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南腔北調的方言特性

作者:深山蘭  於 2015-3-16 0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談天說地|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方言, 特徵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南腔北調的方言特性

 

 

中國人形容方言經常是:南腔北調。至於什麼是腔;什麼是調,我們沒有必要去分析的。俺農民僅從自己的觀察來扯一番方言的特性。至於語言學家們使用的術語,俺們不感興趣的。

 

語言分為語音、辭彙和語法三部分。漢語的方言主要體現在語音和辭彙的變異上。語法方面的差別相對小一些。「你行先」一類的語法差別,其他地方很少見到的。

 

語音學家們過去把中國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現在分為幾個,我們沒有必要去扯的。我們更不去扯各個方言的特徵分析,你自己去找好了。

 

據俺們農民的觀察,方言是人口流動歷史的大致記錄,也可以說是一個地區人口流動歷史的積分值。語言不能憑空產生,只能是人們熟悉的語言加上後來的混合及演變而已。

 

一般地講,平原地區,語言變化的梯度較小,而山區則相對大些。北方地區的語言差別相對小些;而東南沿海多為高山丘陵地區,交通不便利,因而,其語言的差別就很大。直線距離很近的地方,其語言的差別卻驚人得大。所以,中國主要的方言都分佈在東南沿海至嶺南地區。

 

具體一點講,一個地區的語言差別梯度的絕對值,在垂直於交通線方向上(可以稱為法線)最大;而沿著交通線方向上,其值最小。也可以描述成:你離開交通線,前方地區居民的標準語言差別梯度要乘上你的運動線和交通線最小夾角θsinθ值。有人會立發現:這不是說交通線上,語言完全沒有任何改變嗎?那是指數學期望值,不是指實際存在!這裡的交通線指歷史悠久的交通線而言。現在修的交通線也會影響語言嗎?這是自然的,但語言的演變是緩慢的,只有幾代人之後,現在交通線對語言差別的影響才能顯現出來的。一個例子是,如果你沿著長江水道上下行,會很快發現,走了很遠,岸上居民的語言差別不是很大;但如果你垂直於長江水道南北行,走了不遠的距離上,其居民的語言差別就非常明顯了。沿著鐵路下行走,會得到到同樣的結果。雲南和貴州某些地方人的話和四川話很像,其中在通往長江各水道旁居民的話最明顯,而遠離水道或交通線上的居民的話就不明顯。

 

一個人長期居住在某地,他對於當代語言細微差別的辨識力是與某地特定點和他居住點的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定性地講,和地區面積相關,語言差別的辨識力自然是距離的平方而不是一次方成反比。一個人對於他自己長期的居住地附近,連十幾公里,或是更遠一點的距離上語言的差別都是很敏感的。這樣的差別,可能只局限於若干個字詞的發言特徵,甚至用的語彙上的差別。像華北平原上河北、河南等地,不同的縣之間,或者更小的居住區之間,人們的語言也存在著差別。當然,只有當地人才能分辨清的。一個人對於他自己居住地很遠的地方的語言差別,辨識力就急劇下降。像許多很少出門的北方人,連南方几大方言都可能分別不清的。同樣,南方人可能想象北方人之間的語言差別很小。

 

中國語言,每個縣,甚至鄉的都有微妙的差別,當然,你如果對語言不敏感,那麼,這些差別,你可能少注意到罷了。你想注意到當地的語言特徵,最好的辦法是到大街上,找到歲數大的人,最好是文盲,和他們聊天,你得到的是標準的當地語言。因為文盲的語言特性,就是完全模仿當地人的口音及語彙,而很少會跟著電視或廣播去試圖加以改變的。

 

一個英語教師,說他對於當代語言的細微差別,連一百公里左右地區都能分辯清楚的。一個中國人感到奇怪:我怎麼分辨不出來?教師說他能分辯清楚,又沒說遠道來的中國人能分辨清楚!

 

當然,語言的差別除了地理限定因素外,歷史上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上,語言的差別之大,地理因素就很小,其中的原因只能從歷史中找。像上海和蘇州,距離上很短,同樣處於平原上,但二者語言的差別卻是很大的。如果你假裝認為蘇州話和上海是一樣,去問蘇州人,幾乎百分之九十的蘇州人會斷然否認:蘇州話和上海話差別大啦!當你沿著滬寧線走到南京,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發現,南京話和蘇州話及上海話的區別了。

 

除了地理的限定因素、歷史的因素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其作用。比方說,北京周圍的河北人,特別是年輕人,有一種傾向,極力模仿大舌頭的「北京腔」。特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他們的表現就更突出了。他們經常以被別人誤認為是北京人而感到光榮。如果你能抓住他的某個不起眼的語言特徵,戳穿他騙人的把戲:「別裝北京大爺!邯鄲學步!」他們會很尷尬。「邯鄲學步」,看來不是胡亂編的,自古河北人就有此特徵!

 

隨便說一句,過去,一本描述中國某些地區方言特徵的書,竟然是國家機密!研究者需要××局什麼級別的介紹信,才能購買。讓百姓熟悉中國各地的方言的特徵,有什麼不好?現在還是如此嗎?勿曉得!

 

俺只是隨便的胡扯,並沒有去查語言學的著作。俺曾有個哥們,他研究方言,但他屬於概括力及頓悟力都比較差的那類人里的一員,並且,他對科學更是一竅不通的。俺也沒有興趣看他的研究結果。任何人都可以砸磚頭:俺們那旮瘩,語言的差別可大啦!你懂什麼?因為你對你家鄉附近語言差別的辨識力勝過任何其他地方來的人的。這是無法否認的一點。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4: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