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百法明門論簡義16-6》 民國唐大圓著 凈空法師講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問? 發表於 2018-3-27 07: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若遍行五心所與各心王相應時,如一人引君與臣民相接,名觸。一人啟君發號施令,名作意。一人告君苦樂境事,名受。一人引君想像諸境,名想。一人偕君運籌帷幄,名思。其行相略如左表:
                       ┌─ 觸………由根境識三和所生
                       │   作意……引心趣境
                遍行┤   受………領納順違俱非境
                       │   想………於境取像
                       └─ 思………令心造作

[瑜伽師地論]二觸者。為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百法明門論篡釋]補義。觸謂三和分別變異者。此言觸有實自性。是實非假也。言三和者。謂根境識也。言分別者。謂三和時。尚未生心所。以和而未取。猶屬似現量。尚居 本位故。今觸即取境之念。纔一取著。則粘動湛體。遂生美惡之心所。故云分別。謂此取之一念。亦似前三。有順生心所功能。故論以相似釋分別也。變異者。謂由取著。則令前三變異。失其本體。則為比量矣。令心心所觸境為性者。此言觸之功能。謂心心所。全仗觸力方能引令觸境也。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者。言心雖觸境。境復觸心。心境和合引起善惡習氣。將生心所。但含而未發。故云為受想思等所依也。經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甚言取之一法為患甚大。故今論說根境識三。縱和一處。非觸不能起善惡行。故觸有實體用也。此觸義最微。非一取字無以發明。

觸是根境識三樣和合所生的結果。《瑜伽師地論》上說: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可見得五遍行是一念產生的現象,真的是一念五分。三和是根境識三者和合,這三個碰到一起的時候不生心所,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有。八地以上的菩薩就行,他根塵識和在一起心裡不動念,不動念就是現量境界,所以佛的境界純粹是現量。可是八地以下就很少有這個功夫了,和合的時候一定會動念。

根境識三者雖和合,念頭還沒生,這個時候雖然是現量,它不是真正現量,而是相似的現量境界(似現量)。一動念呢,似現量沒有了,比量就升起來了。我們跟境界相接觸,三者和合當中生識,所以我們凡夫生活在比量的境界裡面,絕沒有現量境界。真現量唯佛與大菩薩才有。五遍行一念才生(觸心所才起現行),就把似現量變成了比量。觸就是取境最開始的一念,這個心所幫助心王動念,沒有它心王不動。

心王湛然寂靜,它本身是照的作用。如果離開心所,單獨是心王的作用,不叫八識叫四智。阿賴耶的作用大圓鏡智,末那識的作用平等性智,第六識的作用妙觀察智,前五識的作用成所做智。八識轉成四智,就是佛在一些原始大教裡面常講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體,照是智,四智作用也叫四智菩提,這是佛與大菩薩的作用。如果心所跟心王起連帶作用,就是經上講的:黏動湛然之體。誰黏動心王呢?心所,最初黏動它的就是觸心所,它是黏動湛然之體最原始的作用,也是起心動念最原始的因素,再逐漸發展,生出善惡的心所。所以說分別變異,意思是說,這一念取境,可以引發其它心所的動能。取著以後,根境識這三者就起了變化,三者本體隱而不現。這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轉現量為比量。我們眼前根塵接觸,眼能見到色法嗎?耳能聽到音聲嗎?不能啊。統統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全是屬於比量的境界。把本來的現象境界變成比量境界,就是因為心動了念。

我不動念的時候,看外面境界是不是現量呢?你說你不動念不行啊,上次講了微細的念頭你不知道啊,最怕是自己以為不動念了,這是大邪見。自以為得了無上道,殊不知離無上道遙遠得很。正如同我們從台中坐火車到台北,到中間就下了,自以為到了台北,下了火車不再往前了,這是自己障礙了自己。唯識裡面有很大的篇幅,細細說明我們眼前六根接觸六塵世界確確實實屬於比量,而不是現量。幾時遍行心所不起作用了,那個時候就是現量境界了。現量境界純粹是四智菩提起作用,不再受心所的干擾了。這些心所統統都轉變為菩提。

那麼它的業用,受想思所依。這個意思是說,心雖然接觸境界,境界也接觸到心,心境和合引起了善惡的習氣,必定就有許許多多的心所會起連帶作用。但是現在才接觸,其餘的心所還沒有發生作用,所以說之為受想思所依。那個受想思會不會連帶起來,必然連帶起來。如果沒有連帶,只是觸心所起現行,以後沒有了,這是好境界。好比文里講的,一人引君與臣民相接,底下再沒有人幫助國王辦事,到此就完了,很好。如果四心所一起連帶作用,那個麻煩就大了,轉智成識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從這個地方變現出來的。

