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北美愛斯基摩人玩的『翻絞絞』和「打峐」遊戲是其祖先來亞歐大陸的新佐證嗎?

作者:亦云  於 2019-1-6 01: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難忘童年|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3評論

剛剛在youtube上觀看了1943年拍攝的有關加拿大北部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情景紀錄片,被愛斯基摩人頑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所感動,在觀賞資料片過程中特別注意到了愛斯基摩人玩的兩種遊戲,跟我童年時玩過的『翻絞絞』「打峐」大同小異(這兩種遊戲名稱在家鄉都是口口相傳的,從來沒有文字的,這裡的文字還是根據遊戲內容第一次自己寫的),這兩種遊戲可否成為愛斯基摩人來自亞歐大陸板塊的新的佐證呢:

 

1) 『翻絞絞』遊戲 (男女老幼都可以玩

愛斯基摩人用獸皮做成的細繩首尾打結連在一起玩的遊戲,愛斯基摩人玩的遊戲跟我們小時候玩的幾乎一模一樣,我們稱作為『翻絞絞』,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玩的是一個人用手設定『姣姣』,另外一個人用雙手把對方設定的『姣姣』翻轉到自己的雙手上,從對手雙手的中間的『絞絞』部分找到著手點,用手指把『絞絞』飯到自己的雙手上,構成的『絞絞』也許是不同於對手的,難度更高的『絞絞』,也可以是比對手的稍微容易的,或者簡單的甚至一樣的,如此往複,最終,輸贏決定在於對手無法成功的把「絞絞」翻轉到自己手上為止。愛斯基摩人玩的只是用雙手在不斷的轉換絞絞的形狀而用來娛樂,如同不斷變換圖案相互取樂。

夫妻兩個相互比賽看誰翻的絞絞好看

2) 「打峐」的遊戲(只適宜於男的玩)

從截圖可以看出,愛斯基摩小孩把稍微大一點的四方四正的兩個石塊並排立起來,然後再用比較小的石塊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拋出去,目的是砸倒豎立的石塊,他跟她媽媽相互比賽。我童年時在村裡也玩過跟這個基本相同的遊戲。只不過規則相對複雜一些。一般是把半截磚頭並排豎立起來,磚頭的數量取決於玩伴的數量,也可以是兩人比賽,也可以是不同的隊比賽。根據距離不同,晉級,那個人(隊)先達到在最遠的距離把豎立的磚頭全部打倒為獲勝者(隊)。晉級從近到遠,隊員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只有一次幫助的機會,若是全部磚頭都被打倒,該隊就可晉級,若是隊員把同隊的別人的磚頭砸到,則該隊員要倒回到前面的一級。晉級由近及遠依次有: X牛,夾腳,挑羊,前逗,打峐:

(1)X牛(也許是不適宜於女性玩的主要原因,也許是對男孩子的性啟蒙教育)

距離豎起的磚頭大概是一米左右,隊員把用來砸磚的小石塊雙手托住放在襠部,然後向前一攻,石頭飛出砸倒豎立的磚頭為獲勝,這個步驟因為有點兒童不宜,後來逐漸的被捨棄掉。

(2)夾腳

大概距離豎起的磚頭2-3米的距離,隊員用雙腳把用來砸磚的小石塊夾住,向前跳躍出落地時靠慣性釋放出小石塊砸倒豎立的磚頭為獲勝。

(3)挑羊

大概距離豎起的磚頭4-5米的距離,隊員把用來砸磚的小石塊平放在腳面上,單腳站穩,放石塊的腳抬起把石塊向前拋出,砸倒正前方的豎立的石塊為獲勝。

(4)前逗

大概距離豎起的磚頭9-20米的距離,隊員先超前邁3大步再把用來砸磚的小石塊拋到儘可能距離自己正前方的豎立的磚頭最近的地方,然後一腳站立。另一隻腳腳尖把小石塊彈出去撞倒或者砸倒正前方的豎立的石塊為獲勝。

(5)打峐

大概距離豎起的磚頭15-20米的距離,隊員先超前邁3大步再把用來砸磚的小石塊拋砸倒正前方的豎立的石塊為獲勝。同一隊的所有隊員先都把自己正前方的豎立的磚頭砸倒為獲勝方,則可以再重新開局進入新一輪遊戲。

『打峐』遊戲在村裡很有人氣,但是女人不宜,無論是男孩還是男成年人,特別是在冬天閑暇的時候,在村裡比較平坦的場院,玩的很是熱鬧,周圍也有圍觀的為自己喜歡的隊員加油打氣。

 

小孩子跟媽媽比賽看誰投石擊倒豎立的石塊
 

 


 


 

左邊的豎立的石塊已經被小男孩投出的小石塊擊倒了

 

 

記得以前有讀過關於北美的愛斯基摩人是遠古亞歐大陸人穿越白令海峽,一說是海峽還未出現前,即是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還是相連的時候,一說是冬季白令海峽結冰后,亞歐大陸人穿越白令海峽遷徙到北美洲的北極圈生活而成為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愛玩的『翻絞絞』和「打峐」跟我童年時玩過的大同小異來看,進一步佐證了愛斯基摩人的祖先來自於亞歐大陸的推斷。

 

