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道德經》第18章 大道廢,有仁義 (帝王篇之二)

作者:豬扒戒  於 2017-7-5 10: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老子《道德經》八戒傳習錄|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6評論

老子《道德經》第18 大道廢,有仁義 (帝王篇之二)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主旨:老子對世俗追求崇尚的「仁義,智慧,孝慈,忠孝」 等道德標準表示異義 。指出這是大道缺失的背景之下才會出現的現象,是尋求真理的失焦。是人類在大道衰微之後社會出現問題之後的補救措施。人應當聚焦大道,不應當把這些中間出現的補救現象當作追求目標 。同時指出,人背離大道去追求一些世俗認為美的「虛名」,是捨本逐末,最終危害社會。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衰微,社會出現亂象 ,人才知道仁義的可貴。以至社會推崇,呼鑒'仁義'的出現。

 不是說仁義有什麼不好,而是說仁義產生的背景條件一定是大道缺位受損之後。因此把仁義當成追求的目標就是捨棄了''這個根本。

 離開水的魚「相濡以沫」,互助以求活久一點,不如魚在江湖之中,即使相忘也比離開水好。

 智慧出,有大偽;

 當君王企圖用謀略,技巧去管理社會時,百姓回饋的一定是偽詐。

 這個智慧不是來自於道,而是來自於世俗,裡面有許多名利之心,有許多不公義。主要是用方法,技巧,計謀對社會進行施治。

 象中國歷史上的鬼谷子,蘇秦,張儀等,屬於世俗的高端智慧。三國人物在其以下。這樣的智慧可能對他的祖國,對他的主人有一時之利。但把天下看成一盤棋,就可以看出他們的不公義之處。也不可能長久。

 如果把你放在一個居天觀地的角度,各國各邦都是你的孩子,你希望用這種計謀讓一個孩子攻打另一個孩子嗎?

 道創造天地萬物。當你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你就能明白道的心情。你就會用天德去分析世俗的動機,公平正義便是你的不二選擇。

 當人與人之間開始鬥智,玩心眼的時候,一個因應偽詐的世界就出現了。

 當你以道的恩慈公義去對待社會時,你閉著眼睛走路也不會有危殆。當你成了愛與關護者的時候,誰還給你使心眼兒呢?誰給你使心眼兒,誰就少得愛與關護。

 六親不和,有孝慈;

 當父失慈,子失孝,六親不和的時候,人們才開始明白孝慈的重要與不可或缺。

 當大道在,六親和睦之時,未嘗沒有孝慈。只是那時如魚在水中,感覺不到孝慈的存在。

 當孝慈被一個社會崇尚的時候,一定是大道缺位的時候。那麼,把孝慈之名當成追求目標,當成社會道德標準,豈不荒謬?那是在追求一種社會失衡之後的名聲。

 猶太版道德經中,代表憲法的「十戒」中,就有「當孝敬父母」。對違反者的懲戒也相當嚴重,重者治死。道是明白我們生命中的根本需求的。

 國家昏亂,有忠臣。

 在國君昏,國家亂的時候,人們期待有「忠臣」出來匡正社稷,才明白忠臣的重要性。

 有道的治世,臣未必不忠。 

在不多的幾大盛世中,文景時代的河上公;貞觀時期的魏徵,徐茂公;開元盛世中的李隆基;明朝的大治被康熙尊為「治隆唐宋」,君王朱元璋和暗中輔助他的周癲道人;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清朝的第一任君王順治帝,和他的兒子康熙皇帝都是了得的人物。這些有天道背景的君王或輔臣,成就了盛世。歷史上有四大君王解釋《道德經》,李隆基,朱元璋,順治帝就佔了三個。這些輔臣並沒有明顯的行動讓他們有忠誠的名聲。因為社會太平,他們不需要,也沒有機會成為忠臣。 

再看亂世中,比干,淇子,岳飛等,既使殺身諍諫,也沒有給百姓帶來太平。沒有亂世又何來忠臣之名?茫然求得忠臣之名聲,豈不糊塗? 

