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真正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是毛澤東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2-4-10 20: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93評論

真正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是毛澤東


作者:   淡黃柳

牛頓上大學時,他的數學老師巴羅教授曾告誡牛頓:「許多看起來很正確很簡明的理論,實際都是錯誤的,它們都缺乏嚴謹地論證。」這句話使牛頓養成了嚴謹的治學風格,終結碩果。

我們普通人之所以不偉大,不能成為科學家,就是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問題習慣靠直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往深層考慮,不能嚴謹地推理論證。古人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憑直覺就以為太陽是圍繞地球轉的,而實際上恰恰相反,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憑直覺去看問題,錯誤不小。

農業實行單幹后,糧棉豐收了,中國人能吃飽穿暖了,於是中國乃至世界就有許多人憑直覺說,是單幹讓中國人吃飽穿暖的,中國人吃飽穿暖是XXX的功勞;毛澤東只會搞政治,搞鬥爭,不會搞經濟。

這些話,乍一聽起來非常正確,可是經過嚴謹論證了嗎?如果經過嚴謹論證之後,會不會恰恰相反呢?

單幹能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這話我舉雙手贊成。但是,僅僅提高積極性和責任心,農業就能豐收,中國人就能吃飽穿暖了嗎?

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民國,中國一直都是單幹,農民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都一直在極點,為什麼一直都吃不飽穿不暖,為什麼「豐衣足食」一直都是中國人的夢想?

毛澤東時代確實貧窮,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貧窮,也聽過年紀大的人說過毛澤東時代的貧窮。但是,要知道的是,並不單單是毛澤東時代貧窮,毛澤東時代以前一直到三皇五帝時代,大多數的中國人一直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

解 放前,我祖父是中農,一家四五口人種三四十畝地,畝產幾十斤,成百斤,粗細糧食加一起一年不過產兩三千斤,去掉種子和喂牲口的,就僅僅夠糊口的,還得和野 菜搭配。我祖母在世時常常說,那個時候只有過年才捨得吃全細糧的飯。在穿上,那時我祖父連鞋都捨不得穿,夏天赤腳,冬天穿草鞋,哪有布做鞋呀。那時,有巴 掌大的一塊破布,都要收好保藏起來,以補衣服用,或攢多了,做一件百衲衣。那個時候,哪個農民要是有一件袍子,就好比現在有一輛大奔一樣讓人羨慕。而我的 祖父,就連一件袍子都沒有,到七十年代才做一件袍子。中農尚且如此,大量的貧農僱農就更不用說了。大量的窮人一年要有大半年挨餓,許多窮人冬天連草鞋都沒 有。我們這裡的老人們說,那時我們這裡有個給地主放牛的孩子,有名有姓的,冬天沒有鞋穿,就把腳伸到熱牛糞里去焐。毛澤東時代,儘管最低時一人一年只有幾 尺布票,儘管我們這裡的人冬天仍然習慣穿草鞋,但是單布鞋還是人人都有的,棉布鞋也幾乎都有,已經進步不小了,是幾千年來沒有的事情。

為什麼幾千年來一直延續的單幹不能讓中國人吃飽穿暖?為什麼XXX一搞單幹中國人就能吃飽穿暖了?如果說是單幹的功勞,可是為什麼以前幾千年的單幹始終都不能讓中國人吃飽穿暖呢?誰能嚴謹地回答這個問題?

當 單幹的中國農民,搞人海戰術,一家老少齊上陣,牛耕人割,不分白天黑夜在地里摸爬滾打,鋤禾日當午的時候,發達國家的農民操縱機械,一天只干幾小時,好似 閑庭信步,輕輕鬆鬆就種好收好了,單產還比我們高几倍。農民出身的毛澤東最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而不在於單幹。一下子 就抓到了實質。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幾千年的單幹實踐證明,靠單幹是不行的,要使農業發展起來,得靠機械化。

而機械化僅僅是使農業豐收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必要條件的代表。要使農業豐收,除了機械化外,還得靠水利,靠良種,靠農藥,靠肥料,靠科學管理。這些是使農業豐收的硬體。積極性和責任心是軟體。

如 果硬體不好,沒有機械,沒有良種,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科學技術,沒有水利,非旱即澇,到處是鹽鹼地,坑坑窪窪,就算積極性再高,責任心再強,吃住都 在田地里,都不能豐收,照樣畝產幾十斤,甚至顆粒無收。如果硬體好,就算一天只干2小時,玩8小時,照樣豐收。主次要能分清楚。現在的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和 責任心都已經很低了,比集體時還要低得多,幾乎沒有鋤禾日當午的了,很多地都象草原;還有不少農民,只在種和收到地里去,平時根本就不到地里去,但是產量 照樣很高。為什麼?就是因為現在的硬體好了。

