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複製鏈接]

88

主題

88

帖子

64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mshixiang 發表於 2017-11-3 0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已說明,真心的實際理地是沒有五陰十八界任何一法存在之極寂靜的境界,所以《心經》才會開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今繼續《心經》下一段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說明如下:「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無明,既然沒有所謂的無明,當然沒有無明盡這件事,乃至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十二因緣所說的老死,既然沒有所謂的老死,當然沒有老死盡這件事;真心的實際理地既然沒有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苦集滅道聖諦,當然沒有所謂的四聖諦可言;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智慧,也沒有任何有所得這件事,因為真心無所得的緣故,親證此真心的人名為菩提薩埵,也就是菩薩摩訶薩。」從經文開示可知,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所謂的十二因緣、四聖諦可言,也沒有智慧可說,衪的體性就是無所得;菩薩親證無所得真心,從凡夫位的名義菩薩變成真實義菩薩。

    《心經》這一段經文繼續描述,真心的體性離見聞覺知,不在六塵分別,所以無所得。也證成《金剛三昧經》所說「真心無所得」的道理,經中心王菩薩向 世尊稟白:「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凈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金剛三昧經》)從心王菩薩開示可以得到下列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真心離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就是真心清凈的體性。心王菩薩敘述真心的體性是:「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覺也沒有知、不會去作種種的分別,因為不分別的緣故,就是真心的清凈體性。」第二個重點,心王菩薩說:「真心的體性是沒有間雜,衪言語道斷,本身離見聞覺知,名非有;卻藉種種緣出生有見聞覺知的七轉識,名非無;合稱非有非無。衪本身不在六塵分別,名非知;卻出生了七轉識在六塵廣分別,名非不知;合稱非知非不知。」由此可知,心王菩薩是在敘述真心、空相、以及真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分別探討聲聞四聖諦、緣覺十二、十因緣等法與真心的關係。聲聞因為聽聞 佛語開示,從四聖諦開始觀察,世間的種種法都是生滅不已的法,它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是苦,它包括了三苦、八苦在內;由於聲聞人觀察蘊處界種種法虛妄而了知苦的真實道理,名為苦聖諦。接著再觀察,這些苦聚集的原因是什麼?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有了這個色身,這個色身具足五陰十八界,因而造作種種業導致在三界當中不斷地受苦;由於聲聞如實了知自他有情蘊處界是眾生諸苦聚集主要原因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聖諦。既然聲聞已知諸苦聚集的原因是因為有五陰身的關係,因此把這個五陰身滅了,種種苦不會再出現;所以知道如何將諸苦聚集原因消滅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滅聖諦。然而要將種種苦聚集的原因消滅,一定要有方法才能成就,所以聲聞透過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將這個五陰身滅了,種種苦也就不見了,於舍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像這樣透過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將種種苦聚集消滅方法的真實道理,名為苦集滅道聖諦。從這裡可以了知:一者、聲聞是透過佛語開示,去觀察蘊處界虛妄,因而斷了三縛結成初果,乃至斷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舍壽時,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將自我消失入無餘涅槃;還沒有舍壽前,證得還有餘苦所依的有餘涅槃。二者、雖然聲聞可以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可是他們觀察蘊處界虛妄時,如果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豈不是成為斷滅空?因為有所疑,所以去請問佛。佛則告訴阿羅漢們:「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本際存在。」阿羅漢相信 佛語開示,知道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本際存在,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三者、雖然阿羅漢相信 佛語開示而入無餘涅槃,可是他們真的證涅槃嗎?顯然沒有嘛!為什麼?因為要證涅槃,必須在蘊處界存在的當下,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證涅槃,如果自己的蘊處界都滅盡了,還有誰證涅槃?顯然沒有人證涅槃。所以阿羅漢根本沒有證涅槃,可是 佛方便說阿羅漢證涅槃。

  接下來談緣覺,緣覺也如同聲聞一樣,都是透過 佛語開示,去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而斷結證果。緣覺先從十因緣的老、病、死往上逆推,知道有生才有後來的老、病、死出現;如是再由生往上逆推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知道到這個識為止,不能再往上逆推。所以 佛在經中開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然後,再由這個識推回去,一一確認無誤。所以緣覺知道,十因緣當中有一個識存在,這個識就是一切有情真心,再也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過衪。接著以這個識為基礎,再由十二因緣往上逆推,如何使十二因緣之一一有支消滅?一一推究的結果,因為有無明的關係,使得眾生造作種種善行、惡行,如果將無明滅了,行也就滅了;行滅了,識陰六識也就跟著滅了;乃至生滅了,老病死也就跟著滅了,純大苦聚也就滅了。由於緣覺是透過 佛語開示,自行觀察十因緣知道有一個識存在,這個識是一切有情真心,也是一切有情蘊處界出生及消滅的最主要原因,離開這個識——離開這一切有情真心,再也沒有十因緣及十二因緣以及自他有情蘊處界出生及消滅可言。由此可知:一者、緣覺是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因而斷了三縛結成初果,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舍壽時,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將自我消失入無餘涅槃,還沒有舍壽以前,仍然證得還有餘苦所依的有餘涅槃。二者、雖然緣覺如同阿羅漢一樣可以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可是他們是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知道蘊處界虛妄,而且也知道與蘊處界同時同處運作的識存在,祂是一切有情真心,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可是祂在哪裡?不知道!三者、雖然緣覺可以如阿羅漢一樣於舍壽時入無餘涅槃,可是他們有證涅槃嗎?顯然沒有嘛!因為與阿羅漢一樣已無蘊處界任何一法存在,不可能證涅槃,可是 佛方便說證涅槃。由上面分析可知,二乘人僅是將自己的蘊處界滅盡入無餘涅槃,其實沒有證涅槃,只是 佛方便說證涅槃。然而菩薩卻是與二乘人不同,如果菩薩不證涅槃的話,終將無法成佛,所以 佛才要為菩薩們很詳細解說涅槃的種種內涵,讓菩薩們窮盡三大無量數劫后,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接下來探討《心經》所說真心另外一個體性——無智。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智慧可言,有智慧的是真心所生的七轉識當中的意識,能夠很詳細地分別諸法,使得三乘行者變成很有智慧。譬如聲聞透過意識來觀察蘊處界虛妄,知道蘊處界無有一法是真實,使得意識不再以自己為真實我,因而斷了三縛結成初果,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這都是意識心觀察蘊處界沒有真實我的結果,使得意識變成很有智慧,因此於舍壽時,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讓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這都是阿羅漢意識所行的境界,所以說意識很有智慧。同樣的,緣覺觀察蘊處界真實虛妄,知道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存在,這個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是十因緣、十二因緣背後的原動力,如果缺少祂,一切都無所能為。可是這個識在哪裡?緣覺不知道!此外,緣覺也知道這個識就是無餘涅槃本際,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如同聲聞一樣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由於緣覺知道無餘涅槃還有這個識存在,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這都是意識所行的境界,所以說意識很有智慧。