《楞嚴經》上文殊菩薩揀選圓通,有這麼幾句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這就是說明了我們當前的現象界,完全是自心取自心。一切法統統是自心變現出來的,離開了心就沒有萬法了,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經文看起來很容易,但是境界體會確實很難。果然能夠體會到了,我們心與境界相接觸的時候,心裡的波浪就會減弱了,漸漸的就能平靜下來,在境界裡頭執著心分別心(善惡的心所)不大起作用了。縱有遍行別境不要緊,因為它是無記性,善噁心所不會太起作用。為什麼呢?曉得境界是我自心變現的。遇到惡人找我麻煩,何必跟他計較呢?他是我心裡變現出來的,不是心外的。兩個作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如果我們對境界迷惑顛倒,認為他是我心外一個人,那是要打一架拚命啊。

這個話說起來難懂啊,明明是別人怎麼成自己了呢?但是是真的。佛經裡面常比喻,當你做夢的時候,夢裡也有山河大地,也有一切眾生,連夢裡的虛空都是心裡頭變現出來的,夢見惡人夢見好人夢見佛菩薩都是你心裡變現的,夢見老虎要吃你還是心裡變現出來的,心外無法啊。如果做夢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做夢,隨拈一法無不是自心,你的心在夢裡頭就平等了。大好人送給你一萬兩黃金你也不生歡喜心,為什麼?那個大好人是我心裡變現的,一萬兩黃金也是我心裡變現的,有什麼好歡喜的呢?佛經上常講:法爾如是,就是這個道理。法爾不能當作自然講,自心變現本來是這個樣子,法而兩個字諸位體會去。傳記里記載,古德當中有從做夢開悟的。夢到一頭老虎,是個出家人。老虎要吃它,嚇的他一身冷汗,到處跑。醒過來一想幸虧是夢。然後又想,既然是夢,為什麼不行菩薩道讓他吃了好了,然後就開悟了。我們做夢有沒有想到過夢的境界是自心變現呢?現在眼前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一個夢境,絕對不是真實的。

觸非常微細,古德用一個取字發明它微細的義蘊。最大的問題就在取相,一取相麻煩就來了,這才造成嚴重的罪業。所以佛在經典裡面苦口婆心千言萬語,勸勉我們不要著相不要取相。取是講分別,分別而後才起執著,取還在著之先。取都不可以有,執著當然更不應該有。《般若經》教給我們的修行方法統統是離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名字相完全是虛妄的,世間人連名字相都看得那麼重,何況有那麼一樁事呢?名字相是遍計所執性,一切事相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還是虛妄的。為什麼要執著呢?堅固的執著招來六道生死一切的苦果。

[瑜伽師地論]一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體也)。於所緣境引心為業(用也)。謂此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百法明門論篡釋]作意者。謂生心動念之始也。謂警心令起。引心趣境。是其體用。警覺有二義。一令心未起而起。二令心已起者。令引趣境。問。作意為在種位警心。為在現行。答。在種位。以彼自性明利。雖在種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令生現行。喻如多人同宿一室。外有賊至。中有一人其性少睡。便能警覺餘人。此人自身雖未曾起。而能警覺餘人令起。作意種子。既能警彼諸心種生現行。又能令心現行趣所緣境。初是體性。次是業用。補義。謂八識湛淵之體。本來無念。因種子內熏皷動。便有作意。此時未分善惡。但有動念。故不引心所。

第二作意。作意是警覺地意思,我們現在講注意,但注意比作意現象粗多了。做意非常微細,它能警覺心王在境界上注意,引心趣境。觸的時候只是接觸,還沒有注意。好比有人到我們這裡來參觀,有人給我們介紹這是某人這是某人,見個面拉拉手,寒暄一下就走了,以後不一定再有往來,所以不太留意。再有人進一步介紹,這個人跟你有什麼關係,這下注意到了,印象就更深一層了,這就是作意,它是警覺心王注意到境界。作意是生心動念的開始,前面是起心動念,兩者在境界上有親疏不同。

警覺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心根本沒起念頭,警覺它要它起念頭。第二個是心裡已經起念頭了,引導它往境界上走。從第一個意思講,心王沒有起念,作意叫它起念,引心趣境,這就是《瑜伽師地論》把作意放在前頭的意思。這是對權教菩薩二乘聖者講的,引導他發大乘心,趣入佛的境界。從第二個意思講,心已經起念了,進一步引導心王趣入境界,所以排列在觸心所的後面,這是一般凡夫的現象。

有人問,作意是在種子位上警覺心王,還是在現行位上警覺心王呢?在種子位。因為這個心所在五十一心所裡面,是最靈敏的。好比同學五十一人在一塊睡覺,他的警覺性特別高,一點點動靜都會醒過來。他有這個能力,特別敏感,很容易覺醒。就是在種子位裡面,一遇到緣立刻警覺,跟心王連帶起作用,由種子進入到現行。一般講,這就叫作意種子,它能警覺阿賴耶識裡面其它的種子起現行,同時又能夠叫心心所再趣向所緣的境界。這兩種意思,警覺心王心所是它的體性,再誘導心王心所趣入境界,是它的業用。