而要發展硬體,需要強大的重工業作為基礎。沒有強大的重工業,造不出來足夠的鋼鐵、煤炭、石油、水泥等,就造不出來機械、工廠;造不出來機械、工廠,就造不出來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等,也就談不上農業的發展。

所 以,毛澤東特別注重發展重工業,這是工業的基礎,也是農業的基礎,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所以,雖然那時毛澤東注重的是重工業,其實是遠遠地瞄著農業的, 也是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等重工業發展起來了,機械、石油、化肥、農藥等都充足了,後面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躺著都可以讓農業豐收,讓國民經濟 發展,與單幹不單幹無關。怎麼能說是XXX的功勞呢?

既 然是毛澤東使中國人吃飽穿暖的,那麼他那個時代為什麼貧窮呢?很簡單,從窮到富有一個過程,這好比栽樹和摘果子。從栽樹一直到結果這段時間,是沒有果子吃 的,當然貧窮。只見勞動,不見回報。結果之後,就富裕了。前任領導帶領大家栽樹,後任領導把果樹分了單幹,有果子吃了,就說功勞是他的。

拿 培育良種來說,袁隆平1973年就培育出雜交水稻,可是當年就能解決吃飯問題嗎?不能。因為良種的推廣有一個過程。簡單地說,比方第一年獲得20斤良種, 這20斤良種能用於填肚皮嗎?不能,要當種子。第二年用這20斤種了一畝地,收穫800斤。同樣,這800斤也不能用於填肚皮。第三年,用800斤種了 40畝地,收穫32000斤,這些也不能用於填肚皮,要繼續推廣。第四年,種植1600畝,收穫1280000斤,這些仍然不能用於填肚皮,仍然要繼續推 廣。直到該種的地都種上之後,才能吃。這期間,只見勞動,只見豐收,而不能有糧食吃。如果這期間把部分種子吃了,雖然暫時快活一點,但是要使發展速度降低 很多。

再 拿發展工業來說,這個和培育良種的道理一樣。發展重工業期間,只見工業不斷發展,鋼鐵、機械等產量連年提高,就是沒有農業機械使用,因為全部的鋼鐵和機械 都要當「種子」用,而不能當最終消費品使用。比方說,第一年生產100噸鋼鐵,這100噸鋼鐵是用於造拖拉機還是用於造採礦機械和鍊鋼設備?如果造拖拉 機,那麼採礦機械和鍊鋼設備就不能造,第二年鋼鐵產量仍然是100噸。如果造採礦機械和鍊鋼設備,那麼採礦機械和鍊鋼設備的數量就增加了,第二年鋼鐵的產 量就可能達到500噸。這500噸鋼鐵能用於造拖拉機嗎?仍然不能,仍然要繼續造採礦機械和鍊鋼設備。如此反覆,鋼鐵產量就會迅速提高,然後才能用於造汽 車、拖拉機、織布機等最終消費品。這期間,仍然是只見勞動,只見經濟增長而不見生活水平改善。

而 要發展重工業,有一個難題,並不是說發展就能發展的,因為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存在矛盾。要發展工業,就需要大量的工人,需要大量的農民去當工人,這就要求 農村的糧食有剩餘,足夠養活大量工人的。糧食有剩餘,是社會分工的一個必要條件。而當時是,農業的產量很低,農村糧食剩餘很少,甚至沒有剩餘,不夠養活大 量工人的,所以不能發展工業。而不能發展工業,農業就發展不起來,糧食就沒有剩餘。這就出現惡性死循環了。

怎樣打破這個惡性死循環呢?

靠 市場經濟是不行的。因為市場經濟里,政府無權插手經濟,只能讓經濟自由發展,任由這個惡性死循環一直循環下去,發展十分緩慢。所以中國幾千年的經濟一直都 沒怎麼發展,始終都是牛耕人割。印度就是這樣的,建國和中國差不多一起,也是一樣一窮二白,因為始終都是市場經濟,自由單幹,在死循環里循環,所以至今還 吃不飽,穿不暖。

 要打破這個惡性死循環,要迅速發展農業,發展國民經濟,就得靠公有制和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可以用行政手段調撥部分農民當工人,還可以從農村調撥有限的糧食到工業上去,並限制口糧,大家都少吃一口,這樣能養活更多的工人,可以最大限度地發展工業。

