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武漢的大動作

作者:水影兒  於 2016-10-15 12: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湖北行|通用分類:回國記錄|已有2評論

關鍵詞:武漢

武漢躋身「超大城市」 將成中國脊樑上的世界城市

 

中國歷史上稱之為「大」的城市,一個是上海,再就是武漢。「大武漢」之稱由來久矣。從明末清初四大名鎮之一,到二十世紀初對外通商口岸,再到中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武漢之大在於吐納江漢、包孕湖山、工商繁盛的獨特都市氣象,更是區位、資源、市場等城市稟賦和交通、產業、科教力量等國家布局的總成

九月初,《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在這份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文件中,武漢被列為和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同一層次的「超大城市」之一將武漢城市定位提升到全新高度。

擁有8494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武漢坐落在國之中心,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這裡生活著逾千萬人口,濟總量已突破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最具潛力的超大城市之一。有專家指出,「武漢被列為『超大城市』,說明在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推動下,武漢要發揮核心作用和引領作用,國家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未來將成為中國脊樑上的世界城市。」

現如今,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進軍號角已經吹響復興大武漢的壯麗畫卷正在展開,在「大武漢,每天不一樣」的城市口號引領下,「生態城市」設計之都」、「創新之城逐漸正成為這座華中地區重要樞紐城市的新名片

 

不負半城山水 建設生態宜居典範

 

「以前臭的不敢開窗,現在可不一樣了,女兒說我是『富婆』,沒誰能比我的後花園更大了 毗鄰武漢園博園的武漢市硚口區居民宗敢雲,說起自己家總是滔滔不絕——「推開卧室的窗就是重慶園,推開客廳的窗就是哈爾濱園,推開廚房的窗就是長春園,我家的窗就是一部中國地理百科全書,大家有空一定來玩,我給你們當導遊!

宗敢雲引以為傲的武漢園博園,佔地200多公頃,1/4處在15年前曾是亞洲單體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金口垃圾場原址上。現如今,行走在風景如畫的園博園中,很難想象這裡曾是一個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積攢垃圾量超過500萬立方米的垃圾山。

20159月,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在園博園開幕式上說,由垃圾場脫胎換骨成了今天的城市生態明珠,武漢園博園生動、深刻地演繹了一個城市生態回歸的故事。這座建造在垃圾山上的公園,不僅「化腐朽為神奇」,還在2015年法國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上贏得「C40城市大獎」。

一湖一景公園,半水半山半城郭。」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述永在向劍橋大學師生介紹武漢時如此描述勿庸置疑,兩江交匯、百湖之市群山環抱城水交融,自然賦予江城武漢美麗的骨架

在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中,武漢主城不斷長大,新城區快速城市化,也曾出現過「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頒布實施湖泊保護條例建成全國最大的江灘公園堅守六大生態綠,鎖定主城邊界……當「生態回歸」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與行動越來越多的綠色福利,讓人們感受著這座城的生態宜居。

「漫步湖邊,或騎行、或小跑;暢遊湖中,觀四季花海、賞茂林修竹……」作為武漢的主政者阮成發以一位「老武漢」對東湖割捨不斷的情懷,動情描繪了他所期待的東湖綠道。今年年底,全長28.7公里的東湖綠道將全面建成,武漢將以東湖綠道建設為新起點,推進綠道環湖、沿江、臨街、繞山、穿城,與公園、山林、江河、湖泊、濕地等一道,交織成一張城市藍綠生態網路,向世人展現宜居之城的獨特魅力。

 

 

申報「設計之都」 助力文化強市

 

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橫跨南亞大陸最大河流帕德瑪河的孟加拉帕德瑪大橋中美洲最大體育場——哥斯大黎加國家體育場世界一次性通車裡程最長高鐵——武廣高鐵……這些遍布海內外的世界級工程各有不同,卻都打下「武漢設計」烙印。

擁有得天獨厚的工程設計優勢,今年武漢將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設計之都」。武漢的「設計之都」情結,由來已久。2009年武漢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要把武漢打造為「工程設計之都」的目標。武漢「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到,努力創建世界設計之都

