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疫情加水災上海人不能再豁胖開始『做人家』

作者:bobzhou  於 2020-9-15 22: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疫情加水災上海人不能再豁胖開始做人家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口號。

年初的疫情,加上幾個月的水災,上海人都明白,中國從糧食到副食品的供應越來越緊張,萬不得已只有省吃儉用了。

說『省吃儉用』,那『省吃儉用』里的『儉用』二字還是關鍵。

今年很少聽說有什麼單位,或者什麼人還拿到多少獎金。

剛過教師節,教師都說沒有發過什麼錢。

倒是時不時來個『奉獻、捐款』,從工資里扣,沒有好商量。

 

這些年,上海人響應政府號召繁榮市面,養成的豁胖好習慣終於要落下帷幕。

在上海老百姓口中,有一個與『豁胖』成鮮明對照的反義詞,叫「做人家」。

終於,上海人的老習慣『做人家』又從新登場。

 

說一個人會「做人家」,就是誇他節約、會過日子。中國人的文字很有意思,在「人家」前面加個「做」字,勤儉持家的形象,一下子躍然而出。仔細體會,這個「做」,意思還很豐富。

過去的上海人既講究腔調,也注重勤儉。第一層意思,是節儉、不浪費。儘管上海開埠后,很快就成為一座極盡繁華的大都市,但上海的老百姓過日子,卻無比務實,繁而不虛、華而樸實,在勤儉節約方面堪為楷模。在上海,菜市場被稱為「小菜場」,不管你買的是雞鴨魚肉還是蘿蔔青菜,只要放進菜籃子就是「小菜」,大概這個「小」字,就足以傳遞出節儉的韻味兒:在「小菜場」買肉,可以篤悠悠地只買1兩,夠炒一頓肉絲就行。上海人早上吃泡飯,一塊腐乳要分成兩半,一天吃一半。去飯店吃飯,剩下的絕對是要打包回來的。真的是把節儉的品格,在一粥一飯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還有上了點歲數的人,喜歡用老透的絲瓜筋洗碗,用淘汰下來的汗衫剪成條扎拖把,只要能自己做的,盡量不去外面買。今天,我們倡導「小份」、「一頓光」的餐飲方式,過去在上海早已是自覺習慣。現在在飯店、食堂,連一塊紅燒肉、一隻蝦都能買了。

 現在的「做人家」的第二層意思,意味著要在節儉的基礎上用心經營,這樣方能成就一個好的人和好的家庭。上海人雖然節儉,但善於動腦筋創造,把家裡操持得清清爽爽,把家人打扮得光鮮筆挺,把全家的日子過得美美的。

過去最典型的就是「假領頭」的發明,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不怨天尤人,而是用最少的布料,維持最大的體面,洗換也方便。不少上海人家裡,都有用「零頭布」拼成的窗帘、桌椅套,花點心思,既便宜又時尚,還不會和別人家重樣,體現每個「家」的個性。總之,大家習慣於做事「細膩」「講究」,花小錢過上精緻舒適、「有腔調」「有格調」的生活。

現在政府希望大家都是,物質上 「做人家」,精神上越能豐盈起來。

說,但凡「做人家」的家庭,大部分都和和睦睦、謙和包容的,因為他們懂得艱苦奮鬥,懂得家庭責任,懂得用心用情,在舉手投足間,潤物無聲地去擁抱美好生活。

 

中國人還是做中國夢。萬不得已的「做人家」,或許是比『豁胖』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2: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