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印象欺騙——穹頂之下的煽情訣竅

作者:mali50  於 2015-3-13 02: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42評論

關鍵詞:中國人, 嬰兒死亡, 女兒出生, 互聯網, 新生兒

印象欺騙——穹頂之下的煽情訣竅

馬力

據說柴靜女士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互聯網發布后一天的點擊達到兩億。這樣高的點擊被吹噓成「喚醒了中國人的環保意識」。雖然一半人左右是表達自己的反對或不同意見,不能不承認柴片的煽情效果是巨大的。這種煽情效果還被提升到「醒世」的高度,儘管這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並在最初的治理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些基本的成就。為什麼柴片具有如此巨大的煽情作用?

細看該片所列舉的事實和數據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煽情的力量來自作者精心利用人的形象思維把不相關或不確定的事件聯繫起來,同時躲避承擔事實和邏輯上的責任。例如影片一上來就用形象把柴靜女兒出生時發現的「良性腫瘤」一事與霧霾銜接起來。為了引起觀眾的激情,她不惜大曬女兒出生前的B超照片和手術麻醉等過程;用感性的語言大談特談新生兒患上腫瘤的可悲,如連母親都來不及抱一下就被拿走去做手術,和新生兒全身麻醉可能醒不過來等等來挑動人的同情心。這就通過人們的形象邏輯在觀眾心裡建立起霧霾是引起她女兒腦腫瘤的原因這一印象,再用「私人恩怨」一詞來強化這一印象。恐懼和憐憫於是激起人們強烈的情感反應。

然而據專家所說,新生兒的良性腫瘤不需要立即切除,等以後再動手術可以顯著降低嬰兒死亡率。需要立刻動手術的是看似腫瘤的「脊膜膨出」這個病,它的主要誘因是孕婦缺乏葉酸,而跟霧霾沒有關係。當有人指出影片有誤導的嫌疑,因為無論從診斷上還是研究上都無法確定引起她女兒腫瘤的原因是霧霾,她的辯護者便以柴靜並沒有在影片中明確說過這樣話為理由加以反駁。事實上誰都明白,如果不是有意暗示這兩件事之間的相關性,無須在反對霧霾的影片中以誇張和煽情的語言傾訴她女兒有腫瘤一事,正如影片不會如此聲情並茂地描繪某人患有痔瘡一樣。以偷雞摸狗的方式來暗示,無異於一種欺騙,不落邏輯證據的欺騙,因此也是懦夫和無賴的欺騙。

柴片中到處都是這類利用形象思維來暗示或明示事件相關性的例子。這種特殊的但不罕見的欺騙手法可以稱之為印象欺騙,因為是利用形象間的聯繫形成的印象來暗示和誤導受眾。另一個例子是影片向觀眾展示一片布滿黑色污染物的濾片,並用放大的圖像顯示空氣中的污染物含有許許多多有毒和致癌物質。這些污染物看起來不僅噁心而且令人害怕。接著表示這些污染物可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積累在肺部致癌生病。這樣的形象推論和視覺感受的確令人震撼。事實上濾片上污染物的多寡取決於通過濾片的風速,而影片沒有說明採樣標本是在什麼條件下獲得的。通常氣流在人體鼻腔中的流速遠小於體外的平均風速,因此吸入的顆粒一般遠少於影片所呈示的數量。同時濾片上的污染物還可包括那些不能通過人的呼吸道進入肺部的大顆粒。如果有人較起真來,卻找不到影片明確說過這濾片上的全部污染物就是人們在相同時間的吸入量。

再如影片在聚焦中國的燃煤污染時,用各種經不起推敲的圖像和數據說明空氣污染導致中國的肺癌發病率增長了幾倍,也沒有對這些數據進行詳細解釋並列出不同意見。同樣是為了用觀眾的形象思維來接通癌症發病率的高增長與燃煤污染之間的聯繫。前面說的空氣中各種有毒和致癌物質雖不屬煤煙污染的成分,卻也通過誇張的形象聯繫使觀眾認為是燃煤所釋。為此,影片還用一個不吸煙的女性肺癌患者為個例來強化肺癌與霧霾之間的形象關聯。但中國肺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雲南和東北,而不是霧霾污染最嚴重的京津冀地區。如果有人質疑燃煤污染引發肺癌的作用被誇大,就會有人辯護說影片也說過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就這樣又把誤導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然而這個主要原因卻被輕描淡寫一言帶過,沒有任何圖表來給觀眾留下足夠的印象。

