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八識規矩篡釋12-01(憨山弟子廣益著,凈空法師1981年講於台灣)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3-20 18: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這個本子是從中華大藏經裡面抽出來影印的。

【八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前六從依得名。第七相應立號。第八功能受稱。】
這八個識,我們在百法明門裡面都詳細講過,而且也做了相當詳細的說明。前六識是從依根得名,在眼就叫眼識,在耳就叫耳識。第七相應立號,第七是末那,末那是「意」,這不是依根,而是從相應裡面建立的名號,叫末拿識。末那是梵語音譯,原因是怕它跟前面第六意識混淆不清,所以採用梵文音譯來區別。末那稱之為意,前面第六意識是末那的作用。我們也可以說,這個是能生意識的意根,第六意識就是它所起的作用。這兩個關係很密切,我們可以用能所來區別它。所以第六意識依根,末那就是意根,它稱作意。而阿賴耶識是功能受稱,這是它的功用,它本身的能力。阿賴耶識稱藏識,能藏所藏執藏,有這三個意思。是從功能上建立的名號。底下解釋「規矩」兩個字。

【規矩者。初玄奘大師糅成唯識論就。】
頌文是七言的,一共十二首,四十八句。這個頌文不是翻譯的,而是玄奘大師自己造的,他是作者。我們曉得玄奘大師對中國佛學有很大貢獻,他在印度求學十七年,回來之後一生從事翻譯工作。在歷代譯師當中沒有人能超越他,他翻譯經典最多。可是他老人家自己的作品一樣都沒有,真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述而不作。孔老夫子雖然述而不作,我們今天還能讀到一些孔老夫子的作品。玄奘大師的作品更少,除了《八識規矩頌》這四十八句之外,還有一首頌,就是真唯識量。那是他在印度跟那些宗教學術家開辯論會的時候,題的一首偈(真故極成色,非定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如眼識。)十八天古印度的學者沒有一個人敢跟他辯論,尊他為大乘天。所以他留下的東西在歷代祖師大德里是最少最少的。

此地說明了這篇註疏的動機,這裡有個簡單介紹。初玄奘大師糅成唯識論就。這裡講翻譯成唯識論圓滿的時候。為什麼叫「糅」呢?成唯識,成是成立,確確實實建立唯識這個思想體系,成就唯識。成唯識只有三十首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唯識三十頌》,它是成立唯識學說的思想根源。這個頌是天親菩薩造的。以後天親的弟子為這三十首頌做了註解。十大論師寫了十種不同的註解,在印度流傳。每種註解差不多都是十卷,合在一起就是一百卷,各有見地,各有長處。玄奘大師把這一份珍貴的典籍從印度全帶回來,原先考慮十種註解全部翻譯出來。他的弟子窺基大師,給老師提建議。認為十種註解統統翻譯出來不但份量太大,對於學習的人是很重的負擔。而且裡面有不同的見解,讓初學的人感覺到無所適從。窺基建議玄奘大師能不能把十家的東西綜合起來,融會貫通,翻譯成一個標準的本子。玄奘大師考慮很久,同意了窺基大師的建議。我們中文本的《成唯實論》用這種方式翻譯的。十家註解讀起來比較困難,因為它不是一個人的註解,十個人的註解,就像十大論師開會討論唯識三十頌一樣,我們聽聽這家聽聽那家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知見。玄奘大師翻譯的時候以護法論師為主,他的東西全部翻譯。其他論師和他思想觀點接近的,統統省略不翻,只把不同的見解保留。成唯實論的性質就是如此。書我們印出來了,流通的相當廣泛。我們選的版本也非常之好。成唯識論翻譯圓滿以後....

【窺基法師乃奘師弟子。因見本論十卷文廣義幽。遂請奘師集此要義名集施頌。集諸法義惠施眾生。】
我們能讀到《八識規矩頌》要感激窺基大師,要不是窺基大師的請求,玄奘大師還沒有意思要來造頌。《八識規矩頌》就是研究《成唯識論》的一把鑰匙。《成唯實論》十卷,研究起來確確實實很困難,不容易懂。但是,只要把這把鑰匙拿到了,唯識之門就可以打開了。因此這個科目跟《百法》的性質並不相同。《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這是唯識的入門。《八識規矩頌》則是已經入門了,進一步要求登堂入室。整個唯識學,不外乎把一切法分為三大類:境行果。《百法》與《五蘊》的宗旨是讓我們認識境,而《八識規矩頌》是在認識境之後要我們修行證果,這裡的義趣有點不同。我們不要看到文字很簡單,只有四十八句,認為這是初學的科目,它不是初學。