作為國家兩型社會綜合改革試驗區,武漢要想解決加快發展與資源環境硬約束之間的矛盾,完成國家賦予又好又快發展的改革任務,就必須走轉型發展之路。而「工程設計之都」的建設,恰恰為這種轉型提供了一種新的戰略思路。

中南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桂學文表示,申報「設計之都」對於武漢是一種世界級創意設計城市的肯定與認可,是提升城市品牌和軟實力的標誌和重要手段。

擁有勘察設計企業468綜合甲級資質企業和全國百強企業數僅次於北京,居全國第二位;工程院士11人,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34人,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二、第三位;工程設計產業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武漢提出打造「工程設計之都」的目標並非空穴來風。    

而冠名「橋都」的武漢,橋樑勘測設計更是蜚聲海內外。新中國至今,武漢的建橋者們已修建了2000多座大橋,從長江、黃河走向海洋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懸索橋29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橋21座。這些世界級橋樑中,「武漢造」橋樑佔半壁江山。

目前,武漢在高鐵、橋樑、高速公路、跨江跨海隧道、大壩、運河、電力、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工程設計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申報「世界工程設計之都」武漢可謂「底氣」十足。

2011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武漢設計雙年展和高峰論壇,為申報「設計之都」,展示設計實力,激活文化資源,塑造城市品牌,實現武漢城市文化的創新與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打造「創新之城 集聚力量建設「創谷

 

   「一個城市重視人才,推崇創新,呈現開放姿態,在這裡創業,我感覺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談及回國創業初衷,武漢首批「城市合伙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曹祥東如此說到。

不久前,世界上第一台飛秒薄膜太陽能裝備在武漢問世。它能像印報紙一樣,印出太陽能薄膜電池。而這項產品的創造者曹祥東和程一兵,兩個素昧平生的「海歸」,因武漢「城市合伙人計劃」而結緣,萌發了合作創業的想法。實現了印刷光電子產業從01的突破,開啟了世界光製造新能源的全新領域。

「敢為人先」的武漢,從來不缺乏創新創業基因。作為中國科教大市,武漢擁有89高校700多家科研機構,其中國家級科研機構82家,創新資源豐富,發展創新型創業,基礎和條件得天獨厚。

從「一條街」到「一座城」,從「一束光」到光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聚格局,從一顆創業種子到3萬家企業聚集,誕生了成千上萬身家過千萬、過億的企業家。武漢光谷作為國創新、創業熱土的一個縮影使得無數創業者歡呼:「創業的春天來了。」

去年,武漢被確定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全國首批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示範城市;今年,武漢東湖高新區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國家戰略雙重疊加,讓武漢站在創新創業的時代風口。這座重工業城市轉身邁向激發創新活力的「創業之城」,培育創新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武漢先後出台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黃金十條」、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的「1+9」政策文件,陸續推出了「青桐計劃」、「城市合伙人計劃」、「創谷計劃」等一系列計劃,匯聚各方創新力量。「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匯」的創業氛圍基本形成,創新創業在武漢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人才的高度決定城市的高度。入列超大城市、積極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武漢,對高端人才日益具備強大吸引力。去年7月,武漢率先向海內外英才發出「城市合伙人」邀約。這份誠意,吸引了海內外眾多人才聚焦武漢。在首批確定的60名「城市合伙人」中,既有產業領軍人才、知名創業投資人,也有創新創業優秀人才。

今年,為了「雙創」有更優平台,武漢拿出城市最好空間,量身定做最好政策,提供最優配套服務,建設融合優質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聚集優質創新創業創造要素的平台——「創谷」。

目前,武漢7個「創谷」項目已全面鋪開,將圍繞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聚焦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移動互聯、智能控制、大數據應用與服務、智慧健康服務、無線網際網路智能測控裝置等前沿創新領域和技術。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水影兒 2016-10-15 12:12
中新社湖北分社供稿
回復 往事並不如煙 2016-10-23 22:20
夠忙的,累了——靜下心來歇歇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4: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