我們應該明了,八識心王本來是湛然寂靜之體,本來無念,所有它有覺照的作用。佛在《楞嚴會》上教大乘菩薩用功的方法,舍識用根。用根可不是用六根,根屬於色法,那還不如識。舍識用根,是用根中之性,以它為本修因,才能證無上道。根中之性是什麼呢?就是四智。換句話說,舍識用根,就是舍識用智啊!識是分別,智是無分別。識是取相,智是不取相。一部《楞嚴經》大主意就在此地。很多人問,如何舍識?如何用根?言說可以說得清楚,境界不那麼容易轉的過來。必須要曉得性本來是無念的,湛然寂靜的,它的作用就是覺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舍識就是舍念,舍識就是定,識是分別,分別是動相。所以識的體就是性,性的體就是識,識性本來是一樁事情。在覺悟的人叫作性,在迷惑的人叫作識。所以識就是佛性,佛性就是阿賴耶,一樁事情用兩個名號,說明迷誤不同。並不是講悟了之後,真正把阿賴耶轉成大圓鏡智了,有能轉有所轉就糟糕了。到底轉什麼呢?轉迷成悟啊,要懂這個道理,實際上沒的轉,就是把迷情破掉以後就叫大圓鏡智,有迷情就叫阿賴耶識,實際上沒有能轉也沒有所轉。《心經》裡面講到最後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之智,得是所證菩提,能證所證都沒有,這才叫真正的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才能見到。本來面目也叫諸法實相,也就是剛才講的現量境界,你才能見到。

由此可知,我們用分別心來研究,那真是祖師說的,等到驢年才能開悟。真正想成無上道,研究研究就壞了。研究用識啊,用識最高的成就,證得二成聖果權教菩薩。諸位想一生明心見性證無上菩提,唯一的辦法用根不用識。依舊用識,研究一切大乘經典,給諸位說,人天佛法,不是大乘佛法。我們用研究的心讀《華嚴經》,五乘佛法裡面人乘佛法的華嚴經,不是菩薩乘。照著華嚴經的方法去修行,修行一輩子來生得人身就不錯了。假如能夠舍識用根的話,幼稚園念的小狗叫小貓跳也是一乘佛法,為什麼呢?不用分別心啊,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五乘佛法什麼地方分呢?不是在經典上分的,而是從每個人根性上分。古德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就是圓教菩薩,他說一切法都是圓頓大法。

這個道理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常常看到,《楞嚴經》裡面說的尤其透徹。它把一切法歸納為四科,四科裡面第一科五蘊,五蘊就是百法。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法就是百法裡面的十一色法,受想就是五遍行裡面的受想。行就很多了,五十一心所去掉受想還有四十九,這是相應行法,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都屬於行。後面那個識是八識,九十四種有為法統統包含了。六個無為法雖然明說,意思暗含著,因為有為的對面就是無為。所以五蘊就是百法,開合不同而已。《楞嚴》上講,五蘊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啊,這個百法隨便拈一法,豈不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嗎?剛才給諸位說的,一切法相都是夢中境界,隨便拈一法都是心變的。心就是本性,就是自己,哪一法不是自己呢?哪一法不是真性呢?所以二十五圓通裡面,有二十五位菩薩作代表。他們都是明心見性之人,從哪裡入道的呢?六根六塵六識加上七大,每一法門都能見性。二十五一擴展就是萬法,隨便拈一法都能明心見性,都能證得無上菩提。所以禪宗說干屎厥也能成無上道啊,何況幼稚園課本裡頭小狗叫小貓跳呢?一樣能成佛。你要用真就能成佛,你要用識念《華嚴經》還是凡夫。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Djogchen 發表於 2018-4-1 07:0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8-3-31 19:11 編輯

佛性就是阿賴耶??

(百法明門似乎沒有這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Djogchen 發表於 2018-4-1 08: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問兄你翻看一看楞嚴經卷二佛陀是如何譬喻佛性的
再看看 阿賴耶識是如何需要轉為大圓鏡智就可以知道兩者是沒可能畫上等號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4-1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Djogchen 發表於 2018-4-1 08:15
問兄你翻看一看楞嚴經卷二佛陀是如何譬喻佛性的
再看看 阿賴耶識是如何需要轉為大圓鏡智就可以知道兩者是沒 ...

只是迷悟位上不同的稱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Djogchen 發表於 2018-4-4 09:2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問? 發表於 2018-3-31 19:28
只是迷悟位上不同的稱呼。

這是本體的問題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9: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