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為什麼要感謝日本侵略呢?

作者:hwangjinzi  於 2013-1-23 19: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評論

在多種場合說過感謝日本侵略,為什麼要感謝日本侵略呢?因為借抗日之名、或趁抗日之機,大概得到了如下好處:

(一),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得到的個兩個好處。

雖然我們知道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斯大林給中共的一個陽謀,而中共把它變成了一個陰謀」。(《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萬歲》2005年8月13、14日,辛灝年先生在美國達拉斯、休斯頓的演講),但是,我看到中共在實施這個陰謀的過程中,首先得到了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中共借「宣言」之際,從輿論上阻止了國民政府大舉剿共的行動,從而避免了全軍覆沒的下場。

蔣介石從1931年抗日以來,中共不但沒有向日軍開一槍,反而在江西實行武裝暴動與武裝割據,並且還成立了國中之國。的行動雖然不是為了配合日軍侵略,但它卻起到了配合日軍侵略中國的作用。遇到這種情況,不只是國民政府要去剿匪,就是其它國家遇到類似的事情,那也是要剿匪的。

國民政府經過五次圍剿行動之後,中共於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開始逃跑。「一年後共產黨長征逃亡到陝北時,中共紅軍主力由八萬多減至六千人」(《》第17頁)。這六千人加上陝北劉志丹、高崗的部隊共兩萬人馬;除去文職與後勤人員及家屬外,只有1.2萬條槍。

對於中共1.2萬條槍,蔣介石如果派大軍進行圍剿,中共就會被一網打盡。但是,在兩個月前,中共發表了《八一宣言》,阻止了國民政府大舉剿共的行動。請看《八一宣言》是怎麼說的:

「無論各黨派在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政見和利害的不同,無論各界同胞間有任何意見上利害的差異,無論各軍隊間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敵對行動,大家都應當有『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首先大家應該停止內戰以便集中一切國力(人力、物力、財力、武力等)去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中國近代現代史》下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2003年出版,第24頁)

中共不僅對蔣介石掛出了「免戰牌」,而且面對全國人民表態要抗日救國了。蔣介石是繼續剿共還是停止剿共呢?如果蔣介石像那種「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思想,蔣介石就會果斷地消滅中共;如果蔣介石按照中共目前有些人所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說法,蔣介石就堅決果斷地剿滅共匪;如果蔣介石按照中共少數人所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的」的說法,那麼,蔣介石也會消滅中共。但是蔣介石沒這樣做。中共的表態讓人覺得中共變好了。中共既然不造反了,那就不能再去剿滅了。雖然當時有小部隊發生摩擦,但小部隊發生摩擦也不會導致中共被消滅。這樣,中共就避免了即將遭到的滅頂之災。

第二個好處是中共對「工人、學生、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實行統戰,騙取了一部份不明真相的人們的信任。

中共高中歷史教科書上說:「他()指出:目前政治形勢的基本特點是日本帝國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內階級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活動匯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必須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共產黨和紅軍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起人,要成為抗日政府和抗日軍隊堅持的台柱子」。

日本侵略中國有四年了,中共視而不見;一但自己面臨被剿滅的危險,中共立刻就看見了日軍侵略,並且還提出要領導抗日,還要成為什麼什麼台柱子。中共的口氣很大,就像一個長期違法犯罪的人,不僅表示要改邪歸正,而且還要建功立業,比好人還要好了。

當然抗日救國的口氣大是好處,要建功立業也是好事。正因為是好事,中共的表態才能騙取一部份不明真相的人們的信任。但是,《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萬歲》這個演講說的很清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過是一個陰謀罷了。

