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湖大李偉榮教授給青島科技大學宣講劉正教授的《國際易經學史》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22-7-31 03: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周易研究》|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以下是劉正教授《國際易經學史》七部分全部目錄如下:

目 錄

第一編 先秦時期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一章 《易經》及其學術史研究相關概念

第一節 《易經》經傳的概念學溯源

第二節 從經卦到復卦的形成

第三節 《易經》學術研究史

第四節 國際《易經》學史的範式及方法論

第二章 東西方各國對卦象起源的研究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中國

第二節 古代印度

第三節 古代巴比倫

第四節 古代美洲

第三章 先秦解《易》諸家

第一節 《易傳》

第二節 先秦解《易》諸家

第二編 漢唐時期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四章 中國兩漢易學史

第一節 施、孟、梁丘三家易學

第二節 焦贛易學

第三節 京氏易學

第四節 揚雄易學

第五節 鄭玄易學

第六節 荀爽易學

第七節 虞氏易學

附錄1:「彭」と楚文化關係について——馬王堆帛書〈易經〉を中心にとして

第八節 讖緯易學

第九節 丹家易學

第五章 中國魏晉易學史

第一節 管輅易學

第二節 王弼易學

第三節 韓康伯易學

第四節 干寶易學

第五節 郭璞易學

第六節 衛元蒿易學

第七節 蕭衍易學

第六章 中國隋唐易學史

第一節 袁天罡易學

第二節 孔穎達易學

第三節 李淳風易學

第四節 史徵易學

第五節 侯果易學

第六節 崔憬易學

第七節 李鼎祚易學

第七章 三國時代朝鮮易學史

第一節 百濟王朝和《易經》

第二節 高麗王朝和《易經》

第三節 新羅王朝和《易經》

第四節 三國時代的年號和《易經》

第五節 三國時代的太史和《易經》

第八章 古墳-平安前期時代日本易學史

第一節 《易經》傳入古代日本

第二節 《易經》和古代日本的科舉

第三節 古代日本的講《易》制度

第九章 漢唐時代安南地區易學史

第一節 劉熙和《周易》的南傳

第二節 虞翻被貶交州和虞氏易學的南傳

第三編 宋元時期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十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邵雍易學

第二節 朱震易學

第三節 蔡元定易學

第四節 呂祖謙易學

第五節 易祓易學

第六節 魏了翁易學

第七節 丁易東易學

第八節 吳澄易學

第九節 龍仁夫易學

第十節 俞琰易學

第十一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胡璦易學

第二節 歐陽修易學

第三節 張載易學

第四節 王安石易學

第五節 程頤易學

第六節 蘇軾易學

第七節 李光易學

第八節 郭雍易學

第九節 楊萬里易學

第十節 朱熹易學

第十一節 王宗傳易學

第十二節 胡一桂易學

第十三節 董真卿易學

第十二章 中國圖書派易學

第一節 陳摶易學

第二節 李覯易學

第三節 劉牧易學

第四節 周敦頤易學

第五節 楊甲易學

第六節 朱子和《易》圖

第七節 吳仁傑易學

第八節 雷思齊易學

第九節 錢義方易學

第十三章 高麗王朝時代朝鮮易學史

第一節 崔承老和《易經》

第二節 九齋學堂和國學七齋

第三節 明經博士和《易經》學制

第四節 古代朝鮮的講《易》制度

第五節 金富軾易學

第六節 高麗王朝的京氏易學和曆法

第七節 開京派易學和西京派易學

第八節 禹倬易學

第九節 李穡易學

第十四章 中世前期時代日本易學史

第一節 日本的年號和《易經》

第二節 皇宮講《易》和賦詩活動

第十五章 李陳王朝時代越南易學史

第一節 越南的年號和《易經》

第二節 《易經》和古代越南的科舉

第三節 吳士連易學

第四編 明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十六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陳士元易學

第二節 來知德易學

第三節 章潢易學

第四節 沈一貫易學

第五節 錢一本易學

第六節 倪元璐易學

第七節 黃道周易學

第八節 方孔炤易學

第十七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胡廣易學

第二節 蔡清易學

第三節 湛若水易學

第四節 李贄易學

第五節 潘士藻易學

第六節 焦竑易學

第七節 何楷易學

第八節 智旭易學

第十八章 中國圖書派易學史

第一節 曹端易學

第二節 劉定之易學

第三節 韓邦奇易學

第四節 歸有光易學

第五節 章潢和《圖書編》

第十九章 朝鮮王朝前期時代易學史

第一節 朱子易學在古代朝鮮

第二節 朝鮮王朝早期時代易學著作表

第三節 崔恆易學

第四節 徐敬德易學

第五節 李世應易學

第六節 李滉易學

第七節 李栗谷易學

第八節 許穆易學

第九節 宋時烈易學

第二十章 中世時代後期日本易學史

第一節 日本的年號和《易經》

第二節 足利學校和易學

第三節 足利學校的古抄本占筮教科書

第四節 朱子易學及其占筮學說的興盛

第五節 柏舟宗趙易學

第六節 桃源瑞仙易學

第七節 清原宣賢易學

第八節 林羅山易學

第九節 熊澤蕃山易學

第二十一章 后黎-莫朝時代越南易學史

第一節 越南的年號和《易經》

第二節 《易經》和古代越南的科舉

第三節 頒布詔書和《易經》經傳

第二十二章 西方傳教士和《易經》

第一節 傳教士名字和《易經》

第二節 傳教士們的早期索隱派易學研究

第五編 清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二十三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黃宗羲易學

