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學畢業后的實習經歷(下)

作者:kylelong  於 2009-10-4 20: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生活經歷|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7評論

關鍵詞:

國家「星火計劃」開始后,我們單位第一個拿到第一批「星火計劃」的經費,好像有幾千萬。這個「星火計劃」開發的地點,位於郊區的一片水稻田,也就是後來一直被我們幾個譽為可與上海「外灘」媲美的長江「白水灘」!

 

具體的項目是我們單位與當地的勝利漁場聯合,一方(即我們單位)出經費和技術,另一方(當地的地方機構)出土地(2000畝)和人力,共同開發魚塘養殖,建立人工魚類種質資源庫,附帶搞高附加值(高市場價格)的魚類養殖(當時的另一個項目是天然魚類種質資源庫)。最後具體的盈利分配,我就不知道了。但那時每人每月30元的補貼,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很高「標準」了。

 

翌年春節后,我們幾個開始了新的「征途」。說是新的「征途」,這話一點也不假,那個研究所是第一次搞這樣的項目,也是第一次讓完全外行的大學畢業生從頭開始。我們當時很有一種知識青年下鄉的感覺,後來被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實習生涯。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魚米之鄉。早年這裡的「白水灘」,就是一片湖泊蘆葦壋,可以想象當年魚蝦滿塘的情景。「大躍進」、「人民公社」年代,養魚是資本主義。所以後來的湖北省只有600多個湖泊了(現在更少了,建樓房了);中小湖泊,基本上就被填埋、種上水稻了。「糧食為綱」嘛!

 

「白水灘」,這名字取得也很實在,也就是一窮二白的意思。因為填埋的土壤與當地的水土不服(再加上水源、pH值等原因),水稻生長不佳,多年就是一個欠收地區。後來居然有人又想起來把填埋的土壤挖出來,再灌上水養魚。這也許就是中國特色的一個典型縮寫。

 

2000畝的水稻田被劃分為兩個試驗區,1500畝由當地的地方主管,500畝由我們單位主管;前者共有職工12人(包括我們其中的3人),後者共有5人(我在其中)。因為1500畝那邊人多,而且是當地主管,所以有人專職做飯;而我們這邊,就只能自己解決了。這大一片水稻田,沒水沒電,開始一段時間,我們中午還要划船到湖泊對岸的一個漁場場部吃飯。

 

單位派了一個司機,一部吉普車;早送晚接,與上班一樣,時間非常固定。一個副所長(兼職1500畝副場長),一個高級工程師(兼職500畝場長),一個退休老職工返聘作為技術顧問,然後就是我們5個;另外還帶上50公斤的飲用水。1500畝那邊的具體情況,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們這邊500畝的副場長,是當地一個村長的親戚,與我們年齡差不多,所以相處比較融洽。後來,我們可以經常到村子里「走動」,每天一家,吃百家飯。那時候,對農民家裡的房子結構,飯菜、井水、碗筷、廚房,還有傢具、電器等等,都了解的非常清楚,甚至對一些村民家裡的雞鴨鵝豬,也弄得很清楚,只是不好意思說要吃什麼。再說,我們也是白吃,村民的生活也很艱苦的。還是入鄉隨俗吧,糊鍋巴飯、清湯野菜、肥肉大白菜等等,幹活累了,什麼都吃得下。就好像葛優的電影《甲方乙方》里的那個被送到農村吃苦的大款一樣,逮到什麼都能吃!

 

因為早春的水田,冰雪剛剛融化;除了刺骨的寒風,到處都是稀泥。穿著長長的雨靴,一腳踩下去,要用十二分的力氣才能夠拔出自己的腳來,而不是雨靴。春雨綿綿的日子,還要穿上雨衣,再背上自己的行李和工作用的工具,一眼望去,真的是望不到邊際;偶爾有幾家村舍冒出些許青煙,遠處時而傳來幾聲雞鳴狗吠,感覺我們還是在地球上,而不是太陽系其它某個星球。

 

工程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橋修路。由於漁場位於一片水稻田的中間,場部與外界的連接還是田埂,基本上沒有路,更不用說汽車開進去;開始一段時間,吉普車直送我們到318國道,然後我們自己走進去。到達場部之前,有一條6米左右寬的水渠(水田灌溉用),我們只能繞很大一圈才能進去。後來,場長就決定先修橋。雖說是採取承包制,包給了當地村長的一個熟人,場長又擔心修橋人偷工減料,讓我們每天監督,什麼設計啦、石料啦、填料啦、涵管啦、載重啦等等;我們也不懂工程,只知道用料要實在,不能幾天就讓橋垮了,但到後來還是出了問題。

