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音樂隨筆(56): 中國戲劇男高音張積民的「五個第一」

作者:tangremax  於 2018-5-12 02: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地溝油文學|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音樂隨筆(56):中國戲劇男高音張積民的「五個第一」

             紐約堂叔   顧希波 *

張積民近照

范竟馬 《20世紀偉大男高音歌唱家》講座中,列舉了從20世紀初的卡魯索,吉利,到中期的科萊里,莫納科和斯苔芳諾以至三大男高音組合的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和晚些時候的波切利等17人,全部來自歐洲,其中大部分是義大利歌唱家。

出於好奇,我們也梳理了一下建國以來所有上世紀四十年代中以前出生,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們是:
李雙江(1939),代表作《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吳雁澤(1940),代表作《草原之夜》;蔣大為(1947),《桃花盛開的地方》;程志(1946),《在銀色月光下》;克里木(1940),《阿拉木汗》;張積民(1945),歌劇《托斯卡》;關貴敏(1946),《那就是我》;有更年長一些的胡松華(1931),《讚歌》;李光曦(1929),《飲酒歌》;姜嘉鏘(1925),《楓橋夜泊》;以及已經作古的施鴻鄂(1934),《松花江上》;朱崇懋(1922),《在銀色的月光下》;郭頌(1931),《烏蘇里船歌》;張振富(1940),《祖國一片新面貌》;何紀光(1939),《挑擔茶葉上北京》;呂文科(1930),《克拉瑪依之歌》;臧玉琰(1923),《草原之夜》;樓乾貴(1923),《在遙遠的地方》;賈世駿(1930),《長征組歌》等19人。

男高音歌唱家是聲樂藝術的瑰寶,他們的聲音寬大抒情,華麗高亢。理論上可以成材的男高音不少,但現實中卻並非如此。從遺傳學範疇來說,中國也是盛產男高音的國度,但為什麼男高音的產量如此稀少,那是因為男高音技術上要求太高,他們的訓練就像走鋼絲一樣,總是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近幾十年,中國的聲樂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因此合格的男高音已經不再稀缺。但在半個世紀以前,找到一個優秀的男高音苗子,幾乎可以用「如獲至寶」來形容。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年長的優秀男高音只有這區區19個人的原因。

歌劇理論常常把男高音分成以下四類:
輕型抒情男高音,也稱抒情花腔男高音或羅西尼男高音。他們往往具有青年男子戲謔花腔的音色。在一些較早前浪漫主義作曲家羅西尼,多尼采蒂等人的作品中較常見,如羅西尼《塞爾維亞的理髮師》中的伯爵;

抒情男高音。適合於劇中的王子,詩人,青年知識分子等角色。他的音色更為柔和唯美,如普契尼《波西米亞人》中的魯道夫和莫扎特《魔笛》中的王子;

戲劇男高音。對戲劇男高音要求各個聲部的音色更為醇厚飽滿和較寬的音域,如威爾第《游吟詩人》中的曼尼可和《奧瑟羅》中的奧瑟羅;

強力男高音,也稱作英雄男高音或瓦格納男高音。他們強調男主角具有更多男性氣質和壯美以便用宏大有力的樂音將戲劇情節推向高潮以及讓樂音穿過瓦格納龐大的管弦樂隊。如瓦格納《唐豪瑟》中的唐豪瑟,威爾第《阿依達》中的拉達梅斯以及普契尼《托斯卡》中的卡瓦拉杜多西。

歌劇是人類表演藝術之集大成者,也是聲樂藝術的最高形式。所以,對歌劇演員特別是主要演員來說,至少還要具備以下條件:
1,因為用多種語言演唱,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才能;2,一個歌劇主角需要在兩到三個小時中不停地演唱,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心理素質;3,較高的戲劇表演天賦;4,端正無暇的舞台形象;5,技術上,一支詠嘆調常常要唱5-6分鐘以上,同時在幾個小時的連續演唱中,主角演員必須小心翼翼地控制他的行腔分佈,否則很容易在後期失聲。以上種種,決定了對歌劇演員特別是主角演員的挑選和訓練。

