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補正版)

作者:豬扒戒  於 2019-1-4 07: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老子《道德經》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補正版)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 寥兮 ,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主旨:本章是《道德經》中基石篇章之一。最重要的是揭示出: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創世之道。道創造生育了天下的萬物。道並非一種理論,而是產生我們當下一切環境與存在的實在。

其二,道的稱謂的由來。因為對道明白深度有限,無法命名,故給了這個「實在」一個稱謂—-道。那麼這個道字是老子憑己意取的嗎?整個《道德經》都是道啟示給老子,這個「道」字如此重要,就必定是道本身的意思。

其三,該篇闡明了老子與道的關係。即道存在於老子之外,存在於老子之先,並且是老子的創造者。所以,道既不是一種理論,更不因老子的存在與否而受影響。而是說老子被道選中,作為一個人與世人溝通的中介。 

其四,老子的「道」與猶太版道德經中的「道」究竟是什麼關係?《約翰福音》云:「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不是藉著他造的。」 也就是說,兩經中的道均是創世之道。如果創造天地萬物的只有一個道的話,那麼東西兩「道」實為一道。除非創世之道有多個。

其五,東西兩個「道」字是不是偶然巧合?如果創世之道是一個,而兩經均是道啟示人而成,即兩經作者是一個道。那麼這兩個名字相同並不是巧合。因為整個過程,包括翻譯,不是出自人。而道是完全的,唯一的作者。

為較徹底答疑解惑,我們需要在學習其餘80章的過程中,對比猶太版道德經查驗分析。下面我們來逐句分析本章。

有物 混成, 先天地生
1, 從時間順序上說,道在天地產生之前就有了。
2, 天地不是固有的,是後來才產生的。雖然這裡僅說 「可以為天下母」,說天下之人之物是道創造的,沒有提到「天」的產生,但在第一章中 「無名天地之始 」 就道出了產生與被產生關係。
3, 混成:人對道的認識是不十分清楚的,首先道屬靈,越出了人的感官,思維之外。老子的 「靈眼」 也還是不能看清楚。因為即使完全在靈里,也未必全部知曉。正如人在物質世界,並非都懂汽車是如何造的一樣。何況被造物去理解造物主。
猶太版 道德經的第一句話便是:「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應該不是老子看到的那個。因為老子指的 是道,而這裡指地。
那麼,天地的產生要早於老子很多年,老子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是看到了,還是想像的?猶太版道德經說:「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上帝的兒子」, 「聖靈」 對應著「道」。也就是說:道可以把奧秘之事告訴有道之人的心。

寂兮 寥兮 ,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寂寥即 無聲無形。獨立是說天地之前道存在的唯一性,無物相伴。天地萬物產生之後道還有獨立性,是指道的超然物外,不受天地萬物這些受造之物所左右。道既是第一因,也有絕對的主權。
不改: 是說道有恆,有常 ,有信的特性。
周行而不殆:周行一說道的瀰漫,無處不在。二說道有持久運行不變的特性。
你看:「風向南刮 ,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歷史像一個不停運轉的傳送帶,重複又重複,人在其上因為生命太短,不能看到全過程,歷史也不能讓人吸取教訓。告訴他們真相,他們卻也不信。
 不殆: 是說當行的必發生,道的車輪也沒有什麼能阻擋。
可以為天下母:天下由道生成 ,也由道養育,「天下母」 之說倒也貼切。那麼產生萬物之前當然不便稱母,還沒有孩子嗎。也還沒有名字,就稱呼 「無名」 吧。 而 「有名」  或說萬物,包括人,就是被創造者的統稱。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謂之名曰大。
人都是爹娘起名字,道是最早的,也就沒人給它取名。那總得有個稱呼吧,要不後面不好接著說啊,那就稱呼為「道」吧,天下萬物的生死成敗的必經之路,路即道也。這裡僅是稱呼,還不是名,「名」 有特性的意思。因為道本身看不透,不好理解,顯示特性的「名」就不好取。
如果免強取個名,那就叫「大」吧-----強謂之名曰大。
 
這個道與「神」是什麼關係?老子感覺不好說明白,故曰「玄之又玄」。而後世的人認為玄了更好,認為越是講不清楚,越是高人一籌,越有神秘性越好。
猶太版的道德經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還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兩個版本的道德經,恰似中國人的神秘與西方人的直白。神秘未必多了什麼,直白也未必缺乏什麼。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段話是在描述道的特性之一,「大」。這個大不太容易描寫,區別於我們肉眼大的概念。首先這個大是動態的,順時間軸向後逝去,與人類的進步方向相反,肉身不可追,肉眼不可見,逝也。空間上彌散於任何地方,向天空地下射入無窮遠,即遠也。再回頭看人本身,人心好似另也個無窮空間,'陽'的大在外。鏡子內外般,在裡面人心,有了一個'陰性'的無窮大,反也。有人說,人心之大如黑洞,非大道(神)不能填滿。不能填滿便生貪慾。貪慾的巨大即使把世界給他也滿足不了他。這反的第一層意思如是。
反的第二層意思是說萬物葉落歸根,萬物皆從道而出,也最終回歸於道。形象地說像個大履帶周而復始。道就是萬物的根。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人)居其一焉。
一個'故'字好像是說上下文的邏輯關係。道大,天大,地大沒什麼好說,說人也大有點費解。有人說「人」有能力想象無窮大,好像說得有點遠;有人說「人」能明白道,所以大,好像近了點。
讓我們再回到猶太版的道德經創世紀:在第六日,除人之外的天地萬物都造齊了,「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塵土造了人的肉身,那口氣,大概對應中文裡的「元氣」,西方這口氣對應「靈」,有這個「靈」就可以與道無障礙溝通,屬於道的,也是屬於你的。
邏輯到這裡才清晰一點:王/聖人其內有道,所以才成為四大之一。
 
《易經》中講天,地,人三大,也稱天地人三才,但這三大都是被造之物,似乎欠缺。把造物的「道」加進去就成了道德經中的四大,才完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裡顯示四大之間有一個第次關係。'法'  與 '自然' 是兩個關鍵詞。'法'字無論當「師法」 「效法」依順」 講,人,地,天,道,自然是一個遞進。每一級對后一級都應該有一個尊敬,依賴,順從,合作的關係。
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地;地要發揮作用離不開雲雨光四季,即地依賴天;天的運行存在在於道,所以天依賴於道。
道本來是域中的四大之首,這裡又出來一個「道法自然」, 關鍵在於這個「自然」並非我們平常所說的「大自然」,大自然是天地之後的被造之物,大於道顯然說不通。「自然」之本意:自己生成/認可(然)自己。誠如莊子所言:道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猶太版的道德經中的道說:'我是始,我是終' ' 我是自有永有的', 'I am who I am. ', 這個豪不拖泥帶水的說法把「自然」二字解釋得更清楚。
道法自然 --- 道用他自己的主權和心思意念來行事。

總結:本章闡明,老子所言的道是創世之道。不要把這個「創世之道」貶低成一個虛幻的理論。老子是道揀選的傳道者,而不是道的創造者。老子《道德經》中的道,與猶太版道德經中的道可能是同一個道。我們認為是同一個道。還有待各位親自查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2: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