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中國文明的繼承問題

作者:gs02xzz  於 2012-1-30 10: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關於我們對幾個問題的思維方式的思考|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關鍵詞:

(2)中國文明的繼承問題

我們中很多人喜歡以保持中國光輝燦爛的五千年文明為理由來反對他們想反對的人和事,儘管他們除了中國文明這個名詞以外,並不了解中國文明的內容;他們以為,因為自己是中國人或出生在中國,自己就自動繼承和擁有中國文明(及其優秀文化)。那麼,作為出生在中國的現代人,我們自動繼承和擁有中國文明(及其優秀文化)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探討;一個是硬體方面,另一個是軟體方面。

我所說的硬體方面是指對代表中國文明的書籍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那些書有代表性呢?顯然儒學的「論語」是最有代表性的之一,當然還有其它很多書籍。那麼我們就要捫心自問一下,到底自己有沒有讀過「論語」,自己繼承和掌握了「論語」嗎?其實掌不掌握書本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體力行並以此為生活的準則。如果說通過家教和及周圍人們的潛移默化,「論語」的精神已經體現在你的行為舉止和生活準則之中,那麼你就算繼承和掌握了它,這就是軟的方面。

那麼接下來有人一定會問,什麼是「論語」的精神呢?我認為「論語」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精神,一個是「仁」的觀點,另一個是「新人」的觀點。仁是關於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最高境界是「己欲達而達人」和「己欲立而立人」,「論語」以及儒學的其它很多重要的觀點都是從這個仁的觀點引申和發展出來的;比這個境界稍低一點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恕的觀點;如果能身體力行後者並以此為生活的準則也算達標。新人是關於如何對待自己,其最高境界是每天都能提高自己的素養和道德情操以便能身體力行「仁」,其中每日多次自我反省是必做的功課。

我們可以對照以上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來檢查自己,看看我們自己有沒有繼承和掌握光輝燦爛的中國文明,看看中國現在的社會有沒有繼承和保有光輝燦爛的中國文明。如果我們自己身上沒有這些,那我們自己作為個體就已經失去了這個文明;如果它在社會中也不普遍存在,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失去了這個文明。如果我們當代的中國人不再是光輝燦爛的中國文明的繼承人,那我們是什麼?對於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們被作為共產主義接班人培養;對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出生地人,我們在黑貓白貓論中長大。我們是什麼?我也不清楚。但清楚的是我們沒有受過中國優秀傳統的熏陶 和教育。

那麼一定有人會反駁說,這怎麼可能?中國已經延續了下來,光輝燦爛的中國文明及其優秀文化怎麼會在這塊土地上消失呢?是的,中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名字確實延續了下來,但這一點並不能保證文明也會在這塊土叫著中國的土地上延續了下來。君不見埃及今天依然叫埃及,印度今日依舊叫印度,希臘今天依舊叫希臘,羅馬如今依然叫羅馬嗎?但我們在提到這些國家曾經創造過的輝煌文明時,我們卻改口叫它們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和古羅馬,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它們這些國家的今天已經失去了它們當初創造輝煌文明時的精神,或者今天的精神也非從前,人和社會已今昔非比。同樣的道理,在中國這塊土地,古人也創造過輝煌的文明;但如果在這塊土地上,今天的人已經失去了這種文明的精神,那麼這個文明就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消失了。所以,當我們提到燦爛輝煌的中國文明時,我們也應該稱它是古中國。

可能有人又會反駁說,記錄中國輝煌文明思想和理論的書籍並沒有全部失傳,今天依舊在,所以文明並沒有消失。是的,文明的思想並沒有消失,但這並不證明它依然在中國的社會中流行。在這個世界里,文明的思想並不固定在一定的區域中,當它在一個地方消失后,它往往被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所繼承和發揚。而同一個地方可能在不同的時期接受和發展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比如,古希臘人借鑒了古埃及的文明,並創造出其自己獨特的古希臘文明;古希臘文明後來又被阿拉伯人發現並弘揚;後來又通過阿拉伯人傳回到歐洲,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其實就是復興古希臘文明;又比如,基督教最早在亞洲的中東地區產生,後來又傳到了歐洲,並在歐洲發展成了一個輝煌的宗教;所以今天人們會普遍認為基督教是西方的文化,但殊不知,它本是東方的宗教。中國古代文明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承傳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即使一個文明在其發源地消失了,它很可能被別的地區繼承和發揚,而借鑒,繼承和發揚外來的文明也是創造一個新的文明,它是我們地球上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其實不同的文明思想即使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相同,但它們的宗旨往往相同,都是為了調和社會矛盾,調和人的內心矛盾,以達到個人在思想上的和平幸福,物質上的充足,和社會的安全穩定,並創造出最佳的社會效益。甚至有些相同的思想也可能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文明中同時產生。比如,在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點時,古印度哲學家,故希臘哲學家,古希伯萊哲學家在其前後不遠的時間裡也提出了完全相同的觀點,所以這個觀點在世界上也被稱為黃金定律。

那麼,面對我們失去的東西,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更沒有必要假裝還擁有,不原意承認自己的缺失。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身體力行來重新擁有,我們還可以學習和吸取其他文明的養料來創造出新的文明,因為不同文明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Cateye 2012-1-30 14:16
今天的中國文明是馬列思想和毛鄧思想的畸形產物,與中國古代燦爛文明無關。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1: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