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外長的鄉願外交

作者:mali50  於 2016-3-11 01: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10評論

關鍵詞:取代美國, 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 安理會, 中美關係

中國外長的鄉願外交

馬力

在安理會32日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后,中國外長王毅在北京的兩會期間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在記者招待會上,中國外長重申中國不是美國,不會也不可能成為美國,因此無意取代美國領導世界。中國外長指出美國耽心被中國取代,是美國在對待中國這個新興大國時的一種「美式焦慮」,是美國誤解中國影響中美關係的根源所在。外長的講話贏得了主流媒體一片掌聲,看來這的確代表了中國對美外交戰略的理解水平。

中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是因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為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經濟上,中國拋棄了公有制的計劃經濟,轉向以私有經濟為主的市場經濟。中國以優惠的條件對西方資金全面開放,使西方國家可以用它們的貨幣投資中國生產美元商品出口國際市場,把石油美元進一步上升為廣義的商品美元,從而擴大了美元市場鞏固了美元的國際地位。


中國外長王毅在北京的兩會期間舉行記者招待會。


在國際關係上,中國心甘情願地背棄了所有不討西方國家喜歡的盟友,對「同志加戰友」不惜兵戈相向積怨至今。在限制和制裁朝鮮和伊朗等國家的問題上,中國甚至不顧已經存在的兩國之間的友好互助條約,積極配合美國通過一系列安理會決議。這些決議最終被美國用來對抗中國。為了表明中國對美國沒有威脅,中國還放棄了許多戰略武器的發展,「韜光養晦」幾十年。在此之間,美國卻一直保持對台軍售,不斷派軍機和軍艦來中國近海偵察。

中國以為付出的代價能換回中美戰略合作關係。如果是在別的問題上,不懷疑中國的期望是有道理的,至少符合投桃報李的古訓和人之常情。但在地緣政治上是另一回事。西方國家不以一時一事為準則,也不以友誼感情為指導,而是堅持理念上的長期利益。這不能簡單地以資本主義國家的爾虞我詐見利忘義來解釋。事實上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必定重視信用和責任,這裡有著美國以一的立國原則,只是中國外長至今不知,更沒有學會而已。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對中越南海衝突的態度。越南也曾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與美國的衝突更近。改革后的中國為了討好美國發動了侵越戰爭,算是對援越反美的深刻懺悔和主動賠償。這與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在安理會支持美國限制和制裁朝鮮是一個意思:希望美國對毛澤東時代的「反美罪行」一筆勾消,不再記到改革派的頭上。所以改革派怎麼也無法理解美國為什麼不支持不斷輸血美國的中國反而支持對美國乏善可陳的越南。美國的恩將仇報和不知好歹多少有點讓中國惱羞成怒。

於是中國外長在記者招待會上再次點出「美式焦慮」,唾沫橫飛地再三表明中國沒有要取代美國的想法,恨不得聲淚俱下掏心剜肺地跪下向美國指天發誓表忠心,真是可笑之至。從中國外長的講話來看,中國至今沒有明白美國的地緣政治:即美國同樣不願有地區霸權的存在,不會相信一個在美國看來是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的國家的承諾。

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失算深刻說明了中國改革后復辟了小農經濟的外交思想與現代國家的外交思想之間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格格不入的。西方國家排斥中國小農意識的代表儒家思想,正是這種區別的必然結果。美國在中越之間的立場是中國的儒家倫理不能解釋的。小農意識不僅成為中國今天發展經濟的障礙,也是中國外交戰略的障礙。希望改馬列主義指導思想為儒家信仰的改革派必然遭遇全面的失敗。

中國外長的無知反映了整個改革派的戰略盲點。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在解讀中國外長的講話時認為「美國人現在理解中國還有個特殊難題。它內心裡還是有點種族主義的,還有點瞧不起中國,無法平等對待中國,覺得它自己是上帝的特殊選民,是山巔之城,是全世界的典範。你向它要平等對待,那不是錯誤的問題,那是犯罪的問題」。也正源於這種無知,金燦榮們認為中國只要跟美國搞好「新興大國關係」,美國最後就會說: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事實將證明只要中國繼續追求強國夢,就會成為事實上的地區強權以至霸權,也就會繼續與美國的長期戰略目標相衝突。美國反對任何地區霸權的努力不會改變,因為資本主義強國的生存不可避免地依賴海外經濟殖民地。這就是西方國家始終不渝地致力於顛覆和分化國有經濟和壟斷經濟國家的根本原因。這與宗教信仰或意識形態本身無關,只與由此造成的壟斷經濟有關。只要強大的中國存在,不管它對美國作出怎樣的承諾,美國圍堵和阻擾中國的戰略就不會改變。

