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一章 秋天的邂逅

作者:景象萬千  於 2015-7-30 11: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原創小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第一章  秋天的邂逅

加拿大的秋天是美麗而寒冷的,渥太華應該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寒冷卻富有魅力的首都之一。現在是十月下旬,天漸漸地轉涼,寒冷的秋風像夢遊者似得漫無目的地四處遊盪,絢爛的秋天正經歷著寒冬前最後的輝煌。因為日夜天氣變化大,秋葉顏色轉變的程度也不一樣,一層層赤澄黃綠,依著地勢高低起伏,把整個城市裝扮得分外迷人。渥太華城邊的加蒂諾公園(Gatineau Park)是公認的賞楓勝地,景色優美,有大量的動植物、湖泊等自然景觀。來來往往的人們忙著騎車、步行、野營等戶外活動。那些澄明的各種色彩讓從小在湖南長大的楊菁不由得想起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中的詩句來—— 「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離瑪雅立法預言的「世界末日」只有兩個月左右,瑪雅人說20121221日的黑夜降臨以後12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世界各地也總有那麼百分之零點零零壹的人們會相信這樣的無稽之談,甚至有一些偏執的人做著在各方面「避難」的準備: 他們添置了緊急儲物櫃裡面裝滿能長期保存的食物,並儲存汽油、武器、甚至避孕套 ——因為就算在最困難時期,人們也需要性愛。

在這秋意盎然的季節里,人們被和煦的陽光下跳動的樹葉所感染。漫山遍野各種顏色的樹葉,如火如荼,加上那種說不出的柔和質感,是只有大自然才調得出的那種顏色。樹枝上隨風舞動著的秀美的紅韻和嬌人的嫵媚,彷彿向人們昭示著生命的燦爛和絢麗,還有什麼人會去理會瑪雅人所預言的末日傳說?

以甜圈餅起家的Tim Hortons連鎖店被譽為「加拿大人的咖啡店」,其優質的焦點是永遠新鮮的產品,價值一流的服務。它是由著名冰球球員以自己的名字作招牌於1964創立的,發展到全國多達三千餘家分店。離渥太華大學正大門不遠就有一個這樣的咖啡館,它坐落在十字路口的拐角處, 面積還不小, 足有三十多個座位。黑人老闆是個好心的老頭,特別是有個無家可歸的白人中年男子,常常晃蕩在咖啡廳附近的街上,老闆時不時讓店員送給他一杯熱咖啡。晚上關店,中年男子會常常過來幫著倒垃圾,店員就將賣剩的麵包圈等食物給他。據店員說,那男子不到五十歲,是因為慢性病失去了家庭也失去了工作能力,但他人好,懂禮貌,大家都願幫他一把。

這個咖啡館顧客群體主要是學生,然而三教九流,各式各樣的人也不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楊菁是個身材勻稱,穿著得體,舉止優雅而風韻十足的中年女子。她總是在別人上班或上學人少的時候,獨自一人步行而來, 時常帶著筆記本電腦、報紙或書籍,然後買上一杯加大號黑咖啡,神情自若地靜靜的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上網,寫寫東西,間或緩慢悠悠地呷上一口咖啡,常常一呆就是兩三小時。

她偏好咖啡店的環境和氣氛,間或會眯著眼睛透過玻璃看外面。她在看什麼?她在看暖洋洋的太陽嗎?看那一片一片被風追趕著的飄零的紅葉嗎?還是看形形色色的人來人往?又或者她在獨自回憶一下過去,抑或暢想著未來?

女店員朱莉婭有一頭自然甜美的淡棕色捲髮,臉龐俏麗,一雙綠色的明眸閃閃發亮,就像是一汪九寨溝清澈見底的海子純凈得讓人難以忘懷,加上精心修飾的妝容,總是以一種不卑不亢的溫和語氣主動與人打招呼,那份撲面而來的親切感即便是陌生人之間也不用預熱。

對楊菁這位有些神秘感的老顧客,她總是格外熱情和禮貌,偶而她們還用英語聊上兩三句,也僅限於天晴下雨出太陽之類的客套話。聊無關痛癢的天氣,似乎是陌生人之間打開話匣子的國際標準對話。

一個地方去得多了,慢慢地就會對那裡的人和那裡的場景或東西都產生親切感,就好像是認識了很多年的朋友。朱莉婭對楊菁就是這樣一種感覺,似乎跟她有了緣似的,心裡有種想要了解她的願望。

那個周一的上午十點半左右,店裡顧客較少,朱莉婭就從櫃檯里出來收拾收拾桌子,發現這楊菁落下了一份中文報紙。如果是一般顧客,她早就將報紙扔到垃圾桶了事。可這是一位第二天篤定會來報到如朋友的老顧客,難道不應該有點小小的優待嗎?所以就幫她收了起來。

