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儒文化為什麼要弱國愚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儒文化為什麼要弱國愚民?             

  許錫良

  在中國反思與批判歷史悠久的儒文化,意味著得罪許多人,這是毫無疑問的。有朋友對我說,你選擇的道路決定了你必然是孤獨的,你必然是曲折多難的。短時間裡看,好像確實如此,然而,倘若我的批判是基於人性、事實與邏輯,那麼,是否孤獨,人數多少,是否曲折又有什麼關係呢?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那正是這個時代體現自己生存價值的絕妙方法。思想這東西,不取決於人數的多少,時間的長短,也不取決於其地位的高低,而是取決于思想本身的邏輯性與說服力。思想一旦通過文字出現於人世,剩下的只是思想自己在交鋒,他們自己能夠走多遠,取決于思想本身的說服力,而不是別的。

  網際網路時代註定是平民時代,註定是眾聲喧嘩的屌絲經濟時代。聖賢思想遭受質疑與挑戰是必然的。在這樣的時代,那些有聖王天下情懷的人反而是異常痛苦的。因為,他們總想家國天下,總想一統江山,總想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然而,時代不同了,各自發聲的人越來越多,這個聖人王夢想是無法實現的。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都在按照志同道合的標準形成思想共同體,學習共同體,甚至利益共同體。甚至官方不認同也不意味著就沒有活路。粉絲經濟或者圈子經濟意味著,共鳴與認同才是實現價值的牢固方式。

  有人統計過,一個人如果有1000個鐵桿粉絲,他就足夠維持一個正常人的生活。這1000個粉絲拿出自己資源的百分之一就足夠養活那個自己關愛的人。有些人寫的文字並不一定是一流的,但是,由於其價值觀、其情感態度,其敘述的故事產生的共鳴,人們認定是他,他的文章就不斷有人閱讀,他的書就有人購買,他就有人不斷邀請去講座,活路就這樣慢慢形成了。畢竟,孔子利用公權殺少正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更何況現在孔子式的聖人也難以出現,而少正卯式的人物又為數眾多。因此,生存空間還是很大的。

  從前有一個寓言故事說,有一個國王曾經想在自己所有的國土上都鋪上牛皮,以便讓他隨時出行雙腳都踏在牛皮上,然而這個工作的難度是可想而知,顯然,即使把全國的牛都殺了,也無法弄到那麼多的牛皮。後來有人提醒他:陛下,您只要弄一塊上好的牛皮,做成鞋子穿在腳上,您就可以走到哪裡都保證雙腳踏在牛皮上啊。國王果然照做了。有時換個思路,願望就很容易實現了。

  儒家的理想情懷,動輒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要「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還妄想「半部《論語》治天下」。整個國家,只有一個主義,一個聖人和一個特殊壟斷利益圈子。你累不累啊?這不就是要把所有的大地都鋪上牛皮嗎?有這個必要嗎?許多時候,儒家的這些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只是一種「家天下」的過程,許多時候,大家過得好好的,一旦出現了儒家聖王,大家就不得安寧了。就一個人來說,自主自由發展是最優質的發展方式,就一個社會來說,自治自理是最好的治理方式。而民主是自治的最好表現形式。

  儒文化為什麼要弱國愚民?而且通過皇權官府大樹特樹愚民弱智為典型?就是想在一統江山,禁錮思想時變得容易一些。一個社會有自己想法,有自己個性的人多了,要維護一個特殊利益集團,要長期形成一種特殊的等級秩序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孔子說過的那句愚民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實本意非常清楚,但是,有些好事之徒,故意牽強附會,東拉西扯,通過在標點斷句上做手腳,讓這句話變成了一種非常符合民意的話,那在邏輯上與歷史與現實中都是經不住檢驗的。因為,孔子要忠的君,要愛的國,都不容許有創見的人存在。那可是犯上作亂的。

  中國歷史的皇權統治者推舉出來的道德典型,都不可能是有思想見解,有鮮明個性,有思想有頭腦的那類人,而只能夠是愚民。其特點有幾個:(1)對皇權家天下忠心耿耿;(2)文化程度一般不高;(3)不善於發明、發現與創造;(4)基本上是體力勞動或者技能簡單勞作者的事迹,比如,「二十四孝」故事,這些故事裡基本上沒有什麼知識、智慧要求,只要不怕苦,不要命,不要臉,不怕虐待,甚至有點受虐狂,就可以了。而武訓則是不要臉的行乞興義學的典型,後來雷鋒則主要是靠撿糞、搬磚、掃地、扶老大娘過馬路等非專業的臨時工作來體現其精神。

  陳永貴則靠帶領大寨整個村莊的農民折騰虎頭山的故事當上了紅色副宰相,工業方面,大慶的鐵人王進喜的則是靠跳進泥漿的不要命精神打動人心,而北京某公交車售票員則靠微笑售票服務成為道德典型,即使是教師這樣的專業知識性很強的職業所樹的典型也要樹一個初中畢業生,生怕思想文化層次再高一點點,就不好操控了。

  而自治自理良好的民主社會,幾乎整個社會的一切精英都是靠市場自動呈現的。比如思想家要靠自由的思想市場脫穎而出,而不是靠總統冊封與號令。商界精英則是靠合法經商的輝煌業績與巨額利潤來說話,在這個過程中公權與市場要界限分明,不可允許有官商的存在。科學發明創造則是靠學術共同體說話,同行認定,與政府沒有什麼關係。其他各行各業的精英自有自己的規則,都是建立在行業利益與職業精神的基礎上的。所以,他們的精英都是經過反覆打磨,作出過重大貢獻,有著超人智慧與傑出成就的人。

  比如,美國近百年來大家頌揚的精英人物,文學家、思想家有愛默生,詩人有惠特曼,發明家有愛迪生,科學家有愛因斯坦,教育家有杜威、卡耐基,商界奇才有比爾.蓋茨、喬布斯,就連總統也是全國民意市場的結果。沒有人逃脫得了市場選擇的命運。

  沒有誰靠冊封、欽點、御用、臨幸就可以成為精英,一切都要靠社會本身去檢驗。在這樣的社會,沒有誰是值得整個國家所有的人來學習的。也沒有誰有資格號召全國人來學習某一個人。精英只能夠是某一行業內的精英,學習只能夠是學習某一專業內的頂尖級人物,跨出了這一行業或某一領域,其影響力就消失了。每個人的學習對象與心中偶像都是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自主自發形成的。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可以隨便發號司令,指手畫腳。

  儒文化最喜歡樹典型讓天下人來學習,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要來學習「二十四孝圖」,天下所有的婦女都要來學習《女戒》,全國人民都要學習雷鋒。古代一個聖人管數千年,後來一個賢人管數百年,再後來一個道德典型管數十年,比如雷鋒,再後來一個典型管數年,現在更短命,一個典型管數月就夭折了。說明網際網路屌絲經濟時代,那種史官文化之下,靠官府樹立的道德典型治國的德治方式已經不管用了,其社會效益邊緣遞減效應非常明顯了。

  這個時代必然是:聖人退出,眾聲喧嘩,粉絲經濟,屌絲生存。認清這個時代的特點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不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和臉色里,而只是一心一意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獨特的滋味來。

  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許錫良 蔣祖權說歷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6: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