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春晚,我們的春晚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1-2-13 05: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海外生活|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春晚

   昨天,是大年三十。早晨550分,準時起床,比平時早1-2小時。早起不為別的事,就是想看本地時間6點鐘開始的央視牛年春晚。老實講,這幾年的春晚,很少有自己看後記得住的節目,但每逢除夕之夜,就是想看。對我而言,看春晚就是為了過癮,為了緩解思鄉之苦。春晚的好壞已是其次,就是想要一種氣氛,過年的氣氛。人在海外,年仍是一個關。除了看央視的,自己每年都要把北京、遼寧、山東、天津、安徽、上海等地的春晚看一遍。自己是北方人,對江浙和嶺南一帶的節目興趣小些。

 

我們這一代幾乎是伴隨著春晚成長起來的。自83年起,在國內時,每逢過年,幾乎每年都是與家人在一塊過的。除夕之夜,一到8點鐘,全家人就聚在一起,邊看節目、邊聊天、邊嗑瓜子,其樂融融。剛出國那幾年,網路還不發達。春節時,看不到春晚,過年時參加了幾次留學生組織的聯歡會,也很熱鬧。過了幾年,有的家庭裝了小耳朵,過年時他們把節目錄了下來,以供其他人欣賞。後來陸續把前幾年拉下來的節目都補上了。這幾年,隨著網路的發達,Youtube等平台的發展,春節看春晚再也不難了。即使由於上班當天不能看完,以後幾日也很容易補上。

 

中國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由於地域、年齡、性別、愛好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很難就節目的好壞達成一致意見。然而中國的文化就是一種融合、包容的文化,所以儘管這幾年人們對春晚意見不少,而春晚這種形式還是能夠存在,而且還會存在下去的原因。

 

  每個人對晚會節目都有自己的偏好,我主要是偏愛歌曲和語言類節目。讀書時喜歡李谷一和程琳的歌,但印象最深的則是84年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年後返校時,驚奇的發現大街小巷都在飄蕩著這首歌,自己也是哼著這首歌回校的。87年備考研究生考試,平時不學習,臨考需磨刀;過年時也沒敢回家,記得這是在國內時,唯一一次在外過年。後來得知,就是那年春晚,來自台灣的費翔大火;十幾年後,人在海外,第一次看了「故鄉的雲」這段錄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由於在東北生活過,所以對本山大叔及趙家班的節目非常喜愛,我至今仍覺得「紅高粱模特隊」 、昨天、今天、明天」、「賣拐」 、不差錢」 等是春晚舞台上小品類節目的高峰。這幾年的節目,與當年相比,確實差了幾個檔次。

  

 

不管以後人在何方,大年三十,我還是要看春晚,至少一遍。祝願春晚永遠陪伴我們,節目越來越好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7 12: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