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解放台灣反攻大陸都為中國睾丸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2-8-13 20: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8評論

解放台灣反攻大陸都為中國睾丸



一個男人不可沒有睾丸。一個中國不可沒有台灣。近代中國的台灣被日本殖民幾十年內, 中國成了軟弱無能和奴才相的太監式的中國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從戰略上看台灣是中國的門戶和前哨,  是一艘不沉的巨大航空母艦守衛在中國的東南方向, 守護祖國的大門不受外國強盜入門搶竊侵略強權佔地霸為租界。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以及中國大陸全境的逐漸解放,如何收復台灣島,以及直面世界上更加繁複的風雲變幻,成了黨中央第一代領導人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1949年底,新中國成立兩個多月後,毛主席出訪蘇聯,並成功達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雖然在簽訂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波折,但以結果來說,此條約使得中國擁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夥伴,並且有助於百廢待興的中國的建設與長遠發展。

而此時,偏安一隅的蔣介石過得並不如意。在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眼裡,這個腐朽貪污的國民黨政權令人厭惡,丟掉了中國統治權的他不再有多大的利用價值。相反,如何拉攏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避免中國完全倒向蘇聯從而給美國造成巨大的麻煩,是此時杜魯門最先要考慮的。

1950年1月5日,在毛澤東滯留蘇聯,兩國談判處於僵局,甚至傳出蘇聯將毛澤東軟禁起來的謠言之時,杜魯門認為這是一個極佳的拉攏中國的時機。他在白宮發表了《福爾摩沙宣言》,又稱《不介入台灣海峽爭端聲明》。其中表示:「目前美國不想在台灣取得特權,也無設置軍事基地的意圖。此外,也不打算使用軍隊干涉現狀。美國政府不會採取介入中國內戰的措施。......尊重中國人民的權利,現在及未來自由選擇政治制度和維護政府面與外國控制」似乎美國打算放棄蔣介石,試圖與新中國建立起和平談判的通道。

與此同時,解放軍從未放棄解放台灣的計劃。早在1949年7月20日,粟裕將軍便受任為解放台灣的總指揮,但在那之後的金門島和登步島戰役失敗,讓解放軍深刻認識到空軍和海軍力量的重要性,尤其是解放台灣這樣相距甚遠的大型島嶼。可新中國剛剛成立,工業薄弱,別說培養海軍艦艇駕駛員和各種戰機的飛行員了,想造一艘屬於自己的艦艇和飛機都難於登天。所幸的是,中蘇同盟條約順利簽訂,蘇方同意為中國提供各類戰機及艦艇,並協助培養相關人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毛澤東訪蘇前,周恩來曾向蘇聯通報,預計將安排在1950年秋季發起對台灣的進攻,希望蘇方可以儘快提供武器裝備。但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整個國家都處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資金嚴重不足。此外,因為冷戰的開始,蘇聯不得不著眼應對來自歐洲的威脅,供貨能力也同樣有限。基於這樣的情況,想要購買蘇聯的海空軍裝備,就只能等到1951年才能完全交貨了,解放台灣的時間也只得相應推遲。

1950年3月底,中央軍委確定了「先打定海,再收金門的方針」,定海即今舟山。隨著海南島戰役的順利推進,拔掉國民黨在近陸所有島嶼的軍事駐紮,已是解放台灣前切實可行的陽謀。5月初,海南島全境順利解放。此時,華東軍區已配備有戰鬥機、轟炸機50餘架,登陸艦艇19艘,大小木船2000餘只,準備於5月中旬準備完畢,隨時發起攻擊解放舟山。

當時駐紮在舟山的國民黨軍隊共計約15個師十二萬人,雖說幾個月前的登步島海戰成功擊退解放軍,但解放軍這半年多以來的進步可謂神速,海南島的解放更是狠狠打擊了國民黨守軍的士氣。駐舟山國民黨總指揮石覺認為大勢已去,於是稟告蔣介石其撤退之意。

蔣介石也同樣,舟山遠離台灣,補給線過長,離大陸又太近,如解放軍封鎖附近海空,島上軍民之補給難以持久。5月9日,蔣介石在台北召開會議,同意舟山撤軍,緊急實施。17日晨,最後一批國軍撤離舟山,與此同時,解放軍由定海登陸,兵不血刃拿下舟山。

至此,解放台灣只剩拿下金門作跳板,便可集結兵力,待機而動。

在4月初周恩來寫給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布爾加寧的信中寫道:解放軍擬8月奪取金門島。為此,要求蘇聯將此前在蘇聯訂購的84架作戰飛機在5月交付,同一訂單中的其餘300架飛機可在年底前交付。另190架飛機於1951年2月交付。同時為了解放台灣,海軍組建需魚雷快艇36艘,護航艦16艘,岸炮112門,船艦用炮319門等等相關器材。

5月17日,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下達了《保證攻台作戰勝利的幾個意見》,確保各部隊為之後的攻台作戰做好準備。訓練大綱中明確:1950年7月至1951年3月,各兵種分別訓練;4月至5月進行海陸空協同登陸作戰演習,然後三軍共同解放台灣。一切似乎都在向既定目標順利發展。

面對美國的「棄台」聲明和中蘇越來越強的夥伴關係,退守台灣的蔣介石雖然此時有近60萬兵力,但著此兵臨城下之勢力,他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前途捏一把汗。他一邊叫囂著固守台灣,殊死一搏,一邊偷偷派人試探國共和談的可能性。這一切都表明:台灣必將回歸祖國懷抱!