在加拿大少數族裔中,華裔人口最多。朱莉婭是來自黑龍江省的大陸移民,她爸爸是中國人, 媽媽是前蘇聯的俄國人。她一直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才隨丈夫移民來了加拿大,連她女兒也是中國大陸出生的。儘管朱莉婭直覺她是中國大陸或台灣來的移民,直到有了這份中文報紙,朱莉婭才比較確定她是中國人。

果然,第二天下午三點,楊菁又來了。

「一個巧克力甜圈餅和一大杯哥倫比亞黑咖啡,不加糖不加牛奶。」她一邊用英語說著,一邊遞給朱莉婭十加元紙幣。

「這是找您的錢,請稍等,謝謝! 朱莉婭一看是老顧客,趕忙接著說:「您昨天落下了一份中文報紙,我收好了,您還需要嗎?」

「哦,這樣的啊,您真費心了,只是對一個廣告有興趣。」

「那我待會給您把報紙拿過來。」

「您真是好心。」 她對朱莉婭微笑著說,「那就謝謝您了!」

少許,朱莉婭的臉上掛滿了笑容,把那份中文報紙遞給她, 「您好,我叫朱莉婭。」 朱莉婭指著邊上的空位,用中文說道,「我可以坐這裡嗎?」

楊菁先是一怔,然後也用中文回答, 「當然可以。」 接著說,「您中文發音好標準啊。」

朱莉婭馬上明白她把自己當成會說流利中文的老外,馬上說:「我是東北人呢,只不過我媽媽是前蘇聯的烏克蘭人。」

「哦,……我差點把你真當老外呢。」然後伸出右手準備握手的姿勢,微笑著說:「很高興認識你,我叫楊菁。木易楊,菁是青菜的青加草字頭。」

「很高興認識您!」 朱莉婭燦爛地笑著和楊菁握手,楊菁覺得朱莉婭那快樂的樣子蠻討人喜歡。

短暫寒暄幾句后,朱莉婭的好奇心終於忍不住使她開問,「您總是忙乎乎地寫著什麼, 我能冒昧地問一下您在寫什麼嗎?」在這裡,中年移民來加拿大後進行再深造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所以朱莉婭一邊微笑著接著問道:「寫論文嗎?」

「寫日記,」 楊菁呷了一口咖啡平淡地說:「或者說是寫故事。」

「啊?……」 她的驚訝明顯地擺在臉上,「您是作家?」

「不敢說是作家, 生平第一次有嘗試著寫故事的衝動。」

「寫故事?生平第一次?……這年頭搞文學可不能當飯吃。」 她的眼晴睜得更大,說道:「我真佩服您! 您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楊菁笑了笑算是作答,似乎也是給對方以不動聲色的鼓勵。

「您穿著得體,舉止優雅,婀娜多姿,卻總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角落裡,喝一杯不加糖的咖啡。」朱莉婭她接著說,「我早就覺得您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哼哼……您真有眼力。」 楊菁笑著說。

「您這是嘲笑我?還是稱讚我呀?」

「當然是稱讚嘛!」

「哦,是嗎?」 她抽出忙乎著的手,縷了一縷盤在白色工作帽里的頭髮,「還有十五分鐘我就下班了, 今天是我在這裡工作的最後一天。我想如果我今天不跟您打聲招呼就悄悄地走了,也許以後都很難再見面了。……可是我心裡總覺得跟您有了緣似的,總覺得有種想要了解您的願望」還不等楊菁說話,就自顧自地接著說,「等會我下了班能請您一起喝杯咖啡嗎?」

楊菁望著眼前這位漂亮的女士,一雙明眸閃閃發亮包含了對生活熱的期望,周遭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氣場,彷彿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一起喝咖啡當然沒問題。不過我這一大杯咖啡就夠喝的了,不要給我買了。」 楊菁的直覺告訴她朱莉婭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過了一會,朱莉婭便端著一杯咖啡和一小盤曲奇餅象是踏著華爾茲舞曲的節奏, 旋到楊菁桌前麻利地坐了下來,然後端正坐姿,把曲奇餅恭恭敬敬推到楊菁跟前說她請客。

楊菁道了聲謝謝。朱莉婭回了聲不用謝。

些許的沉默后,朱莉婭開始問:

