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雨果兩部作品解讀傳統自由派思想誤區

作者:飛雲  於 2019-1-6 12: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想|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雨果的兩部作品《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可謂膾炙人口,經久不衰。也正因為如此,作品的影響力就不可等閑視之。解讀這兩部作品,可以發現法國之所以成為全球「政治正確」首都,其思想根源所在。

歐洲現代文明的基礎發端於基督信仰的傳揚。竭力忠實於聖經真理,是美英保守派文明;自義解讀聖經則是以法國為代表的典型傳統自由派。如今的奧巴馬自由派,則與聖經真理無關;不僅如此,它們追求的是擺脫上帝管教、憲法約束的完全「自由」。為了最終實現「理想自由」,它們連人類最根本的倫理和規則都要顛覆,因此已經墮落為一目了然之邪惡。

本文暫時略過邪惡左派不表,單述傳統自由派,因為他們向年輕人和善良之人灌輸似是而非的假真理,頗有危害。

《悲慘世界》等作品,曾經感動過無數讀者,對西方政治生態產生過極其深刻的影響。作為傳統經典,以後還會繼續保持這樣的強大影響力。應該沒有人對此有異議。 《悲慘世界》 敘述罪犯冉阿讓戴罪出獄借宿主教家偷竊銀器再次被捕,主教大愛撒謊為冉阿讓脫罪。被道德感化的冉阿讓後來成為成功的企業家,這是故事主線。因為雨果對自己這部作品的定義是一部「宗教」作品,故此不能與一般歐美人文、社會和愛情小說相提並論。其它故事細節,不在本文關注之內。一百多年來,全球範圍內對《悲慘世界》這部作品充滿了讚美、欣賞;可謂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鮮見有人質疑過這部道德高尚,幾近「完美」之作品。然而,魔鬼存在於細節之中,作品影響越大,誤導可能越甚。

關鍵質疑:
1.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窮人日子過得艱辛,確實是當時的社會問題。但偷竊這個行為在屬靈和屬世都是罪,聖經真理從來沒有設定「良性合理」偷竊和「罪性非法」偷竊這樣的「區別」。布爾什維克割命的「正當性」恰恰就是先「認定」所有富人的財富都是「不義」,因此才後有堂而皇之地搶奪、殺人之「正義」。可見,別人之財是義還是不義自有它的真實和後果;你的偷竊、搶奪之罪無法掩蓋。偷竊就是罪,沒有任何借口。更何況,主教的銀器在雨果和冉阿讓的眼裡並非「不義之財」,雨果為偷竊找到的道德借口也許只剩下冉阿讓「過不下去」了。然而,自己「難過」得確是個問題,但偷竊則是另一個問題。無論什麼借口,偷竊是罪,是躲不過去的事實。

2. 以聖經為真理的基督徒都知道,只有上帝才有赦罪的權柄;而且這種赦罪基於認罪悔改這樣的前提。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作品中主教赦罪之權柄從何而來?主教有什麼權柄以有罪為無罪,且「善良」地掩蓋偷竊罪行? 特別是冉阿讓連屬世認錯都沒有的前提下,主教就「赦免」了他。難道主教比上帝的權力還大?主教的「愛」比上帝的愛還深?主教的「公義」可以僭越上帝以有罪為無罪?主教有上帝般能預知冉阿讓必然改邪歸正之超然能力?

3. 主教「赦免」冉阿讓所採取的方法是「撒謊」;就是以謊言掩蓋犯罪;主教過犯,罪加一等。其小說效果是:只要我認定自己在「做好事」,就可以不擇手段、不計後果。撒謊不是問題,甚至殺人都是為了正義。這在聖經真理裡面絕對是大忌;但在左派眼裡卻更能顯出與眾不同的、超越上帝的「大義」。讓我們設想:假如冉阿讓被主教「赦免」后拿著主教的銀子上山打家劫舍,後來殺人無數。那麼主教會不會後悔自己的犯罪行為?主教事先怎麼能夠確信自己撒謊+大愛一定可以換來冉阿讓從此洗心革面?

