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利益分配

作者:蘇誠忠  於 2019-1-12 16: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小康文化可以說是封建主義的最高階段,是中國獨有的特色。在古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區別,但自從出現周禮以後,封建主義在中國日趨成熟。周禮的內容就一條:只要承認天下是我的,其他一切都可以談。一群文人,為了從皇權中分一杯羹,就發展出儒家文化。封建割據,本來以武力為基礎,但儒家卻說,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而其實,所謂德治內法外儒,給你一些甜頭,讓你感恩戴德。它需要極高的欺騙技巧,儒家從中找到了生存的價值。他們認為,1、國家的一切不過是君主性格的體現。這樣一來,感恩和施恩(忠恕)就成了解決所有問題的鑰匙。只要懂得禮讓與謙虛,有沒有制度和法律無關緊要。2、英雄可以改變歷史,經過秦始皇對的迫害后,儒家對恐怖主義特別崇拜: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感君恩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感君二字,正是儒家特色。強調感恩也許沒有什麼不好,可它的背後就是仇恨。人生只有一次,為什麼要拿命感恩?因為一切財富都是君主的,草民的命也不是自己的。生於五代的花蕊夫人說:「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連她自己都沒弄明白,她活著為什麼?為的是全體人民,還是為了皇帝個人?站在生命的角度看問題,人們會發現,花蕊夫人的人生理念,遠遠不如那十四萬將士。感恩並不創造價值,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虛榮的要求。真正的剛需來自全人類的要求。有了人人平等的概念后,才會有人人自覺創新的局面。由於感恩文化,中國不但缺乏科技的創新,就連故宮裡的寶物,也多是一些工藝品,缺乏藝術價值。任何來自暴力的感恩都在損害全民的總體利益,是一個社會落後的根源。人類社會正是發現了,創新生產力比暴力帶來更多的財富,才有了真正的和平。但遺憾的是,坑蒙拐騙偷是中共從井岡山帶來的斂財的手法。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中共依然不忘初心。當年播出了一個電視劇《太平天國》其中的插曲正好說明了中共對文革看法。《風中淚》能共那苦中苦,難共那甜中甜,能過那生生死死般般險;能共那苦中苦,難共那甜中甜,難過那花花綠綠重重關。不問那千秋大業為何毀一旦,只嘆那劍上血還是那樣咸。不問那千秋大業為何毀一旦,風中淚還是那樣酸…」最後這句最有意思,大家看著一個人揮霍無度,心裡酸溜溜的。它反映出,中共認為文革僅僅是內部人不講義氣,相互火拚的結果,和愚民沒有關係,和創造力沒有關係。只要糾正御民之術,他們依然是江山的主宰,人民必須聽話。比較一下,羅馬共和國時的執政官Cincinnatus。他在共和國危機的時候被任命為dictator,擁有絕對的權力。當他領導羅馬軍隊戰勝后,僅僅兩個星期,就主動辭職,回家務農。1783年,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后,主動向國會辭去總司令的職務,並且宣布再不參與政治,回到他的莊園Mount Vernon務農。二戰後,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這就是大同的民主政治與小康政治的根本區別。按照中國傳統說法,他們都是堯舜一類的人物。西方國家從古至今不缺乏堯舜。由此而來的三權分立,自然比中國的小康更加偉大。張之洞的『西學為體,中學為用』沒能解決中國問題。中共又用了七十年證明了舍本求末的危害。結論就是,沒有三權分立,沒有民主憲政的國家,將永遠處於落後、挨打的地位。孫中山的奮鬥,實際上是想恢復堯天舜日。也正是民國時代,中國人才輩出。那時出現的《畢業歌》中有這樣一句:我們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場, 我們不願做奴隸而青雲直上,同樣是拚命,但這是為了全體人民,應該受到全民的崇敬。而前面說的拚命,是為了集權統治,理應留給一小撮權貴去吹捧,大多數人民有責任唾棄。沒看到嗎?中共集權后,詞作者田漢想做奴隸而青雲直上都不成,只能死在牛棚里。

近來,有網民說外國人有狼性,搶了我們的飯碗,其實這就是轉移矛盾。狼性還是人性,由利益決定。秦國有虎狼之師,但它只在財富上比較公平,權利卻沒有公平,如果放到今天,依然不堪一擊。因為,集權抑制了創造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4: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