「您來加拿大多久了?」

楊菁輕聲答道:「四年多。」

「是在工作呢還是念書?」 朱莉婭漫不經心地問著。

「都不是,在家帶孩子。」 楊菁則漫不經心地答著。

「不用上班, 您真有福氣。那麼,你先生一定有份不錯的工作?」

 「我都離婚四年多了……」 楊菁聳了聳肩膀,「 相當於又讀了個本科。」

朱莉婭突然一下覺得有些尷尬,不好意思的說道「對不起,我不該一來就查戶口。」

「沒關係, 我早己習慣了『離婚』這個詞。它並不會引起我任何傷感。」 楊菁低著頭下意識地呷了口咖啡說道, 很巧妙的把話題轉向了朱莉婭「說說你吧,為什麼不在這裡幹了? 找到更好的工作啦 ?」 

「不是。」 朱莉婭說話時, 她那綠寶石般的眼裡閃爍著幸福的光芒。「我懷孕四個月了,準備休個長長的產假。」

「是嗎? 」楊菁下意識地嘀咕了一句, 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明明記得朱莉婭前幾分鐘聊天時還興沖沖地說過她女兒剛生了個兒子, 她都做外婆了。楊菁掐指一算, 朱莉婭最少也該有四十五、六歲了。但很快楊菁就收起她驚愕的臉,禮貌地微笑著說: 「恭喜你啦!

朱莉婭似乎看透了楊菁的心思,「不敢相信吧, 我都四十八了。」 她又接著說「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你……不是已有了個女兒嗎?」

「那是我和前夫生的,在女兒十歲時離了婚。我和現在的丈夫已結婚十多年了。他一直想要個孩子,可我就一直懷不上。醫院裡查來查去也不知什麼原因,現在真是老天有眼啊!」

「哦,是這樣的 ……」楊菁調侃著說道,「看來我們有個明顯共同點就是同為離過婚的中年女人,不同的是你已經是心有所屬而我依然在打單。」

她們天南海北地聊得非常投緣,像是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有說不完的話題。朱莉婭忽然拋出了一個新聞話題:

「翻了一下你昨天留下的《星島日報》, 你看過那個關於大陸移民植物人安樂死的新聞嗎?」

「你是不是指那個叫劉維華的?太太是個日本人,叫大島明子。他們共同養育一雙兒女。」

「對!沒錯,就是他!」 朱莉婭從桌子上拿過那份加拿大的中文報紙,找出一張遞給楊菁,「你看看……你看看……,就是這篇文章 ……」

【報刊摘錄】

華裔男子因生產事故變植物人 法庭裁決允許其"安樂死"

華裔男子劉維華,來自中國大陸,早年求學加拿大,后因受雇於美國伊文凱公司項目工程部后又移居美國。2008年五月出差去伊文凱公司在上海興建的化工廠參與生產啟動。因生產設備的系統缺陷,調試時管路壓力超過設計極限,然而中央控制的安全聯鎖卻沒有啟動,為了避免事故劉維華和另一位女工藝工程師莫莉梅爾二話沒說,衝到現場實施緊急停車,由於他們及時和正確的操作,避免了事故的擴大,保全了絕大部分的工廠設施。然而還是有一小段300個大氣壓的工藝管路爆炸, 兩塊炸飛的鋼片從前方擊中劉維華雙眼, 另有一塊砸在他後腦勺。送醫院之後他傷勢惡化,腦部內出血,接下來兩個月就做了兩次手術,移除血腫,為大腦減壓,但他依然處於昏迷狀態,甚至可能餘生都將處於無法蘇醒的狀態。至於莫莉,只受了輕傷,兩周后就出了醫院。

經一段時間治療后,劉維華依然在持續性植物人狀態,從中國上海某大醫院搬到美國進入了24小時需人照顧的療養院,需用維生器延續性命。 五年後即2012 年五月份, 主治醫生湯姆麥肯習將劉維華定為「永久性植物人」,認定已無恢復的可能,且從腦部活動的層面上看,他已經是死亡了。

劉維華的妻子大島明子來自日本,他們共同育有一個12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五年來,儘管大島明子竭盡全力試圖喚醒植物人丈夫未果,但當主治醫生湯姆建議對劉維華實施安樂死時, 卻很快獲得大島明子的初步同意。於是監護權審裁處頒發財政安排令,允許劉維華的妻子大島明子全權管理劉維華的財務以及百萬美元人壽保險,另外又委任公共監護人為劉維華的監護人,負責生命盡頭關懷計劃及相應的決定。

這些決定雖獲劉維華的妻子支持,但卻被劉維華在中國的弟弟和小妹的強烈反對,劉維華在湖南的弟弟和小妹請求將劉維華送往北京協和醫院治療,並願意承擔全部費用, 卻遭大島明子的反對,遂隔洋入稟法院起訴大島明子和公共監護人,反對其兩項決定,分別為實施安樂死和拒絕轉送中國醫治。