1950年6月初,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份報告中對台灣形勢作出評估:「台灣隨時可能遭到中共全民進攻。國民黨軍心渙散,民心浮動,一旦中共發起進攻,數周內便可佔領台灣。」但同樣的,自年初白宮發表《對台灣問題的聲明》以來,美國國內不斷有人提出意見,支持推翻杜魯門的聲明,以圖「永遠不要讓共產黨得到台灣」。5月20日,美國遠東戰區總司令、日本「太上天皇」麥克阿瑟告訴參謀長聯席會議,如果台灣被中共控制,就等於落入蘇聯之手,那麼整個西太平洋的防線將面臨崩潰。這份意見,也被要求「呈送總統親覽」。

更重要的是,攻台計劃穩步推進的同時,朝鮮局勢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1950年4月,金日成訪問蘇聯歸來,合理地推測此時斯大林已同意北朝鮮發動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但中國對此事卻並不知情。6月初,正在養傷的粟裕還在給毛澤東及中央軍委的報告中寫道此時第三野戰軍及華東部隊兵力不足50萬,對台灣之敵並無優勢,考慮從其他軍區調幾個軍的兵力來進行協助。可僅僅十多天後,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6月27日,美國火速決定出兵朝鮮,並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以維護太平洋地區安全為由,派出其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中國雖表示強烈抗議,但卻無力改變現狀,中共中央認為解放軍此時根本沒有能力與美國現代化的海空軍在海上進行較量。與此同時,來自北方的東北方向的威脅日益嚴重,考慮到東北在新中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國家安全,因此無奈做出決定:暫停解放台灣的計劃。幾個月後,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這便是我們熟知的抗美援朝了。

雖然解放台灣的計劃沒有順利實施,但新中國從未放棄祖國統一的目標,台灣最終也必將回到祖國的懷抱。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平統一台灣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於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即便美國橫加阻撓,我相信台灣之統一也必將達成。

反攻大陸,又稱光復大陸,是自1949年蔣介石國民黨的殘兵敗將舉著逃亡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至1990年代前的軍事行動和政治主張,意指反攻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

因應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兩岸情勢稍緩及國際情勢改變,反攻大陸的熱度已逐漸消退。1980年6月,時任逃亡的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以取代前總統也是其父蔣介石與嚴家淦的「反共復國」國策,且順利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之後,並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等組織的具體落實。

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以中國蔣介石國民黨為首的流亡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了對中國大陸的統治權,在蔣介石國民黨的殘兵敗將於1949年底撤退到台灣。1951年,李彌反攻雲南戰役失敗。1950年代,蔣介石國民黨的殘兵敗將陸續失去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島嶼。蔣介石國民黨的殘兵敗將從大陳島撤退後,逃亡的中華民國政府的領土僅限於台澎金馬,中國共產黨控制了全中國大陸,並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任總統兼國民黨總裁蔣介石除了對內喊出了「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外,也同時積極計畫利用殘餘在中國大陸來不及撤退台灣的和有計劃按排在大陸的潛伏特務和間諜等中華民國國軍的陸軍部隊為內應,以香港與當時仍控制的部分地區為消息中介,指揮其發動對中國共產黨的新中國進行破壞搗亂暗殺下毒等配合反攻。

但此時美國對於蔣介石流亡政權能否存續存有很大疑問,為了避免台灣落入中國共產黨陣營,美國曾片面提出與二戰時期支持台灣與澎湖回歸中國的立場(見開羅宣言)或是相反的台灣地位未定的論點(見台灣地位未定論),並秘密規劃政變推翻蔣介石,以保持美國在遠東的自身國家利益。其後,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冷戰局面逐漸形成,美國轉而支持同樣抱持反共主義的蔣介石,期間亦曾透過西方公司等單位支援其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對新中國大陸的襲擊行動;但在新中國政權逐年穩固其統治、成功試爆核彈、與蘇聯分裂后,美國亦陷入越戰困境,開始以拉攏新中國的想法來取代之前反共的方針,最終於烏坵海戰等小型衝突后,美方嚴格限制並監視蔣介石的軍事行動。

蔣介石為反攻大陸,於1961年至1972年積極籌措軍事作戰準備,此即「國光計劃」。1961年,逃亡的偽中華民國國防部情報局局長葉翔之開始策畫「海威」行動,即將特種作戰、情報人員空投到中國大陸秘密行動。蔣介石認為:「如果空投3,000-5,000人的突擊隊,斷然可以在大陸點燃推翻中共新中國政權的革命運動。」

