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流浪漢搜垃圾撿瓶子的效率應該算比較高的, 路邊如果有被人丟棄的五分瓶, 一般很快就被人撿走了。 相比較, 我在曼哈頓中國領事館簽證時見到時報廣場方圓一公里的街邊和垃圾箱到處散落著五分瓶, 感到不可思議, 曼哈頓街邊那麼多瓶子, 如果有人想收集, 忙一天收集1000個應該不是問題。
雪城大學的學生是個很大的產生五分瓶的群體, 校園和學生宿舍的瓶子基本都被清潔工壟斷了, 流浪漢能撿的主要是居民扔在路邊的垃圾里的瓶子, 歪四科方圓500米是雪城大學學生租房集中區, 這個區域瓶子豐富, 也成了流浪漢的主要漁場。
我最近一個月經常在這個歪四科區翻垃圾撿瓶子, 按我的印象, 流浪漢收集瓶子的效率很低, 居民扔出垃圾后, 到次日早上環衛垃圾車來收垃圾, 流浪漢們大約只拿走了20%的瓶子, 其餘80% 都被垃圾車壓縮收走了。 如果我賣力撿瓶子, 徹夜忙, 我一個人估計能搜集這個區域的80%的瓶子。雪城流浪漢收集瓶子的效率很低。
雪城大學有一個學生宿舍樓的瓶子經常被清潔工扔進垃圾桶, 我最近三周幾乎壟斷了那個樓的垃圾桶里的瓶子, 按我的經驗, 那個樓平均每天產生約3元的瓶子。 本周由於我忙於搬行李出避難所, 沒有去搜那個垃圾桶的瓶子, 昨天路過時看到一個騎輛山地自行車的流浪漢在那裡翻瓶子, 我覺失落, 因為十幾元的瓶子被他"搶"走了。
但按我對他們的了解, 他的運輸方式是一手騎車一手拎著垃圾袋, 那麼他會為了減重放棄玻璃瓶, 同時我估計他不會修扁的易拉罐, 所以他會放棄那些被踩扁了的易拉罐。 所以當天我就去搜了已經被他搜過的垃圾桶。 今天我賣瓶子得到9元, 其中約八元來自那個樓的垃圾桶。 這八元, 實際上是那個流浪漢扔掉不要的"麵包渣。" 我推測他也只撿走了8元的瓶子, 也就是說, 垃圾捅里有價值16元的瓶子, 他第一輪撿走了50%, 我第二輪撿走了餘下的50%。
如果由我搜第一輪, 我會把16元瓶子全搜走, 被我吃得渣都不剩, 他沒有機會搜第二輪, 因為連扁罐子都被我拿光了。 他的搜集效率低, 除了他搜查不徹底外, 他的運輸方式落後是主要原因。 美國流浪漢凌晨在冰雪裡搜垃圾撿瓶子, 還是很能吃苦的, 他們在精神上很強大, 能一手騎車一手拎著價值十元的瓶子也算英雄氣概, 但他們的工作方法落後, 導致工作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