中國之所以會對西方國家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是因為誤讀了中國改革前後的經濟發展;錯誤地以為中國在西方資本的幫助下獲得了所謂的經濟奇迹,因此中西方之間存在合作雙贏的基礎和意願。事實卻完全相反。根據中國現有的官方數據,改革前中國真實GDP的年增長率是6.7%左右。文革十年是5.5%左右。改革后第一個35年的名義GDP的年增長率接近16%。如果包括住房醫療和教育等主要開支的平均物價上漲30(已是大大低估),真實GDP的年增長只有4.5%

改革后GDP名義增長率的大部分來自之前的原始積累的市場化。這些原始積累包括非市場化資源(零市價)和極低的物價,統稱物價紅利。中國因此可以發行幾百倍的紙幣用於相當於35GDP的一半的投資,包括對企業和個人的補貼。極低的物價允許幾十、幾百倍的通貨膨脹。因此改革后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是吃過去的老本,但功勞卻記在了改革的頭上。物價紅利耗盡后便不能再靠增發貨幣製造通脹來掩蓋危機,因為引起的惡性通脹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危機。這就是沒有原始積累時,改革後市場經濟的真實面目,也是所謂新常態的真正含義。

市場化改革不僅耽誤了過去,也阻斷了未來。資本主義早期因為有巨大的海外市場可緩解危機,也可通過時間來消除市場過剩。但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海外市場,尤其是工業國的人均市場日益縮小,新興的工業國不斷崛起,使危機的周期拉長,新的經濟熱點不斷轉移。老的工業化國家可以處在長期一蹶不振的深水中。後起國家希望走完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的夢想也難以實現。即便中國工業轉型成功,也是與原有的發達國家瓜分市場,而不是像發達國家以前那樣獨佔市場。

加上工業經濟的大國劣勢,中國完全沒有可能重複發達國家成功的老路。大國劣勢是指人口大國的海外人均市場小於小國。工業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取決於海外人均市場的大小。由於人口大國的人均市場小,工業經濟的發展與小國相比具有天然的劣勢。許多人只是把中國追趕世界強國的困難理解為地球資源的限制問題。事實上有價市場的限制更迫切。中國的人口超過其它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佔世界的四分之一。世界需要這麼多的工業人口嗎?一個人的工業產品只供幾個人用嗎?算算就知道供應側等的改革能不能解決問題。

而對西方國家來說,中國轉向市場經濟後生產的美元商品擴大了美元市場鞏固了美元的國際地位。因此在美元石油走衰,石油美元在產油國接受多種貨幣的威脅下,中國出口的、佔世界大部分比例的美元商品拯救了石油美元的衰落,並實際上取代了美元石油的地位,成為支撐美元國際地位的最主要的海外支柱。這個結果反過來阻擋了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由於美國不會支持中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從而使兩國的經濟關係變成一種殖民關係。

再來看國際戰略。改革前由於美國在亞洲熱戰的屢次失敗基本上退出亞洲遠東部分。團結了東南亞國家的中國成為實際上的主導勢力。連日本也得看中國的臉色。所以那時對中國十分謙卑,見了中國人就鞠躬道歉,而且是真心的。南韓的生活水平還不如北韓。那時許多國家,包括菲律賓,都驅逐美軍基地。日本也會如此。美國想重返亞洲,必然首先威脅西太平洋亞洲小國的利益。中國趁機可以團結它們組成屏障。同時用人民幣投資亞洲盟國發展中國獨立自主的經濟。今天中國經濟早超過美國,人民幣也可成為強大的第三世界貨幣。

可是改革派想美金想瘋了,莫名其妙地放棄了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一腳踢開亞洲盟國投靠西方,當了亞洲的吳三桂。致使今天內外交困四面楚歌。朝鮮半島問題本來不是問題。美國雖然一直留在南韓,但不敢動彈。因為中國導彈技術的發展使美軍在半島成為被切斷後援的孤軍。但中國為了討好西方無孔不入地出賣盟國,在安理會通過禁止朝鮮軍備的一系列決議。結果把繩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只好被人牽著走當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斷制裁朝鮮。

南海問題也是一樣。越南和菲律賓等國本來最大的威脅是想重返亞洲的美國,結果中國忙不迭地出賣它們,硬要為美國檔槍開道,結果被美國輕輕一推就推到它們的對立面,成為真正的擋箭牌。美國會利用中越海權之爭分裂中越關係本不是秘密。季辛格對周恩來說過,你們把美國趕出越南,就讓越南與中國爭奪領土吧。改革派天真地以為美國會在爭端中站在中國一方,結果不管中國的貢獻比越南多多少,人家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不會支持地方強權。

