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蘇州烏鵲橋

作者:新鮮人  於 2013-5-3 04: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32評論

蘇州烏鵲橋
一、烏鵲橋--蘇州最古老的橋
      
  

 當然,現在的烏鵲橋已經不再那麼的高大洪武,站在上面你也看不見什麼了,也沒那麼古意悠悠了,現在的它只是忠實地格守著亘古不變的職責,靜靜地躺在流向滄浪亭的那條小河上。但在蘇州舊城的大大小小的「紅欄三百九十橋」中,烏鵲橋曾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座古橋,久遠的年代與蘇州古城同齡。歷史上的烏鵲橋建在古城中心的腹地,橫跨十全河。它的名據說是建時,附近有座吳王的烏鵲館而得最浪漫的地名"烏鵲橋", 跨第三橫河東段南側平行分支,北堍連平橋直街,東側滾綉坊,西側長洲路,南出十全街,正對烏鵲橋路。古名橋,以年齡來說。與吳王闔閭城同建,唐白居易有"烏鵲橋紅帶夕陽"、"烏鵲橋高秋夜涼""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橋頭冰未消"等佳句。宋代揚備《上元詩》有"月滿星移水照天,南飛烏鵲影翩翩"之句。明高啟也留下"烏鵲南飛月自明,恨通銀漢水盈盈,夜來橋上吳娃過,只道天連織女行"的盡妙意境。此橋雖歷經興衰,至清末民初猶規模宏偉為城內石拱橋之冠。據稱,橋拱之頂幾與玄妙觀三清殿等高。除塔以外,烏鵲橋是市內最高建築了,加之橋純用武康石構成,至為壯觀。
 
於傳說中的"烏鵲橋"是每年陰曆七月七晝夜晚,為了牽牛(牛郎)和織女難得的相會,烏鴉和喜鵲集合在銀河用自己的身體排成一串搭成的橋,所以現在每年的情人節,烏鵲橋成了情人相會的地方,希看"走過烏鵲橋,永遠不分開"。明詩人高啟寫過"烏鵲南飛月自明,恨通銀河水盈盈;;夜來橋上吳娃過,只道天邊織女行。"的詩句。蘇州女孩韓雪學生時曾拍過一個DV短劇《烏鵲》,就是以烏鵲橋為背景的。

1934年該橋危險,當時有省立蘇州圖書館館長蔣吟秋先生、省立蘇州實驗小學校長施仁夫先生等蘇州名士創議重修。為適應車輛過往,拆除原石拱橋的上半部,保存其下半部,加鋼筋水泥梁,改建為平橋,橋寬5.2米,跨度5.5米,全長22米,水泥柱鋼管橋欄,水泥燈柱。下段分嵌長寬70厘米,高35厘米的漢白玉陰刻石碑四塊,分別為隸書橋名、修建年份;另兩塊楷書修橋收支款項、隸書《修橋記》等分置兩側;水泥梁側面也有隸書橋名,所書皆蔣吟秋先生手筆。解放后,蘇州市不斷改造,原有街巷已不適應車輛行駛之需。和烏鵲橋北接的原平橋直街本來僅容兩頂小肩輿或兩輛黃包車相擦而過,1959年加以拓寬,1965年又將原彈石路面改為瀝青,取消原街名,與北街的五卅路合為一條街。90年代,烏鵲橋再度拓寬,將原水泥鋼管欄改為現時的花崗石雕柱護欄,兩旁護欄中部各嵌原陰刻橋名青石一塊,橋加寬至13米。

烏鵲橋和蘇州各式大小橋樑一樣,裝點、美化著蘇州古城,已成為旅遊觀光的特色景點,也是"東方威尼斯"的美麗所在,呈現著水城水鄉特色。

二、烏鵲橋路--"蘇州中關村"興盛到沒落

烏鵲橋電腦街最初南起竹輝路,北至十全街烏鵲橋,前後不足300米。上世紀90年代,開始滄浪區街坊改造工程,為電腦街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自1995年南京珠江電腦首家進駐,短短几年,這裡雲集了近70家電腦經銷企業,1999年滄浪區政府正式命名烏鵲橋路為電腦街。由於發展迅猛,電腦街向北延伸到五卅路,企業增至上百家。

電腦街彙集了擁有自主產權和品牌的電腦公司30家,聯想、方正、紫光以及IBM、東芝等國內外著名工廠企業在此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年銷量在10億元左右。電腦街是蘇州地區IT產品的集散地,輻射整個蘇南並遠銷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員工大部分為大專以上學歷的計算機專業職員。這裡交通便捷,周邊蘇州大學、蘇大創業園、滄浪創業園等教育科研資源豐富,人才集中,以民營科技為主體的烏鵲橋電腦企業經營方式靈活,競爭意識強烈,有"蘇州中關村"之美稱。

