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家長學會8個心理學效應運用法則,孩子將聰慧過人 [列印本頁]

作者: 憑海臨風到處盪    時間: 2017-9-12 21:59
標題: 家長學會8個心理學效應運用法則,孩子將聰慧過人
  來源:涵妮媽媽育兒經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溝通難題,了解一些心理學常識,在教育問題上伸發一下,家長將會享受每一次解決「成長的煩惱」的成果。

  

  

  1、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內涵: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孩子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啟示: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蝴蝶效應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以後,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內涵: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候會有決定性大作用。

  啟示:不要忽略孩子的努力,哪怕再微不足道,孩子也需要你的肯定。

  

  3、手錶定律

  手錶定理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一隻顯示5點,一隻顯示6點時卻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另一層含義在於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你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內涵:有時候,擁有太多選擇反而不是什麼好事,這不但讓人變得難以抉擇,還會幹擾人的注意力。

  啟示:對於年紀小的孩子,給他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的玩具會損害他們的認知能力,在玩具面前顯得無所適從,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嚴重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對於年齡稍大點的孩子,不要一次性滿足他多個願望,孩子提出要求,家長立即給予滿足,無形之中滋長了孩子有求必應的習慣心理,會使急躁情緒加劇。相反,對於孩子的要求,家長用一定的時間,延長實現要求的過程,孩子會形成一種「來之不易」的心理感受。這樣,不僅自控能力會得到加強,而且還會使孩子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結果。

  4、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內涵: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啟示: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考100分,就獎勵你100塊」、「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5、標籤效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

  內涵: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

  啟示: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笨蛋」。所以,家長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6、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內涵: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啟示:對孩子的愛,往往會蒙蔽家長的眼睛,讓家長忽略掉孩子身上的缺點和壞毛病。當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吵架、哇哇大哭時,家長本能地就會去袒護自家的孩子,即便有時候明知是自己孩子的錯。過分的袒護,讓孩子難以認識到自身問題,時間一長容易變得自私、依賴、獨立性差。

  

  7、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馬太效應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名字來自於《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句話。在《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這麼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內涵:好的會越來越好,壞的會越來越壞;富有的會越來越富有,貧窮的會越來越貧窮——除非我們能付出巨大的努力,獲得一個轉機。

  啟示: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所以他們會越來越優秀。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孩子興趣的培養、習慣的養成,不是從挫折、鬱悶中得來的,而是從某一次小小的成就感中得來的。所以,在孩子開始學習、嘗試新事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準備,讓孩子每一次都獲得一點成就感,這才是支撐孩子走下去的動力。

  8、門檻效應

  1975年,心理學家D·H·查爾迪尼做了一個實驗:他代替慈善機構進行募捐,對一些人提出募捐時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而對另一些人則沒有說這句話。結果前者的募捐比後者多兩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向人們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太不通人性,為了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就是門檻效應。

  內涵:一下子向孩子提出一個較大的要求,人們一般很難接受。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斷縮小差距,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

  啟示: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可以運用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