(二),以抗日為藉口的假投誠所帶來好處。

蔣介石雖然沒有派大軍去圍剿中共,但是,中共的日子卻並不好過。這之前逃亡了一年,人困馬乏,急需修整。可是輜重,給養卻無補充。紅軍剛到陝北時,高崗曾說紅軍是一群破衣爛衫的乞丐,實在是因為無後勤補充造成的。再比如說,紅軍當時快斷糧了,親自打借條向劉志丹借了五千塊大洋,才解決紅軍一時的吃飯問題,同樣也是因為無後勤補充所致。

但是,比穿衣吃飯更難解決的問題是:擺在中共面前的兩條路都不好走。

第一條路,如果中共不去搶劫別人的財產,生存就會存在困難。

中共以前的生活供給是靠搶劫而來的。王明在《中共蘇維埃政權的經濟政策》一文中說:「以前紅軍的供給是怎樣來的呢?前此紅軍供給的主要來源,第一,是沒收地主、軍閥、官僚、紳士等方面的財產及儲存品;第二,佔領新區域和新縣城市;第三,奪取國民黨軍隊的糧餉軍裝;第四,蘇維埃政權在蘇區徵收賦稅。」

中共沒收地主、軍閥、官僚、紳士的財產、以及中共在統治區內收稅,是誰給它這個權利?誰都沒給它這個權利。中共這個權利是自封的,是不被大多數中國人民所接受的。中共在名義上自稱是沒收,自稱是收稅,實際上中共就是在搶劫。中共如果不去搶別人的財產,生存就會存在困難。由此看來,這條路暫時還走不通。

第二條路是中共繼續「雙搶」,但這條路可能會更加走不通。

所謂「雙搶」,一是搶民間私人財產,二是搶官方財產。從民間情況來看,讓中共頭疼的是陝北的地主也不富裕,即使是打土豪也搶不到什麼東西。其次是黃土高坡的軍閥、官僚、紳士又少得可憐,即使是去搶這些人的,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從官方情況來看,如果中共繼續攻城略地,武裝搶劫,那麼國民政府就會名正言順地派大軍剿滅中共。如果是這樣,就有可能被俘虜。這樣看來,第二條路是走不下去了。

在困境之中,為自己也為紅軍找到了一條生存之路,借抗日之名,投靠蔣介石,從而得到生存物質與作戰物質。

據《那時的文化界》文中所說:1936年12月1日,朱德、等19位高級將領聯名致電蔣介石:「吾人敢以至誠,再一次請求先生,當機立斷允許吾人之救國要求,化敵為友,共同抗日,則不特吾人之幸,實為全國民族唯一之路。」

這裡初步一看,好像是要求抗日,還要請蔣介石批准,不是這樣一回事。要抗日,可他沒有後勤作補充,拿什麼抗日呢?是要求加入國軍之後再抗日。只有加入了國民黨軍,軍餉、武器、彈藥、輜重、給養、醫療等等才有保證,才能抗日。因為打仗必須要有經濟作後盾。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沒有後勤保障,前方的仗是很難打的。當時吃飯都成問題,哪裡還有本錢去抗日呢?為此,19位中共領導人才去請求蔣介石了。

11天後,西安事變爆發。中共教科書上說蔣介石被迫接受「聯共抗日」,以及中共目前宣傳「聯蔣抗日」,這都是中共顧及自己臉面的說法,中共實際上就是投誠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之後,整整七個月過去了,可是,對於國共聯合抗日,蔣介石仍難下決心。對此,決定借民主人士的力量,敦促蔣介石聯合抗日,於是,寫下了一大摞信,分別發給了馬敘倫、蔡元培、馬相伯、馮玉祥等70餘人。」「(1937年)8月18日,蔣介石召見周恩來與中共代表團表示『同意將紅軍收編為國民革命軍』。周恩來雖不滿意『收編』一詞,但蔣介石明確表了態,所以他也就沒去苛求字眼。就這樣,第八路軍誕生了,下設115師、120師、129師。」(《黨史天地》雜誌,2012年第20期第26頁)