劉維華的妹妹劉新雨是做國際貿易的,不時有機會來美國,也聽到一些關於嫂子大島明子與維華的中學同學現任多倫多大學教授司徒國龍之間的風言風語,所以她除了起訴公共監護人,反對劉維華的安樂死外,準備一併起訴大島明子,指其決定有利益衝突,因為作為妻子的大島明子是劉維華一百萬美元人壽保險的唯一受益人。她聲言如若失敗矢言上訴,而大島明子則很坦然地面對那判決日子的來臨。

【報刊摘錄完】

此刻,楊菁掃了一眼,就把報紙還了回去。對望著朱莉婭說道:「這些我都知道了。」

「做妹妹的願意承擔全部費用照顧哥哥,做妻子的卻讓他死。您是不是覺得這個日本女人有點不近人情?」

「那倒不一定。」 楊菁說話的口氣出奇的平靜「她或許有她其他特殊的理由吧。」

「她特殊的理由恐怕就是百萬美元人壽保險和婚外情吧?」

楊菁用一種堅定而平靜的語氣說「我相信不是。」

「何以見得?」 朱莉婭有些許挑釁口氣。

「許許多多新聞報道即使是基於事實,也只是事實的表象。而很多時候事實的真相卻往往被掩蓋。人們往往只看到事實的曝光的一面而往往忽略了那不被了解的另一面……」

「那你知道什麼是這件事的『另一面』……」

「我也說不清……但我的直覺似乎就是這樣。」 楊菁的語氣溫婉平和,「假如……我是說假如,劉維華靈魂出竅, 看著自己毫無意義的軀體,對家人對社會都是負擔,也許他寧願選擇死去。」

「理性上似乎如此, 可是人應該更加是感情和良心的動物,劉維華是保護他人生命和公司財產的英雄,就算是植物人也得供養著。」 朱莉婭開始激動起來,「想一想, 如果他是你的愛人,你會這樣做嗎?」

「我不知道,因人而異吧。……我相信對大島明子來說,這是一個慎重而艱難的決定但卻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也許因為她非常了解她丈夫從而成全他而已。」

「我依然難以置信……活著,哪怕還有百萬分之一的希望能醒來呢,我總覺得那個日本女人有點冷血。」

 

「只能說我也非常相信安樂死是劉維華最好的結局,雖然這不能被證明是劉維華自己的選擇,可我寧願相信是。所以尊重他的意願也是一種關愛……」

「喔哦……你這口氣好像您認識他們似的。

楊菁抬頭看著朱莉婭,這個肚子里懷著奇迹卻滿腦子裝著好奇的女人,這個坐在對面心情急切而平靜地仔細聽著聊了兩個多小時的俏麗女人,她的一雙明眸閃閃發亮包含了對生活熱切的期望以及善良的同情心,彷彿從她身上看到了一個鏡中的另一個自己。人有的時候真的是很奇怪,不願意對身邊的人說知心話,一旦遇見一個有緣的陌生人卻也可以掏心掏肺。她想,不妨把壓在心裡的故事敘說一番, 或許可以釋免自己長日的臆想,同時也可以給人以某種程度的啟迪。

兩個女人面對面坐著,彼此都能感到對方的坦然和真誠。因為經歷過很多的世事,楊菁端莊俏麗,人淡如菊,眉目之間似乎藏著無人得知的秘密。當她們四目再次相對的時候, 楊菁很是坦白地說道,「是的,我認識他們!

此言一出,朱莉婭立刻愣住了,她看得出楊菁內心也在掙扎。像是給自己積蓄力量,楊菁沉默了幾秒然後接著說,「劉維華和司徒國龍都曾是我的中學同班同學,她的妹妹也和我時常有聯絡。」

身邊朱莉婭的充滿激情的臉傾刻凍結,現場空氣也似乎凝固了。她撲通撲通緊促的心也提到喉嚨,眼眸瞬間交替掠過錯愕、驚奇、憐惜和關愛。彷彿過了半個世紀, 她才有些激動地說:「你認識他們?……你認識他們?而且……很熟悉?」

「沒錯……我認識他們!」 任著朱莉婭的驚異,楊菁鎮定自若地答道,「……而且很熟悉。」

「這太不可思議了!太不可思議了!……沒想到新聞內線人物就成天在我身邊喝咖啡!」

「嘿,別指望我會傳播小道消息。」 楊菁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兩個女人的邂逅,不再陶醉於寂寞的美麗,一下找到共同的話題:那個她們共同關心的的故事。

……也是我們的故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5: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