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國人文系列(十五)
美國女婿
05/10/2022
了解得越多,才知道自己越「無知」(63語錄)
這一篇文章純屬意外收穫,是昨天那篇「母親節」文章帶來的「意外驚喜」。
昨天的文章說的是「母親節」中,普通美國人表達的對母親和太太感恩之情,在美華人也融入了這樣的文化之中,其中,也秀了個別母親收到親人祝福禮物的「高光時刻」,結果,被自己身邊的一位姐們「嫉妒」了,她很是不屑地對咱那些「高光時刻」撇撇嘴:63,你那是啥呀,給你看看,「母親節」我收到的禮物。
這個姐們有個女兒,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老美女婿是個律師,高大英俊,小兩口結婚不久。
看了小兩口的生活照,高大英俊的小伙身邊,配上一個嬌小玲瓏的亞裔女孩。這是很多老美男孩希冀的婚姻,因為,亞裔女孩在普通老美心中,是溫柔賢惠、知書達理的形象代表,很受美國「婚姻市場」的歡迎。
這位「毛腳女婿」不僅人長得帥,智商高,而且,情商更是了不得,這裡,咱就舉幾個例子,給大家表一表。
就在這個周末「母親節」這天,毛腳女婿給丈母娘寫下了下面一段文字。
Happy Mother』s Day, XXX! You deserve all the accolades in the world for raising your daughter.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I』m such a lucky son in law! 簡譯如下:母親節快樂,XXX(姐們名字)!你養育了這麼優秀的女兒,你應該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讚譽。謝謝你所做的一切——我真是個幸運的女婿!
姐們在群里,對咱文章裡面的「高光時刻」很是不屑,這是她發來的文字,等今天咱和她細細聊天,才知道,她確實可以自豪滿滿了。這「馬屁」功夫絕對一流啊,咱咋就沒學到呢

這段溫暖的文字,簡直把這姐們給「融化」了,也難怪她要對咱文章裡面那些「高光時刻」不屑呢,因為,伴隨這些文字的,毛腳女婿還給她快遞了很多禮物。
姐們是四川人,毛腳女婿在咱們住的城市休斯頓,查到了姐們喜歡的川菜館,預訂了一桌川菜,讓Uber計程車給送上門,而且,還快遞了精緻的巧克力。
這是母親節那天,毛腳女婿快遞上門的一桌四川菜肴,吃得丈母娘心花怒放啊

今天,姐們就把巧克力給咱帶來,還一個勁地「顯擺」:多拿點,給你們家領導嘗嘗。


這只是其中一個小故事。
毛腳女婿是個有心人,任何節日都放在心上。父親節也會給老丈人一份禮物,並寫上一段熱情洋溢的話語,畢竟是名牌法學院畢業的(女婿被哈佛法學院錄取,但他選擇了另一所頂級法學院),文筆不錯,關鍵是語言暖心啊。
姐們向咱展示的,毛腳女婿在「父親節」給他們訂的餐飲,這次好像是韓國餐館

老丈人喜歡喝酒,女婿每次上門,或者老丈人看女兒,女婿都會讓老丈人品嘗不同品牌的世界名酒,並向老丈人介紹這些名酒的珍貴之處;老丈人要出席高端場合,女婿幫老丈人到名牌西服店定製西服,並詳細了解西服製作過程中的細節,更為關鍵的是:女婿「順帶」把老丈人的西服費用全買單了。(老丈人咱也很熟,看了照片,被女婿這一番捯飭,一下脫離了建築工地打工族系列)
這是毛腳女婿為老丈人準備的部分美酒,這些酒咱一個都不了解,至於如何爽口,估計咱這輩子也品嘗不出來了

據說,這款酒比較名貴,是產自乾旱地區的葡萄釀製的,有懂酒的內行請給出其中的道道,咱是一竅不通

對了,還有一件更「溫馨」的事情。
美國年輕人結婚,婚禮的費用,一般是女方承擔。咱這姐們就一個女兒,夫妻倆來美多年,不說是地主,但土改那陣子,被評上「富農」這個級別肯定是綽綽有餘了。原本兩口子給女兒準備了豐富的結婚彩禮,問女婿:婚禮我們給你們付多少錢是好?女婿大手一揮,幹嘛啊,你們給我送來了這麼好的女兒,還要你們貼錢?咱已經感謝你們不盡了!
看這話說得,想當初,年輕的咱咋就沒學會呢?好想重新來一次,咱也把學到的這些甜言蜜語,能有機會說一次啊。(咱家領導千萬別看到了)
根據咱接觸到的美國文化,普通美國人大多比較直接,也很死板,一是一,二是二,按照咱們中國人的說法,就是「不會來事」。但這位毛腳女婿的行為,徹底改變了咱形成的固有觀念:美國頂級的優秀人士,不僅智商高,情商也賊高啊!
了解得越多,才知道自己越「無知」。
也別說了,上幾張姐們給咱分享的照片,那些養了兒子的父母們,你們讓兒子們學著一點啊。
逢年過節,這樣的鮮花是常態禮物了,難怪姐們越來越美呢,經常有鮮花陪伴的女人,都會越來越美(女士們要捨得花錢買鮮花啊--咱這是給花店老闆做廣告呢)

毛腳女婿送的禮物,姐們家裡堆得到處都是,女婿到夏威夷旅遊,還特地給老丈人帶了當地的服裝,老丈人穿了很是精神呢

毛腳女婿還特別喜歡中國文化,他在研究中國文化史,這些書,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沒看過,荀子、莊子、孟子、孔夫子、韓非子、道德經,其中一本書,咱也是第一次查到了書名《商君書》(The Book of Load Shang)

姐們的女兒也相當優秀哦,這是女兒做的蛋糕,女兒還在休斯頓的時候,咱們平時沒少沾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