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食與心——吃時融融情

作者:蘇德山  於 2021-2-6 09: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4評論

要過年了,又想起了吃。實際上,一日三餐,每天都有得吃,有時受廣告上養生減肥美容之類的煽情或刺激,甚至引起不想吃或想少吃的衝動,終究敵不過嘴饞的衝動,慾望熄滅了。

熄滅的慾望是想不吃的慾望。此種心情,與其說是慾望,倒不如說是生活中的消遣,圖個嘴上開心,就如求生的慾望是真,某人想求不活,簡單得很,連說是遊戲都談不上。把吃與生死連在一起,是說吃或許是人生之頭等大事,是故,民以食為天。

想起吃,實際上是想起好吃的。好吃與否,沒有行業標準,也不存在國家規範,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兒時的味道就是標準,家鄉的味道就是規範。陝西人的苞穀子南瓜湯,油潑子面,用材極簡,賈平凹的小說主角不知換了多少,但不管解放前的,還是改變開放后的,一直念念不忘,嘮叨美得很的還是那二碗;蘇州人夏天的一碗冰凍綠豆湯,寫《美食家》的陸文夫,說他牙齒掉得大半是假牙了,喝起來了還是適意。

白居易有詩:老年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說的是男女之情。老年多健忘,絕不忘好吃,概因這種味覺記憶,產生得更早,更原始,所以更深刻,想起她時,浮現出來的情景更鮮動。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最終心還是和食物、吃聯了起來。

思念再升華,孕育出抓住了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之金句。此話頗有怨婦束手無策時熬的雞湯之嫌,做婚姻研究的,很容易用數據來驗證該碗湯是否貨真價值。姑且解讀為:心拴住時之成功經驗的總結,或失脫時之懊悔,雖不見得絕對正確,但至少有點兒道理。另一面,不管城裡鄉下,不管中國美國,漂亮姑娘為了好吃的,或想吃得好而嫁給男人的也不少。看起來食與心的關聯性在男女性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我懷疑四字俗語衣食住行,僅僅是因為字寫起來容易,或依平仄排序有韻律,讀起來順口,才排在首位的,不信,你把「食衣住行」讀讀看。有衣不穿者,活得瀟洒著呢,頻頻亮相於雜誌封面,電視節目;沒得吃者,只能站立街頭,或流浪於鄉間,以求食而果腹。

吃貨有句口頭禪,叫能好怎,即有毒否,to be or not to be,基本上巿場已經幫你把好關了,不用太擔心;怎麼來做,或說烹飪技術,又有點難倒了不少食者;好吃否,口味如何,才是大家最感興趣的。

菜好吃與否,食材最為重要,所謂七分食材,三分烹飪,吃個新鮮,吃個原味。吃啤酒,生啤明顯好於瓶裝,或罐裝的。據說青島人招待朋友,為顯好客與誠意,以啤酒之新鮮作佐證,開蓋后要先驗明是否是當日的。我等外鄉客,立等恨生不是青島人,只能望生嘆,不要說是當月的,只要不是隔年的,為「青島之名也能喝,聽任他們顯擺了。

家鄉吃蝦有一種醉蝦吃法。把買來的小手指大半截大小的活蝦,養於盆中。臨吃,置於用白酒,醋,姜,蒜,糖等調製的泡汁中。盛器皿,玻璃透明最佳。鮮活亂跳的蝦,稍頃,悶至醉,糊裡糊塗之中被人生剝,啖了去。我有一手單手剝蔥似的吃技,蝦入口,懶得手幫忙,舌齒互動,鮮活的蝦肉入喉了,整隻的蝦売,似活又僵地躺在餐桌上。

日本的刺身,俗稱生魚片,實際上其他許多貝類,甚至於動物內臟,也可以作「刺身,要的也是個新鮮,吃者享受它的原味。某個「刺身,倘若不太新鮮了,仍可賣,可炒著吃,或蒸,或煮;再次,油里炸,火上烤,蘸個重口味的醬,把它吃了,於是催生出許多有名的蘸醬品牌,反而把你吃的東西忘了。美國也有生菜,挑幾個新鮮的,做salad 。多少年前,家裡人第一次見我這麼吃,說我屬兔,像個野人。畢竟火的發明,使人而為人,多了許多個吃法,知了更多個味,心靈感念出對火的崇拜,造出個「字(甲骨文的字像火光閃爍),讓我等飲食男女共同生活於火之旁,皇之下,而只有英雄才能烈火中永生。

生活在北美的人,吃川菜,湘菜不難,因二菜最流行。或許因為是菜香吸引人,除了華人,把老白們也誘過來了;或許本來吃辣的人多,優秀的人聚眾,在當地成了氣候,就有了店。除此以外,其他菜味大體上就屬小眾了,發現一家不易,要吃上一回正宗的家鄉味更難。

有過一回慘痛的經歷。老大遠的一個店,爽過幾回。這次車程開到一半,腦子裡已經想好了要點的菜,ABC, 嘴裡嚼了一會,舌胎上口水已經洇出來了。趕緊打電話,可語音提示,店已轉讓,改為日式菜館了。日本菜也不差, 但終究不是此刻我的菜,只得舌頭卷幾下,把口水咽回去。嘆一聲,年輕時該到吃辣的地方插幾年隊,或找個川娃子處幾年。終算把舌尖上的家鄉的味道沖淡些。

家鄉的味道,深植於味蕾中,難以忘懷,但飯總得吃,其他味道,眾多的店既然存在,有他的合理性,那是薩特存在哲學的事了。好吃多吃點,不好吃少吃點,不要不吃,這是我的「窮吃經

就如初戀,純真,美好,但你不能永遠沉迷其中,不然怎麼找到你現在的先生或太太。當然,好吃的菜,兒時的味道,家鄉的味道,你可以分享或推薦給朋友試試;初戀的味道,可千萬不要分享給你的先生或太太哦,要不然,吃著好吃的菜,醋罈子一翻,或漏了,菜變了味不說,更要緊的是,吃時其樂融融的情,倘若沒了,最好吃的菜也就沒味了,這是最至命的。

汪曾祺說,人活著得有點兒滋味。味,固然重要,食物經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養成了其原有的味;人活著,歷經人間滄桑世事,少了情,調不成人生百味。所以,要有滋味,得有情,這才叫有情有味,你對兒時、家鄉的味道的記起,或許正是如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蘇德山 2021-2-6 10:59
想吃,本能。吃時的情一樣重要。願大家樂融融地吃。
回復 慈林 2021-2-7 05:31
在洛杉磯、紐約,中囯超市啥都有賣,自己動手,啥風味都有。
回復 蘇德山 2021-2-7 06:48
慈林: 在洛杉磯、紐約,中囯超市啥都有賣,自己動手,啥風味都有。
好福氣。能聞到香味了。
回復 秋收冬藏 2021-2-7 10:17
問好饕先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2: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