中國對西方國家地緣政治的無知還會進一步損害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在我提出中國應該及時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后,已有其它人發出同樣的建議。中國卻依然寄希望於西方國家的法治和利益關係置之不理。中國是20068月提交排除性聲明的。但公約要求在加入時提出以便證明是公約對該國生效前的領海爭議。而中國是1996年加入的。之後的爭議不在排除性聲明之內。所以中國加入后十年才提出的排除性聲明是否有效,全憑此次仲裁法庭的裁決而定。這對中國是有風險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6-3-11 01:14
也沒有看到美國民間有普遍的焦慮:中國要趕上甚至取代美國了!可能嗎?
回復 mali50 2016-3-11 01:32
fanlaifuqu: 也沒有看到美國民間有普遍的焦慮:中國要趕上甚至取代美國了!可能嗎?
是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回復 mali50 2016-3-11 04:34
泥馬: 德國一位法學教授建議中國政府考慮退出UN海洋法公約,主要論點是如仲裁庭判決對中國不利,其他聲索國可能跟進,仲裁庭更多的對中國不利判決會置中國於困境,不如
美國有強大的海軍想靠實力重劃海界,所以不願受國際法的制約。小國加入是有益的。中國海軍弱時也可以加入,但實際上沒有得到什麼保護。美軍艦艇常來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偵察。現在海洋法被別人用來擠兌中國。中國留在裡面己無多大意義。
回復 泥馬 2016-3-11 04:50
「鄉願外交」的提法挺新穎的,好像是首創。中國外交領導的一個局限性是,他們基本上是學外語或翻譯出身,雖長於具象的形象思維和記憶性辦事經驗,但缺乏系統理論教育,抽象思維的思辨能力和政治家的戰略視野大局胸懷。美國國務院的外語翻譯屬於language service, 只做翻譯專員,不列入外交官銜序列。學外語或者翻譯出身的似乎沒有做到美國國務卿的。
回復 mali50 2016-3-11 05:29
泥馬: 「鄉願外交」的提法挺新穎的,好像是首創。中國外交領導的一個局限性是,他們基本上是學外語或翻譯出身,雖長於具象的形象思維和記憶性辦事經驗,但缺乏系統理論
中國改革,政治和經濟體制大幅度變化,所以來不及找到合適的人才。恢復高考後的首幾屆畢業生直接進國務院當助手,近水樓台先得月。外交也是。中國有外交學院,但供不應求。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3-12 09:55
其實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教訓可作借鑒,地緣政治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而書生誤國歷代有之。在毛祖一代事實上已經奠定了成為世界強國的國際基礎,只是近幾十年的生意外交,教條外交,甚至海綿式外交,一步步葬送了外交之勢。納虎狼於前庭後院,令人扼腕。鄉願外交一詞神筆!
回復 mali50 2016-3-12 10:57
鬍子太長了: 其實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教訓可作借鑒,地緣政治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而書生誤國歷代有之。在毛祖一代事實上已經奠定了成為世界強國的國際基礎,只是近幾十年的生
很對。中國在阿富汗幫美國趕走對中國沒有外心的蘇軍,結果換來美軍對中國前後夾擊,兩線威脅。實在不可思議。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3-12 12:17
mali50: 很對。中國在阿富汗幫美國趕走對中國沒有外心的蘇軍,結果換來美軍對中國前後夾擊,兩線威脅。實在不可思議。
雖然國際法庭的裁決並不能實質性影響中國的南海行動,但是恰好把自己的和平形象打掉了,因為無論排除性聲明是否有效,中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成了連自己加入的國際公約都不完全遵守的外部形象。退出雖然可以擺脫約束,用實力說話,更會增加相關國家的不信任程度,的確走入兩難困境。我真的懷疑外交智囊有問題。一步步替日本擺脫了外交困境,一步步出賣中國的戰略空間和優勢,至今仍堅持賣國的政治正確立場為內外大資本保底護航,王毅10日到俄羅斯不知道能做點什麼,這種應該第一時間做的事,放到了最後,不得已而為之,這種輕重緩急都抉擇失誤的外交措施是什麼樣的核心思想?不得而知。
回復 mali50 2016-3-12 12:55
鬍子太長了: 雖然國際法庭的裁決並不能實質性影響中國的南海行動,但是恰好把自己的和平形象打掉了,因為無論排除性聲明是否有效,中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成了連自己加入的
西方國家正是要在南海問題上逼中國抗法,置中國於不義的地位,然後鼓動周邊替天行道,把中國列入「流氓國家」的行列。
中國外交在美俄之間搖擺讓雙方都看不起。吃了美國的虧就往俄國跑。要是俄國沒滿足中國,又往美國跑。實在讓人寒心。大國沒有遠見和定力,以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有些問題是中國付不起的。小農意識的中國從來就沒有遠景規劃,靠天吃飯一年之計。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3-12 13:49
mali50: 西方國家正是要在南海問題上逼中國抗法,置中國於不義的地位,然後鼓動周邊替天行道,把中國列入「流氓國家」的行列。
中國外交在美俄之間搖擺讓雙方都看不起。
長太息一聲,所有一切最終還得一般百姓用脊樑頂起,可嘆可惜。不說了,睡覺了,謝謝馬博好文章。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7: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