中共是聯蔣抗日嗎?我們看到中共聯蔣是聯上了,但是不是真正為了抗日呢?請看下面兩段話:
「1937年8月25日,共產黨幹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在延安以東50公里的地方召開了洛川會議,當時的總書記張聞天做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的題目是《學習列寧》,為什麼要學習列寧啊,學習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是怎樣讓俄軍的軍隊在一戰當中失敗,讓俄國被德國人打敗,那也就是在這場抗戰當中我們不要打,我們的辦法是要求使得日本侵略我們中國的時候,讓國民黨南京政權被日本人打敗。將來(江山)不就是我們的了嗎?所以他決定了一個日蔣火拚的策略。」(《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萬歲》2005年8月13、14日,辛灝年先生在美國達拉斯,休斯頓的演講)

的前秘書李銳先生,今天在健在,八十九歲了,1999年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回憶在八屆十中全會上的一個講話。說:『我當時告訴你們(他對劉少奇這些人說的),叫你們不要打日本,你們開始不相信我,現在還是我的注意對吧。抗戰開始以後,中國有三股力量,那就是國共日三方,共產黨應該怎麼辦?共產黨就應該讓國民黨和日本人拼嘛!拼完之後江山自然才是我們的嘛!』秘書李銳先生在1999年出版的《八屆十中全會回憶錄》上,白紙黑字的寫著這段話」。(同上)

很明顯,不是為了抗日,而是為了利用抗日坐收漁利,從而竊取大陸政權。「抗日」只不過為「聯蔣」充當了一個藉口而已。

那又為什麼說中共是假投誠呢?因為蔣介石面對周恩來和中共代表團的態度很明朗,「同意將紅軍收編為國民革命軍」。「收編」是指對於起義、投誠、投降以及其它願歸附自己、投靠自己的武裝力量進行收容和改編,包括戰場上被敵人打散的,而又願意重新歸來的散兵游勇。如果幾隻軍隊聯合抗擊某某,都不存在誰收編誰這種形式。如中國遠征軍與美軍在印緬聯合抗日,遠征的國民黨軍與美軍不存在誰收編誰。再如二戰期間多國部隊聯盟共同抗擊德軍,「盟軍」之間也不存在誰收編誰。即使是中共所說的「抗美援朝」中的中朝雙方之間也不存在誰收編誰的事情。幾支部隊聯合執行一項任務時只由其中一方去領導、指揮那是正常的,但不存在收編這個事。如果中共講收編即是聯合,那麼龍雲、盧漢所率領的國民黨軍被中共收編時,中共怎麼不說是國共聯合呢?張治中率領的國民黨軍被中共收編時,中共怎麼不說是國共聯合呢?再說遠一點,1931年,董振堂率領的一萬多國民黨軍在寧都被中共收編,中共怎麼不說是國共合作呢?因為收編與聯合從根本上講就是兩碼事。

中共不屬於起義。也不屬於投降,只能算做是投誠這一類了。

但是,我們看到蔣介石使用「收編」這個字眼時,雖然周恩來及中共代表團不滿,但並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蔣介石撤銷紅軍的一切番號,並把紅軍收編成自己的屬下,中共卻並不抗議;八路軍115師三位旅長(陳光、周建屏、徐海東)被蔣介石授予國民黨少將軍銜,中共也同樣默認,等等。中共為什麼不反對或抗議?因為中共知道,自己並沒有真正投誠,而是為了附體發展壯大自己的假投誠,私下早就為騙取這個附體發展的機會而高興去了。

(三),表面敷衍抗戰,暗中保存實力。

中共要做抗日政府和抗日軍隊的台柱子,中共要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抗日的口氣縱然大得不敢讓人相信。但真正面臨抗日戰場時,就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保存實力。

1,為了保存實力,主張八路軍慢騰騰地上前線。

從戰略角度考慮,紅軍(已被收編為八路軍)應分批出動,決定115師作為全軍先頭首先出動」。(《與林彪》延邊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06頁)