我們也順便研究了,在上面提到的中國老一輩男高音歌唱家中,大概只有三位有過系統,連續和長期的歌劇舞台經歷,他們是施鴻鄂,李光曦和張積民。

我們發現,其中的軍旅歌唱家張積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運用義大利原文演出了普契尼的三大作品之一的《托斯卡》。在遍訪上世紀的所有中國歌劇資料以後,我們認定,張積民應該就是中國最早在歌劇領域「吃螃蟹」的那個人。這裡的「螃蟹」,就是義大利原文歌劇。

估計60歲以上的中國人比較清楚,中國歌劇的最高藝術機構---中國歌劇院在上世紀50年代中成立以來,舉凡外國歌劇的演出無一例外是用中文演唱的。不像現在衚衕里的大媽都在用義大利原文唱歌劇詠嘆調。大約在80年代晚期,用西洋原文演唱的外國歌劇才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歌劇舞台,這得益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的學生開始走向舞台。

帶著這樣巨大的的好奇,也出於對30多年來中國歌劇發展脈絡的探究,我們輾轉找到了已經退休張積民先生。

今年五月的一天,我們驅車來到張積民新街口的家中。

30年前也常來新街口總政文工團大院玩。今天的文工團大院已經面目全非,原來的大操場不見了,代之以密集的樓房,使得首都這個著名的「大院」看上去格外擁擠。

張積民今年剛剛七十有二。頭髮有點花白的他穿著一件綠色T恤衫,卻沒有掩蓋他那魁梧矯健的外形。俊朗的五官,挺直的腰背,闊大的胸膛,短而碩壯的頸脖,如此軒昂的軍人氣質不禁令我們暗暗地思忖,張積民是不是和傳說中的義大利英雄戲劇男高音莫納科屬於同一生理「品類」啊。

我們說,張老師,我們可是生平第一次和一位擁有共和國文職將軍資歷的人物坐在一起啊,這時,略帶嚴肅的張積民現出了和祥的微笑。

我們先是談到總政文工團共同熟悉的一些老人舊事,如老部長陳其通;當時總政文化部創作組的老人張光年,馬可,丁毅,張魯,唐其竟;女高音歌唱家張越男;建國以來的第一部民族歌劇《柯山紅日》等,話匣子就此打開。

張積民出生在中國歌唱家之鄉遼寧省的一個普通家庭,他和千千萬萬中國普通老百姓一樣,有過吃糠咽菜的苦澀經歷。張積民1963年入伍,曾經是一名活躍的基層文藝戰士。可是,正如張積民自己慨嘆的,不知道前世修了什麼緣,在那無數家庭都處於動蕩不安的年代,他卻奇迹般地從一個小兵被「直升機」送到了中國文藝的最高機構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當上了一名光榮的職業文藝兵,每天的工作除了唱歌還是唱歌。聰明的朋友一定可以猜到,張積民的歌唱天賦成全了他。

1980年,命運再一次眷顧了張積民,35歲的他又被選拔到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深造,拜師著名聲樂教育家王福增先生,接受了全面的音樂文化培養。

從那時開始,張積民便成就了中國歌劇事業和歌劇演員的許多個第一。下面就是我們系統整理的「戲劇男高音歌唱家張積民中國歌劇第一」的故事。

張積民在中央音樂學院上的是幹部訓練班,同時在這個班級的同學有程志,傅海靜,梁寧,殷秀梅等。三年後的畢業音樂會系裡決定出演兩部歌劇:中國歌劇《傷逝》和義大利歌劇《茶花女》。當時系裡打算讓張積民出演傷逝男一號。有點東北倔頭的張積民便提出,我已經在總政演過許多中國歌劇啦,讓我演一回外國歌劇吧。系裡最終也居然同意了他的請求,指定他出演男一號阿弗雷德。這樣,張積民便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有史以來第一個出演義大利歌劇的在校學生。