近年來由於周邊電腦大賣場的紛紛崛起,諸如新區賽格、石路友通、觀前友通以及南門領華等一家家超大規模電腦賣場殺進電腦業,我市的電腦市場在不知不覺中被分割,這對烏鵲橋路電腦街的衝擊無疑十分猛烈。加上該街原本就受營業房體量較小、停車困難等題目的困擾,烏鵲橋路電腦業已成微縮趨勢,不少電腦公司開始撤離烏鵲橋路另覓"高枝"。

蘇州自古以橋樑之盛著名內外,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古詩云:"君到蘇州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攸攸千載的蘇州,在那久長的歷史歲月,到底建下了多少座橋?這確實難以探究。然而,唐朝詩人白居易曾作過描述:"綠浪東西南北水,紅闌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可見,遠在唐代,這裡就已經是一派小橋眾多,景色迷人之地了。

蘇州的橋,有著它美麗的命名:以人稱者:陸侍郎橋、周太保橋、李師堂橋、三太尉橋:以事物稱者:渡僧橋、飲馬橋、剪金橋、過軍橋:以方位稱者:吳縣東橋、子城後橋、朱舫宅前橋、雍熙寺西橋:以祝願、祈禱稱者:升乎橋、普濟橋、積善橋、樂安橋。

三、烏鵲橋與七夕

七月七日名為七夕。陰曆七月初七這天是一年裡互相分離的牽牛(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關於他們依戀的美麗愛情故事代代相傳。這時候繁忙的農活幾乎結束,而且也是炎熱天氣和陰雨季節結束的時候,可以暫時讓自己疲憊的身心歇一歇,整理一下身邊的生活。

天上的牽牛(牛郎)和玉皇大帝的女兒織女結婚了,可是他們結婚後吃喝玩樂偷懶,因此玉皇大帝大怒,把牽牛(牛郎)放逐在銀河的東邊,把織女放逐在銀河的西邊。這對年輕夫妻互相牽掛,隔著無法跨越的銀河思念著對方。聽到牽牛(牛郎)和織女兩人心痛原因的烏鴉和喜鵲,每年到七夕這天就為了他倆相會而飛到天上搭成橋,這座橋叫作烏鵲橋。因此,牽牛(牛郎)和織女到了七夕時會度過這烏鵲橋,彼此把一年之間積累的所有離懷愁緒訴說一番后,再次分開。由於這樣,每到七夕時,這世上所有的喜鵲和烏鴉一個也看不到,偶然看到的則是由於生病而上不了天的。而在七夕前後幾天,幾乎都是下著毛毛雨,這是由於牽牛(牛郎)和織女為了往相會,而在清洗預備蒙有灰塵的車。這清洗的水變成雨滴落下,所以把它叫作"洗車雨"。不僅僅是這樣,假如七夕當天晚上下雨的話,人們把它以為是牽牛(牛郎)和織女重逢流下的喜悅眼淚,假如第二天凌晨下雨,則是他們離別的悲傷眼淚,人們把這時候下的雨叫做"流淚雨"。

中國南朝時梁吳均的《續齋諧記》上記載著這個故事。後來這個故事從中國傳到了韓國。事實上,這個故事是根據七月七晝夜晚隔著銀河水東西分開的牽牛星和織女星相會的自然現象而編撰的。天文學上的牽牛星(牛郎星)指的是天鷹座α星,織女星指的是天琴座的α星,原來位置在銀河的東邊和西邊。這兩顆星由於太陽黃道上的運行而在秋天傍晚時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上,冬天時則跟太陽一起出現在白天;在春天傍晚時出現在東邊的天空上,到了七夕在天空四周,一抬頭就能在天空中看到它,所以看起來是一年一次相會。崔南善的《朝鮮常識》上記載說,牽牛星(牛郎星)和織女星看起來一年一次相會最早是中國周代人依靠經驗發現的天象事實,到了漢代才有了七夕的傳說。
 