各位村友,您贊同我的推斷嗎?『翻絞絞』「打峐」的遊戲您童年玩過嗎?您的童年遊戲也跟大家分享分享。

 

Tuktu- Inuit Culture Documentary Series (Tuktu 1-1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亦云 2019-1-6 12:45
這兩種遊戲名稱在家鄉都是口口相傳的,從來沒有文字的,這裡的文字還是根據遊戲內容第一次自己寫的,一直想寫小時候玩過的遊戲,一直沒有動筆,直到今天看了愛斯基摩人的紀錄片才勾起了童年遊戲的回憶
回復 農家苦 2019-1-6 14:28
盼望亦云兄早點寫出童年遊戲來。我從2005年就開始收集傳統童戲,可惜收穫不大。原因是大多數人都在懷舊,抒發青春的情感,具體規則卻回憶不起來了。我向婊姐、表妹、堂姐、嫂子都諮詢過,她們都記得遊戲的名稱,但規則想不起來了,太可惜。
回復 農家苦 2019-1-6 14:41
科學不能捨棄神話傳說而與歷史單挑,否則科學就會成為唐吉柯德。美洲原住民是從白令海峽大陸橋走過來的說法,完全是西人僵化思維的產物,枯索、機械、缺乏例證、經不起推敲,而部落傳說則說是從「天之浮橋島」渡過來的。從膠東到遼東,再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阿留申群島,這一連串島嶼,完全可以用傳統木船,一島一站,一站一停地接力渡過,最終抵達北美西北海岸。
回復 農家苦 2019-1-6 14:45
第一張截圖中那個夥計,完全就是畢福劍嘛。從中國來的,就說是從中國來的,為何不直接說出,反而要兜個大圈子——亞歐大陸?亞歐大陸大著呢,荷蘭也算吧?
回復 亦云 2019-1-6 18:50
農家苦: 盼望亦云兄早點寫出童年遊戲來。我從2005年就開始收集傳統童戲,可惜收穫不大。原因是大多數人都在懷舊,抒發青春的情感,具體規則卻回憶不起來了。我向婊姐、表
若是有閑有錢的話,可以嘗試親自去還比較閉塞偏遠的山村裡採風,可能才會有斬獲
回復 亦云 2019-1-6 18:51
農家苦: 科學不能捨棄神話傳說而與歷史單挑,否則科學就會成為唐吉柯德。美洲原住民是從白令海峽大陸橋走過來的說法,完全是西人僵化思維的產物,枯索、機械、缺乏例證、
看了幾期愛斯基摩人的資料片,覺得愛斯基摩人跟漢族或者蒙古族人非常接近,長相上看
回復 亦云 2019-1-6 18:52
農家苦: 第一張截圖中那個夥計,完全就是畢福劍嘛。從中國來的,就說是從中國來的,為何不直接說出,反而要兜個大圈子——亞歐大陸?亞歐大陸大著呢,荷蘭也算吧?[em:3:
說的是,越看越還有點老畢的影子在
回復 bugfinder 2019-1-7 15:53
『翻絞絞』在廣東叫「挑繩」。我小時候我姐經常拉我差陪她玩,有時候甚至把老祖母的手也借過去。每一步都有一個名堂。依稀記得有「街磚」,「欖核」,「酒杯」,「跳河」等等。脫手就算輸。
回復 亦云 2019-1-8 04:41
bugfinder: 『翻絞絞』在廣東叫「挑繩」。我小時候我姐經常拉我差陪她玩,有時候甚至把老祖母的手也借過去。每一步都有一個名堂。依稀記得有「街磚」,「欖核」,「酒杯」,
我們玩的也有叫法,根據不同的圖案,有 麵條,接手的就喊吃麵條,還有馬槽,就是上寬下窄的形狀,最難的是掃帚疙瘩,最難翻,絕大多數人就會失敗在遇到掃帚疙瘩
回復 bugfinder 2019-1-30 12:29
亦云: 我們玩的也有叫法,根據不同的圖案,有 麵條,接手的就喊吃麵條,還有馬槽,就是上寬下窄的形狀,最難的是掃帚疙瘩,最難翻,絕大多數人就會失敗在遇到掃帚疙瘩
有一個叫「馬扎」,可能就是你們的「馬槽」。好像最難的叫「跳河」還是什麽,是先用小指提鉤,然後不記得怎麽一翻,經常一翻就全部散掉。如果不是看到這文章這個游戲就全部忘記掉了。
回復 亦云 2019-1-31 04:44
bugfinder: 有一個叫「馬扎」,可能就是你們的「馬槽」。好像最難的叫「跳河」還是什麽,是先用小指提鉤,然後不記得怎麽一翻,經常一翻就全部散掉。如果不是看到這文章這個
您記得沒錯,就是用中指手掌先做造型,然後玩伴用小拇指勾起底下的線同時用食指和大拇指去向下翻對手的造型,就轉換成了新的造型
回復 bugfinder 2019-2-6 12:30
恭賀新禧!祝各位朋友:新春大吉,豬年行大運。
回復 亦云 2019-2-7 08:20
bugfinder: 恭賀新禧!祝各位朋友:新春大吉,豬年行大運。
您也是,豬年幸福平安好事多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8: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