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筆糊塗帳,是非全憑後人說。
1974年批林批孔,我那時三歲多,還沒開始認字,是個標準的大文盲。
我看《連環畫報》,孔老二誅殺少正卯。
看不懂劇情,靠猜。
所謂面由心生,我能分辨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圖畫書上的少正卯儀錶堂堂,方面大耳,目光炯炯,符合我兒時正人君子的形象標準。
孔老二枯瘦乾癟,一副猥瑣樣,一看就是個奸詐小人。

少正卯被孔老二誅殺,曝屍街頭三天,他的人頭被割下懸於電線桿上示眾。
孔老二殘害忠良,真是罪大惡極。
不過爺爺一直稱呼孔老二為孔聖人,奶奶也在家裡供奉關公。
我那時覺得他們就是迷信,馬列主義你不信,凈信些封建糟粕。
後來,哥哥在學校里考試語文,一道題,
「子曰是什麼意思?」
哥哥回家問爺爺,爺爺說,
「子曰就是孔子說的意思。」
孔子就是孔老二,他說過很多話,爺爺都深信不疑。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這話說的貌似有些毛病,孔老夫子口無遮攔,得罪了半邊天。
去問爺爺。
他說,
「女人愛翻舊賬,心細,記仇,小人也記仇,都得罪不起。」
我問,
『』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是什麼意思?『』
爺爺說,
「最得罪不起的人,也是最容易得罪的。」
哦。
得罪不起,又最容易得罪的,奶奶算不算一個?
也許是吧,奶奶愛嘮叨,不算好脾氣。
爺爺戴著壞份子的高帽子很多年,一家人跟著遭株連。
哥哥上小學,在學校里跟同學打架,老師把他單獨叫出來罰站,問他什麼階級立場?
哥哥不懂,回家問奶奶。
奶奶跑到學校找老師大吵大鬧,
「小毛孩打架分得清誰對誰錯?動不動上綱上線,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知道什麼叫階級立場?」
村支書說奶奶頑固不化,像是個到處罵街的潑婦。
潑婦算不上半邊天,得罪了她沒人在乎,奶奶自己倒是因為多管閑事得罪了不少人。
街坊鄰居夫妻吵架奶奶要去管;
隔壁家后媽拿掃把打孩子,她要去管;
村幹部打人,她要去管。
叔叔說,
「這些事情你管的了嗎?周圍一圈人都被你得罪了。」
你得罪我,我得罪你,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亂套。
不過我覺得奶奶還是有些不一樣。
奶奶護犢,她對朋友,對家裡人還是不錯的。
奶奶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侄子,侄女有,她還認了三個乾女兒。
孩子們長大了,逢年過節來看她,家裡好熱鬧。
帶來的吃食,那些水果,點心,最後都進了我的肚子。
勞心,勞力,奶奶的背彎了,差不多都成90度了,從我記事起,就是。
2008年回老家探親,是奶奶第一次見到我兒子。
第一代人遇到第四代人。
一歲的小傢伙推著小凳子滿屋跑,88歲的小腳老奶奶彎著腰跟在後面,生怕凳子倒了,孩子摔到。
兩個人停下來,在談論什麼?
小乖乖,你能聽懂老奶奶說什麼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