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位質疑宇宙權威的奇人(3)人類可能大規模移民到太陽系外的星球去嗎?

作者:重返伊甸  於 2021-12-31 05: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介紹|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5評論

關鍵詞:吳裕祥, NASA, 移民, 星球

引言:

今年年初,我有幸得到一份科普讀物《十問美國宇航局》(https://www.amazon.com/%E5%8D%81%E5%95%8F%E7%BE%8E%E5%9C%8B%E5%AE%87%E8%88%AA%E5%B1%80-Traditional-Chinese-Sean-Yuxiang-ebook/dp/B093PBXDGT

的贈閱版本,作者是我的師兄吳裕祥博士,該書圓了我一部分少年的夢,真是緣分。記得八十年代末我正在讀研,有一次去導師家正趕上導師收到了吳師兄從美國寄來的禮物(記得好像是微型錄音機),當時我就很羨慕這位師兄。幾年前在導師弟子的朋友圈裡結識了吳師兄,他憨厚耿直,長的也很實在,吹一口好笛。有時還給師兄弟們修改詩詞,發一些小遊戲互動,孩子氣十足,是一位樂天派玩家。

吳師兄出生於江西;父親文革期間曾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並跳樓自殺未遂而成為殘疾。他初中一畢業就被下放到農村多年。1977考入大學,入學時經考試免修英語。1981攻讀碩士學位,免修 5 門主要課程。1987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全額 Regents Fellowship 獎學金,1990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工程學院博士學位。創造了伯克利工程學院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的記錄

沒想到這位師兄竟能放棄許多創業發財的機會(他在美國矽谷地區工作10余年,是沃爾瑪公司倉儲PUT系統最早的研發3人小組成員之一,1999年,他曾回國提出開發人工智慧項目,創建軟體研究所等項目,后因水土不服而重回美國),他花費十多年時間潛心研究宇宙,出版了多部書籍,其中《誰有權談論宇宙》一書中選擇《距離的奧秘》一節進入中國國立大學 7.15 大學語文精品教科書中,他從觀察宇宙到參與論證宇宙,質疑愛因斯坦相對論,質疑霍金,質疑美國宇航局,質疑哈勃望遠鏡,他提倡創新,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實屬不易,更是讓我十分欽佩。該書有理有據,充滿哲理,創新,智慧,詩意濃厚,文筆優美,勵志有趣,適合初中以上的讀者閱讀,現在的青少年真是有福氣能讀到如此啟迪人生的好科普書籍,現實生活中又能有幾個讀者願意花時間去讀這類「虛無飄渺」的科普呢?說實話,我沒有資格評論書中的觀點,但我確認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經吳裕祥師兄同意,我分享一點書(原著二百多頁)中作者對宇宙的認知和對宇宙權威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感興趣的讀者可到網上購買原著(也有英文版的)閱讀。

"第三問:人類可能大規模移民到太陽系外的星球去嗎?

如果地球毀滅或被人類破壞得沒法居住,那麼,人類有可能拋棄地球而有能力大規模地移民到太陽系外其他星球去嗎?不能!因為掌握的速度太慢、生存的時間太短,人類沒有能力克服星際間巨大的距離,因而無法大規模移民到太陽系外的其他星球去。請好好愛護自己唯一能夠安穩居住的地球吧。

NASA 時常發布「發現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的無意義報告

儘管美國宇航局常年累月地發布發現了「適宜居住」星球的新聞,不時地畫一個遙不可及的大餅給民眾,但這就是典型的望梅止渴,有誤導輿論之嫌。

殘酷的事實是:人類在太陽系外迄今還沒有發現一顆真正可以移民的星球!根據現有的知識和理論,也看不到能夠發現的前景。所以讀者朋友需要耐心地看看我們給你帶來希望之光的理論了。

作為人類可移民星球需要滿足的最低條件

一顆星球,如果人類想從地球移民到那裡,必須至少滿足兩個條件:

1)可居住;

2)可到達。

談論移民,首先需要有人類可居住的條件,如果沒有,當然不能向那裡移民。如果向太陽那樣的恆星移民,那不是上趕著去自殺嗎?