  同樣的道理,菩薩透過意識去參禪而證得真心之所在,使得菩薩成為名符其實的觀自在菩薩,因而有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出現。而三乘同有的解脫德;可是菩薩不共二乘的法身德、般若德,不是二乘人窮盡神通與智慧所能了知的智慧境界。譬如二乘人不知道無餘涅槃本際在哪裡,可是菩薩知道無餘涅槃本際之所在,而且還會示現機鋒,讓有緣的眾生知道無餘涅槃本際到底在哪裡;又譬如菩薩說,二乘人需要滅盡自己的煩惱才能證菩提,可是菩薩不用斷煩惱證菩提;又譬如菩薩說,二乘人入無餘涅槃仍然不知無餘涅槃究竟是什麼?可是菩薩可以很詳細說明無餘涅槃是沒有六根、六塵、六識極寂靜的境界。菩薩證此無餘涅槃本際,當下就是涅槃,不必像二乘人想要灰飛煙滅;可是菩薩為了成就佛道,故意留惑潤生取得未來五蘊身繼續修行。諸如等等,二乘人無法想象菩薩的智慧證境到底有多深,因為這不是他們所能了知的智慧境界,只好口掛壁上乖乖地聽菩薩開示了。從上面分析可知,有情的第六識能觀察蘊處界虛妄,能夠親證一切有情真心之所在,使得三乘行者變成很有智慧。然而意識卻是真心藉緣輾轉出生的法,為識陰六識所攝,因為意識能夠很詳細地分別法塵,因而有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出現;雖然意識在種種法能夠很詳細分別,也很有智慧,可是真心仍然配合意識所需,仍然不會六塵、仍然沒有智慧可言。

  接下來探討《心經》所說真心另外一個體性——無得。由於真心的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所以說真心無所得;然而在現象界上,當然有得、有失,可是轉依真心無所得,有得有失也變成無得無失了。譬如六度當中的第一度—布施,有能施、所施以及所施物之三施;對一般人而言,看見自己在布施,有一個被自己所布施的對象,以及所布施的東西,譬如米飯、金銀、財寶等等。布施者很高興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被布施者很歡喜地接受布施,及被布施的財物,對雙方而言有得也有失,布施者雖然將自己的財物布施出去,是為有失,可是得到的是歡喜的布施以及未來可以成為有錢人的果報;被布施者雖然現在得到布施的財物,所以很歡喜地接受布施,是為有得,可是未來還是要償還布施者的財物,而且還要加利息來償還,是為有失;所以說,布施這一件事,在現象界對能施者與所施者雙方來說有得有失。可是對菩薩而言,雖然菩薩在作布施,好像有得、有失,可是轉依真心無所得,哪裡有三施?連一施也沒有!既然連一施都沒有,還會有得有失可言嗎?顯然沒有!所以說,菩薩以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一切布施,名為三輪體空,這樣的三輪體空才是真正的三輪體空,這樣的布施才是真正的智慧到彼岸。不是透過意識思惟想象,將能施、所施、所施物當作沒有這件事發生,就叫作三輪體空。又譬如菩薩沒有明心之前,沒有找到真心,當然有所失,如今找到真心之所在,名為有所得;可是這個真心仍然是菩薩自己本有的東西,並不是菩薩另外找到一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說,菩薩找到本有的真心,仍然是無所得。如果菩薩能夠這樣看待世間法的所有一切法,雖然在現象界有得有失,可是轉依真心無所得的體性,仍然是無得無失,這樣的無得無失,才是真正的無所得法。
     
    作個小結論:《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乃是指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無明等十二因緣存在,也沒有苦集滅道之四聖諦存在,所以沒有任何智慧可言,既然沒有智慧可言,當然是無所得;這些都是站在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等法所產生的結果。菩薩就在無所得之中成為真正的菩提薩埵,也就是成為真正的菩薩摩訶薩了。菩薩證此無所得心,並轉依真心無所得體性,在佛菩提道路上繼續用功修行,雖然示現有所得,可是仍然是無所得;最後,窮盡三大阿僧祇劫以後,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正光老師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1 1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