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養老體系是一個有預謀的騙局--ZT

作者:黑山老貓  於 2010-11-10 23: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有話要說|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3評論

關鍵詞:

轉自蘇小和財新博客

說中國養老體系是一個有預謀的騙局,這大概過於尖刻了。畢竟這個國家還有一批人真正在享受著養老體系的種種恩惠,尤其是那些有著行政級別的老人,那些在事 業單位退休的所謂公務員或者是知識分子,那些一直靠壟斷髮財的國有企業里的退休職工。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離開了養老體系,這些體制內的人們將無法生存。 更有一個不能考證的傳言,說的是中國養老體系吸儲的大部分資金,可能都用在了處級以上退休幹部身上,相信這樣的話並非空穴來風。

問題的本質在於,養 老體制的本意,毫無疑問是指向每一個人的。所以這些年我們看到,即使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私人公司錄用員工,也必須簽訂與養老體系有關的勞動合同,即使是深處 邊鄙的鄉村,養老的標語也掛在了田間地頭。一時之間,這個國家的養老體系看上去氣象萬千,惠及眾生,我們似乎真的進入幸福的小康社會了。

但 是很遺憾,如果你不屬於體制內的一份子,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一名擁有行政級別的老人,如果你不是在行政事業單位退休的公務員或者知識分子,如果你不是壟 斷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你還過於認真地相信此時此刻的養老體制,那麼你就過於天真了。有人開玩笑說,這個看上去很美的養老體系,事實上很像那個著名的22 條軍規,無論你怎麼做,最後你都是失敗者;還有人說,其實更像一個荒誕劇,因為你不在場,所以你一切的努力,最後都不過是一場夢,那不是真的。

是的,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所在,你不在場,因為你不在體制之內,所以你與這個國家的養老體系沒關係。如果你不認清這樣的事實,那麼你會把本來就不多的收入浪費掉一部分;如果你認清了這樣的局面,那麼你會難過,甚至會絕望,你對你的未來突然害怕,你會前所未有的失去信心。

每一個與體制無關的、正在勞作的人們,都應該仔細想想下面的問題:

他 們的養老體系規定,必須連續交納15年的養老金,才能有效,請問,今天有誰能在一個地方連續工作15年?都說養老金其實是可以異地轉移的,請問,有多少人 為了那麼一點養老金,會去辦理那麼複雜的轉移手續,去看那些公務員不耐煩的臉,去聽他們毫無禮節的呵斥,去從深圳跑到北京,或者從上海跑到廣州,必須由本 人親自來辦理?事實上,一張往返的機票錢,可能就已經沖抵掉那點養老金了,誰會做這種不計成本,而且前途還渺茫的事情?

很有意思的是,太多 的人最後選擇了放棄,好像把一顆石頭扔進了大海里,再也不去管它。假如一個人是1000元,5000萬人在路上奔波,那就是50000000000元,一 連串的0,這還僅僅是一年的資金,大家都不要了,錢還在,誰拿走了?當然是政府。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些年,一方面我們越來越擔心老無所依,另外一 方面國家的養老金儲備卻迅速高漲,以至於他們看著白花花的銀子不知所措,最後決定去投資,即使虧損了也在所不辭。

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個人 利益和成本收益在生活,相信更多的人看到了養老體制內在的荒誕,所以更多的人選擇放棄,不參與。還是剛才陳述的數字,即使只有5000萬人選擇放棄,對於 這個國家的養老體制而言,一年就是500億的資金虧空。這種用腳來投票的經濟行為方式,不僅再一次強化了體制內和體制外的人際分野,更重要的是讓國家的養 老體系吸儲能力出現危機。這甚至有點像一出與體制有關的出埃及記,更多的人選擇出走。政府開始以為這沒什麼,說不定這是對體制的減負,但時間一長,發現事 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當大量的人們選擇逃離體制,至少在養老資金這一塊,出現了財源乏力的情形。