利用人的形象思維與形象邏輯進行無需承擔明確責任的欺騙並非柴靜所創,而是在日常活動和生意場合常用的手段。除了借用形象思維外,印象欺騙還可以利用特殊行為和模稜兩可的語言來進行。許多情人熱戀時相信對方有意無意地用親熱行為,甚至性行為表示的「許諾」。一旦翻臉並要追究時才發現所有曾被確信無疑的「許諾」不過是自己基於對方的言行暗示所作的「合理」推演,實際上並沒有確定的言辭承諾。人們常說「手段的卑鄙證明了目的的卑鄙」。柴片的目的就是把中國嚴重的惡性污染和造成的後果歸咎於實際上不那麼嚴重的燃煤問題,並由此提出拆分國有能源企業的解決方案。但在男女戀愛中,除了有意騙人財物和情色外,多數這類映象欺騙並不具有惡意。在以牟利為目的的商場上就不同了。狡猾的商人經常使用各種方式進行印象欺騙,在對手的感覺印象中形成無案可稽的許諾和承擔,騙取對手實際上的好處。所以在商業發達的地方一定有許多明確的法規和條約制度妨止和追責這類映象欺騙。

除了上述這些利用人的形象思維來誤導觀眾外,柴片中還有大量赤裸裸的欺騙,或者選擇性地用有利的事實掩蓋不利的事實。有作者(如李曉鵬:「我們為誰而戰?」)指出影片把英國1960-1970期間30%GDP增長率誇大成100%來證明英國治理霧霾時加快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提及匹茲堡和底特律通過重工業的產業升級治癒污染時,隻字不提由此造成這兩個城市經濟衰落或破產的事實。西方國家治理污染時所謂的產業升級是把污染企業遷到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嫁禍於人而已。柴片對這類罪行隻字不提,不是批評嫁禍者,反而指責受害者。柴片更刻意隱瞞的是中國燃煤污染的惡化恰與影片主張的私有化國企有關。製造嚴重污染的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中國目前的油氣污染相對較輕恰是與油氣企業還沒有廣泛私有化有關。煤污染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如果全面私有化了,油氣污染一樣會加重甚至產生毒性更大的污染。現在方舟子在文章《柴靜〈穹頂之下〉的造假迷霧中又指出僅在最初的十幾分鐘里,就至少有三處嚴重的造假嫌疑。

有人問即便影片在手法上有誇張、煽情甚或矇騙的嫌疑,但為了引起對污染的足夠重視有何不好?不好,因為只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才能發現和解決污染問題。欺騙不僅不能解決污染問題,還有可能誤用影片介紹的治理方法加重污染造成更大的危害。片面的事實比謊言可怕,因為更能騙人,其結果是掩蓋其它更嚴重的污染如水污染和消費品污染等,使污染治理事倍功半。治理污染除了實事求是,還需要兼顧全局,煽情於事無補甚至後患無窮。署名老沈的文章「光靠情懷還不夠:為什麼《穹頂之下》沒有說服我?中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當年農藥DDT被發明出來用來消滅蚊蟲減少瘧疾。但是1962年蕾切爾・卡遜發表了著名的《寂靜的春天》,指出DDT致癌並污染環境。《寂靜的春天》後來幾乎成了環保主義者的聖經,並最終導致了DDT的全面停用。」由於停用後有大約2000多萬人死於瘧疾之下,又恢復使用。所以「著名作家邁克爾・克萊頓曾說,《寂靜的春天》一書所殺的人大概比希特勒還多。」 總之,抓住一個崇高的借口為幌子來兜售毒藥,與西方國家以「民主人權」為名入侵顛覆其它國家一樣是表裡不一,掛羊頭賣狗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3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2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5-3-13 03:58
注意,不要用審查報告的方法審查媒體人的演講。
回復 十路 2015-3-13 04:20
這篇文章的數據搞錯了。 我單獨發帖,這裡不方便貼圖表。
回復 mali50 2015-3-13 04:57
sousuo: 注意,不要用審查報告的方法審查媒體人的演講。
不代表權力不可謂審查。任何人都沒有欺騙的權利。媒體人不能高人一等。
回復 mali50 2015-3-13 04:57
十路: 這篇文章的數據搞錯了。 我單獨發帖,這裡不方便貼圖表。
發出可以給我一個連接。
回復 十路 2015-3-13 04:59
mali50: 發出可以給我一個連接。
http://big5.backchina.com/blog/333081/article-223163.html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06
謝謝。李曉鵬認為柴片有錯是柴靜沒有在名義GDP中去除通脹的作用。去除后,100%的名義GDP增長率就成了30%的真實GDP增長率。
通常公布的GDP多數是名義GDP,而算出的增長率是去除通脹的。這就容易產生混淆,認為兩者都是去通脹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去通脹的GDP很難計算,取決於參考年代。遠了不準確,近了意義不大。但算增長率只需要當年的通脹數據。
回復 十路 2015-3-13 05:09
mali50: 謝謝。李曉鵬認為柴片有錯是柴靜沒有在名義GDP中去除通脹的作用。去除后,100%的名義GDP增長率就成了30%的真實GDP增長率。
通常公布的GDP多數是名義GDP,而算出
柴靜說的是10年GDP翻倍的意思,不是按照每年GDP 的增長率來計算,也不是十年來的年平均GDP增長率。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22
十路: 如果你今年的 GDP 比去年翻倍,通常將此算成 100% 增長率吧?

