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暴力美學」是個偽命題

作者:楊立勇  於 2019-8-4 09: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英文分享

(楊老師翻譯筆記)

「暴力美學」是個偽命題

乍聽到「暴力美學」這個詞語,本能地認定它是個oxymoron(矛盾修飾法),即由兩個自相矛盾的詞(「暴力」與「美學」)組成的片語。後來去查了它的英文原文,卻原來是:Aestheticization of violence(「對暴力的美化」)。恍然大悟:原來「暴力美學」不是一個美學概念,而是一種社會行為現象!

給殺戮和暴力披上一件「審美」的外衣,可能是人類獨有的現象。縱觀人類歷史,暴力與藝術幾乎像孿生兄弟一樣如影隨形:古羅馬神話,古希臘悲劇,莎翁悲劇,西部牛仔片,警匪片,黑幫電影,偵探推理片,驚悚懸疑片,漫威電影,戰爭片,災難片,星際科幻片,等等。

其實,所謂「暴力美學」,不僅僅只限於舞台影視,現實生活中也俯拾即是:角鬥士,紳士決鬥,西班牙鬥牛,哈薩克叼羊比賽,拳擊,UFC格鬥,. . . . . . ,幾乎所有觀賞性的暴力行為,都可以被貼上「審美」的標籤。

當然,有了彩色膠片數碼技術以後,電影成了演繹「暴力美學」的最佳媒介:刀光劍影處噴薄而出的殷紅血液艷若桃花;慢鏡頭讓子彈飛一會才慢慢穿過眉心,潔白如牛奶的腦漿燦爛綻放,那色彩,那線條,猶如抽象藝術家在畫布上恣意作畫,煞是好看;古惑仔的紋身和刀疤;切腹的日本武士雪白的和服慢慢滲出點點梅花;被撞飛的汽車在空中打轉的弧線;拳擊手套打到腮幫血口噴人的瞬間;都很有藝術范兒。當然,這種審美的前提是:審美者都是暴力的觀賞者,而不是承受者。這也符合中國傳統的「香遠益清」的審美原則,即「暴遠益美」。

既然「暴力美學」並非一個美學範疇,而僅僅是一個泛審美的概念,那麼「暴力美學」其實就是一個偽命題了。不過,既然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聽起來比較高大上的以訛傳訛,又何苦吹毛求疵呢?或許,像「long time no see 」一樣,訛被傳久了,竟然也就變成真的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3: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