 

那是一座很簡陋的平頂橋,6米左右長、4米左右寬,沒有護欄;橋樁用石頭,兩側用磚,中間填埋泥土和碎磚;用涵管疏通水道。看上去的確不錯。由於場部的田埂(後來擴寬作為主幹道)與這水渠不是垂直的,有一點角度。按照美學角度,如果修橋時完全保持主幹道與橋在一條直線上,就需要7米左右的橋長而不是6米左右,因為路馬與水渠不是垂直的。那個包工頭為了偷工減料,就垂直修橋,結果後來看到的工程,就是一直筆直的馬路,中間有條扭曲的橋樑,讓人感覺十分彆扭。因為大工程的工期太緊,如果拆掉重建,時間來不及,又要多花很多錢。何況我們那個場長,人稱「鐵公雞」,沒辦法,就那樣了。後來修建馬路時,場長就再三給我們講修路的全部流程以及注意事項,比如底層要用大塊的石料,表層要用碎磚馬路中間略高,路肩略低等等。但畢竟是一條土路,一年後還是坑坑窪窪了,後來再次返工,用煤渣鋪了表層。

 

工程的第二件事,就是建場部:修房子、埋電線桿、打井取水。場部圖紙是場長一人獨立設計的,考慮很周全。我那時就覺得場長真是個全才。我們跟著場長到江邊和建材市場買沙、磚、木料、水泥、電線桿等等,學會了如何根據房屋結構選擇建材,如何用眼力評估建材質量。還買了很多修建場部和開挖魚塘要用的工具,如測量尺、測繪儀、水平儀、標桿、鍬、鏟、鎬、床鋪、蚊帳、棉被、雨具等等。

 

首先修建的簡易工棚:3間房的平房,同時打井取水,這都是包給別人做的。我們學會了不少知識,有力學的、建築學的、工程學的、工藝學的等等。那水井有30多米深(到沙土層才能有過濾功能),再插入拳頭粗的鋼管,地面是引水式的壓力泵,與想象中的水井概念完全不同。後來的力氣活是挖電線桿的洞(好像有20多個),然後就是抬200多斤的水泥電線桿,直到豎立起來,拉上電線。副場長似乎會一點電工知識,到變電站接線,我們也跟著學。直到簡易工棚裡面有了電燈、電爐、桌子、凳子、床鋪、被子等等,才感覺我們有了一個臨時休息的地方。

 

隨後的一年時間,幾乎每天中午就是麵條雞蛋,外加辣醬;全部自己做,有時候也去外面的田裡「偷」點白菜蘿蔔什麼的。也經常看見野鴨子在田地里下蛋,那時候也管不了什麼保護動物了,待野鴨子一飛走,就「偷」鴨蛋回去煮麵條吃了。後來野鴨子也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再也不來了。有時候也看見過青蛙、鱔魚、泥鰍什麼的,同樣辦法處理――打牙祭。

 

記得那時已經到了春雨綿綿的時節。整個場部積水,早先放乾的水田,一下子又變成了水田。我們的工做就是按照藍圖做測量、打木樁。整個500畝,先是整體測量,打出幾個大方位的木樁,然後就是打出每一個魚塘的四個木樁,需要留出路基和土方堆砌的地面。根據不同用途的魚塘,深度和坡度是不一樣的,1.5米-3米深不等;再計算土方的量,還有土方自然沉漿與夯實后的高度等等。

 

好不容易等到雨季過了,包工頭帶著浩浩蕩蕩的78台冒著黑煙的推土機開進場部――開工了!從此開始,場部就熱鬧起來了。想想,這邊78台推土機,那邊有20多台推土機。一起動工的時候,感覺整個大地都在顫抖,就有「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氣勢。沒幾天,就感覺是一種噪音了,還不說那黑煙;晚上睡覺時,耳朵里也是那種聲音。

 