1962年,蔣介石研判:在5、6月間大陸逃港難民最高潮之際,閩粵洪水成災交通斷絕時,在「鎮海附近將軍澳登陸反攻」是反攻大陸的最佳選擇。於是,他要求美方提供5架C-123運輸機、16架B-57轟炸機、20-25艘坦克登陸艇,以支持中華民國國軍小股部隊在香港附近登陸。白宮決定推遲半年交付。10月,中華民國與美國聯合舉行「天兵二號」空降作戰軍演。12月29日,9支國軍武裝部隊空降廣東沿海,次月1日在廣東建立基地。1963年11月19日,反共游擊隊分兩批在福建霞浦海尾與南日島登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資料顯示,從1962年10月至1965年1月,「共殲滅蔣介石國民黨武裝特務40股,594人」。到1965年,參與「海威」行動的1800名國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生還。

1965年6月17日,蔣介石前往陸軍軍官學校召集軍方中層以上軍官開會預備發動反攻,所有軍官都已預留遺囑。期間為求保密,另以D日(D-Day)作為正式攻擊發起日期。8月6日凌晨,偽中華民國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演習」任務,預計運送身上穿著解放軍制服的陸軍特種情報隊隊員在大陸沿海先南往海南島進行欺敵戰術,而後再北上東山島海域欲進行滲透以偵測登陸作戰所需情報,並且由偽中華民國空軍協力支援。然而兩艘軍艦從高雄左營出發后就已經受到解放軍的監視,解放軍魚雷艇已早在東山島海域附近兄弟嶼進行伏擊,雙方於凌晨01:30激戰一夜至清晨06:00,劍門艦和章江艦遭擊沉,殉難官兵近二百人,是為「八六海戰」。

11月14日,海軍「永字型大小」炮艦山海艦與臨淮艦由馬公駛烏坵執行傷患接運任務,在航抵距烏坵南約十浬海面,遭遇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12艘快艇,雙方激戰三小時,雖擊傷一艘解放軍快艇,但臨淮艦亦被擊沉,山海艦安返(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資料則稱山海艦負傷),是為「烏坵海戰」,國光計畫自此停擺不前。

結果在1972年7月20日,偽逃亡的中華民國政府裁撤國光作業室,併入國防部。1991年時任偽總統兼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正式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過他在偽總統任內仍然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主導國家的統一。」

現今隨著兩岸交流的日漸頻繁和台灣民主化的日趨成熟以及冷戰結束后國際的現實面,進入1990年代以後「反攻大陸」等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相關政治口號已不再宣傳,中華民國政府亦轉向兩岸和平政策及轉變對中共當局的態度,此類標語成為歷史的印記。

不管如何,  《解放台灣》也好! 《反攻大陸》也罷!  都是為了保護好中國的睾丸台灣, 使中國統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個中國名叫: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己於一九四九年消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5
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杜魯門總統隨即在六月廿七日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駐進台灣海峽,同時發表聲明說: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到太平洋的安全恢復、和日本的和平協議訂定、或由聯合國衡量考慮之後。"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5
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周恩來提出聲明以反制杜魯門的揭宣示曰:"杜魯門於六月廿七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構成對中國領土的軍事攻擊,系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無論美國如何採取阻礙行動,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的事實將永遠保持不變,這不僅是歷史事實,且一再被開羅和波茨坦宣言及日本投降后的局勢所確認。"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5
而退守台灣的蔣介石國民黨逃亡偽政權把駐進台灣海峽的美國第七艦隊視為救星,隨後為了長期圍堵新中國,美國主導一場「舊金山會議」鬧劇,並由杜勒斯起草《舊金山和約》,在該所謂「和約」里,它只說日本「放棄」台澎西南沙,卻不寫明「歸還」中國,其目的就是要配合整個50年代對台灣的顛覆計劃,俾製造出一個非"國民政府"附庸偽政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6
當時,杜勒斯告訴當時台灣駐美「大使」顧維鈞:"如果美國把台灣單純地看做中國領土,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便師出無名。"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6
《舊金山和約》就延伸出的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不過,這是一條不平等,損害第三國家的「假條約」,也是一種強權自認的超法律行為,這種炮製行為在美國外交史屢見不鮮。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7
當美國著手炮製《舊金山和約》時,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了嚴正的聲明,表示:"對日和約的準備和簽定,如果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無論其內容和結果如何,中央人民政府一概認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無效的"。在舊金山會議舉行前夕的1951年8月15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聲明保留對日賠償請求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7
1951年9月18日,周恩來又鄭重聲明:"中國絕對不能承認該和約。"
須知,《舊金山和約》的前約是1942年1月1日的《聯合國家宣言》,可最終實踐的結果是:當時的宣言國家如中國、蘇聯都沒有參加,因此不得不說《三藩市和約》違反了前約,或者說至少是與前約相違背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13 21:47
當時蔣介石當局,"聯日反共",保持"偽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正統。
不但對《舊金山和約》不持異議,而且還在美國的主導下,和日本簽署的"中日和約",居然完全依照《舊金山合約》內容,也不提歸還中國,更為嚴重是《中日和約》第三條中用了"中華民國當局及居民",當時主持簽約的"外交部長"葉公超說"偽中華民國當局"是指"中華民國管理台、澎湖當局而非指中華民國政府"。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1: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