抗日前線十萬火急。雖然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同意八路軍上前線,但行動遲緩,拖拖拉拉。八路軍三個師,只同意出動115師,然後再決定從115師裡面出動一個梯隊。

「這時(1937年9月12日左右)林彪率領的一一五師第一梯隊還在原平一帶,行動緩慢,原因是火車時開時停。閻錫山急了,連忙指令戰區駐原平軍事交通辦事處派汽車,立即將一一五師送到大營,以便參加平型關作戰」(《與林彪》延邊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08頁)

八路軍第二梯隊於1937年9月23日才到達前線,「就在這一天,聶榮臻率第二梯隊來到了前方與林彪率領的部隊會合……」(《與林彪》延邊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12頁)

2,為了保存實力,選擇游擊站抗日。

有人說,保存實力的最好方法是不打仗。但是八路軍不打仗是不行的,因為八路軍不是紅軍。紅軍沒有向日軍開一槍一炮那是
說了算,八路軍從1937年8月25日至1940年底是蔣介石說了算(從1941年開始,蔣介石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之後,也就不怎麼聽蔣介石的指揮了)。如果八路軍一開始只吃飯,只領軍餉而不抗日,蔣介石是不允許的,所以選擇了既打仗又可保存實力的游擊戰了。

游擊能保存實力嗎?首先,游擊戰作戰原則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跑不贏就鑽,鑽不贏就化(化裝成老百姓),化不贏就假投誠或假投降;其次,凡游擊戰是指在敵後戰鬥,眾所周知,敵後總比前方安全,更方便保存實力。

3,電令周恩來去和閻錫山商量:要求八路軍用游擊戰鬥配合抗戰。

1937年9月上旬,「正在西安準備轉赴南京的周恩來已經接到
要其去太原與閻錫山商量八路軍赴晉事宜的電報,於是周恩來讓聶榮臻留下和他一起赴太原」(《與林彪》延安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206至207頁)

1937年9月16日,
電告周恩來、彭德懷說:「我軍應堅持既定方針,用游擊戰鬥配合友軍作戰。此方針在京與蔣(介石)、何(應欽)決定。周(恩來)、彭(德懷)又在晉與閻(錫山)當面決定,基本不要動搖此方針。(《軍事文集》第2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85頁)

通過周恩來與閻錫山「商量」之後,我們看到太原會戰中所有八路軍都不在抗日的正面戰場。如115師在平型關的東北方向伏擊了日軍的側背,夜襲陽明堡也是在敵後方,娘子關七亘村與雁門關伏擊分別是在日軍側翼和後方,並且都保存了實力。

4、為了保存實力,命令八路軍不打硬仗。

抗日戰場上,國民黨軍整師整團傷亡殆盡的比比皆是。如萬家嶺大捷中,馮聖法率領的58師,常德會戰中余程萬率領的57師與彭士量率領的暫編第5師,南口血戰中湯恩伯手下的89師,等等。

然而,1937年9月12日,電告彭德懷:「南京只做戰略規定,紅軍有執行此戰略之一切自由,堅持依傍山地與不打硬仗的原則,」(《軍事文集》第2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46頁)

5、為了保存實力,反對八路軍集中力量抗戰。

游擊戰可以化整為零地打,即便小部隊不保,大部隊還在。由此,反對八路軍集中力量作戰。如1937年9月中旬,林彪向提意見:我意應集中全師三股力量(陳光旅、徐海東旅、騎兵營與楊成武獨立團)作戰,「暫不應以做群眾工作為中心任務而進駐阜平。」

1937年9月21日,電告彭德懷,只同意林彪帶領陳光旅「相機給敵人打擊,暫不分散,這種一個旅的暫時集中,當然是可以的;但如許久還無機可乘時,仍以適時把中心轉向群眾工作為宜。」(《軍事文集》第2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54頁)