第二個第一是,張積民是第一個客串京劇的男高音歌唱演員。那是在文革中期,北京的一些文藝團體紛紛出演京劇革命樣板戲,總政文工團也不例外。歌劇團決定讓張積民參與《海港》的演出,扮演第一男主角高志揚。張積民跑到上海京劇院學了一個月,就把高志揚拿下了。

海港中高志揚的詠嘆調《滿懷豪情》即使對京劇演員也有相當的難度。這個有著12個唱句的超長唱段從導板--回龍--原板--快板快速變換,在第一句」滿懷豪情」的開始就出現極高音b2和d3處反覆跳躍,這無疑對一個尚屬隔行的歌唱演員的高音技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可笑的是,當時和張積民同時出演的一位戲劇學校畢業的「高志揚」因為無法正常唱出這句,劇院方面只好由張積民在後台做「替唱」,開創了戲曲舞台無可奈何假唱的先例。

成功出演《海港》以後,張積民又再接再厲在京劇《杜鵑山》中扮演男一號英雄人物雷鋼。這也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劇目,對演員唱功有特殊要求,必須具備寬厚、雄渾的嗓音,同時要有熟練的唱、念、做、打基本功。張積民較好的完成了上述兩部京劇的演出任務,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京劇,歌劇界前輩們的好評。

海港和杜鵑山中的張積民也是用京劇銅錘花臉來印證「中國京劇花臉聲腔就是典型的義大利美聲」(義大利著名男高音貝吉語)的第一人。因此這可以說張積民在上述兩部京劇中一共創造了兩個中國第一。

第三個還是發生在音樂學院。1981年,學院請來了世界十大女高音之一的美國歌唱家希爾斯。希爾斯聽了張積民的演唱非常滿意,稱讚他不但有一副義大利男高音的嗓子,也有一個義大利男高音的脖子。一次,在聽了張積民的義大利語歌劇詠嘆調演唱以後,她甚至說,「閉上眼睛都是義大利歌劇演員的感覺。如果我沒有看見人而只聽你的聲音,還以為是一個義大利男高音在唱呢」。從此,中國第一個「義大利脖子」張積民的綽號就傳開啦。希爾斯回到美國以後,在《紐約時報》著文,稱讚中國的男高音簡直是「來自東方的威脅」。另一位義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貝吉說張積民的頭腔共鳴很好,具有典型的戲劇男高音的潛質,風格接近義大利英雄男高音歌唱家莫納科。希爾斯和貝吉的鼓勵為張積民後來成功出演《托斯卡》增加了無比的信心。

這就順勢說到張積民的第四個第一了。1989年,回到總政歌劇院的張積民接到任務,參與公演義大利歌劇《托斯卡》。不像83年的畢業公演,那次唱的是
中文,時代不一樣了,這次要求用義大利原文演唱。

總政歌劇院方面也是第一次排演義大利原文歌劇,為保險起見,特地請來了中國歌劇院的男高音L君和Z君來助陣。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總政歌劇院的領導也不例外。這次托斯卡男主角卡瓦拉多西的ABC角色排名順序是L,Z和張積民。不料,第一次試唱,L和Z都敗下陣來,高音紛紛破裂。劇院領導只好把張積民請來。事實證明,那個「會念經的和尚」恰恰就在自家後院里。當張積民用熟練的義大利語輕鬆地把卡瓦拉杜西《奇妙的和諧》和《星光燦爛》等幾個高難度詠嘆調順利地拿下來的時候,盤古開天以來中國的第一部用義大利語演唱的歌劇音樂會--《托斯卡》誕生了。

張積民劇照

托斯卡是普契尼三部寫實主義歌劇中難度最高的一部。上面說過,普契尼在他的這部作品中設計的男主角是一個大號英雄男高音,如主要唱段之一第三幕的《星光燦爛》情緒激昂,戲劇衝突進入火一般的高潮,是一支攪動人心,令讓大部分戲劇男高音望而生畏的作品。

