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中美德聯盟:清末一次重大的外交失敗

[複製鏈接]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9 23: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馬 勇 文史天地

  袁世凱是慈禧太后在李鴻章之後最為信賴的漢大臣,在慈禧太后最後幾年掌握著相當的權力,對當時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作出過重要貢獻。當然他也得罪過不少人,多年來彈劾他的奏章一直不斷。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對袁世凱信任有加,所以,袁世凱並沒有因受到彈劾而受到任何處罰,反而步步高升。

  但是,1908年下半年,隨著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繼去世,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反對袁世凱的潛流一直不斷,在慈禧太后活著的時候就是如此。現在情形不一樣了。兩宮不在了,小皇帝又太小,攝政王載灃才三十多歲,所以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沒有什麼人能保護袁世凱這樣的權臣了。於是一場新的圍攻在兩宮去世不久就開始醞釀了,這次鬥爭的結果是袁世凱被開缺回籍。於是,風頭正健的晚清重臣袁世凱不得不黯然離開京城,回到河南老家項城「養病」。

  袁世凱被開缺回籍的前因似乎「順理成章」。但原因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可能還有許多人們至今並不明白的背景與原因,甚至是當時國際大環境的產物,是列強在遠東競爭的必然結果。

  我們知道,袁世凱是慈禧太后在生命最後歲月最為仰賴的重臣。他與漢大臣張之洞分享著中央政府日常運作的權力。張之洞的主要職責在內政,而袁世凱以外務部尚書的身份主管著大清帝國的外交事務,與外務部管部大臣慶親王合作密切。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馬關條約》之後的大發展,列強在中國的投資越來越大,在中國經濟生活中所佔的份額也越來越突出,中外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中國的內政越來越多地受制於外交,外交博弈成為清政府當年最重要的一門功課。這也是袁世凱在政治上地位凸顯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列強的視角看,英國在甲午戰爭之前原本與中國關係最為友好,兩國的貿易往來、文化往來也是列強中最為突出的一家。然而在甲午戰爭中,英國先是借給了中國「高升」號運兵船,中國的用意可能有拉英國人下水的意思。然而當「高升」號出事之後,英國人不僅不願與日本人翻臉,反而越來越傾向於日本,中英關係漸行漸遠。英國與日本在1902年締結同盟條約,這也是日本稍後敢於與俄國發生正面衝突、敢於發動日俄戰爭的重要背景。

  在歐洲,英國是德國的宿敵。中英關係的疏遠導致了中德關係的親近,特別是在《馬關條約》談判過程中,德國人拉著俄國人、法國人,多多少少為中國說了一些好話,幫過中國一些忙,尤其是三國干涉還遼,不管怎麼說還是很讓中國人感激的。

  日俄戰爭的結果使英日同盟在遠東佔盡了上風,遠東的戰略格局因英日同盟而被打破。英日同盟對遠東的壟斷當然不符合後起大國德國和美國的利益,所以為了抵制英日同盟,德國人於1906年動議組建中美德三國同盟。

  德國人三國同盟的建議引起清廷的高度重視和興趣,只是清廷考慮到英國和日本對這個三國同盟可能產生的激烈反應,因而遲遲不敢答應德國人的建議。

  中國的自我孤立鼓勵了英國和日本,幾經折騰,日本竟然與俄國握手言歡。1907年7月30日,日俄兩國簽訂《日俄密約》,規定中國東北地區南部為日本勢力範圍,北部為俄國勢力範圍。前者被稱為「南滿」,後者被稱為「北滿」。俄國人承認日本對朝鮮的佔領,日本則承認俄國在外蒙古有著自己的特殊利益。

  日俄和好並走向結盟改變了遠東的政治格局,稍後甚至出現了英法日俄四國同盟的雛形。英國與俄國於同年8月31日簽訂協議,確定各自在華勢力範圍。他們聯合統治著遠東,使德國還有美國都感到格外失落,於是德國人再度推動中美德同盟,美國人對此也變得非常積極。

  對於德美兩國的建議,此時主持中國外交事務的袁世凱高度認同。袁世凱認為,如果美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貿易和投資有很大上升,佔有重要的經濟地位,那麼按照美國信奉的現實主義外交原則,一定會成為牽制日俄在東北勢力的力量。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認為,假如要想讓美國幫助中國抵制日本,那麼就要向美國人提供有足夠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奉天巡撫唐紹儀認為,中國應該運用鐵路建設和銀行貸款等經濟計劃,去吸引美國資本進入東北,用美國的政治勢力和經濟影響力去抵消日本對南滿、俄國對北滿的控制。

  

