地皆不定故。通三性故。立不定名。
若不定心所與心王相應時,如有不定心所是善惡不定,要看它心所所起的作用的結果來說,結果是善心所就是善法,結果要是噁心所就是惡法。

【百法明門論篡】一悔者。謂惡作。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惡作攝。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
追悔為性者。有二義。一謂先不知己造惡業。後方追思懊悔。我何故作此耶。此悔不可無。二謂先不曾造此惡業。後亦追悔。我何故不作此耶。此悔不可有。悔善返此。故惡作以追悔為性。問。頌卑言悔。長行雲。悔謂惡作。悔與惡作是一法耶。答。惡作是因。悔是其體。以體即因。故論雲悔謂惡作也。問。體與因何別。答。惡作是因。悔體是果。何以知之。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此是別理。問。惡先所作不善為惡作者。如悔先不作善亦可謂之惡作否。答。亦惡作攝。以不作善。故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先不曾作故。瑜伽雲。謂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追變為體。亦惟悔心。故多不定。障止為業。今言悔者。是借果以明因耳。

後悔是追悔往事,障止。止就是定,它妨礙了我們得定。後悔有兩種,遇到一樁善事後悔沒做,這個悔心所生善。如果遇到一樁惡事後悔沒做,那這個心所就是噁心所。或者做了一樁善事以後後悔,我何必做這種事情,做了也沒好處,讓別人佔了便宜,這樣後悔是惡。或者做了一樁惡事以後後悔,我何必做這樣的惡事呢,這個後悔就是善的。所以悔心所善惡不定,要就事相上來論。但是只要後悔,心就動了,所以修行人過去所做的事情絕不後悔,無論做善做惡不要去想,未來的事情也不要去想,現在的事情已經是這樣的,也不必去顧慮,這樣心才能定的下來。心能定下來就是道啊,所謂道行就是定力而已。道行淺深,就是定的功夫淺深。

【百法明門論篡】二眠者。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故。昧簡在定。略別寐時。今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
睡眠者。意識昏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昧謂暗昧。略謂簡略。言此心所一起之時。能令此身肢節廢懈。坐亦睡眠。他搖動時亦不覺故。又令此心暗昧簡略。不能明利精審。此睡眠之體也。由其昧略。故能障觀而為業用。言心極闇劣一門轉故者。闇劣釋昧字。一門釋略字。謂意識於寤時。內外門轉。若在此位。唯內門轉。故下復釋闇劣一門之義。謂睡眠未起。此心正在定時。惺惺歷歷。未曾昏闇。睡眠一起。則此心昧然不知矣。故曰昧簡在定。睡眠未起。此心正在寤時。千聲萬色無不奔赴。睡眠一起。則此心略然不能廣緣。故曰略簡寤時也。如此推審。今顯睡眠非無體用。必依於心。雖立睡眠為無心位。此亦假借無心位以顯睡眠。非即無心。而能令彼從有心眠。以至無心。故曰有無心位假立此名。非實睡眠無心也。以眠與心相應故。

眠是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它叫我們身體昏昧簡略不明,這就不自在了。定功深的人不要睡眠,所以不倒單相當有定力,他是不睡眠,
並不是說盤著腿坐在那裡睡覺,那多難過啊。不倒單沒有睡眠,五蓋(財色名食睡)中的睡眠確實離開了。定功是清醒的不是昏昧的,清清楚楚,定裡頭還能辦事啊。你看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一入定,十天半個月是常事情,入定的時候他也不要吃東西,也不要喝水,出了定精神飽滿。人家說老和尚啊你定了好多天啊,他說我覺得才一二十分鐘啊。他沒睡覺啊,決不是呼呼大睡。而且靜坐身體是正直的,坐的那個標準就象塑的佛像一樣,這才真正叫坐啊。很多人坐在那個地方,頭差不多碰到腳卧成一團了,那一定是昏睡。總而言之,睡眠心所善惡不定,睡眠少是善,睡眠過多就是惡了。不管少還是多,對於禪定都是有妨礙的。

凡夫定功沒有成就,是需要睡眠的,適當的睡眠是好的,恢復體力。佛給我們出家人定的睡眠中夜四小時,晚上十點鐘到早上兩點鐘。現在我們業障比從前人重的太多了,四小時的睡眠決定不夠,所以要六小時七小時八小時,我們的精神才恢復。在目前多睡一點沒有關係,只要你在清醒的時候能把功夫提的起來就好。決不要勉強只睡四小時,功夫不到會傷害身體。正同飲食一樣,日中一食需要相當的定力才能辦到,也就是心裡妄念少消耗的少。飲食補充我們身體的消耗,身體象一部機器,必須要以能源補充它,才能保護正常。你每天需要這麼多消耗量,要是補充不夠,機器拖不了幾年就損壞了。所以一定要保持正常,不能跟別人爭強好勝,勉強日中一食,這是錯誤的,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

【百法明門論篡】三尋者。謂尋求。令心怱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四伺者。謂伺察。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慧一分為體。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及深推度。義類別故。若離思慧。尋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故。
尋求者。逐於外而麤求。伺察者。伺於內而細察。怱遽者。草怱急遽也。意言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麤轉細轉為性者。麤者聊且之辭。細者綿密之謂。言尋伺者。總於一境分麤細而立二性也。此二並用思慧一分為體。於意言境。深推曰伺。即思。淺推曰尋。則慧。深推則神凝。故身心舉安。淺推則躁動。故身心不安。若離思慧。此二差別便不可得。


尋是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伺是於所尋法,數數推求,令心細轉。他們兩個都是對於境界尋求,一個是粗枝大葉尋求,一個是細細密密尋求,粗細形象不同。以孔老夫子的治學方法來對比,他分五個階段: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而我們佛法裡面講聞思修三個階段。聞相當於孔子的博學,修相當於篤行,思包括了審問慎思明辨。尋心所相當於審問,伺心所相當於慎思。這兩個心所起現行,也是障礙我們的定,所以也是障道的。

【百法明門簡義】上述五十一種心所,吾人日用常行中,皆不出其範圍。

這是講普通凡夫沒有證果的人,每天心裡面起的種種複雜的現象,大概不超過這五十一種。這五十一種心所與八心王相應。與前五識相應的有三十四心所,與第六識相應的這五十一心所全都有,與末那識相應的有十八心所,有阿賴耶相應的只有五遍行,阿賴耶的相應心所最少。這些心王心所的種子阿賴耶識裡頭全都有,所以它的形象相當複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