     今天烏鵲橋一帶,仍不失為姑蘇的繁華地段。南林、南園、蘇州等一批本市的著名賓館,都一一座落於此,中外遊客紛至沓來。烏鵲橋路則是聞名遐邇的電腦街,有上百家電腦商家彙集於此街,一天到晚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旁的的十全街,卻是集娛樂、休閑、美食、購物於一體,到了晚上更是燈火輝煌,人聲鼎沸,是一條名符其實的姑蘇不夜街。
        待等夜幕降臨,在烏鵲橋向東眺望,一幅迷人的水鄉夜景頓入眼帘。沿河兩岸的蘇派建築錯落有致,被輪廓燈裁剪得婀娜多姿、風雅無比;波光粼粼的十全河涓涓東流,被各色燈火映照得五光十色、流金溢彩。瀋河人家,一扇扇木格窗里透出縷縷溫馨;小橋流水,在輕輕地哼著一曲古老的歌謠。夜色迷濛、晚風習習,烏鵲晚眺,人若在詩里在畫中。
   待等夜幕降臨,在烏鵲橋向東眺望,一幅迷人的水鄉夜景頓入眼帘。沿河兩岸的蘇派建築錯落有致,被輪廓燈裁剪得婀娜多姿、風雅無比;波光粼粼的十全河涓涓東流,被各色燈火映照得五光十色、流金溢彩。瀋河人家,一扇扇木格窗里透出縷縷溫馨;小橋流水,在輕輕地哼著一曲古老的歌謠。夜色迷濛、晚風習習,烏鵲晚眺,人若在詩里在畫中

橋身用武康石建成,古時的烏鵲橋有著好幾種甚為壯觀的奇異景色,雨後斜陽中,橋身會發出熒熒紫光,夕陽黃昏中,橋身會變得通體透紅,月光下,橋身又呈現出沉沉玉色,而到了白天,又恢復了它銀白色的原樣。所以歷代詩人墨客都喜歡在夕陽黃昏中,或於月光下,到光影如夢的烏鵲橋上走走,登高遠眺,抒情一番。當年任蘇州刺史的詩人白居易,就留下了「闔閭城碧鋪秋草,烏鵲橋紅帶夕陽」、「館娃宮深春日長,烏鵲橋高秋夜涼」等千古絕句;宋·楊備作有「月滿星移水照天,南飛烏鵲影翩翩」的佳;明·高啟也留下了「烏鵲南飛月自明,恨通銀漢水盈盈,夜來橋上吳娃過,只道天連織女行」的唱。白居易甚至有一次在過了年轉暖后,閑行至黃鸝巷口還牽記起了烏鵲橋,隨口吟出意境絕妙的「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橋頭冰未消」的好詩.

登閶門閑看(白居易)

閶門四看郁蒼蒼,始知州雄土俗強。

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封疆。

閶閭城碧展秋草,鳥鵲橋紅帶夕陽。

處處樓前飄管吹,家家門外泊船航。

雲埋虎寺山躲色,月耀娃宮水放光。

曾賞錢唐嫌茂苑,今來未敢苦誇張。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3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2 個評論)

回復 黃笑吾 2013-5-3 04:49
此橋就是一個老字,沒樣子,沒特點。
有倚老賣老之嫌。
回復 Lawler 2013-5-3 05:01
兩個圖片不是一個橋    老,沒老樣。有些文化遺產,可保留、保護;改造,就丟了風味。
謝謝介紹。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5:03
黃笑吾: 此橋就是一個老字,沒樣子,沒特點。
有倚老賣老之嫌。
她的賣點正是與蘇州同齡,以及有許多名人作詩詞。現在是一條無名小巷,有懷古情致的人,可以一讀。就像我去南京,就專門去了一趟朱雀橋和烏衣巷。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5:12
Lawler: 兩個圖片不是一個橋          老,沒老樣。有些文化遺產,可保留、保護;改造,就丟了風味。
謝謝介紹。
老烏鵲橋早已幾度改建。2500多年前的古橋,很難保留到今天。第三段有詳細介紹。圖片正是顯示了兩次改建后的橋。依稀還可見小橋流水的風格。有名的趙州橋也只有1400年的歷史。橋已改建,但地方還是老地方。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5:41
詩句:烏鵲橋邊新雨霽
出自:《漁家傲》
作者:歐陽修
年代:宋

倚杖柴門外
好雨知時節
孤帆遠影碧空盡
忽聞水上琵琶聲
忽如一夜春風來
所謂伊人
欲將輕騎逐
清湍鳴回溪
春來發幾枝
寶鏡似空水
回復 格物便是致知 2013-5-3 06:02
見證蘇州歷史的橋,多謝分享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6:04
《菩薩蠻》 北宋 陳師道
綺樓小小穿針女。秋光點點蛛絲雨。今夕是何宵。龍車烏鵲橋。經年謀一笑。豈解令人巧。不用問如何。人間巧更多。
回復 珍惜眼前 2013-5-3 07:07
樂觀鵲橋映夕陽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7:39
一些名人有關烏鵲橋的詩詞