同 時,計劃經濟不是市場經濟,計劃經濟里不存在市場規律,不需要遵守市場規律,也不需要利潤,可以不斷循環地只發展重工業,使重工業迅速發展。比方說,生產 出來鋼鐵就造採礦設備,然後生產出來更多的鋼鐵,然後生產出來更多的採礦設備,然後再生產出來更多的鋼鐵,這樣鋼鐵的產量就能最快地提高。而市場經濟里不 是這樣的,市場經濟要遵守市場規律,要圖利潤,哪個利潤高就生產哪個。比方說,生產出來10噸鋼鐵,富人要花100萬買轎車,造轎車比造採礦設備的利潤 高,生產商就要造轎車,這樣採礦設備就少,鋼鐵的產量就很難提高。所以發展經濟緩慢。印度就是這樣的。1950年,印度的鋼鐵產量是200萬噸,中國的鋼 鐵產量是61萬噸。1980年中國鋼產量3712萬噸,印度943萬噸,落後於中國2769萬噸,中國增長60倍,印度增長3.7倍。原因就是中國實行了 20來年的計劃經濟,打破了市場規律,打破了惡性死循環。

 在 修水利上,公有制也有優勢。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水利工程很少,為什麼?一是政府沒錢,二是釘子戶太多。挖一條河,要經過很多私人的土地,在「風能進,雨 能進,國王不能進」的私有制社會,私人是很難同意的。要麼賠錢,要麼強征。賠錢就需要政府有錢,強征要惹眾怒。隋煬帝修大運河,鎮壓了許多釘子戶,怨聲載 道。而且修水利的民工也需要工資,也需要政府有錢。所以,建國后,如果仍然是私有制,那麼就不可能建設那麼多水利工程,那麼到今天,農業也不怎麼能豐收。

如 果沒有毛澤東以及他的堅決鬥爭,就沒有那20來年的計劃經濟,就沒有重工業和水利的迅速發展,農業也就沒有今天的豐收,就是單幹也枉然,會和幾千年中的單 干一樣,和印度一樣,中國人照樣吃不飽穿不暖。同時輕工業也沒有今天的成就,中國經濟就沒有今天,中國人會仍然和印度一樣貧窮。如果不遇同志的阻力,那 20來年的計劃經濟能順利進行,成果會更好。如果公有制和計劃經濟能一直持續到今天,中國會更富裕,可以說,中國農村幾乎都會和南街村、華西村一樣。

老 子說,上善若水,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意思是說,最好的善,就象水一樣,向下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最好的德就是讓人看不出來有德,最差的德就是讓人看出 來很有德。鄭國有一條河,沒有橋,百姓過河不方便,宰相子產就用他的車架幫助百姓過河,所以鄭國百姓都誇子產有德。而孟子卻批評說,子產為什麼不建橋呢? 當然,建了橋后,子產就沒有幫助百姓渡河的機會了,百姓就看不到他的德了,而這正是上德。這就是下德和上德的區別。

毛澤東讓中國人吃飽穿暖,讓中國的經濟有今天的成就,卻很少有人知道是他的功勞,反而有許多人把他那時的貧窮歸罪於他,怨恨他不會搞經濟,這正是他的上善和上德。

來源: 淡黃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4

拍磚
2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93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4-10 21:19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1:47
浮平: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看問題習慣靠直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往深層考慮,不能嚴謹地推理論證。"這樣的人就容易衝動。如鄧小平的小崗村"農業實行單幹后"就是只看眼前的衝動之為。"單幹能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這話我舉雙手贊成。但是,僅僅提高積極性和責任心,農業就能豐收,中國人就能吃飽穿暖了嗎?"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民國,中國一直都是單幹,農民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都一直在極點,為什麼一直都吃不飽穿不暖,為什麼「豐衣足食」一直都是中國人的夢想?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1:48
浮平: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毛澤東時代確實貧窮,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經歷過毛澤東時代的貧窮,也聽過年紀大的人說過毛澤東時代的貧窮。但是,要知道的是,並不單單是毛澤東時代貧窮,毛澤東時代以前一直到三皇五帝時代,大多數的中國人一直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為什麼幾千年來一直延續的單幹不能讓中國人吃飽穿暖?為什麼一搞單幹中國人就能吃飽穿暖了?如果說是單幹的功勞,可是為什麼以前幾千年的單幹始終都不能讓中國人吃飽穿暖呢?誰能嚴謹地回答這個問題?"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1:48
浮平: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當 單幹的中國農民,搞人海戰術,一家老少齊上陣,牛耕人割,不分白天黑夜在地里摸爬滾打,鋤禾日當午的時候,發達國家的農民操縱機械,一天只干幾小時,好似 閑庭信步,輕輕鬆鬆就種好收好了,單產還比我們高几倍。農民出身的毛澤東最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他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而不在於單幹。一下子 就抓到了實質。"鄧小平的單幹和毛澤東的人民公社集體化的農場誰對中國的農村增產糧食有持繼性?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1:48
浮平: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幾千年的單幹實踐證明,靠單幹是不行的,要使農業發展起來,得靠機械化。而機械化僅僅是使農業豐收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必要條件的代表。要使農業豐收,除了機械化外,還得靠水利,靠良種,靠農藥,靠肥料,靠科學管理。這些是使農業豐收的硬體。積極性和責任心是軟體。"鄧小平的單幹經四十年來的實踐證實了今天農村的實際情況還能"可持續性發展"嗎?
回復 浮平 2022-4-10 21:53
yongbing199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幾千年的單幹實踐證明,靠單幹是不行的,要使農業發展起來,得靠機械化。而機械化僅僅是使農業豐收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必要條件
那就看前面的模式和後面的模式是不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的問題。