  ▲袁世凱與外國公使

  基於這樣一種戰略考慮,清政府委派經濟官員陳錦濤在美國向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宣傳在東北的投資機會和前景,表示中國正在進行政治改革,向中國特別是向地域廣袤的東三省加大投資是一個明智選擇。因為中國東三省必將成為世界上一個能夠容納相當多剩餘資本與產品的市場,向中國東三省投資,肯定比向世界其他許多地方投資更加明智、更有把握。

  袁世凱、徐世昌、唐紹儀的分析確實是有道理的,陳錦濤在美國的宣傳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鑒於這樣一種現實,特別是恰值美國政府提出退還庚子賠款的一部分,此時在中美之間構建更加緊密的外交關係,並由這個緊密的關係去制衡日俄,或許是可能的。這個外交方略雖然有著傳統中國「以夷制夷」外交理念的深刻影響,但在那時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根據這些情形,清政府於1908年10月批准袁世凱的建議,任命唐紹儀為特使出使美國,公開的理由是感謝美國政府退還部分庚子賠款,而實際上是為締結中美德同盟進行談判。為了使這個談判能夠順利進行,清政府又給唐紹儀另外一個許可權,即與美方洽商東北開發貸款即「滿洲銀行貸款」,以此貸款引誘美國政府同意與中國結盟。

  為了防止不必要的干擾,中國對中美德三國同盟的消息嚴格保密,並製造了一些迷惑日本人的假象,比如刻意強調唐紹儀兼充考察財政大臣,赴日本及歐洲諸大國,將諸國經理財政辦法,詳細調查,隨時奏聞,以備中國此後在與各國進行稅則等經濟談判時參考。然而日本和英國的諜報網委實強大,他們竟然在唐紹儀出訪前就獲悉了清政府相當詳盡的計劃。日本人當然不希望中國與美國、德國結盟,所以日本政府決定加快與美國的秘密談判,以重大讓步阻止美國與中國結盟。1908年11月30日,也就是唐紹儀到達美國前夕,日美兩國簽訂了《路特—高平協定》。在這個協定中,美國明確承認滿洲現狀,其實就是默認日俄等國在滿洲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利益。日本當然也為此作出重要讓步,同意在滿洲實施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也就是同意美國資本在東北地區自由進出。

  日本人略施小計便將唐紹儀和他的代表團拖在日本動彈不得。等唐紹儀一行趕到美國時,黃花菜都涼了,一切生米都做成了熟飯。袁世凱的中美合作抵制日本的外交布局,就這樣被日本人輕易給破掉了。中美合作徹底破產,中國依然在遠東被孤立、被忽視,唐紹儀赴美使命以徹底失敗而結束。

  

  ▲唐紹儀

  唐紹儀抵達美國的時間為12月1日,即美日協定簽訂的第二天。即便如此,美國留學出身的唐紹儀在美國應該還有外交活動的空間,無奈此時中國內部發生了重大變故,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在一天之間突然相繼去世。信息高度透明的美國對中國這個神秘國家的政治變動根本摸不著頭腦,他們當然不會相信康有為等人編造和想象的那些荒誕故事,不會相信攝政王會為其兄長報仇雪恥,但在政治前途並不明朗的時候,美國政府並不願意與唐紹儀進行什麼實質性談判,其實也就是不願意與中國政治強人袁世凱有過分密切的接觸。美國的國家利益使他們寧願冷靜觀察中國政局的變動,寧願錯過,不願做錯。於是,唐紹儀和他的代表團悄然回國。中美德聯盟成為泡影,中美外交也迅速降溫。

  唐紹儀的外交失敗是日本人的陰謀,日本人的目的是要收拾如日中天的袁世凱。袁世凱若將中美德三國結成一個緊密同盟,吃虧的肯定是日本。袁世凱之所以急於與美國和德國達成同盟,主要目的就是抵制日本對東北的蠶食與控制。現在,唐紹儀的外交失敗了,在東北對日本的抵制也就無從談起了,清政府內部的親日派再度抬頭。他們期望以和平手段阻止日本向中國滲透,所以袁世凱的命運也就由此註定,他不下台怎麼可能呢?

  對於清政府來說,外交失敗實在是一個說不出的苦果。袁世凱由此承擔責任請求辭職,也是一個政治家負責任的表現。只是這個外交失敗的理由實在拿不上檯面,所以在袁世凱、在朝廷只能心照不宣。由此也就能夠理解,儘管那些言官拚命彈劾袁世凱,但他們對於秘密外交實在知道甚少,他們所說只是些無根游談。表面上看,朝廷將袁世凱開缺是接受了他們的建議;實際上,朝廷是利用他們的彈劾掩飾了一個重大外交失敗。因此,監國攝政王也就不可能按照江春霖、趙炳麟以及滿洲貴族中的少壯派、強硬派的建議將袁世凱處死,只是讓袁世凱低調返回故里。由此,也就很好理解三年後袁世凱重出江湖、續寫輝煌的故事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