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爭論槍支合法否, 一個廢問題而已

作者:qwxqwsean  於 2011-6-3 09: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私人持有武器的,秦始皇據說收繳天下兵器,但作為秦朝無業公民的韓信還是可以帶著劍到處閑逛, 等於是秦始皇允許人民持武器。

 

中國在解放前後也是私人有槍的,我家鄉一個村子就有上百條槍,我是客家人,中國的幾千萬客家人的傳統民居都是設計成軍事堡壘,有城牆垛口,有射擊孔, 每個村子就是一個古典的軍事城池。 毛時代民間也持槍合法,隨處是帶槍的民兵。 中國的禁槍好像是改開以後的事,走資派懼怕群眾,禁止人民有槍。 中國禁槍對於改善治安確實是好事,但前面幾千年不禁,也一樣過日子。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qwxqwsean 2011-6-3 09:31
漢字「我」,就是一種兵器的名字。 等於是說我就是槍,槍就是我。 中國的傳統文化原本就是軍事化了的。

http://www.wenwuchina.com/news/detail/201101/27/82809.shtml

《說文解字》上說:「我,古殺字。」「我」這種武器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後逐漸消失。根據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西周時期的青銅「我」和現藏於陝西扶風博物館西周時期的青銅「我」來看,「我」的形狀有點像《西遊記》里豬八戒扛的鐵筢子,只不過「我」是三根齒罷了。「我」是一種短兵器,裝上長柄后才能用於戰場上砍殺,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將下來時,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難以保全的。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時候,人們使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賤民」以及「余」、「吾」等等,當然使用最多的還是「余」「吾」二字。那時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專用詞,《爾雅•釋詁》中解釋說: 「朕,身也。」秦始皇統一天下后,規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稱。至於「寡人」,更是大眾用詞,《詩經•邶風》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皇帝的專稱。

「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用,最早見於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當時的「我」作為代詞用,指的是「我們」。 「我」是怎樣由兵器轉為人稱代詞的呢?原來「我」是會意字,它從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鬥志,所謂枕戈待旦,大丈夫當「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因此武士們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歸屬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從那時沿用至今,再也沒有變動過「我」的意思。
回復 nierdaye 2011-6-4 19:24
走資派懼怕群眾,禁止人民有槍:現在如果老百姓持槍,地方政府全都得改成軍事要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9: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