如果不屬於,用前面推翻後面就失去了意義。比如,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時才被推翻的。人們幹嘛又要接受照搬前面那個模式呢?你明白這個問題的道理所在嗎?

所以想起到政宣的作用(即使不喜歡被人們稱為大外宣)的文章,建議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反饋信息,等於提前幫你將可能產生的效果預計出來。

光喊這些口號沒用,比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關鍵是你如何去應用和總結,你想只用於以前,人家一樣可以用於前 30年的實踐說明籠統模式不可行。所以需要細緻一步。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2:02
浮平: 管理模式有個 impulse vs sustainability 的相關問題,其中有很多的細節。
對於舊中國留下的農村現狀"硬體不好,沒有機械,沒有良種,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科學技術,沒有水利,非旱即澇,到處是鹽鹼地,坑坑窪窪"的農田如何能增產糧食? 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中國人民,  從新中國成立的早期就著手調查研究逐項逐地進籌劃, 從長遠的利於子孫後代的去想去做。"他們衣衫襤褸地製造出原子彈、氫彈、中子彈,他們蹲茅坑卻射出長征火箭,他們以捏泥巴的雙手舉破世界紀錄,他們磨破屁股包辦12面亞運划船金牌,他們重建唐山而成聯合國頒獎為世界模範市....."這是《衝動》嗎? 這是不《可持續性發展"嗎?
回復 浮平 2022-4-10 22:07
yongbing1993: 對於舊中國留下的農村現狀"硬體不好,沒有機械,沒有良種,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科學技術,沒有水利,非旱即澇,到處是鹽鹼地,坑坑窪窪"的農田如
光提好處不顧壞處的實施一種一刀切模式,這類政宣方式,一到用起來就忘了毛自己說的一分為二觀點,這就是不可持續的根本原因。

東扯西拉,在同一話題內,片面的強調好處,忽略問題。談農業就扯原子彈,不談吃不飽飯;談機械化就只談修水庫。。。

效果多半是宣而無用。

既然是一刀切的籠統黑白思維,就相當於司令指揮打仗,下個命令打就是了,用得著解釋和較勁方法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2:11
浮平: 那就看前面的模式和後面的模式是不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的問題。

如果不屬於,用前面推翻後面就失去了意義。比如,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
你的思路就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地否定這三十年的歷史。怎麼叫"前面推翻後面"? 前面能推翻得了後面嗎? 前面的人和事己成歷史。後面也推翻不了前面, 也是歷史。這是誰做的事更有利於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利益。都是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教員, 只是正面和反面之分而已。
回復 浮平 2022-4-10 22:19
yongbing1993: 你的思路就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地否定這三十年的歷史。怎麼叫"前面推翻後面"? 前面能推翻得了後面嗎? 前面的人和事己成歷史。後面也推
提出的問題就是供你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你還沒有想如何回答問題就進入 defensive and offensive mode 之中了。

要重新回到前面的問題之中。談農業,一個個一步步的來。


第一個問題 ---- 你說前面的集體農莊模式好,現在的模式不可持續。那麼,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時才被推翻的。人們幹嘛又要接受照搬前面那個模式呢?