3、烏鵲橋邊河漢流(宋·周紫芝·《鷓鴣天》)(宋·周紫芝·《鷓鴣天》)
4、龍車烏鵲橋(宋·趙長卿·《菩薩蠻》)
5、烏鵲橋邊河絡角(宋·賀鑄·《減字浣溪沙/浣溪沙》)
6、烏鵲橋頭羽蓋移(宋·宋祁·《七夕》)
7,  烏鵲橋頭夜已涼(宋·宋祁·《七夕》)
8、烏鵲橋頭敞御筵(唐·蘇頲·《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應制》)
9、烏鵲橋高秋夜涼(唐·白居易·《送蘇州李使君赴郡二絕句》)
10、烏鵲橋在蘇州南門(唐·白居易·《送蘇州李使君赴郡二絕句
11、烏鵲橋邊一雁飛(唐·宋之問·《明河篇》)
12、烏鵲橋成上界通(唐·劉威·《七夕》)
13、烏鵲橋成別恨長(唐·劉商·《送女子》
14、不於烏鵲橋邊見(宋·蘇泂·《次韻九兄秋吟五首》)
15、不奈烏鳶噪鵲橋(唐·陸暢·《解內人嘲》)
16、雲鎖烏鵲橋(宋·白玉蟾·《夜闌》)
17、烏鵲橋邊綽約身(宋·范某·《題織女祠》)
18、烏鵲橋邊春日斜(宋·黃順之·《吳宮曲》)
19、烏鵲橋邊草喚愁(宋·楊萬里·《送何一之右司出守平江》)
20、錦雞宮對烏鵲橋(明·張泰·《河仙謠

第1,第2已全詩詞貼上。
回復 黃笑吾 2013-5-3 08:07
新鮮人: 她的賣點正是與蘇州同齡,以及有許多名人作詩詞。現在是一條無名小巷,有懷古情致的人,可以一讀。就像我去南京,就專門去了一趟朱雀橋和烏衣巷。 ...
老東西要有人覺得值得懷念的地方。
可是中國一些老地方,破破爛爛的,沒啥意思。
回復 仲國民 2013-5-3 08:29
謝謝介紹!好像建築師貝聿銘先生就是蘇州人?
回復 tangremax 2013-5-3 08:53
樓主是住在國內嗎?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8:57
黃笑吾: 老東西要有人覺得值得懷念的地方。
可是中國一些老地方,破破爛爛的,沒啥意思。
另一眼睛看烏鵲橋,還是小橋流水。

1934年以前的烏鵲橋。
【正月三日閑行】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紅欄三百九十橋,白居易獨寫了烏鵲橋。可見其小橋流水的水鄉風貌。注意此詩上面沒有提及,關於烏鵲橋的詩詞太多了。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9:17
仲國民: 謝謝介紹!好像建築師貝聿銘先生就是蘇州人?
貝聿銘先生不僅是蘇州人,而且貝家還是蘇州獅子林的主人,現在獅子林內還保留有貝家祠堂。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09:18
tangremax: 樓主是住在國內嗎?
我住在美國,但幾乎每年回中國。
回復 黃笑吾 2013-5-3 09:52
新鮮人: 另一眼睛看烏鵲橋,還是小橋流水。

1934年以前的烏鵲橋。
【正月三日閑行】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 ...
要是醉酒詩人講過這個橋,那還是有點兒意思。
你可能是蘇州妹,不然不會對那兒情有獨鍾
回復 路不平 2013-5-3 09:55
蘇州得滿滿游,一橋一景,一橋一故事。
回復 新鮮人 2013-5-3 10:26
那就請你看看烏鵲橋下十全河的夜景吧!
舊是小橋流水人家。
回復 小辣辣 2013-5-3 10:33
新鮮人: 那就請你看看烏鵲橋下十全河的夜景吧!

依舊是小橋流水人家。
白天,晚上,我都在烏鵲橋上往十全河看過,的確是小橋流水人家,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這張圖建議放在日誌正文中。
回復 好啊好啊1 2013-5-3 12:57
本來我不喜歡這個橋的名字,可是,看了你的圖和文字之後,發現是自己無知了。嘿嘿,慚愧呀!

沒想到有著這麼美的神話文化為依託!

看網友們貼的過去的橋,真是透著江南人獨有的鐘靈秀氣呀!

嘿嘿,
好啊好啊!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