按照人類在地球居住所需要的標準,宇宙學家們已經給我們找到了許多人類可以居住的行星,這些可居住行星,最近的離地球五光年左右,遠的離地球二千多光年。再遠的還有無數,但宇宙學家心知肚明地不再過分強調了。

問題出在第二個必須滿足的移民條件上:可到達。宇宙學家們通常談論的就是百億光年,畫著百億光年大的全天圖,講著百億光年外的科學故事。他們漫不經心又高遠的目光,看起來很少停留在幾光年這種小小距離上。可惜,我只是個小小老百姓,只顧眼前那麼一點現實的距離。

我就想弄明白:一光年究竟有多遠?

因為宇宙學家告訴我:地球有可能會被小行星撞擊,或者將來會毀滅。不過不用擔心,宇宙學家已經給我們找好了退路。2013 4 18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宇航局再次宣布,發現了 3 顆「新地球」。除地球之外,在茫茫宇宙中還有跟地球類似的宜居星球,這一消息讓國際媒體非常興奮。開普勒宇宙望遠鏡已觀測到兩顆太陽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一個溫潤如夏威夷,一個酷寒如阿拉斯加」,距離地球 1200 光年。

我是個膽小鬼,得給自己留條後路,先算算去最近的可移民的星球得準備多少路上吃的乾糧吧。這麼一算,哇塞!我眼都發直了!猜猜得在路上得飛多久吧?乘坐現在美國宇航局最快的宇宙飛船,一光年的距離需要三萬七千五百年才能飛越到最近的五光年外的可移民星球,路上得飛一十八萬七千五百年!

到「溫潤如夏威夷」的新發現可居住行星,得四千五百萬年!萬年為單位耶!如果有人對我說:「我確定你 1000 年後會成為世界首富。」我絕不會滿心喜歡地道謝,可能會抽他一巴掌祝他萬壽無疆。對一個壽命百年的人喋喋不休地講述萬年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很有意思嗎?

不管怎麼說,我們要記住以下這殘酷的事實:到目前為止,人類沒有能力到達一光年的距離以外,無能力遷移到太陽系之外的其他星球。而且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有能力把民眾大規模地遷移出去。

大規模遷移到NASA發現的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是人類能實現的夢想嗎?

NASA 尋找到的太陽系外可居住行星大規模地移民是人類需要儘快實現卻看不到實現希望的夢想。悲劇的是,人類還不得不面對需要向太陽系外行星移民的現實問題,這是關係到人類能夠長遠地存在與否的大問題。

1. 移居太陽系外行星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先生曾指出,人類必須移民外星以擺脫滅亡的命運。小行星撞擊地球以及核戰爭等威脅遲早會將人類毀滅。而太陽系又離地球太近,因此人類必須在太陽系外尋找宜居行星。

2. 移居太陽系外行星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外星人的基地或老家在那兒?

外星人的飛行器從哪兒起飛?

外星人的飛行器離開地球后飛回到什麼地方去了?

這個問題其實牽扯到許多問題,也包括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問題。

本書中正在敘述和將要敘述的一切,都建立在實證科學實驗或觀

測事實的基礎上,不是毫無根據的推測想象,不是純粹的理論推測,而是理論和事實相結合的產物。

事實上,根據現有的物理學理論,以光速飛行的飛行器是不存在的,因為愛因斯坦說,在光速時,物質將會轉變成能量,飛行器和宇航員會化作能量消逝。

脫離天文主題在這裡嘮叨一下。目的是想把自己做科研的一點心得與讀者—特別是年輕的朋友們交流一下。上節是做科研的一般思路,可以從紛紜複雜的實際中抽象出自己所要的東西來,其結果也許就是很有科學意義的成果。這就是抽象和總結,一般的科學方法。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從接收到的特殊信息中發現新思路。