林彪拒絕了的電告,集115師三股力量在平型關的東北方向伏擊了日軍的側背。雖然電賀「平型關大捷」,但事後卻把115師一分為三,令他們各自分散打游擊去了。

6、為保存實力,反對八路軍打大仗。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打擊彭德懷時說:「當時打大戰觀念轉不過來,本應該分散發動群眾。」

是指彭德懷擅自打了百團大戰(實際是百排小戰)。《聶榮至秦回憶錄》上面說,認為百團大戰「這樣宣傳,暴露了我們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者對我們力量的重新估計,使敵人集中力量來搞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敵人集中力量來搞我們」,那麼保存力量的小算盤不就落空了嗎?

7、為了保存實力,對中國軍隊見死不救。

1941年5月中條山會戰時,中條山的北面與東面都靠近八路軍所謂的抗日根據地。在國民黨軍與日軍大戰中條中時,八路軍坐視不動,並且拒絕出兵相救,眼睜睜地看著四萬多中國軍人戰死,三萬多中國軍人被俘。

我們想到《八一宣言》上說:「無論各軍隊間過去和現在有任何敵對行動,大家都應當有『兄弟閻於牆外御其侮』的真誠覺悟」,以及中共說要做抗日的什麼台柱子。但是,我們看到中國在遭受外族侵略的時候,在的面前中國軍人的犧牲是次要的,中國國土淪陷是次要的,人民遭蹂躪是次要的,只有八路軍的實力不受損失那才是最重要的。

8、為了保存實力,拒絕打運動戰。

的軍事文集中,他多次要求八路軍打游擊戰,而不打運動戰。(即使把「平型關大捷」算做運動戰,那也是在國民黨的領導下打的,為什麼中共紅軍就沒有向日軍開一戰呢?)是不是沒上過軍校而不懂運動戰,也不知道抗戰要勝利就必須打運動戰呢?

事實告訴我們,明白抗戰要勝利就必須打運動戰的道理。1936年7月,與美國記者斯諾談到抗戰時說:「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的前進和迅速地後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選集》合訂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412-413頁)

總之,為了保存實力,做了一些令人害羞或羞恥的小動作;不過,這在他竊取政權之後美容宣傳中,經過大面積的「整容」,把丑遮蓋住了,把「美」留給了四九年以後接受洗腦教育的人們。

(四),設計「日蔣火拚」,得到了漁人之利的好處。

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中,由於前六年(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9月23日)沒有抗戰,后八年以游擊戰敷衍抗戰;把所有的陣地戰、正面站、運動戰統通留給了蔣介石。造成了日蔣火拚的局面,也導致了日蔣火拚的事實。國民黨軍「通過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役,38,000多次大小戰鬥,犧牲了三百多萬國軍將士,其中包括200多位將軍,損失了2,400多架戰機,4,300多名飛行員,所有海軍艦艇全部打光的代價,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我說不出國名黨軍眾多的抗戰經歷。但是,我們在此看看蔣介石指揮的22次大型會戰,也能了解日蔣火拚的一個方面。

