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淺議打油詩(Z)

作者:往事並不如煙  於 2021-8-12 19: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閑侃閑聊|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淺議打油詩(Z

       有一種人,習慣於貶低別人,看到別人寫的舊體詩,就插嘴放詞:你寫的不是格律詩,充其量就是打油詩!好像貶低了別人的詩,自己就高大上了似的。當然也不是僅限於詩詞,其它方面也是如此,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想問問,你真的懂什麼是打油詩嗎?打油詩的定義是什麼,有哪些特點,你知道嗎?殺豬捅菊——愣裝名工。上網跟怨種似的,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玩不起網別玩……呵呵!

唐朝的打油詩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個張打油,他喜歡寫一些通俗搞笑的詩,大家就戲稱和他的詩類似的詩叫「打油詩」。據宋代 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代張打油,他的代表作是《詠雪》: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另外一首《掃雪詩》:

       六齣飄飄降九霄,街前街后盡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這兩首詩,寫得通俗易懂,還生動形象,充滿了趣味。

宋朝的打油詩、

       宋朝有個張山人,本名張壽,是個寫打油詩的好手,他還自創了打油詩的新體式,叫「十七字詩」,他嘲諷能力很強,誰惹了他,他就用十七字詩當武器,進行諷刺嘲笑挖苦打擊,所以人們有點兒怕他,一旦遇到他來化緣乞討,人們麻溜兒地送錢送物,儘快打發他走。他死後,有個人在他墓門上寫了一首十七字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詩曰:

       此是張山人,過者應惆悵,兩片蘆席包,敕葬。

      「敕葬」,就是皇帝下令埋葬,規格極高的。可見,這詩是極具諷刺意味的。這種十七字詩就是現在人常說的「三句半」。

明朝的打油詩、

       有人說,開國皇帝朱元璋寫的詩就是打油詩,代表作是: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

       洪武皇帝討飯出身,文化程度不高,所以詩歌風格很親民,有煙火氣。但是,不得不承認,詩寫得很有氣勢,能否顯示詩人胸襟呢。

       明朝還有一首無名氏的《避債詩》

       門前索債亂如麻,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亦管他娘不得,後門走去看梅花。

       這詩也是寫得很搞笑,生動地刻畫了一個「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的老賴形象。

清朝的打油詩、

       鄭板橋曾寫過一首自嘲詩,吐槽自己當私塾先生的苦惱,他這樣寫:

       教書從來是下流,依人門戶度春秋。

       半飢半飽清閑客,無鎖無枷自在囚。

       功緩父兄嫌懶惰,課嚴弟子結冤讎。

       而今幸折南宮桂,遮卻當年半面羞。

       如果考察格律情況,這是一首成色不錯的七律。讀了讓人體會到什麼是「含著眼淚的微笑」。

打油詩的特徵、

       打油詩的定義是什麼?《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這樣的:打油詩、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 、不拘於平仄韻 律的舊體詩 。《辭海》上講,打油詩又叫「俳諧體詩」。俳諧,就是詼諧幽默。總結起來,打油詩的特點有四:

      一、舊體詩。

      二、語言通俗淺白。

      三、遊戲色彩濃,油腔滑調。

      四、不嚴格遵守律詩的平仄規則。

      判斷一首詩是不是打油詩,要綜合參考這四項指標,不能一看不合平仄就判定「這是打油詩」,僅僅根據平仄就斥責為打油詩,那也是「圖樣圖森破」了,暴露了自己詩詞知識的貧乏。可見,打油詩是舊體詩中一個獨特門類,想寫好打油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結論:

       隨便貶低他人、貶低別人的詩為「打油詩」的人,其實和網路噴子沒啥區別,半斤八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6: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