第二節 黃宗炎易學

第三節 毛奇齡易學

第四節 胡煦易學

第五節 李塨易學

第六節 惠棟易學

第七節 張惠言易學

第八節 焦循易學

第九節 姚配中易學

第十節 朱駿聲易學

第十一節 劉鍾麟易學

第二十四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刁包易學

第二節 張爾岐易學

第三節 浦龍淵易學

第四節 王夫之易學

第五節 李光地易學

第六節 喬萊易學

第七節 陳夢雷易學

第八節 沈起元易學

第九節 晏斯盛易學

第十節 程廷祚易學

第十一節 劉紹攽易學

第二十五章 中國圖書派易學史

第一節 胡世安易學

第二節 毛奇齡和《河圖洛書原舛編》

第三節 胡渭易學

第四節 江永易學

第五節 德沛易學

第六節 楊方達易學

第七節 崔述易學

第二十六章 清朝皇帝御纂《易經》註釋

第一節 康熙皇帝和《日講易經解義》

第二節 康熙皇帝和《御纂周易折中》

第三節 乾隆皇帝和《御纂周易述義》

第四節 《四庫全書》和《易》類提要表

第五節 《四庫全書》和《易》類存目表

第二十七章 朝鮮王朝後期時代易學史

第一節 朝鮮王朝後期時代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朴昌宇易學

第三節 李玄錫易學

第四節 金錫文易學

第五節 李星湖易學

第六節 韓元震易學

第七節 柳宜健易學

第八節 丁茶山易學

第二十八章 桃山-江戶時代日本易學史

第一節 天皇與《易經》的學習

第二節 天皇年號和《易經》

第三節 近世-明治時代易學著作表

第四節 伊藤東涯和古學派易學

第五節 太宰春台和象數派易學

第六節 平澤隨貞和略筮法易學

第七節 新井白蛾和五象派易學

第八節 中井履軒和懷德堂易學

第九節 皆川淇園和開物學易學

第十節 太田錦城和折衷派易學

第十一節 平田篤志和國學派易學

第十二節 海保漁村和古佔法易學

第十三節 根本通明和秋田派易學

第十四節 高島吞象和占筮派易學

第十五節 后藤芝山和訓點派易學

第二十九章 后黎-阮朝時期越南易學史

第一節 漢喃研究院保存的善本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后黎-阮朝時期易學著作綜述

第三節 鄧泰滂易學

第四節 黎貴惇易學

第三十章 西方傳教士《易經》翻譯史

第一節 1626-1911西語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傳教士《易經》翻譯綜述

第三節 麥麗芝易學

第四節 利雅格易學

第五節 赫萊茲易學

第六節 霍道生易學

第三十一章 哲學史視野下的西方易學史

第一節 萊布尼茲和數理邏輯派易學

第二節 易學白晉和索隱派易學

第三節 傅聖澤和索隱派易學

第四節 馬若瑟和索隱派易學

第五節 孫璋和真教派易學

第六節 豪普特和宗教神秘主義易學

第七節 黑格爾和哲學史派易學

第八節 歐德里和風水派易學

第九節 拉克伯里和中巴比倫派易學

第六編 民國時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三十二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曹元弼易學

第二節 杭辛齋易學

第三節 尚秉和易學

第四節 徐昂易學

第五節 沈迪綿易學

第六節 於省吾和象數考古派易學

第三十三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馬一浮和心學派易學

第二節 胡樸安和史事派易學

第三節 楊樹達和古義派易學

第四節 胡適和疑古派易學

第五節 郭沫若和社會史學派易學

第六節 沈仲濤和數理邏輯派易學

第七節 顧頡剛和疑古派易學

第八節 錢穆和新史學派易學

第九節 聞一多和名物訓詁派易學

第十節 高亨和名物訓詁派易學

第十一節 李鏡池和疑古派易學

第三十四章 大正-昭和前期日韓越易學史

第一節 大正-昭和前期日韓越易學研究綜述

第二節 黎文敔和《中庸》派易學

第三節 內藤湖南和釋古派易學

附錄1:The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of Naito Konan and Chinese Historiography

第四節 高瀨武次郎和倫理學因果律派易學

第五節 本田成之和經學派易學

第六節 高田真治和儒家倫理派易學

第七節 吳必素和儒家疑古派易學

第八節 高森良人和儒家倫理派易學

第九節 今東光和僧侶派易學

第十節 加藤大岳和占《易》派易學

第三十五章 20世紀前期西方易學史

第一節 20世紀前期西方易學研究綜述

第二節 衛禮賢和儒家哲學派易學

第三節 榮格和精神分析派易學

第四節 舒斯基和文本考證派易學

第五節 衛德明和文化哲學派易學

第三十六章 現當代東方各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一節 中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二節 台灣易學研究概觀

附錄1:傳統經學的本體論問題——易傳「至」論研究

第三節 日本易學研究概觀

第四節 韓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三十七章 現當代西方各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一節 俄羅斯易學研究概觀

第二節 法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三節 德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四節 美英等英語國家易學研究概觀

結束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2: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