1933年,長城會戰。國民黨軍以25萬主力部隊在華北長城一線,抗擊日軍10萬關東軍的入侵;
1937年7月,淞滬會戰。國民黨軍以70萬人馬抗擊日軍50萬人馬的入侵;
1937年8月,太原會戰。國民黨軍以40個師,抗擊日軍日軍六個師團與偽騎兵師的入侵;
1937年12月,南京會戰。國民黨軍以15個師,抗擊日軍4個師團與海空軍的入侵;
1937年12月中旬,徐州會戰,國民黨軍以60個師,抗擊日軍8個半師團的入侵;
1938年7月,武漢會戰,國民黨軍以50個軍,抗擊日軍陸軍12個半師團,海軍萬噸以下兵艦120艘,空軍400多架飛機的入侵;
1939年3月,南昌會戰。國民黨軍以4個集團軍及國民黨游擊隊,抗擊日軍三個半師團及海、空軍的入侵;
1939年4月,隨棗會戰。國民黨以5個半集團軍及國民黨游擊隊,抗擊日軍三個半師團的入侵;
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國民黨軍以22個軍抗擊日軍7個師團的入侵;
1940年5月,棗宜會戰。國民黨軍以21個軍抗擊日軍6個師團的入侵;
1941年3月,上高會戰。國民黨軍以5個軍的兵力,抗擊日軍兩個半師團和一個混成旅的入侵;
1941年5月,中條山會戰。國民黨軍戰死4.2萬人,被俘3.5萬人;
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國民黨軍以40個師,抗擊日軍約7個師團的入侵;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國民黨軍以40個師抗擊日軍約7個師團的入侵;
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國民黨軍以4個集團軍與另外三個軍,抗擊日軍7個師團的入侵;
1943年4月,鄂西會戰。國民黨軍以4個集團軍與另外1個軍,抗擊日軍7個師團的入侵;
1943年11月,常德會戰。國民黨軍以16個軍,抗擊日軍6個師團與4個偽軍師的入侵;
1944年1月,豫中會戰。國民黨軍以53個師及3個騎兵師抗擊日軍16萬多人的入侵;
1944年5月,長衡會戰。國民黨軍以16個軍,抗擊日軍九個師團與四旅團的入侵;
1944年9月,桂柳會戰。國民黨以16個軍抗擊日軍8個師團與兩個獨立旅及空軍的入侵;
1945年3月,豫西鄂北會戰。國民黨軍以20個軍,抗擊日軍兩個軍與一個師團的入侵;
1945年4月,湘西會戰。國民黨軍以18個師抗擊日軍約5個師團的入侵;

我們從以上會戰中看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國民黨軍的兵力總是多於日軍兵力,這主要是因為部隊裝備太差造成的。

「至於裝備上面,更是天差地別了。其實當時中央軍的精銳部隊,重武器和機槍火力也大大弱於日軍。根據當時日本軍方客觀評估,日本一個大隊(營)的火力相當於中國地方軍閥部隊的一個師。而中國方面客觀估計,日本軍隊的火力大約是中國軍隊的六倍。」(《黑夜奇襲,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最有效的殺手鐧》,刊載於《大眾文摘》雜誌2010年第12期)

以上是22次大型會戰。蔣介石除了在正面戰場與日軍火拚之外,在敵後戰場也有上百萬的部隊在堅持游擊抗戰。據《鮮為人知的國民黨敵後抗日游擊戰》等文章表明:

河北省主席鹿鍾麟曾組織了30至40萬人的游擊部隊在敵後抗戰。冀南有國軍181師在敵後堅持游擊抗戰,冀西與太行山南有孫殿央率部在堅持游擊抗戰。太原失守后,閻西山奉蔣介石命令率30個師在山西敵後游擊抗戰,同時還有衛立煌率四個半師在晉南堅持游擊抗戰。劉震東率部在魯東堅持游擊抗戰,孫桐萱率第三集團軍在魯西南堅持游擊抗戰,范築先率六萬人在魯西北堅持游擊抗戰,秦啟榮率部在魯北堅持游擊抗戰。韓德勤率89軍在蘇北堅持游擊抗戰,李明揚、李長江率部在蘇魯皖堅持游擊抗戰。黃紹竑率部在浙江堅持游擊抗戰。廖磊、張相澤率部在豫皖鄂堅持游擊抗戰。樊崧甫率部在湘鄂贛堅持游擊抗戰。第九戰區還有四個多師在鄂東南堅持游擊抗戰。1939年1月,國民黨新設冀察和魯蘇兩個游擊戰區,以鹿鍾麟、于學忠率兩地游擊部隊約35萬人馬在敵後堅持游擊抗戰,等等。

