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孟子》一上樑惠王上7(五)2020-10-23-20-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RtgG8nKlo&list=PLIIlVXhpt_DwyTj0dOzvSPjTyttofSe-H&index=14&t=2382s
相關文案:
主話題:第一篇(上)梁惠王章句上
第七章之(五)、——
解析:「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指責,非難)枝(同「支」:抵禦,抵抗),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即孟先生講:「此施捨恩惠夠得上用來比及主人飼養家禽家畜,而其功效尚且達不到諸多姓氏家族之餵養子嗣而作為私產以圖感恩回報,相比之下在性質上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然而客觀法理之公序於五音之一羽如果得不到糾正,那便是因為不運用公權力之監督機制於眾耳之品鑒;公位私權者視而不見公眾輿情如乾柴欲焚之烈火,那便是因為長期矇騙大眾而不採納文明開明之覺悟所代表之公權;諸多姓氏宗族之大家長視而不見如師保貴胄(zhòu)之家庭教育,那便是因為不效勞親愛之情誼於人生價值之傳承。一直以來乃作主者之所以最終作不了主,乃因為長上者之不自主,並非因為幼下者之不忍受。」
王者問:「不自主者和不忍受者兩相對照有什麼區別?」
孟先生講:「等級制度像高山一樣層級挾制奴才乃在於王法特權超出眾多同類事物所聚積之下位,衣冠者話說:『主子本人受不了縱慾而奴才本身受不了戒欲。』憑心而論乃確實是管不了別人也不可能被他人管得了。奴才冒充大神指責抗擊主子,衣冠者話說:『大神受不了謊言被大仙拆穿而殉教徒受不了被異教徒欺騙。』憑心而論乃不自主者管不了自己,而不是受不了去管或被管。一直以來乃作主者之所以最終作不了他人之主,乃因為客觀上主子太多而同類互斗;主子作不了自己之主,乃因其主觀上騙子對騙子而同類互斗。」
迷信當中乃殉教徒各為其神而同類互斗。
私禮當中乃奴才各為其主而同類互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