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生態游潛伏大浩劫 溪流改道魚蝦已絕跡(ZT)

作者:寧靜千年  於 2011-7-9 0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廣東青山綠水間漂流開發泛濫,溪流改道,魚蝦絕跡;生態區內,大排檔,洗腳屋,馬路寬闊……
    生態旅遊背後潛伏生態災難
      「中國勇士至激漂流」、「峽谷激流漂」、「飛一般的五星漂流」、「中國生態第一漂」、「瑤族風情漂」……時值暑期旅遊旺季,眾多主打清涼牌的漂流廣告以火熱之勢搶奪人們的眼球。
作為最近幾年興起並大行其道的夏季旅遊內容,2007年以來,廣東的漂流項目以兩年翻一倍的速度突破了40家,並以高速的吸金回報率繼續吸引著投資者。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看似「自然生態」的旅遊項目背後,生態隱憂不少。
    
    自然保護區蜂擁漂流客
    
    8月2日上午,又是一個氣溫超過3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惠州南崑山川龍峽漂流景區,嘩啦啦的水聲混著陣陣興奮的尖叫聲,又一隊自駕前來旅遊的青年 男女套上救生衣,坐進橡皮筏,衝過攔河壩,激情開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三撥遊客了,已經走了幾十隻筏子。」
     川龍峽漂流水道位於惠州龍門南崑山,南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是1984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總面積4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 98.8%。區內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珍稀動植物,初步調查有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伯樂樹,國家Ⅱ級保護植物黑桫欏、福建柏、樟樹、潤 楠、格木、繡球茜草等14種;動物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蟒蛇、雲豹、林麝和2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等,被譽為「廣東省物種寶庫」。
    
    記者進山後半個小時的車程內,看到了三個漂流景點,而與之相鄰的白水寨景區,還有個「大豐門漂流」。
    
    和川龍峽類似,廣東省內的漂流項目絕大多數位於山水生態旅遊景區,而開發者們也多以「天然、綠色、生態」為賣點----―「水清直逼直飲水」、 「穿越溪流峽谷,擁抱森林花海」。有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近年來生態綠色旅遊概念的流行,漂流團隊反響火爆,特別是夏天,周末一天能出團數千人。
    
    攔河蓄放水成公開秘密
    
    不少遊客以為漂流只不過是坐上橡皮船,沿著山澗順水直下,「玩的就是這種天然的感覺」。可是旅遊界知情人士透露,「放水漂流」幾乎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上世紀80年代,廣東還有一些天然漂流,而近年來上馬的漂流項目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人工放水。」
    
    記者在「川龍峽漂流」看到,這個漂流項目也是靠上游和下游的攔河壩來完成的。漂流河道全長11公里,水位落差近198米,在漂流起點的上游有三道 水閘,將溪流切出兩個蓄水池。「如果沒有水閘,就掌握不了水流的大小。」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過這兩天雨水多,還不用開閘放水。」
    
    在離這個景點不遠處的「雲天海漂流」,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況,一道水壩將河流截成了一座水庫,水庫的下方,停著數十隻橡皮漂流筏。正值中午,沒 有遊客,漂流道里的水位只有幾厘米深。「這麼淺的水怎麼漂啊?」正在打瞌睡的售票員指了指水壩下方兩隻直徑約半米的水龍頭:「買了票就放水。」
    
    「漂流需要的水量很大,不改造河道和蓄水,很難保證漂流效果,很難保證每天正常接待遊客,漂流公司的收入也很難保障。」有業內人士表示。
    
    人工砌水道生態大浩劫
    
    記者了解到,目前做漂流項目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截流蓄水,一種是水庫放水,專家分析,不論哪一種方式,對於生態保護、抗旱防澇都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
    
    記者觀察發現,一些漂流景區的水壩水閘相當簡陋,用來吊啟水閘板的軸承、鐵鏈已經銹跡斑斑甚至變形。「這些水閘、水壩的建造並沒有標準,但在實際 功能上卻起到了水庫的作用,一旦發生洪災,則極可能導致泄洪受阻,洪水泛濫成災,威脅著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專家表示擔憂。
    
    攔河漂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大。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胡慧建博士告訴記者,水庫和河流的生態環境差別很大,截流會使原
來河流中的物種發生改變,其破壞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評估:「截流蓄水,一些有洄遊產卵習性的魚類遷徙路線就會被破壞,種群也可能消失。」
     記者還發現,為了形成所謂「勇士漂」和「逍遙漂」的水流效果,不少漂流公司還對天然河道進行清理和改造,不少河道用石塊和水泥重新修砌,而修砌過的河道水 草無法生長,魚蝦自然不見蹤影。一位住在南崑山腳下的村民告訴記者,往年還能在小溪里捉到些山坑魚,「現在這些東西越來越少……漂流公司為了保證漂流用 水,控制了水流,魚和蝦都不容易活」。
    