先回答這個問題,別扯原子彈。
回復 wcat 2022-4-10 22:23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286159/article-288659.html
回復 浮平 2022-4-10 22:36
「前不久看見社會學的一個頭面人物說分田到戶之前因為田不是農民自己的,農民就不好好乾活,所以糧食產量上不來。只有分田到戶以後,田是農民自己的了,農民才好好乾活,糧食產量才上來了。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也就是一個想當然,沒有用科學方法;」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286159/article-288659.html

學學心理學,hirechcy of needs theory,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就可以看到這個聽起來好像有道理的道理所在,所以然。

有時一個結論是依據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有時是依據社會科學,哲學的基礎知識,也許是被社會科學所證實過的 larger probability case-effect 的 common sense。社會科學與人相關,人,都離不開人性層面的基本屬性和規律。想跳躍需求層次進行普遍非平等式的道德拔高,是不可持續的幻想。如同,自己想在民主法治社會自由言論而對他人推銷不準講,因言坐牢的專製法律,沒有人自願,只是被強迫。如同,被強迫交不願意的,不公正的,自己餓死讓領導讓城裡人活的那部分公糧,但無法表達這種不公平。

學自然科學的缺乏西方平等哲學觀和社會學應用中的基礎知識,以及學人文領域的缺乏自然科學方法在某個課題上的嚴謹邏輯推理以及方法訓練都可能存在認知程度的局限性。很容易進入應用中依據上的 double-standard,and political bias。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0 23:57
浮平: 那就看前面的模式和後面的模式是不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的問題。

如果不屬於,用前面推翻後面就失去了意義。比如,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
幾千年的單幹實踐證明,靠單幹是不行的,要使農業發展起來,得靠機械化外,還得靠水利,靠良種,靠農藥,靠肥料,靠科學管理。這些是使農業豐收的硬體。
回復 浮平 2022-4-10 23:59
yongbing1993: 幾千年的單幹實踐證明,靠單幹是不行的,要使農業發展起來,得靠機械化外,還得靠水利,靠良種,靠農藥,靠肥料,靠科學管理。這些是使農業豐收的硬體。
科學管理是在民主法治社會試驗成功的。

科學方法是西方平等價值觀的產物,現代科學是在民主法治制度前提下發展而來。你提到的所有這些機械化,農藥,化肥等的創造和使用都是由民主法治制度為前提的創造和應用。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1 00:00
浮平: 那就看前面的模式和後面的模式是不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的問題。

如果不屬於,用前面推翻後面就失去了意義。比如,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
光喊口號的是你。這裡說的都是實打實做成的事實。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1 00:04
浮平: 那就看前面的模式和後面的模式是不是屬於一刀切和黑白範疇的問題。

如果不屬於,用前面推翻後面就失去了意義。比如,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
"大外宣"不是你嗎? 一直在反共反毛反社。宣的是西方口號式的"普世價值"。這裡講的都是反抗謊言。
回復 浮平 2022-4-11 00:04
yongbing1993: 光喊口號的是你。這裡說的都是實打實做成的事實。
做了一部分。要將為什麼另一部分會導致做不下去的原因找出來,cause-effect,這是實打實的方面之一。
回復 浮平 2022-4-11 00:06
yongbing1993: "大外宣"不是你嗎? 一直在反共反毛反社。宣的是西方口號式的"普世價值"。這裡講的都是反抗謊言。
political propaganda 翻譯成政宣,有一定的特徵。誰都可以寫成政宣文。與「大外宣」這個特殊名詞沒有必然聯繫。

如果你硬要聯在一起,可以從特徵上分析。

為什麼要在這篇文章中討論「大外宣」的話題?

上面的第一個提問您還是繞過去了,又扯出一個新話題 「大外宣」?

還是回到這個問題來 ---- (你是否認為下面這個話題具有什麼「大外宣」特徵?)

第一個問題 ---- 你說前面的集體農莊模式好,現在的模式不可持續。那麼,後面的模式也可以說是前面模式到了不可持續時才被推翻的。人們幹嘛又要接受照搬前面那個模式呢?

先回答這個問題,別扯「大外宣」?思考這個問題也許對你文章的理性說服力有益處?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1 00:14
浮平: 光提好處不顧壞處的實施一種一刀切模式,這類政宣方式,一到用起來就忘了毛自己說的一分為二觀點,這就是不可持續的根本原因。

東扯西拉,在同一話題內,片面的
為什麼一定要聽你只講壞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4-11 00:15
浮平: 光提好處不顧壞處的實施一種一刀切模式,這類政宣方式,一到用起來就忘了毛自己說的一分為二觀點,這就是不可持續的根本原因。

東扯西拉,在同一話題內,片面的
你(們)給毛澤東、共產黨、社會主義講的壞話謊話還少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22: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