中國的7%GDP 增長率是按照哪種方式計算公布的?

李曉鵬在原文中解釋了這兩種演算法的不同性嗎?
名義GDP增長100%。中國改革后35年德名義GDP增長率在16%左右。政府公布的增長率只有9.8-12%,可見是經過通脹訂正的。 7%估計也是如此。李只是如我上述說明那樣加以解釋。我的說明正是根據他的解釋。他的原話是:
「柴靜在視頻裡面說:「1960年到1970年,在英國治污的前十年,經濟不僅沒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
  這句話是在說謊。1960年英國的GDP是4178億英鎊,1970年英國的GDP是5440億英鎊。只增加了30%,離「增長一倍」差了十萬八千里。
  那為什麼她一定要說增加一倍呢?因為她沒有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
  計算GDP的增長率是一定要扣除通貨膨脹的,不然前幾年辛巴威濫發貨幣製造惡性通貨膨脹,面額都是好幾百億的,GDP一下子就能增加幾百倍。所以,這要麼是一個低級的經濟學錯誤,要麼就是為了凸顯「治理污染不會阻礙經濟發展」這個結論而故意誇大了英國的經濟增長速度。 」
回復 十路 2015-3-13 05:27
mali50: 名義GDP增長100%。中國改革后35年德名義GDP增長率在16%左右。政府公布的增長率只有9.8-12%,可見是經過通脹訂正的。 7%估計也是如此。李只是如我上述說明那樣加
柴靜這樣說就更清楚了,十年GDP翻倍, 完全正確。 這是世界銀行的數據:

http://www.gdpinflation.com/2014/06/uk-united-kingdom-annual-gdp-and-gdp.html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35
十路: 柴靜這樣說就更清楚了,十年GDP翻倍。 這是世界銀行的數據:

http://www.gdpinflation.com/2014/06/uk-united-kingdom-annual-gdp-and-gdp.html
這數據中的GDP正是名義GDP。例如不加訂正,1969到970的GDP增長率是10%,訂正後只有表中的2.76%。
回復 sousuo 2015-3-13 05:37
mali50: 不代表權力不可謂審查。任何人都沒有欺騙的權利。媒體人不能高人一等。
無所謂高人一等,但講演不是工作報告,這是常識。

不會有職能部門照她說的執行吧?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41
sousuo: 無所謂高人一等,但講演不是工作報告,這是常識。

不會有職能部門照她說的執行吧?
不因此就可以欺騙,別人就不可以批評。
回復 sousuo 2015-3-13 05:49
mali50: 不因此就可以欺騙,別人就不可以批評。
批呀批呀。

有趣的是,污染沒人批,防污反倒是作假,煽情,動機,。。。。


奇怪的國度和人民。
回復 sousuo 2015-3-13 05:50
不想想,為什麼防污染要作假,要煽情?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52
sousuo: 批呀批呀。

有趣的是,污染沒人批,防污反倒是作假,煽情,動機,。。。。


奇怪的國度和人民。
沒有人批嗎?不僅一直在批,而且早就著手治理。
回復 mali50 2015-3-13 05:53
sousuo: 不想想,為什麼防污染要作假,要煽情?
文中講過。
回復 paci 2015-3-13 06:02
新聞需要真實和兩面聲音,煽只能把火煽起來
回復 daddiy 2015-3-13 06:03
"據說柴靜女士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互聯網發布后一天的點擊達到兩億。這樣高的點擊被吹噓成「喚醒了中國人的環保意識」。雖然一半人左右是表達自己的反對或不同意見,不能不承認柴片的煽情效果是巨大的。這種煽情效果還被提升到「醒世」的高度,儘管這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並在最初的治理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些基本的成就。為什麼柴片具有如此巨大的煽情作用?"

可笑,作者批別人煽情,造假和欺騙。按照你自己的標準,看看你的第一段話里煽情的辭彙有多少?還有,那個「據說」可信嗎?那個「一半」哪來的?這是不是你所說的欺騙?小夥子,你的動機是高尚還是卑鄙我不關心,但是當著眾人的面自扇耳光還不自知,確實讓我看了太不落忍。
回復 mali50 2015-3-13 06:06
daddiy: "據說柴靜女士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互聯網發布后一天的點擊達到兩億。這樣高的點擊被吹噓成「喚醒了中國人的環保意識」。雖然一半人左右是表達自己的反對
那個「一半」來自別人的博文。如有煽情之語,可以舉例說明。不必如此激動。
回復 穿鞋的蜻蜓 2015-3-13 06:22
paci: 新聞需要真實和兩面聲音,煽只能把火煽起來
什麼叫真實?受大眾關注呼應不是真實?什麼叫兩面聲音?柴靜的採訪報告不是另一面的聲音而只是一個「煽」字?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2: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