    截流蓄水、修砌河道,對於原生的生態環境,無異於一場「浩劫」。
    
    生態游,多少毀滅假你之名而行
    
    什麼是生態旅遊?近年來隨著健康、休閑風潮的興起而日漸走紅的「生態旅遊」、「生態景點」、「生態公園」不得不面臨標準缺位的尷尬。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生態景區」冠名並沒有公認的標準,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旅遊景區是在借生態之名行破壞之實。
    
    曾任南崑山十字水度假村總經理的陳旭軍表示,對比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的定義,國人理解的「生態旅遊」,還是「到自然生態的環境中去旅遊」,不論是生態旅遊的概念還是「生態景區」的發展,都很「初級」。
    
    「說起來自己也覺得慚愧!」陳旭軍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帶領四川林業局的客人在南崑山景區內考察,吃飯時端上來的第一道菜竟是「野豬肉」,「這等於是打了自己一個耳光。」事實上,不少山區旅遊景點甚至自然保護區,野味餐廳現在仍比比皆是。
    
    「不久前和朋友到廣州東北郊區的一個『生態景區』遊玩,結果印象最深的不是青山綠水,而是景區路邊密密麻麻的大排檔!」驢友小朱告訴記者,甚至卡拉OK、洗腳屋這些聽起來很不「生態」的旅遊設施,也出現在很多打著「生態」名義的景點景區。
    
    「生態景區」內大興土木,建造大規模的酒店,鋪設寬闊的水泥路面,在國內景區內很常見,但這樣的做法卻和「生態」概念背道而馳。陳旭軍介紹,國內不少「生態景區」道路動輒修建四車道、六車道,「簡直就是在犯罪」!
    
    業內人士分析,真正的生態旅遊景區在國內難有發展,與國內現行的旅遊景區評級制度有關。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景區分級制度較多地考慮遊客的便利性,「比如4A級、5A級景區都要求景區有多少水泥路面,但是在國外的生態景區,都刻意避免 修建水泥路。」廣東國旅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勞毅波介紹,比如自己去過的澳大利亞凱恩斯某森林景區,旅客通行都走木棧道,路面都是架空的,為的是讓小型爬行 動物可以自由通過。
    
    專家指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國內的生態旅遊還處在概念炒作階段,並非真正的生態游。近年來,雖然國內不少風景名勝區打出了生態牌,但實際上 卻忽略了對生態的保護。每到旅遊高峰,生態旅遊線路往往成為生態破壞的重災區:人潮如涌,垃圾遍地,植被受破壞,動物被驚散……
    
    定義
     生態旅遊
    
    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了解環境的文化和歷史,它不但不會破壞自然,而且還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
    
    今日看點
    
    廣東漂流市場倍速發展
    
    □資金蜂擁而入瘋狂開發
    
    □自然山水正被提前透支
    
    □留予後輩又是人工建築
    
    投資少回報快沒標準
    
    投資者一窩蜂搶項目
    
    廣東多丘陵峽谷,水流清澈、景色清幽,流速和落差適宜漂流的河流非常多。與酒店、餐廳等投資項目相比,漂流投資少、回報快,近年來大受投資者熱捧。
    
    記者了解到,2007年以前,廣東的漂流公司保持在15-18家左右,近兩年猛增20多家,目前全省的漂流景區景點已經超過了40家。
    
    與此同時,市場的增長速度更加驚人。據統計,黃龍峽景區今年自4月開漂以來,接待人數已達8萬人,景區負責人預計8月、9月增幅會達到三四成;古 龍峽目前的遊客量也增加了200%,周末每天接待高達8000人,總體增幅至少兩成;黃騰峽景區目前接待人數同比已超過去年,預計會是去年的兩到三倍。
    
    目前,廣東漂流景區的價格約在130元到200多元不等,再加上每個遊客衣物保管、照相等「二次消費」,一個遊客的消費可達200
元左右。儘管近年來漂流公司的擴容讓客源趨於分散,但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漂流行業仍算得上是「暴利」。
    
    巨大的市場,使得目前廣東省內在建或有意向投資的漂流項目還有十多個。但是,這種瘋狂的建設基本處於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今年廣東省旅遊局和廣東省林業廳聯合出台的《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評定標準》,當中竟仍未對漂流項目標準做出相關的規定。
    
    「目前沒有一個制度規定漂流項目的實施必須經過專業的論證,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環節缺失!」專家呼籲,漂流項目的興建應該引入環境評估和旅遊規劃,以杜絕其對生態環境和水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5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Jchu1688 2011-7-9 03:51
這就是工業進步,一切向錢看的後果,中國如此,台灣也如此,越南,印尼都如此,慘的是我們子女後代,只能到博物館,動物園,水族館去體會大自然的風景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寧靜千年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2: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