自義主教(雨果及許多法國人)、自義自由派認為成功的可能性是100%!《悲慘世界》一部小說勝過所有的事實,勝過一切的常識、勝過嚴謹的邏輯。 掩蓋冉阿讓罪行使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成為作品的主線,成為法國政治正確的「主流」思想。可見他們完全無視冉阿讓的故事絕對是特例;完全無視小說之匠心說教違背了上帝的公義原則。 否則何以解釋今天的「政治正確」;何以解釋歡迎中東「難民」湧入、何以解釋紛紛主動去穆區送死的白左女?後來從法國發芽蔓延出來的布爾人滿世界刀光血影不就是「主教」大愛結出的果子嗎?布爾人不就是不擇手段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嗎?結果又如何?——因此違背聖經公義原則的「自義」,其行為是淫蕩的、後果是可怕的。

4. 警官的自殺,也是作品為了產生道德震撼感覺的一個重要安排。有明顯戲劇和文學效應,但對弘揚真理無補有害。

到此,有讀者一定會質疑:那麼小說如何才能既體現基督大愛,又體現上帝公義呢? 假如飛雲作此小說,那麼作品會讓冉阿讓準備偷竊正要下手之前,觀察已久的主教忽然現身。主教的出現使冉阿讓的罪行沒有得以實施,成為「意念」之罪、道德之罪。然後主教以愛主之心愛人,贈送冉阿讓銀器;後面的故事可以完全繼續。若作這樣的情節安排,文學效果不會下降,同時可以彌補小說致命硬傷。

雨果的另一篇作品《巴黎聖母院》則把主教描寫為故事中基本上是最「邪惡」的人,其產生的影響極其惡劣。基督徒都知道自己的不完美,而作品中的主教則完全看不到基督的任何影子。換句話說,在世人眼裡應該是相對常人道德較為高尚的「主教」反而是最虛偽邪惡之人。與《悲慘世界》一樣的舉反例,以偏概全:報恩野狼救命,風落椰果傷人。給世人的信息就是:連主教都如此邪惡,乃至比不上一般普通人;基督真理? 不信也罷!對真理門外的讀者來說,作品的客觀效果就是如此。丁玲們在山西農村「挖掘」鄉紳「罪行」不果,然後無中生有編造「白茅女」故事閃動街機仇狠,自由派文人自義反作惡,一脈相承。區別只在「天真」與「邪惡」之間。

雨果發表《巴黎聖母院》時大約三十歲的樣子;作品中恨不得即刻砸爛舊世界的衝動呼之欲出,其中借主教體現出了對基督的不屑甚至反感(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會寫的不如會讀的。作為讀者,飛雲不準備在此與辯護者爭論)。可見他當時非常「憤青」,非常極端, 雖然也非常有「愛情」。

30年後的1862年,雨果發表《悲慘世界》。作品體現他的屬靈狀況相對年輕時已有成長,他甚至說自己醞釀了幾十年的《悲慘世界》就是一部「宗教作品」,也就是說他希望以此作品弘揚基督之愛,初心可嘉。

雨果小說的產生,和法國的信仰狀況有關,和法國人常常自以為義、自以為善、且對聖經真理解讀偏差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產生「巴黎公舍」;滋生布爾祖先、乃至今天成為西方政治正確大本營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們不難發現今天歐洲、美國天真左派(包括許多基督徒)不顧公義原則設立「庇護城」、開放邊界、取消死刑、為罪犯開脫的無邊大愛,以及褻瀆聖經真理凡此種種,從近一個半世紀前風靡全球的《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等作品裡面都可以找到思想原型。

由此看來,謹慎保守完備的聖經真理,是何等重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bkqxiaoxishu 2019-1-7 16:53
在家帶娃賺個辛苦錢。Amazon$10-$20產品免費。全新居家旅行商品需要試用,體驗后免費送你,無需退回,只需你提交用戶體驗以及改進建議(並有機會獲得30RMB獎勵)。
所有產品均由亞馬遜商城配送,送貨上門,平台保障,安全可靠,看產品請加微信:837799746,聯繫時備註產品體驗,Amazon全球站點。長期有效!註:僅限Amazon prime 會員參與(每個賬號限一件商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6: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