這個地方簡明扼要的將玄奘大師造論的因緣說明了。集此要義,此就是指成唯識論,成唯識論的精要義趣。如果把它擴大,就是整個唯識學。不但包括唯識學,還包括整個大乘佛法。這首頌本來的名字叫做集施頌,集就是集此要義,施就是布施,法布施給一切有緣眾生、好學同仁。

【將八個識分為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
每章有三首頌,一共一十二首。

【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
大師按照偈頌的題材寫了一篇文章。後人又將它做了個表解,叫《唯識易簡》。後面那個表諸位多看看,那個表就是《八識規矩頌》。看了就曉得規矩是怎麼來的,確確實實有條理,有層次,有條不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初學一定要循規蹈矩。八識規矩頌的義理,很有條理層次,有條不紊,規矩是這麼來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初學一定要循規蹈矩。這是把名題簡單介紹出來。

【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
這個論就是成唯識論,成唯識論雖然有十卷之多,裡面所講的義理,這四十八句都包含盡了。圓圓滿滿,沒有一點欠缺。由此可知,《八識規矩頌》就像《般若心經》在《般若經》的地位,《般若心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

學佛,過去這些學者們大多數都是從兩部大論下手,以這兩部大論作為大乘佛法的基礎。性宗是《大智度論》100卷,相宗是《瑜伽師地論》也是100卷,這是性相兩宗的大論,代表了整個的佛法。但是這兩部書都是大部頭。從前生活悠閑,分量大沒有關係,有時間去閱讀研究。現在人事務太多,抽不出時間研究大論,因此佛法基礎不穩固。沒有在大論上下功夫,對我們的行門解門都有很大障礙。但是得到典籍比從前方便。兩部大論現在我們都有,問題就在諸位肯不肯用功。

這《八識規矩頌》確確實實最簡最要,簡要對於這個時代特別需要。因為這個時代不但是世間思想最混亂的時代,也是佛門本身思想大混亂的時代,過去歷史上沒有見到。解門和行門的混亂,使我們無所適從,要想成就太難了。所以今天,無論在行門在解門,諸位記住一個原則:要精、精華;要純、專一。學問求精純專一,修行也求精純專一。別人亂我們自己不亂,要把腳跟扎穩,然後才能夠在短時間內有大成就。所以我常勸同修們,在一切經論當中不可以貪多,不可以好高騖遠。可以涉獵可以選擇,最好一人一生當中專攻一部經,一部論。像晚近江味農居士花了四十年時間專攻《金剛經》,周芷庵居士一生專攻《心經》,也搞了三十幾年。心經只有262個字,他能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寫了一部《心經全注》,是《心經》註解里權威的本子。江味農《金剛經講義》是《金剛經》權威的註解。所以我勸諸位同學(在解門)要專攻一經一論。在行門也要專,要簡單不要麻煩,不要為佛門許許多多繁瑣的儀軌所拘束。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當時沒有這些規矩,也沒有繁瑣的五堂功課。佛陀在世時,修行個人幹個人,一起共修是中國人創造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百丈大師發明的五堂功課,大家一起共修。最初也簡單,後來歷代祖師大德這個加一點,那個加一點,變成現在這麼複雜,學起來很困難。從前很簡單,一跟就會了。像念佛,如同蓮池大師。蓮池大師當年在世,別人請教他,你念佛怎麼念法?你又怎麼教人?蓮池大師說我念四個字:阿彌陀佛,教人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因為四個字比六個字簡單,簡單才能成就。那為什麼教別人要麻煩一點呢?別人不見得真心求往生,南無是皈依恭敬的意思,跟阿彌陀佛結個緣。我是真正想去,客套就免了。可見南無二字是客套話,不必要的。沒心去,要客氣一點;有心去,不必客氣。可見的,自古以來,要想有所成就,就是精易。你看中國學問的根本《易經》,易就是簡易,不複雜。在《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一個修行方法,非常簡單,非常有效。他這一堂課用什麼方法呢?《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七遍,佛號一千聲,再一百拜佛。這是一堂功課,大概一個多鐘點就能做完。這裡面有顯有密,有靜有動,人人都能做。簡單重要啊。可以在一塊共修,也可以各人修各人。這是我們應當要提倡的,行門與解門要相應,才能真正成就。

底下說,為一大藏教之關鑰,這一句話很重要。這四十八句,不但是唯識的精要,而且是整個大乘佛法的關鍵。所以這四十八句要會背,期末考試要默寫。你要統統背熟了,將來研究成唯識論就方便了。

