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們星球最早最美味的這個甜品出自這家店!

作者:厚道人家  於 2018-12-10 00: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記事|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2評論


     今天一個上午都是二腳代四輪,用走的。到正午時分,我腳上還有勁,但是肚子不爭氣,吐嚕咕嚕叫著,說是餓了。沒辦法只能眼看著大教堂前別人排隊, 去沾葡萄牙國父詩人卡蒙斯和航海家達伽馬的遺骨仙氣。仙氣不能充饑,空的肚子需用真材實料填滿。我們只得走進附近一家中餐館午餐。哪想團友們剛坐定,目光就被對面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定睛一看,那又是一圈圈排隊的人群。今天上午我們已經見識過三條排隊的隊伍。第一條隊伍在航海紀念碑。第二條在貝倫塔。第三條在聖傑羅米諾修道院。那三個地方都是名勝古迹,化點時間排隊,我心甘情願。可是這第四條隊伍,莫非又有什麼好看的?雙車道的馬路不很寬,眾團友載著問號的目光很快折了回來。那裡沒有宏偉的建築,也看不到一點古迹的蹤影,那裡僅僅是一幢極其普通的、方方正正的、三層高居民樓房。排隊的隊伍是從樓房底層的店鋪里慢條斯理地蹣跚出來的。這是一家有著三個門面的店鋪。店鋪的藍色旗蓬在微風中飄著這個店的招牌:Pasteis De Belem。大家面面相覷,葡萄牙語,誰也懂。中國人天性喜歡湊熱鬧,這麼熱鬧的地方不去湊一分子,午飯都會吃得不香。於是大家開始找導遊,想要知道那裡熱鬧著什麼。導遊沒在飯店念他必須一定的經,他竟然跑到了對馬路去湊熱鬧。他擠在隊伍中,手裡拿著錢,看來要買東西。他不來伺候我們午餐,做自己的事,有個大媽在抱怨。飯店的大門暢開著,很快對馬路甜品的香味長驅直入。我們這才想起導遊早上一上車就神秘兮兮地說,今天要給我們買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導遊說,那是里斯本的特產,葡萄牙人的國民小吃,有百年歷史,名揚世界。傳到中國,也深受中國人喜愛。那會是什麼食物呢?導遊口若懸河地講了一通,賣了個關子,任憑我們口齒生津,懸念紛生?我在手機字典里,找到了葡萄牙語Pasteis, 與英語Pasties, 都師出同名,指向同一 種食物:餡餅。我腦袋裡立刻浮現出中國人鹹的牛肉餡餅,但是現在我聞到的空氣是甜的。葡萄牙人的餡餅長怎麼樣?怎麼會是甜的呢?

    我們吃著碗里的,望著碗外的,午餐一點不香。好在導遊辦事很利落,我們剛放倒筷子,他便汗淋淋,興沖沖地抱來三個食品盒。打開一看,蛋撻!黃燦燦,香噴噴的蛋撻奪走所有人的目光,引發所有人的口水。新鮮出爐的蛋撻,帶著餘溫被我迫不及待放入嘴中。一口下去,我即感到有點異常。我喜歡吃蛋撻,每次去中式糕餅店,總會捎帶一二個。現在放在我嘴裡的蛋撻,咬下去給我的感覺有點怪。它不是那種我非常熟悉的香酥,而是帶著一點韌勁,拒絕讓我一口咬斷。我牙齒不敢再用力,抽出蛋撻一看,那撻皮比一般的最起碼厚一倍。撻皮我不敢恭維,但撻心卻令我的味蕾受寵若驚好一陣。那入口即化的蛋凍、芬芳撲鼻的奶香和恰到甜處的滋味,使得我一口咬下,還貪婪地、窮追不捨地緊接著咬第二口。我一分鐘就了結了一個美好的懸念。不過癮,我伸出手再要第二個,導遊說沒了,一人只一個。我不得不把嘴巴閉緊,企圖把蛋香多留在唇齒間一會,把蛋味多藏在嗅覺中一會,要不然,別人都在回味再三的時候,我沒啥在嘴裡,豈不乏味?