場長去忙魚場的二期工程了,把這邊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們幾個。這時,才開始知道什麼是行賄受賄。中午吃飯時間快到了,包工頭送來了甲魚,村長送來了老母雞,還有村長家裡做的醬菜什麼的,說是「改善改善」生活,說我們每天吃麵條是不行的;想吃什麼菜,自己去田裡摘(其實,這個事早就做了)。「談笑間」,就流露出工程量的計算問題,因為場長是按照土方量來計算工程量的。如果我們在測量時多量1厘米(這個也是可以忽略的目測),整個工程的土方就會增加很多。我們不知道,沒有經驗,但包工頭和村長心裡面都很清楚。吃人家嘴短唄,能放一碼就放一碼,又沒有直接厲害衝突。整個中國,都是如此。

 

包工頭和村長是剝削階層。其實,工人們也是很辛苦的。有時候,包工頭去弄柴油。在等柴油時,我們就找工人們學習駕駛「鐵牛」。駕駛技術並不難,難得就在推土技巧,不同馬力的推土機推力不同,可以推舉的土方量有限度,這個是需要憑經驗和感覺的;用推土機做斜面、做平底;推干土和稀泥土時的差別等等,也都有技巧。真是行行出狀元呀!由於這白水灘早先就是湖泊,工人們在推土時發現了很多蓮米,說明這裡以前有蓮藕之類的水生植物;他們甚至發現過「袁大頭」的銀元,估計是水上人家掉下的。

 

到最後全部工程完工,整個魚塘是方方快快連成一片,的確非常壯觀。此時,二期工程即將開始,而我們也順利完成了全部實習工作,準備進入實驗室開始工作了。這個不同尋常的經歷,為我們後來的實驗工作打下了基礎。當然,這個「人工魚類種質資源庫」的項目,除了項目管理者和場長的功勞之外,也有我們的一份功勞,更有工人們(司機們)艱辛的汗水。

 

當時有一個老師就這樣預言:說不定30年之後,大家吃魚吃膩味了,再填埋一次,種上水稻。30年河東,30年河西。在中國,要改造世界,有什麼不可能?中國就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國家!後來,項目全部完成後,我們也經常去採樣,或做實驗。漁場的工人們見到我們,都非常客氣。畢竟,我們是這裡的「元老」,「功勛」不敢說,汗水是實實在在地留在了那裡,還有無數記憶憂新的故事。

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瓊台鶴 2009-10-4 21:00
沙發還是我的?
回復 瓊台鶴 2009-10-4 21:04
龍老師也「受賄」?哈哈哈~~~
回復 kylelong 2009-10-4 21:05
瓊台鶴: 沙發還是我的?
還是真皮的。
回復 kylelong 2009-10-4 21:06
瓊台鶴: 龍老師也「受賄」?哈哈哈~~~
回復 瓊台鶴 2009-10-4 21:07
kylelong:
有沒有回去看過?
回復 kylelong 2009-10-4 21:10
瓊台鶴: 有沒有回去看過?
沒有啦。後來開發新的了。
回復 k7k6w8 2009-10-4 21:36
被「甲魚」「老母雞」打倒了!
回復 hahahajj 2009-10-4 21:45
其實,我想,那時因為年輕,生活應該是蠻有意思的吧?或者說單純的快樂?
回復 媽媽咪 2009-10-4 22:45
野鴨丟了孩子,你們是換一對象啊,哪還敢來。。。。
回復 kylelong 2009-10-5 01:32
k7k6w8: 被「甲魚」「老母雞」打倒了!
回復 kylelong 2009-10-5 01:37
hahahajj: 其實,我想,那時因為年輕,生活應該是蠻有意思的吧?或者說單純的快樂?
嗯,的確如此,是人生的重要一步!
回復 kylelong 2009-10-5 01:38
媽媽咪: 野鴨丟了孩子,你們是換一對象啊,哪還敢來。。。。
回復 xinsheng 2009-10-5 04:26
以前挺羨慕你們的工作是在象牙塔里研究,出差也能「出彩」,原來也有那麼艱苦的一部分。
回復 kylelong 2009-10-5 05:18
xinsheng: 以前挺羨慕你們的工作是在象牙塔里研究,出差也能「出彩」,原來也有那麼艱苦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會有艱苦的一段生活,只是一些人不表露出來而已。其實,這樣的生活反而是自己積累經驗的過程,非常難得的機會,上天的安排。
回復 戶人 2009-10-6 12:24
現在國人真是吃什麼都膩味了,可選的東西太多了。
回復 kylelong 2009-10-7 01:06
戶人: 現在國人真是吃什麼都膩味了,可選的東西太多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