【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
講者是指教下,參禪是指宗門,宗門教下包括了所有的宗派。教下不懂這個道理,就難通教學綱要。不能通達教綱,在教下大開圓解就有障礙,解門不容易成就。參禪重視在行門上,雖然講參禪,念佛也包括其中,參禪念佛如果不懂這個道理,自心起滅頭數不曉得,功夫就不得力。所以說是佛法之精髓,這幾句話把《八識規矩頌》讚歎到了極處。

【良以一真法界,圓明妙心,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
這兩行是述說本源,一切萬法的根源。法界本來是一,沒有二。諸位幾時在法界看到不二,你就成佛了。在法界處處看到二不是一,你就沒有覺悟,是凡夫。在諸法界看到不二,念佛就證得理一心不亂。但是千萬不要誤會,心剛剛凈一點沒有妄想,就以為我已經得一心了。還有我相人相,那是二心,哪裡得一心呢?什麼時候看到是非人我都不二了,這時候才是一心。一切萬法裡頭生佛不二,自他不二。這時才真正明心見性,一心不亂,才能證得一真法界。這就是一切萬法的真實相。這一句是講境界。

下一句圓明妙心。心境之中,本無一物。這就是六祖慧能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圓明妙心裏面無一物,一真法界里也無一物。所以心境是一不是二,這是本來面目。性宗求的是這個目的,法相宗求的還是這個目的,念佛人求的也是這個目的,決定沒有第二個目的。所謂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殊途同歸而已。底下就說了,哪裡有什麼根塵相對?哪裡有妄想分別?這是說諸佛與大菩薩境界,大菩薩一般講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菩薩,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大菩薩,華嚴經講的法身大士。下面是講八識升起的由來。

【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
毛病就是發生在此地,無明不覺。諸位要特別看清楚這四個字,一真圓明並沒有失掉。就是對一真圓明不明了不覺悟,並不是一真圓明有所改變,沒有這個道理。一真永遠是一真,圓明永遠是圓明,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聖人覺而不迷,凡夫迷而不覺,如此而已。覺了以後一切正常,迷了以後一切都不正常。

【迷此一真法界。不生不滅真心,與生滅和合,變為阿賴耶識】
這個就是唯識這門學說的來源,因為眾生迷了。不生不滅的真心永遠存在。迷了之後,就生起一個生滅的妄心。生滅妄心在《百法》裡面有說過,八個識五十一心所都是生滅的妄心,完全是虛妄的。百法前面九十四法,是有為法。《金剛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們不是真的,會變的,有生有滅。在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上,帶著一分生滅的妄心。這種情形下,佛就建立一個名字,叫做阿賴耶識,是這麼一回事。

稱作和合,是不是真的有和合呢?不是的,和合是針對凡夫執著說的,哪有真和合呢?《楞嚴經》裡面說的很清楚,非和合非不和合。有和合這一念,就是真心上打妄想,如果說不和合,也是打妄想。真心裡頭沒有妄念,有念即妄。無念怎麼樣?無念還是妄,因為迷啊,迷的時候有念無念皆妄。幾時悟了,不迷了,有念無念皆真。可見真與妄,是從覺與迷上建立的。覺了得大自在,不覺就煩惱無量無邊。不覺是根本,一念不覺,而有無明。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8-3-20 18: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8-3-20 18:52 編輯

【依此識變起見相二分】

這就是迷的越來越深。從一念不覺,變現出見相兩分。這裡的見相兩分範圍非常廣大,並不只是說阿賴耶識的見相二分,那就錯了。因為既然說了阿賴耶,三細相都包括在裡面。這個地方的見,就是指前面的七轉識,從末那到前五識,這個是見。相呢,就是指百法裡面的十一種色法。



【故見為心。相為境。】

從這兩句來看,見包括了七轉識以及五十一心所,相法包括了物質的境界。



【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

這就是說迷了之後起的作用,起的什麼作用呢?能見的心緣所見的塵境,在境界裡面生分別心。分別心是第六識第七識與其相應心所的作用。但是諸位要注意,心法及所有心所法,它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只有真實的才不造業。諸佛菩薩種種教戒,就是希望我們能舍妄用真。諸位要曉得,舍妄不是說捨去一切事,舍妄心,用真心。真心是清凈的,真心是平等的,真心是無漏的,絕不帶煩惱,這是真心。真心是無分別的,真心是無執著的,真心是無取捨的,一切佛法都是說明這個道理。本頌當然也不例外。