總結:要追求大道,不要被大道缺失之後才被人重視的「仁義,智慧,孝慈,忠臣」等虛名誤導。崇本而末自息;捨本逐末的結局必然是一場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7-5 10:46
老子還是認為「大道」是由有道的君王來貫徹的。可惜歷史上有道之君少而又少,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有「仁義」的規範和「忠臣」的勸諫, 才不至於使得不怎麼「有道」的君王為所欲為,最終走向「無道」。
正因為老子有這樣的思想,順著他的思路走向極端的一派就是法家,把君王的權威捧到極致,所有臣民都是奴隸,而秦始皇就是最成功的實踐這套理論的君王。這雖然不是老子的錯,但根源確實是在他那兒。
回復 豬扒戒 2017-7-5 11:01
徐福男兒: 老子還是認為「大道」是由有道的君王來貫徹的。可惜歷史上有道之君少而又少,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有「仁義」的規範和「忠臣」的勸諫, 才不至於使得不怎麼「有道」
福兄好,道是活的,君王順道就好。輔臣可以匡正不在道上的君王 。法家是在失道,失德,失仁之後才產生的,離道很遠。是公義的級別。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7-5 11:17
豬扒戒: 福兄好,道是活的,君王順道就好。輔臣可以匡正不在道上的君王 。法家是在失道,失德,失仁之後才產生的,離道很遠。是公義的級別。
八戒兄好。法家確實離道很遠,但是溯其根源,卻在老莊一派,尤其是老子。因為莊子個人色彩很重,不太談政治;老子則顯然是在談論政治。司馬遷歸老、庄、申、韓為同一列傳,就已經把他們的思想源流看得很清楚。
回復 風天 2017-7-5 11:18
耶,有仁有義啦。
回復 豬扒戒 2017-7-5 11:31
徐福男兒: 八戒兄好。法家確實離道很遠,但是溯其根源,卻在老莊一派,尤其是老子。因為莊子個人色彩很重,不太談政治;老子則顯然是在談論政治。司馬遷歸老、庄、申、韓為
司馬遷的歸類有問題,他懂易經,未必明白道德經 。韓非子不是道家 這他的文章離道很遠,離儒家近些。
回復 豬扒戒 2017-7-5 11:32
風天: 耶,有仁有義啦。
風天兄好。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7-5 12:12
豬扒戒: 司馬遷的歸類有問題,他懂易經,未必明白道德經 。韓非子不是道家 這他的文章離道很遠,離儒家近些。
司馬遷去古未遠,對老子的理解遠勝今人。今天的研究者,容我說句不中聽的話,炫奇而已。法家與道家傳承的脈絡,已有定論。自漢以來的君王,皆王霸雜治,王道與霸道的對立甚明。霸道即用法家權、術、勢一路,王道即用儒家仁義禮這一路。治中國古代思想史,還是要從這條路走,以平實為好。
回復 風天 2017-7-5 13:19
豬扒戒: 風天兄好。
大道好,
大家好啦。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7-5 21:18
徐福男兒: 司馬遷去古未遠,對老子的理解遠勝今人。今天的研究者,容我說句不中聽的話,炫奇而已。法家與道家傳承的脈絡,已有定論。自漢以來的君王,皆王霸雜治,王道與霸
受教了。
回復 shen_fuen 2017-7-5 23:43
大道衰敗,才推崇仁義。
智巧百出,才推崇人為。
六親不和,才推崇孝慈。
國家昏亂,才推崇忠臣。

也就是說有不仁不義,才推崇仁義。有不人不為,才推崇人為。有不孝不慈,才推崇孝慈。有不忠不臣,才推崇忠臣。
供討論。
回復 豬扒戒 2017-7-6 06:50
秋收冬藏: 受教了。
秋收冬藏好
回復 豬扒戒 2017-7-6 06:51
shen_fuen: 大道衰敗,才推崇仁義。
智巧百出,才推崇人為。
六親不和,才推崇孝慈。
國家昏亂,才推崇忠臣。

也就是說有不仁不義,才推崇仁義。有不人不為,才推崇人為。
福兄說得好。沒有時才強調重要。
回復 豬扒戒 2017-7-6 06:57
徐福男兒: 司馬遷去古未遠,對老子的理解遠勝今人。今天的研究者,容我說句不中聽的話,炫奇而已。法家與道家傳承的脈絡,已有定論。自漢以來的君王,皆王霸雜治,王道與霸
福兄說得也有道理。道裡面的東西都是根據道的主權給的。不是可以學術研究的題目。所以當大家意見不統一時,就好難理解通。真正的道,不可道 道德經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7-6 09:25
豬扒戒: 秋收冬藏好
   元帥好~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7-6 10:56
豬扒戒: 福兄說得也有道理。道裡面的東西都是根據道的主權給的。不是可以學術研究的題目。所以當大家意見不統一時,就好難理解通。真正的道,不可道 道德經
八戒兄最後一句話給我啟迪,真正的道,是修行者去體悟的,不是研究者去分析的。我沒有慧根,悟不出真正的道,反而喋喋不休,尚祈兄見諒。
回復 豬扒戒 2017-7-6 19:03
徐福男兒: 八戒兄最後一句話給我啟迪,真正的道,是修行者去體悟的,不是研究者去分析的。我沒有慧根,悟不出真正的道,反而喋喋不休,尚祈兄見諒。
福兄過謙。能感覺得到兄對道很有興趣,一直在慕道,一直在敲門。根據猶太版道德經云:'凡尋找的就給你尋見,敲門就給他開門。' 如果敲對門的話,會進入的 。願兄能抽時間到上帝的會堂里去,懷著謙卑的心向道求,求道潔凈並進入你的內心。書本難度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2: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