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確實如此。我家先生不喜歡吃中餐,唯獨對餃子情有獨鍾。為討領導歡心,我費了力氣學做餃子。可是我的餃子皮總是做不好,退而求其次,我就用店裡買來的冷凍餃子皮。試過很多品牌,冷凍餃子皮總是有那麼一點差強人意,就是不如手工擀的餃子皮有筋性。
在經歷過無數次煩惱和妥協后,我決定不再逃避和退讓,堅決地將冰箱里的冷凍餃子皮通通扔進垃圾桶,認認真真地拜師學藝。
上周五,我邀請一個朋友來我家,專門教我手工擀餃子皮。說起來,認識這位朋友還頗有戲劇性。我們起源於網路,開始於微信。當她添加我到微信聊天的時候,我第一句話是,「謝謝你!!你在哪裡?國內還是海外。」
她告訴我她在密蘇里州。」哈哈,至少沒有遠隔千山萬水」,我想。
繼續往下聊,發現我倆越住越近,不僅都住在大堪城,還都在密州堪城。再將地址一對照,哈,我們相隔僅僅10分鐘車程!
見過幾次面,一來二往,我留心到她會做餃子,味道還真不錯。這下可好,網路+微信將一個正宗的北方餃子師傅送到我家門口。
擀手工餃子皮,第一步是和麵糰,據說這一步非常重要。麵糰和得好,不軟不硬,延展性強,不僅易於擀皮操作,而且口感細膩順滑,還致使餃子冷凍后再煮不破。
朋友將一定量的麵粉倒入玻璃容器內,然後加入少量溫水,不斷揉搓,不斷體驗,再適量加水。這樣反覆幾次,一個光滑的麵糰就做好了。她將麵糰放入冰箱內,放置15分鐘,說是「醒面」。
第二步是做面段。朋友先在木板上鋪上恰到好處的乾麵粉,然後取一麵糰,揉成直徑2.5cm左右的長條棒,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小麵餅,再用掌心將小麵餅壓扁。
第三步擀麵皮時,她一手捏住小麵餅一角並不斷旋轉,另一手掌壓擀麵杖並往複滾動,瞬間就將小麵餅碾壓成周邊薄、內心厚的的圓形麵皮。
第四步即是包餃子。朋友帶來自家種的韭菜,我也去超市買來新鮮的大白菜,怕的是先生不喜歡韭菜的味道。韭菜餡里加放了碎韭菜、豬肉末、蝦塊、薑蓉、少許蚝油、少許生抽、少許香麻油、幾撮雞精、幾撮食鹽和幾撮白砂糖。
朋友現打散兩個雞蛋,攪拌均勻。在鍋內把油燒熱,倒入攪拌好的雞蛋,等雞蛋凝固后關火,然後再將大一些的蛋塊用鏟子鏟碎,晾涼後放入韭菜餡中。
朋友還教我一個做蔥油的辦法。也是在鍋內把油燒熱,倒入切好的蔥段,等蔥段變焦后關火,剔除蔥段,扔棄,將冷卻后的帶蔥香的油倒入韭菜餡中。
我自己準備的白菜餡就簡單多了。白菜餡里加放了碎韭菜、豬肉末、蝦泥、薑蓉、少許生抽、少許香麻油和幾撮食鹽即可。
包餃子的時候,我真心覺得這餃子皮擀得好:筋道、柔軟、不硬、不粘,既可以很容易地包住餡,又輕薄不破。餃子包好后,朋友又手把手地教了一遍如何煮餃子。
餃子出鍋后,我自己先夾起一個嘗一嘗。真是余香滿口、美味非常。請先生也嘗幾個,他居然吃得津津有味,一點也沒有介意韭菜的味道。據朋友介紹,韭菜又叫「起陽草」,具有溫中下氣、補腎益陽等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韭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防、碳水化合物、鈣、磷、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成分,並且有很好的消炎殺菌作用。韭菜還含較多的纖維素,能增進胃腸蠕動,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朋友叮囑我,要真正學會手工擀餃子皮,最大的訣竅是要多實踐、勤揣摩。這個周一,美國國慶節,我自己在家實踐起來。我學著朋友的模樣,在玻璃容器內放入一定量的麵粉,加入少量溫水,不斷揉搓。我也遵循朋友的範例來醒面。
可是當我做面段、擀麵皮的時候,我就體會到手藝的高下。我和的面有些粘手,每次都要撒些乾麵粉,才能保障麵皮不粘住木板和擀麵杖。如此操作就費時費工,包的時候也不那麼得心應手。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訣竅」啊,我慨嘆道。
「多多實踐(more practice)」,先生笑道。
可不是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和孩子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