【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

這句把唯識學的宗旨說出來了。唯識的宗旨是在教我們破迷開悟,契入一心圓明,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我們要如何下手呢?這不是講空話,不是談理論,要真做。分別取捨,從這裡下手。我們過去迷而不覺,在一切法里分別取捨。現在我們要學覺,怎麼學呢?反其道而行之,在一切法里不分別不取捨。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練,這就叫修行。行是指我們的行為,特別是心理的行為。佛法教我們修心。心正了,身口行為自然就正了。心邪了,身怎麼裝也裝不像。所以修行先修心。

比如說,人家無緣無故的給了我們一百塊錢,我們心裡歡不歡喜呢?有了歡喜心,你就有分別執著了。給我就給我,我收下就是了,不生歡喜心,心裡頭清凈如如不動。我的錢別人拿去了,生不生煩惱呢?一生煩惱,心裡就有了分別執著,迷而不覺。人家拿去了若無其事。學一個得失不關心,從這裡下手。漸漸做到生死不二。先從小的得失不二下手,漸漸擴展到大的得失(這裡指生死)也不二了,這才能轉識成智,才能夠做到分別不生。幾時做到分別不生,心就一了。心不一就起分別,分別就不一,一切不分別就一心圓明。這才生無量智慧。六祖大師說: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那個意思就是一心圓明,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無量智慧。我們現在一心有分別,不圓不明,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無量的煩惱。但是諸位要曉得,煩惱是假的,並不是真的。我們本來是真的變成假的,冤枉啊,諸佛所說的可憐憫者。有不會用,不是你沒有,整個佛法中心把我們錯誤的觀念轉過來。一轉過來真是所謂一了百了。離相不離境界相,離我們心中的虛幻相,心中虛妄離了,一切相皆是實相。




【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則生滅心行當下消亡。一心可入耳】

這幾句說明成佛之道一生可以圓滿,問題就在你懂不懂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你了不了解。了解之後發心修行,時間不需要很長,境界就能轉過來,六道生死輪迴確實可以超越。能夠在一生當中永遠沒有煩惱,一切境緣裡面永遠沒有障礙,得大自在。給諸位說,除了大乘佛法外,其他學問統統辦不到。諸位能夠接觸到大乘佛法,是多生多劫的大因緣、大福德、大善根。如果三者欠缺,你就沒有機會遇到。所以,遇到了就要珍重,不可以輕易錯過。遇到之後要珍惜,認真修行,決定可以幫助你們離苦得樂,決定能達到事事無礙。凡夫哪一個不貪生怕死,你如果一心圓明了,生死沒有了,這個多自在。所以要用一心。


未悟一心。這個道理我們現在明了也懂得一些,問題是我們沒有契入。佛學就是我們的增上緣,幫助我們達到這個境界。這個方法,就是教我們先了解唯識心境。心法與色法等境界法,把一切法都包括了,是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是偏重在認識上說的。(心法與色法)不是它本有的,是唯識所變。本有的是實相境界,這個講《百法》的時候說過,不再啰嗦了。我們現在感受的外面境界,是唯識所變。沒有接觸到外面真實境界。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心與外面境界的感觸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直接是平等的,間接是不平等的。我們今天所感受的,是心心所的感受,不是一心圓明的感受。對這個事實真正徹底明了,自自然然生滅心行當下消亡。

佛門有個術語「心行處滅」,心行就是心的感受心的行為,不是講身口的行為。心的行為滅了,就是滅心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不起作用,那個就是真心。所以心行處滅,就是這裡講的一心圓明,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換句話說,心行處有,有就是凡夫,有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麻煩就大了。這個地方講生滅心行當下消亡,就是指心行處滅。心行處滅,一心就現前。由此可知,念佛的人多,為什麼得不到一心?因為你的生滅心行沒有消亡,所以不能證得一心,所以見不到阿彌陀佛。念佛人不懂這個道理,障礙了一心不亂。幾時得一心,極樂世界就在現前。西方凈土你的眼睛能看到,你的身體能夠接觸到。不到一心,佛示現了你也看不見。可見一心是關鍵,一心才能入一真法界,凈宗講入常寂光凈土。這幾句話說明了本頌的旨趣要領,這個旨趣要領通達一切大乘佛法。




【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為果。然此八識心王本無善惡。而能造業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善惡之業。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

