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生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作者:它鄉異客  於 2017-4-21 13: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5評論

關鍵詞:經歷, 財富

       我;一個剛滿十六歲的懵懂少年,便離開父母兄妹踏上了北去的列車,加入了當時的准軍事部隊——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師部就在原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臨河縣,現已改為了巴彥淖爾市。

       兵團分工業團、農業團和牧業團,連級以上幹部都是現役軍人,排長一般由復轉軍人擔任。兵團實行供給制,每月有五元的津貼費。八年,整整八年,當我離開那裡的時候,已經是一個不會再被任何艱難困苦所嚇倒所打敗的男子漢了。

       在那裡我第一次吃到糜子米飯,西北一種比小米粒略大的黃米,做成米飯後硬的喉嚨難以咽下,更不幸的是它當時是我們的主食。還有一種我們戲稱為「鋼絲面」的乾麵條,是所謂「粗糧細做」用玉米面通過專門機器熱擠壓出來的一種麵條,聽名稱你就知道多麼恐怖了,上屜鍋蒸軟就可食之,雖麵條仍有些硬,好歹有菜湯作鹵還比較順口。後來有了30%的白面,什麼大米?那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奢侈品。一般一頓是兩窩頭一饅頭,好歹就著菜先把兩窩頭消滅掉,然後再把饅頭當成點心般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嘗。我還第一次吃到了駱駝肉,感覺跟牛肉差不多但要比牛肉粗很多。各連隊都由炊事班自己養豬,只有過「八一」建軍節和春節才能吃到豬肉。

       沒有營房我們就自力更生自己建,我還成了瓦工班的班長,那可是個技術活叫大工,而大部分人都成了小工班的成員,和灰遞磚給大工打下手。沒土坯就自己拖,大家都叫著勁比著干。當地有俚語「男人三大累」:割麥、拖坯、操X。每天早上天還沒亮透,就開始挖土備泥,吃完早飯就一氣兒干到日頭西落。當地的坯斗一般一次拖四塊坯,我為了能提高效率將兩個坯鬥合二而一成七塊坯斗(八塊坯斗實在是端不起來),我最高時一天竟能拖三千多塊坯。

       我干過連隊通訊員、班長,做過飯養過豬,還被團保衛處借去搞過「外調」。結合各種政治運動(如批林批孔等),隔三岔五的大批判會是家常便飯,我便成了代表班、代表連發言的「男一號」。為了準備發言稿,在別人勞累了一天倒頭呼呼大睡的時候,我卻不得不挑燈夜戰寫第二天的發言稿。馬列著作、毛語錄、「兩報一刊」社論等一些書籍成了我的資料庫,往往一稿寫罷天邊已泛起魚肚白色。這樣的實踐,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