    有的人每遇佳肴便狼吞虎咽,有的人則喜歡慢嚼細咽。我屬於前一種人。趁團員們慢慢品嘗蛋撻之際,我走出餐館,來到賣蛋撻的店鋪面前,想再買它一打,以飽口福。店鋪門楣上藍色的布蓬飄啊飄地引誘著我,布蓬上的 Belem又一次跳進我眼帘。Belem這個詞,我已很熟悉了。這是又一家開在里斯本Belem區,以Belem命名的物業。Belem, 以色列的伯利恆,耶穌的出身地。從這家店的名,從它賣的如此可口的蛋撻,從店鋪門口興旺的買氣,我思忖這家店一定有來歷。好在還有時間,我立刻在Google里挖礦。這一挖,不得了,我竟然挖出了一個金像-全世界蛋撻的開山鼻祖!最早的蛋撻,或者說我們這個星球的第一個蛋撻就是在這裡問世的。後來風糜澳門的葡式蛋撻、進軍中國的肯德基蛋撻、含有南國風味的芒果蛋撻 、星巴克式的卡布奇諾蛋撻 、色彩誘人的黃桃蛋撻等等、等等,都是這家店的徒子徒孫。

    我不由地立正,站在這家店鋪前,仔細端詳。它除了門面寬一點以外,與任何一家甜品店沒什麼兩樣。藍色的門蓬有點褪色,白色的粉牆斑跡累累。玻璃窗像是一張老人的臉暗暗的,一眼望去,看不清也猜不著這張臉的後面藏著什麼。就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店,在馬路上走,分分秒秒都會擦肩而過。人不可貌相,商家店鋪也是如此。就這麼一個小店竟然名揚四海!

    這家蛋撻店離我們上午路過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一個街口。蛋撻走進買賣領域之前,它在這家修道院棲身過一段時間。1820年葡萄牙爆發了自由革命。1834年當局關閉了所有修道院。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們為了生存,嘗試製作一些甜品出售。那時洗衣服後過漿都用蛋清,大部分蛋黃都丟了。蛋黃好吃,還有營養,丟了可惜。修女們把蛋黃留了下來,配上奶製品和糖,包進手捏的麵皮里,烘製出最早的蛋撻。於是,1837年,以蛋撻為主打的Pastéis de Belém開業了。蛋撻一被推進市場,便俏然走紅,迅速被裡斯本居民接受,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一百八十多年來,這家店就一直沿襲著傳統的秘方,蛋、奶油和糖的比例從來沒有失調過。味道從未變化過,連它的賣相也沒變。皮是手捏出來的有點厚。(一百多年前習俗,蛋撻皮是扔掉不吃或給窮人吃的。這一點一百多年後變了。是現代的人變饞了呢,還是變窮了?這,不變的蛋撻管不著。)現在的蛋撻仍保留著它原始的模樣,表面沒有模子精緻的印痕,看上去還有點粗糙。但是蛋撻的色香味俱全,沒有形,食客不在乎。他們照樣心致勃勃地排隊,照樣滿懷渴望地被它送入嘴中,照樣非常熱情地把它排進世界食品的名食榜內。

    蛋撻的香味,像只無形的手把我拉進店內。店鋪外的人流把我弄得有點目眩,而一走進去,我簡直就要昏倒。裡邊不算小的二大間餐廳塞滿了男女老少。五六十張四方形的鐵制小桌周圍,紛飛著蛋撻的香味,涌滿了食客們的風生談笑。黑色的桌面把一盤盤金黃的蛋撻襯托得既活潑又生動。這個店也出售其他甜品,但是食客們到這裡來是專攻蛋撻的,因此這麼許多小桌上幾乎清一色地放著蛋撻,還有的就是裝肉桂粉的瓶。哦,蛋撻上再撒些肉桂粉,味道會更香?這我倒沒嘗過。正想和著肉桂粉再來一個甚至一打蛋撻。心中的自己在慫恿我的腿去排隊,但是望向店門口那長龍般的排隊隊伍,我不禁望而生畏。我只得倚靠在彩色磁磚砌成的牆角,環視整個店堂。看著食客們搖頭晃腦,忘乎所以的吃相,我不敢久留,生怕再多站一秒,唾沫會流出來,那多出洋相。(待續)

(解惑之旅-兩牙游 旅遊日記 八月二十六日 )  (之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南沙2 2018-12-10 01:06
饞煞你
回復 厚道人家 2018-12-10 04:13
嘗到最早的蛋撻,是我這次旅遊的一個收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