講一個我自己做碩士論文的例子。

我的專業是礦井優化設計,偏向計算機模擬。我連同在大學實習期間,研究生調研期間,總共也只真正到過兩次採煤工作面。可是我卻把教科書上綜合機械化的採煤工作面的最優長度改寫了。那篇論文作為「採煤工藝技術」發表在《煤炭科學技術》雜誌上。這篇改寫教課書的論文的思路卻是從一則新聞報導得來的。報導說,徐州大屯煤礦綜采隊在 96 米長的工作面創全國綜采產量的最高紀錄。

我一看,這個不對頭了:採煤學教科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綜采工作面的最佳長度在 180 米左右,不能低於 120 米。否則生產效率隨工作面長度降低而下降。也就是說,綜采工作面要有足夠的長度,才能有讓採煤機械發揮效率。而受地質條件的制約,許多礦不能布置長的工作面。因此,如果短工作面能夠取得高效率,那麼對於地質條件不夠好的煤礦有重大意義。而現在大屯煤礦里這個長度幾乎只有教科書上規定的最佳工作面一半長度的工作面,按道理效率應該很低,怎麼能創全國最高產紀錄啊?

於是我就從北京跑到這個煤礦去調查到底是怎麼回事,順便也收集一些做計算機模擬需要的數據。結果發現他們用的是中部進刀方式,很適合地質條件不夠好採煤工作面不能布置太長的煤礦。我把它寫成了碩士論文中的一章。

有意思的是,在我的碩士論文答辯時,當時的採礦研究室的主任對這個部分提出了嚴重的質疑和爭論,但後來論文在煤炭科學技術雜誌發表后,他又找到我道歉。在現在這年頭,這種老師向學生道歉的事情還有嗎?很幸運我有個好老師。也可見要改變一種教科書論定的結論是多麼不容易。

我寫這段小故事的意思有兩點,一是搞科研要有敏感性,對於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特殊信息、反常信息,要動腦筋用基本的科學道理去深入分析思考,不要急於質疑或否認,更不要漠不關心無動於衷,那樣可能就錯過了新發現的契機;二是權威就是用來打破的,搞科研不打破權威哪能搞出什麼大名堂?這個,當然也適用於慣用「大膽揣測」方式的宇宙學。不過我們要更小心地「大膽」並且謹慎細緻地思考求證。

年輕的朋友們,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但願我的這本書,能給您播下一棵不畏權威的種子,為您多掌握一點正確的科學方法增加一點啟迪,在將來長成頂天的大樹。

愛護地球,尋找可大規模移民的隱藏行星 人類大規模向太陽系外行星移民的努力看來是沒什麼希望的。而小規模的移民,或許能勉強成功,那於人類整體又有何補益呢?

人類肆意地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揮霍地球的資源。現在,明白了人類無路可走,無處可逃,應該警醒過來,保護地球,愛護自己生活的星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尼羅河水天上來 2021-12-31 09:47
專家的工作之一就是協助政府欺騙人民
回復 重返伊甸 2021-12-31 11:19
尼羅河水天上來: 專家的工作之一就是協助政府欺騙人民
有道理!
回復 Polar_bear 2021-12-31 13:40
過於機械啦……移居外星,不必一代人走完,可以多代人接力。現在開始男女宇航員上天了,下一步就可以在天上造人嘛……另外,這也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回復 重返伊甸 2021-12-31 21:56
Polar_bear: 過於機械啦……移居外星,不必一代人走完,可以多代人接力。現在開始男女宇航員上天了,下一步就可以在天上造人嘛……另外,這也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有點新意!可是靠什麼生存呢?
回復 successful 2022-1-2 22:56
相信經過科學家N輩人的研究, 探索, 會發現有適宜人居住的星球; 只不過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發現,..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