       我們連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是全團的標桿,是唯一代表我團參加全師匯演的連隊,而且常常拿第一。為了這個榮譽,從各團挖來不少有「文藝細胞」的能人,一個百十來號人的連隊,幾十人的宣傳隊就有手風琴、小提琴、大提琴(我們自己做的)、大貝斯(低音提琴)、單簧管、小號、揚琴二胡更不在話下。我則身兼報幕員、演奏員、演員於一身,還曾創作過小合唱的歌曲。有的人後來被兵團宣傳隊看上要走了,那首著名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正是由內蒙古建設兵團宣傳隊創作的,最早刊登在兵團機關報《兵團戰友》報上。我也在此品嘗到了初戀的甜蜜和苦澀,留下了結束這段戀情時那刻骨銘心的痛。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近五十年過去,當年那些經歷過的人和事竟還如此地清晰,就好象昨天剛剛發生過似的。苦難和經歷是人生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不盡。我從未後悔過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在人生——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海里,只有闖過驚濤駭浪的水手,才能到達充滿生機的的彼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Arnika 2017-4-21 17:45
對我們自己而言的確是精神財富,雖然當初並非為刻意追求,而且代價過高。我也不希望再有人去創造這樣的財富。
回復 平凡往事1 2017-4-22 01:19
難忘的年代,令人感慨
回復 SAGFS 2017-4-22 03:32
===典型傻鱉一個,還寫文呢.  當年,半文盲為主流的" 勞改兵團 ".  終身吃苦,不是目的, 更不是所謂" 財富 "啦 .  賴昌星和郭文貴, 動靜鬧得太大啦. 同時,還想依賴" 境外政治 "求保護. 最終, 都難逃政府手掌.  而近30年裡,近百萬大陸人撈到大錢后, 低調先後逃入美國. 同時, 他們又不在大陸政府黑名單上. 他們的" 精神財富 "是什麼呢 ? 他們才不傻呢... ...
回復 沁霈 2017-4-22 03:33
真情感人!沒錯,苦難和經歷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回復 紅杏桃子245 2017-4-22 03:52
樓主好像是老三屆的?沒有上山下鄉? 你說的鋼絲面是包穀面「河洛」,70年代西安城市供應50%雜糧,包括包穀面,紅薯,高粱米,或高粱面。憑糧本買, 孩子多的家庭粗糧也沒夠吃的。包穀面打攪團,換合洛吃。 高粱面吃的人都便秘
過年糧店才供應一人一斤大米,一斤江米。我們一年只能吃一次大米飯。
油票每月每人4兩,豬肉每人一月半斤,還有棉花票,布票,肥皂票。。。。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09:35
Arnika: 對我們自己而言的確是精神財富,雖然當初並非為刻意追求,而且代價過高。我也不希望再有人去創造這樣的財富。
似你我有相同的經歷?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大都是和時代的背景、歷史的進程緊密相連的,有的時候是被動的別無選擇的。是時代選擇了我們,因而我們也成就了時代。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09:37
平凡往事1: 難忘的年代,令人感慨
問好!你筆耕不輟,佩服。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09:41
SAGFS: ===典型傻鱉一個,還寫文呢.  當年,半文盲為主流的" 勞改兵團 ".  終身吃苦,不是目的, 更不是所謂" 財富 "啦 .  賴昌星和郭文貴, 動靜鬧得太
這似乎是兩個問題,個人的認知不同可以理解。謝謝跟貼。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09:48
沁霈: 真情感人!沒錯,苦難和經歷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謝謝認同。有的時候人是被動地接受現實,別無選擇。但這有兩個基本態度,一是消極的去應付,一是積極去面對,其結果會大不同的。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09:58
紅杏桃子245: 樓主好像是老三屆的?沒有上山下鄉? 你說的鋼絲面是包穀面「河洛」,70年代西安城市供應50%雜糧,包括包穀面,紅薯,高粱米,或高粱面。憑糧本買, 孩子多的家
你是西安人?我曾在西安東郊韓森寨五機部的秦川廠生活過。是,那個年代的生活記憶是如此深刻,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和理解的。
回復 紅杏桃子245 2017-4-22 10:46
它鄉異客: 你是西安人?我曾在西安東郊韓森寨五機部的秦川廠生活過。是,那個年代的生活記憶是如此深刻,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和理解的。
秦川廠是個國營大廠呢,附近有很多國棉紡織廠。 俺下鄉考上招工,沒後門,分配到咸陽小廠,後來考上學畢業,沒後門,又被分配到大山裡三線廠,欺負人啊,如果能在秦川廠上班,咱可能很知足,不會選擇出國吧。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2 13:04
是,周邊有很多前蘇聯援建的兵工廠,包括秦川廠,還有華山廠、黃河廠。西機廠、西光廠等。你能出國總是好的,常回去看看。
回復 紅杏桃子245 2017-4-26 02:52
它鄉異客: 是,周邊有很多前蘇聯援建的兵工廠,包括秦川廠,還有華山廠、黃河廠。西機廠、西光廠等。你能出國總是好的,常回去看看。
出國20多年,一共回去過3次,可能以後更不想回,那裡沒有家了,回去要住旅館,俺全家人都在美國。
能碰上西安老鄉不容易,望你老兄大哥多多保重!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6 08:49
謝謝,是,人生不易,各自珍重!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4-26 11:17
笑臉書生: 珍重啊
謝謝,各自珍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6: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