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醫學基礎理論系列之二:傳統中醫的理論基礎

作者:kylelong  於 2021-7-12 10: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科普知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傳統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中醫解剖學和醫學分科,加上源自大自然的藥材與與源自天人合一的藥理,逐漸完善了傳統中醫的理論基礎。

 

傳統中醫是以天人合一的三個哲學觀(即整體理念、辨證論治、循證醫學)為最大特色的中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臟象五系統學說、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分形經絡學說等五大學說,其中以臟象學說(中醫解剖學)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超微觀量子醫學)為基礎,分形經絡學說(能量醫學)為實踐指南。

 

1,分形陰陽五行學說: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1)分形觀(相似觀),是通過取象比類,取數比類等等方法,運用類比、象徵的方式,把握對象世界聯繫的思維方法,運用帶有感性、形象、直觀的概念、符號表達對象世界的抽象意義;(2)陰陽觀,是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繫;(3)五行觀,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規律。分形陰陽五行學說的弊端:具有較強的主觀性,是中醫裡面唯一被逐漸淡化的領域,現代中醫保留的是其中模糊醫學的多維思想。

 

2,臟象五系統學說:包括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其實就是中醫解剖學。與西醫的機械解剖學相比,中醫解剖學藉助肌體的自然物理信息的動態變化,可以精確到不可見的超微觀量子形態;中醫解剖學揭示的是人與自然的動態關係,關注的是生命全息的動態平衡。因此,中醫解剖學又稱信息解剖學,是超越西醫機械解剖學的最偉大發現。

 

3,五運六氣學說: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在人類影響大自然和人類生活方式越來越嚴重的當今社會,五運六氣學說也在發生變化,並有更科學更自然的詮釋: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而非順應自然。

 

4,氣血精津液神學說:又稱信息-能量-物質三元學說,既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又是臟腑經絡及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氣血精津液神六大物質系統中,氣是第一位的。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或動力,以及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是氣的運行與變化的結果。中醫學認為,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線,聚於體里保護著臟腑,而流散發於膚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導致疾病發生。人體生命從受精卵開始,到其出生長大成人並直至其死亡化為泥土,它沒有消耗過一個原子(或物質),其消耗的只是以物質為載體所攜帶的生物能。人體生命一生的變化,主要是其能量的變化,而物質只是能量運動的載體,其在某一點或「橫截面」上顯現的變化只是能量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支撐並主導物質變化的是隱藏在其背後不予顯示的能量變化。這一學說是當今生命科學與人體醫學中最接近生命本質的真理。

 

5,分形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其中主要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以及從十二經脈分出的十二經別。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中醫臨床治病明辨病變的臟腑經絡,把握疾病的傳變,以及中藥方劑的歸經理論等,都以經絡學說為基礎。《黃帝內經》裡面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氣血運行乃是經絡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以此實現人體整體的物質與能量交換。經絡系統是起源最古老、系統最完善、流傳最悠久的一個人體能量系統(起源於5萬年前),是現代能量醫學的鼻祖。


最後的結論:傳統中醫的理論基礎仍需要不斷發現、揚棄、提取、發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正中 2021-7-14 03:48
看了幾遍沒看懂,充分體會到「模糊醫學的多維思想」。
文章提到的五個學說相互是什麼關係?自成體系各個並列還是互為因果?
回復 kylelong 2021-7-14 08:53
正中: 看了幾遍沒看懂,充分體會到「模糊醫學的多維思想」。
文章提到的五個學說相互是什麼關係?自成體系各個並列還是互為因果?
分形陰陽五行學說,從表面上看是數量的類比,實際上是一種模糊醫學,把分散、孤立的論述、認識、論斷,以及有機的關聯,全面歸納總結,重新認識、分析、提高與完善。比如陰陽,不是過去認為平面的,而是立體的,又比如五行,也不是過去認為平面的,而是四維的。因為文章內容不便展開,沒有仔細敘述。


五個學說相互之間是有關聯的,但沒有因果關係,而是統一在《易經》之下,派生出各個重點突出的學說。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21-7-15 12:46
回復 正中 2021-7-16 21:57
kylelong: 分形陰陽五行學說,從表面上看是數量的類比,實際上是一種模糊醫學,把分散、孤立的論述、認識、論斷,以及有機的關聯,全面歸納總結,重新認識、分析、提高與完
聽上去,中醫不像醫學,倒像哲學或者玄學,因此難以理解。不知道藏醫蒙醫印醫等傳統醫學是不是也「是一種模糊醫學,把分散、孤立的論述、認識、論斷,以及有機的關聯,全面歸納總結,重新認識、分析、提高與完善。」
回復 kylelong 2021-7-17 21:38
正中: 聽上去,中醫不像醫學,倒像哲學或者玄學,因此難以理解。不知道藏醫蒙醫印醫等傳統醫學是不是也「是一種模糊醫學,把分散、孤立的論述、認識、論斷,以及有機的
中醫本身就是源自易經哲學,是一門生活的藝術。其它民間醫學,估計沒有中醫這麼高的哲學。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9: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