劇中的男高音詠嘆調《星光燦爛》是這樣的:卡瓦拉多西在士兵的解押下出場。下士把執行死刑的文件交給了獄卒,意味到自己將被處死的畫家把他的戒指交給獄卒,並請求寫一封遺書。卡瓦拉多西一邊寫信,一邊陷入回憶,於是唱出著名的詠嘆調《星光燦爛》。在熱情的行板,B小調,3/4拍子上,他唱道「星光正燦爛,大地飄香,花園的門吱吱地響了,踏著沙土的腳步如此輕盈,悄悄走進來的人兒,很快就投入我的懷抱。。。」,繼而進入高潮「啊!美麗的容貌」時,泣不成聲。

我們曾經在一個音樂網站上看到,有一次帕瓦羅蒂在歌劇現場演唱到《星光燦爛》時,他那悠揚高亢而抒情的高音演繹得到了現觀眾經久不息的鼓掌和歡呼,盛情之中無奈的帕瓦羅蒂只好破例重唱一次來滿足激動的觀眾,這種場面在歐洲歌劇史上亦屬罕見。

一位澳大利亞歌劇評論家看了張積民的托斯卡以後,在《中國日報》(英文)著文,說張積民的卡瓦拉多西比義大利還義大利,他在高難度「奇妙的和諧」和「星光燦爛」的演唱中展示了中國歌唱家天才的戲劇男高音水平。正是張積民在中國的歌劇舞台上空前完美地詮釋了這出經典義大利語歌劇,因此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第一個吃「義大利螃蟹」的國產戲劇男高音歌唱家。

由於張積民在《托斯卡》中的優異表現,他被授予中國國家最高戲劇獎--第七屆梅花獎。

第五個第一是張積民在中國第一部大型歷史歌劇《屈原》里的表現。這部窮作曲家施光南20年嘔心瀝血完成的歌劇要求一個大號戲劇男高音來扮演壯士僕夫。為此,施光南寫信給總政歌劇院,建議僕夫一角由張積民來出演。

當時施光南的考量是有理由的。僕夫的唱段雖然不多,卻因難度高而十分精彩。在第六場僕夫的詠嘆調《我的怒火燃燒》中有一個極高音d3以及後面的一個優美,輕鬆而堅定的4拍b2拖腔。在二,三十年前的中國音壇,能夠輕鬆唱好b2的男高音是在是少而又少,更不要提那個令人膽戰心驚的d3啦。

在張積民幾十年的歌劇生涯中,曾經在20多部中國新老民族歌劇中擔綱,如1976年的《狂飆曲》,1979年的《傲蕾一蘭》,1987年的《特區迴旋曲》等作品中出演男一號以及在《火紅的木棉花》,《兩代風流》擔任重要角色,塑造了諸多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舉辦過各種類型的音樂會及演唱會,為國內外觀眾演出共千場以上。除了戲劇梅花獎,他的《狂飆曲》也曾經獲得全軍和全國歌劇表演的優秀獎。這些都無不奠定了他中國民族歌劇第一男高音的形象。

當然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不為人知的「第一」。張積民笑著對我們說,剛到歌劇院時,醉迷歌唱至深,除了偷偷向老同事學習,下鄉演出時,見到牛哞雞鳴,也都痴痴地學。我們也跟著笑了起來:想想多少億年以前,人和動物之間彼此彼此,所以歌唱家當然也有深陷動物情結的時候。

歷史文獻告訴我們,許多中外男高音在五,六十歲便退出演藝舞台,而退休后的張積民不但保持他頻繁的舞台實踐記錄,而且他一貫明亮雄偉的戲劇男高音音色並不見遜色。我們看過他一些近期的演唱視頻,為他依然年輕而金屬般的歌聲而震驚。



生活中,這個被中國歌唱界公認德藝貌三全的歌唱家是一個「急性子「,性情耿直,同情弱者,好打抱不平。」雖然激動起來會對領導拍桌子,然而又永遠是一個身居陋室的平民老百姓和千軍萬馬中的普通小兵」,張積民如是說。

*顧希波:《北京晚報》資深記者;著名音樂評論家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2: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