由此可見,在敵後方與日軍火拚的國民黨游擊部隊也不少。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打擊彭德懷時說:「我們就是要讓國民黨和日本人斗個你死我活,而我們從中發展壯大。」

(五),趁抗戰之機騙取擴軍經費,以及暗自生產鴉片以換取經費。

雖然利用日蔣火拚的策略消耗掉了蔣介石一部份實力。但知道,僅憑八路軍、新四軍幾萬人馬也仍然奪不了江山。所以在日蔣火拚的同時,正在隱蔽地擴大部隊兵員。

要求八路軍「做群眾工作」、「分散發動群眾」,這就是八路軍擴大兵員的途徑。在形式上就是去說服群眾抗日,去發動群眾抗日;實際上就是以抗日的名譽欺騙人民子弟去參軍。人民子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抗日隊伍是中共為了打內戰、奪江山而暗自積蓄的力量,也就去參軍「抗日」了。

為什麼要隱蔽地擴大部隊兵員呢?因為「做群眾工作」不是當時最高統帥蔣介石的命令,而是背著蔣介石私自下的命令。

那麼在暗中發展了多少人呢?1940年6月7日,八路軍總部向外公布,八路軍由原來的四萬人已擴大到了五十萬人;到抗戰結束,中共的教科書告訴人們,中共的正規軍隊已發展到了一百三十萬人。

中共發展這麼多軍隊,它的經費從哪裡來呢?這裡分兩個階段來說。

第一階段從1937年8月25日至1940年12月,因為這一階段是蔣介石在發軍餉。

據《那時的文化界》所說:1937年8月25日,蔣介石發給八路軍第一批軍餉是30萬塊銀圓。這以後,蔣介石每月發給八路軍63萬法幣(當時一法幣可兌換一銀圓),其中生活費30萬元、站務費20萬元,補助費5萬元,醫療補助費1萬元,米津貼補助及兵站補助費7萬元。以後軍餉增加到最多時是每月75萬元。

但是,八路軍、新四軍的軍餉被「卡」下來了。

陳毅在策反郝鵬舉時說:「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八年,生活待遇十分菲薄,官兵一律實行供給制,每個月一斤豬肉幾兩黃煙而已,就連我陳毅也沒有薪水,也是供給制。」(《策反:國共大決戰中六大策反事件真相》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第382頁)

每月一分不少地向蔣介石領取軍餉卻不向下面發餉,那麼中共每月就會多出一些錢,就用這個錢來擴充部隊兵員。

由於八路軍私自擴軍到了五十萬人,又因為新四軍「專打國軍、不打日軍」被宣布為叛軍,1941年1月,國民政府停發了八路軍與新四軍的軍餉。

第二個階段從1941年開始到1945年抗戰結束,這一階段是中共自食其力的階段。其發展經費來源有四個渠道:

一個渠道是延安開展大生產運動。但這隻能有飯吃,其經費根本不能滿足擴軍的須要。二個渠道是在戰鬥中奪取敵人的財物。因為是敵後游擊戰,所奪取的財物也不多。三個渠道是中共以抗日的名譽在香港或海外募捐。如陳嘉庚先生為了抗戰勝利,對中共捐了不少錢物。一生寫過的幾塊碑文中,其中就有陳嘉庚先生的一塊。四個渠道是中共在延安偷種鴉片,以換取擴軍軍費。《》與《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萬歲》都說道了這件事情。可以說,為了打內戰奪江山準備了八年。

抗戰之前,只有「兩萬人馬,一萬二千桿槍,所佔面積是三個縣」。因為日軍的到來,借抗戰之名和趁抗戰之機已發展到了一百三十萬正規軍,一百一十萬民兵,所佔地盤有一億多人口的生活土地。為後來奪江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要感謝日本侵略呢?