這段也不必細說,我們在百法裡面也討論到了。這段說明六道凡夫生死的真相。也顯示出修學功德利益,底下幾行說得很清楚。

這一段說明本頌的大綱,著重在八識心王。八識心王緣境,在第一章裡面說的清楚,文字有簡有略。我們不要以為簡略了,就有所欠缺。沒有欠缺,字字圓明,必須要能融會貫通。心王緣境的時候,境界本來沒有好醜,好醜是從心裏面生出來的。這個心不是本心,而是俗話常講的習性。孔老夫子說:性相近,習相遠。性是真心,講到真心大家都一樣。講到習性,就是養成的習慣,大家不一樣。這是妄心。孔子說的籠統簡單,佛說的詳細。這八個識都有它的習性,每一個人的習性都不相同,順帶五十一個心所,這個習性的差距就更大。同樣一個境界,有人看到以為它是善是好,有人見到以為它是不好。一個境界一個像,這個是非好醜的標準從哪裡定呢?沒有標準。標準就是在各個人的心,而各個人的標準又不相同。縱然佛法講有共同,《楞嚴經》所說 「同分見妄」。是不是真的相同?不是真的,只是比較接近就算做相同,絕對不會有真正相同。真正的相同去了妄才有。所以說是佛佛道同,沒有聽說過菩薩道同。等覺菩薩跟等覺菩薩比較,還是不同。雖然每位等覺菩薩都帶一品生相無明,那一品生相無明的習氣還是不同。到了佛的地步了,一身習氣都不帶了,這才完全相同。佛法對心行的真相,分析的精密周詳。


因為習氣,才能夠感觸到境界裡面的好醜。於是心所從之執取。心王因為習氣有感覺,這個感覺非常輕微。可是心所那就嚴重了,它對於好的境界執取,丑的境界也執取。這個執取是兩邊都有,好的境界就愛,丑的境界就嗔。嗔愛全是心所的作用,心王裡面沒有的。一有取捨,就有善惡,有善惡就造業了。諸位要曉得,無取無舍不造業,有取有舍就造業了。我們在《佛學十四講》裡面,給諸位講十二因緣:愛、取、有。愛就有分別,還沒造業。雖然也有業,但很輕微,不感果報。到了取就麻煩了,後頭就有果報了。有造作了,就有做善做惡。善與惡就是果報的親因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哪怕善惡都不造,造無記業,有無記的果報。


總而言之,這裡面有迷悟之分。悟了不造真不造業,迷了不造還是造業,你看迷悟差別多大?悟了的人作善作惡都沒有果報。為什麼沒有果報呢?因為沒有心,就沒有果報。做善利益眾生,造惡也是利益眾生。我舉個例子跟諸位說明,我在剛剛學佛不久的時候,還沒出家以前,有人講歷史講到岳飛。岳飛的忠大家敬仰,秦檜的惡大家怨恨。我則覺得他們兩個都是民族英雄,功勞一樣大。岳飛升天了,秦檜也升天了。這不公平呀?其實是公平的!岳飛教你忠,正面的。他們兩個在演戲,一個演正面,一個演反面。秦檜教你不要作惡,作惡他就現這個樣子這個下場給你看,功勞一樣大。菩薩心造善造惡都是為眾生,絕不落在輪迴裡面受果報。凡夫有心就有果報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心就沒有果報。我們看四十華嚴裡面,那些菩薩有示現正面的,有示現反面的,甚至無惡不作,都是菩薩,都是法身大士,全是教化眾生。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上種種惡行,最後落到悲慘下場,我想有很多是佛菩薩示現的,讓我們警覺這個壞事不能做,這是菩薩教化眾生。


真正造善造惡的是心所,心所從之執取,這個是麻煩事。我們現在學佛,就是要心所不從中執取。四十華嚴裡面,善財童子示現榜樣,教我們如何看法呢?善人惡人都是菩薩,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我們在這裡面修平等心,在這裡面去知見去障礙,在這裡面修清凈心修一心不亂。這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了自己才能夠利益眾生。是非得失好惡分別心重這就是煩惱,這就是業障,是大障礙。什麼叫業力牽引你在六道受報?就是這麼一回事。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諸位看看,中國的文章就這麼幾個字,把(生死的)理論因緣事實說的這麼透徹,所以大家記住要好好學文言文。再看底下一段,這是講修學的功德利益。




【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耳。】

這一句很重要。此中,就是指這四十八句頌文。每一個心王,它的相應心所有多寡不同。最少的,阿賴耶識只有五個心所。最多的,第六意識有五十一個心所。相應的心所有多寡不同,凡是多的它造業力量就強,少的造業力量就弱,強弱不一就看它相應心所有多少,這裡面分的清清楚楚。為什麼給我們這樣分別呢?底下說明了,使學者究心。這個究,研究查究,也就是反省我們的心理。了知起滅下落。我們的心,凡是一起心一動念自己就覺了,知道哪一個心所起作用,這就是覺而不迷。哪一個識哪一個心所起作用,你這一覺就不迷了。縱然起作用不礙事,不生煩惱沒有過錯,怕的是你不覺。易於調治,調治到一心,調治到大定。這就是修學的功德利益所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1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