對於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任何制度到最 后都必須遵守大數法則。具體到養老體系這一塊,如果僅僅只有體制內的人獨善其身,更加龐大的體制外人群無法參與,或者不願意參與,大數法則就立即被破壞 了。這帶來了一系列令政府官員頭疼的問題,而最關鍵的問題是,養老金支付壓力陡增。在一種非常難堪的經濟形勢下,在就業形勢持續走低的背景下,政府只好出 奇招:將普通職工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將壓力重重的養老金支付盡量往後拖延。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讓人糾結的局面?不僅大量的體制外人群心生 荒涼,前途不明,整個國家的養老體系也顧此失彼。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在於我們的市場化嚴重不到位,這種半拉子的市場經濟,讓我們的經濟生活捉襟見肘。也就 是說,我們試圖用一種市場化的方式來建構這個國家的養老體系,但卻用一種反市場化的方式,把大量的人群排斥在所謂的體制之外。

有幾個關鍵詞需要在這裡重申:

第 一是每個人的權利,或者說是每個人自由參與到市場進程中的權利。一個明顯的經濟現象是,當今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一直無法把國內的 資本真正「市場化」和「全球化」,本質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有權階層和既得利益階層把市場經濟看成了一間「私人俱樂部」。他們人為建立一個類似於「鐘罩」的制 度,體制內的人群活在鐘罩之內,靠著既得利益安靜度日,歌舞昇平,體制外的人活在鐘罩之外,政府不僅不關心他們的生老病死,還斷然拒絕他們參與到真正的市 場經濟中。有意思的是,當這樣的政府需要提高財政能力,他們想到了人口紅利,想到了那些像螞蟻一樣無人照顧的人群,事實上也是有納稅能力的;但當這個政府 需要建立諸如養老體系這樣的福利制度的時候,卻將這些人群排斥在外,想盡辦法推卸掉作為一個政府的責任,像一個無賴一樣,能拖就拖,最好徹底忘記。

第 二,歧視性制度。是的,就是歧視,這個尖銳又刺眼的詞語,一直擺放在中國的經濟格局當中。體制內的人群對體制外人群的歧視,城裡人對農民的歧視,既得利益 階層對弱勢群體的歧視,官僚對百姓的歧視。都說中國最大的歧視,是對農民的歧視,這樣的觀點沒錯,但不全面。至少在養老體系問題上,無數的體制外白領、記 者、編輯、律師、工程師、作家、詩人,他們的養老境遇,並不比農民好多少,甚至可能被農民更糟糕,只是在此時此刻,這些人眼前的收入比農民高了一些而已。 所以,這是一種真正的歧視,一種對真正的市場化人力資源的歧視,或者乾脆說,是對市場經濟的歧視。

如此格局之下,我們看到了中國超大規模的 對人力資本的浪費。人,每個人,才是市場經濟得以發展的惟一動力,養老體系的終極意義在於對生命的尊重與安慰,但在我們這個國家,它的前端,卻是對人的一 種限制、一種排斥、一種剝奪。市場經濟有著一種內在的美妙的均衡性,失去了原因,就沒有目的,忽略或者異化了目的,原因也會蕩然無存。每個人的發展,才是 我們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們發展的動力。剝奪了個人發展的機會與權利,這個國家孜孜以求的富裕、崛起,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市場化或者反市場,就是在 這樣的地帶次第上演。而眼下,我們看到的養老體系困局,不過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階層反市場邏輯的一次小小的表徵。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3

難過
1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jiandao 2010-11-11 03:32
  
回復 yulinw 2010-11-11 12:05
   和土地的事兒是一樣的~~說的天好地好,轉了一圈都進了那誰誰的腰包了~~
回復 黑山老貓 2010-11-11 12:11
yulinw:    和土地的事兒是一樣的~~說的天好地好,轉了一圈都進了那誰誰的腰包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2:27

返回頂部