1957年4月和1959年3月,日本的淺沼曾兩次率領社會黨代表團訪中,期間受到了的接見,在與淺沼的談話中指出:「日本這樣的偉大民族,當然應該具有獨立和主權。和國民黨時代的中國相比,日本政府基本上不抓人、不殺人,日本軍閥過去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中國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既不能覺悟,也不會團結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現在還在山裡,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已沒有其它出路了,所以才覺悟起來開始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後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軍閥。」

日本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說。

日本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支持日本人民偉大的愛國鬥爭》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我們兩個民族現在是平等了,是兩個偉大的民族。你們這個民族是個很好的民族。日本人,誰要想欺侮他們,我看是不容易的。(同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談話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 

中日關係要趕快改進。過去我們一般中國人是不喜歡日本人的,現在我們很喜歡你們,看見日本人很高興。是不是你們過去佔了便宜而現在吃虧了?你們過去沒有佔便宜,現在也沒有吃虧。(同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談話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 

「吵過架、打過仗,這一套可以忘記啦!」 

中日關係的歷史是很長的,人類幾十萬年以來過著和平的生活,我們的祖先吵過架、打過仗,這一套可以忘記啦!應該忘記,因為那是不愉快的事情,記在我們腦子裡幹什麼呢?(同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談話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

「已經賠過不是了。不能天天賠不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把我們的關係改變了,剛才已經講到,你們是處於很好的地位,處於理直氣壯的地位。過去你們欠過人家的帳,現在你們不再欠帳了,而是有人欠你們的帳。你們現在很有政治資本,我們也有政治資本,向美國討帳。它欠了我們的帳,這一點,我想我是根本沒有講錯的。你們現在是輕鬆愉快了,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不同了,理由抓在你們手裡,是不是?對不對?對你們過去欠的帳再要來討帳,這是沒有道理的。你們已經賠過不是了。不能天天賠不是,是不是?一個民族成天嘔氣是不好的,這一點,我們很可以諒解。我們是你們的朋友,你們對中國人民看得清楚,不是把你們當作敵人看待,而是當作朋友看待的。(同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談話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

「不應由日本人民負責」 

有人不了解,為什麼中國人和日本人過去打過仗,現在還這樣親密。他們不知道,日本人民同壟斷資本和軍國主義軍閥是不同的。(同日中友好協會訪華代表團、日本民間教育家代表團等日本外賓的談話一九六一年十月七日) 

過去的戰爭應由壟斷資本、軍國主義政府負責,而不應由日本人民負責。人民為何要負責?如果說人民要負責,那末大家都來反對日本人民,那還得了!事實上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威脅、欺騙、強迫日本人民去當炮灰的。(同日本社會黨國會議員黑田壽男的談話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我們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只是限於反對帝國主義分子,一定要把美國帝國主義分子同美國人民劃分清楚。這個觀點在我們中國長期搞不清楚,是鬧了幾十年才逐步搞清楚的。在這以前,總認為侵略中國的國家的人都是壞的,這就產生所謂排外的政策。要講搞清楚,還是五四運動以後的事。共產黨成立以後,讀了一點馬克思主義,我們才鬧清楚世界是怎麼一回事,才知道政治結構、社會結構。(同參加中日青年友好大聯歡的日本各代表團團長和其他日本朋友談話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應該有獨立和主權」 

像日本這樣偉大的民族應該有獨立和主權。(根據日方記錄,毛在提到日本南鄉三郎曾說要把日本變為中國一個省時講這番話的。毛表示,日本成為中國一省是不可能的。——本文注)(同日本社會黨國會議員黑田壽男的談話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原子彈損害了日本人民」 

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個原子彈,損害了日本人民。因此使美國在世界大部分人民中間的名聲不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政府是強迫日本人民進行侵略戰爭的,但後來起了變化,遭到了美國的原子彈之害,所以日本人民,包括某些政府人士也反對核戰爭。(同參加在日本召開的第十一屆禁止原子彈氫彈世界大會後訪華的外賓談話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二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hwangjinzi 2013-1-24 19:50
拍我?還是拍老毛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