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馬嘎爾尼的中國翻譯的表現

作者:深山蘭  於 2018-3-3 05: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馬嘎爾尼, 中國翻譯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8.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07%;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馬嘎爾尼的中國翻譯的表現

 

 

 

1793年,英國派出以馬嘎爾尼為團長的龐大使團,出使中國。試圖打開和中國外貿的新篇章,並建立外交關係。當時,使團多達百人,包括外交官、青年貴族、學者、醫生、畫家、樂師、技師、士兵和僕役。算上水手,近700人。

 

出入中國,必需有翻譯。翻譯何來?

 

從中國回去的法國傳教士有若干精通漢語,但英國人不能用他們。英國出使中國還有一個模糊的目的,有可能的話,與中國結盟,共同對付法國。這樣的出使,怎能用法國人做翻譯?

 

使團中的喬治 斯當東爵士於前一年到義大利的那不勒斯的中國學院招收了兩名願意回國的中國神父:李神父和王神父。還答應兩名中國的安神父和王神父免費搭船到澳門。

 

當時,斯當東的兒子托馬斯 『斯當東12歲,跟船去中國。

 

當時的船,經過南非,轉入印度洋,然後進入中國。整個航程需近一年的時間。在船上,小托馬斯緊緊跟在四個中國神父身邊,學習漢語。

 

船隊到達澳門后,安神父和王神父提出要上岸。而周神父也要上岸。斯當東百般勸留,周還是離開了。

 

周一上船,就是年薪150英鎊的僱員。那時的英鎊值多少錢?當時,馬嘎爾尼的年薪是1.5萬英鎊。作者在腳註中說,相當於1989年的900萬法郎。那麼,周的年薪就是1989年的9萬法郎。

 

周在船還為達目的時,就離開,這完全是撕毀合約。這在信奉社會契約的英國人看來,那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但周神父完全不顧的。

 

剩下的那位李神父答應留下。他是滿族人。「但他的宮廷語言能力太差。」應當是指他的文言能力太差。而周卻是知識淵博。李完全不通英文的,但拉丁語很好的。

 

使團長馬嘎爾尼只能接受現實。

 

小托馬斯 斯當東在船舶航行的近一年的時間內,已經學會了漢語口語。

 

當使團進入中國后,龐大的英國使團僅僅依靠不在行文言的李神父和一個12歲的英國孩子來翻譯了。

 

中國的朝廷的書面語都是詰屈聱牙的文言文。李神父是如何翻譯的?那位英國孩子就算再聰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也無法掌握文言文的。

 

天朝和大英帝國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相遇的。

 

就是今天在海外生活的許多華人中,契約的觀念也是非常弱的。這是無法否認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3: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